医院走廊的米白色地砖上,轮椅轱辘 “咕噜 —— 咕噜 ——” 的转动声格外清晰,节奏缓慢却平稳,像是在小心翼翼地踏过时光的褶皱。
神经内科的李护士走在左侧,一手轻扶轮椅扶手,另一只手攥着苏定方的病历夹,声音放得极柔:“苏老太爷,前面就是 302 病房了,您慢些,地面刚拖过,小心滑。”
门被轻轻推开时,苏振邦几乎是立刻从陪护椅上站起身,快步迎了上去 ——
他身上的深灰色中山装熨得没有一丝褶皱,平日里在军部指挥千军万马时挺拔如松的脊背,此刻微微前倾,透着难以掩饰的急切。
轮椅上坐着的 86 岁老人正是苏定方,这位退休的国家七大常委身着一件浅灰色羊绒衫,质地柔软得能看出年头,却依旧干净挺括。
他的头发早已全白,却被精心梳理得丝毫不乱,鬓角的碎发也整齐地贴在耳后;
右手握着一根乌木拐杖,杖身泛着温润的包浆,那是陪伴他二十多年的老物件,此刻正稳稳地靠在轮椅侧栏上。
老人的眼神虽因年岁有些浑浊,却藏着岁月沉淀的温和,像冬日里晒透了的棉被,暖得让人安心。
跟在轮椅后的秦淑慧脚步轻缓,这位 62 岁的军部文职退休干部,穿着一件藏蓝色暗纹旗袍,外面搭了件米色针织开衫。
她手里拎着一个暗红梅花纹的老粗布包,布包边角绣着细密的锁边,一看就是手工缝制的。
包里除了笑笑爱吃的水果味 QQ 糖,还有一件浅粉色碎花纯棉小外套 ——
因为笑笑皮肤敏感,秦淑慧特意选了无骨缝制的款式,领口还缝了个小小的兔子贴布,
“这孩子小舅说喜欢小兔子,特意找老裁缝做的。” 她轻声跟苏振邦解释,语气里满是对晚辈的疼惜。
“爸,您怎么来了?路上坐车累着没?”
苏振邦快步走到轮椅前,小心翼翼地扶住父亲的左胳膊,指腹不经意间触到老人手肘处的薄茧 ——
那是年轻时握枪、后来握笔留下的痕迹。他的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分,尾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关切,连平日里紧绷的眉头,此刻也舒展开了些。
苏定方轻轻摆了摆手,左手搭在儿子扶着自己的手上,目光越过病房里的医疗设备,径直落在病床上的苏晚晴和她怀里的笑笑身上。
老人清了清嗓子,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却格外清晰,像老钟敲在心上:
“昨天振英打电话说,晚晴今天能抱孩子了,我在家坐不住 —— 书房里的报纸翻了半页就看不下去,就让振英安排送我来看看,也放心。”
直到这时,苏振邦才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林凡和笑笑身上。
这位 65 岁的军部高层领导,平日里在军营里总是一身笔挺军装,开会时要求下属 “言简意赅、直击重点”,连笑都很少露出。
可此刻,他下意识地抬手理了理中山装的衣领,手指在纽扣上顿了顿,目光先是落在林凡略显局促的脸上 ——
林凡今天特意穿了件新的深蓝色衬衫,袖口却因为紧张攥得有些皱;接着又移到笑笑攥着苏晚晴衣角的小手上,那只小手肉乎乎的,指甲剪得圆圆的,还沾着一点彩色的蜡笔痕迹。
沉默了几秒,苏振邦重重叹了口气,那口气里藏着愧疚与释然,像卸下了压在心头多年的石头:
“当年是我们太固执,总想着苏家是军政世家 —— 你大哥瑾华现在在华北军区当副司令,上个月刚带队完成了边境线的冬季巡查,冻得耳朵都起了冻疮;
你二哥瑾国在燕京当市委书记,这阵子忙着推进老城区改造,天天泡在工地上;
连你小姑静婉,在同济医院当副院长,除了坐诊还要管行政,经常半夜才回家。”
他顿了顿,眼神里多了几分自责,
“我们总觉得,你那时只是县城里的普通工人,每个月工资刚够糊口,门不当户不对,怕晚晴跟着你受委屈 ——
她从小在我们身边长大,没吃过苦,所以才逼得她当年不告而别,躲到上海找静婉治病。”
话音落,苏振邦上前一步,伸手拍了拍林凡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却带着明确的认可 ——
那是一种长辈对晚辈的接纳,也是对过去的和解。
“现在看到晚晴眼里的光,我才明白错了。”
他的声音软了些,“静婉昨天跟我打电话说,晚晴这两天的血氧饱和度比上周高了 3 个百分点,之前总说没胃口,昨天还主动喝了小半碗粥。
一家人啊,平平安安、心凑在一起,比什么门第、身份都重要。”
说着,他转头看向病床上的女儿,语气瞬间柔得能滴出水来 ——
那是平日里在军部从不会有的温柔,只有面对家人时才会流露:
“晚晴的病你别担心,我已经通过军部的海外医疗合作渠道,联系了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肿瘤专家团队。”
他特意顿了顿,怕女儿听不懂,又解释道,
“就是之前给你小姑寄过研究报告的那组团队,他们 2023 年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过相关病例研究,专门治晚期淋巴肿瘤。”
他伸出手指,认真地数着,“他们总共治疗过 12 例和你症状相似的患者,有 8 例实现了 5 年以上的长期缓解,最长的一位已经活了 8 年,现在还能正常工作。”
“下周他们就会飞过来,到时候和静婉的同济医院团队、北京 301 医院的张主任一起联合会诊。”
苏振邦的语气格外坚定,像在给女儿吃定心丸,
“张主任你还记得吗?去年你去北京检查,就是他给你看的,他手里也有好几例成功的病例。咱们不缺资源,一定能把病治好。”
林凡听到 “301 医院张主任”,立刻想起三天前苏静婉查房时提到的联合诊疗方案,连忙点头,语气里满是感激:
“谢谢您,伯父。之前小姑也跟我说了靶向药和免疫治疗的计划,我这两天特意买了个皮质封面的笔记本,把晚晴每天的用药时间都记下来了。”
他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翻开给苏振邦看 —— 页面上用黑色水笔写得工工整整:
“早 8 点:靶向药 1 粒(饭后半小时);晚 6 点:免疫抑制剂 1 支(饭后半小时)”,
旁边还贴着黄色便利贴,写着
“上次吃靶向药后轻微恶心,下次可搭配温水送服”。“我保证绝对不会漏服,每天都会提前十分钟准备好药和水。”
“叫什么伯父,该叫爸了。”
苏定方在轮椅上开口,手里的乌木拐杖轻轻敲了敲地面,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又藏着长辈的慈爱。
“以后你和笑笑常来北京的四合大院,那也是你们的家。”
他看向苏振邦,语气里带着吩咐,
“振邦,回头让淑慧把西厢房收拾出来,给他们父女俩留着。”
秦淑慧立刻笑着应道:
“我早就安排好了。家里的王阿姨昨天已经把西厢房的被褥晒过了,用的是院里石榴树底下的竹编晒衣杆,晒了整整一下午,满是太阳的味道。”
她从布包里拿出一个小包裹,打开是件浅棕色的小棉袄,“这是我在瑞蚨祥给笑笑买的,里面填的是新拆的羊绒,软和得很,袖口和领口都缝了松紧带,不会灌风。
我特意问了笑笑的身高,按 110 码买的,明年还能穿。”
这时,笑笑从苏晚晴怀里慢慢爬到床上,小短腿晃了晃,肉乎乎的小手攥着苏晚晴的病号服衣角,笨拙地帮她擦去脸颊的眼泪 ——
那眼泪里还带着之前激动的余温,此刻却染上了笑意,顺着脸颊滑下来,滴在笑笑的手背上,凉凉的。
“妈妈不哭,笑笑会听话,还会给你唱幼儿园教的歌!”
说着,笑笑奶声奶气地张开嘴,小脑袋还跟着节奏轻轻晃,调子偶尔跑了调,她自己却没察觉,反而唱得更认真:
“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 唱到 “我要进来” 时,还特意举起小手,做了个 “开门” 的动作。
苏晚晴被女儿逗得破涕为笑,连忙把她搂进怀里,下巴轻轻抵着笑笑柔软的头发 —— 那头发刚洗过,带着淡淡的草莓味洗发水香气。
眼泪却还是忍不住往下掉,滴在笑笑印着浅棕色小熊图案的衣领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妈妈没哭,是高兴。” 她轻声说,声音还有些沙哑,却满是暖意。
阳光透过病房的玻璃窗洒进来,落在她们相拥的身上,像盖了层暖融融的羊绒毯子 ——
那是午后两点的阳光,不刺眼,却足够温暖,把苏晚晴苍白的脸颊映得多了几分血色。
秦淑慧刚放在床头柜上的百合花,花瓣舒展着,淡淡的花香混着阳光的味道,比之前更温柔了些,悄悄漫满了整个病房。
林凡站在一旁,悄悄运转起体内的 “透视” 能力 ——
这是他偶然发现的特殊能力,此刻却成了他安心的来源。
他的视线缓缓掠过苏晚晴的身体,能清晰地看到她肺部病灶周围的炎症区域比三天前缩小了约 1.2 厘米,原本红肿的边缘变得平缓,靶向药已经开始起效;
原本活跃度只有正常水平 35% 的淋巴组织,此刻正缓慢回升到 40%,像沉睡的种子慢慢苏醒;
连之前一直偏高的 C 反应蛋白(炎症指标),数值也从三天前的 68mg/L 降到了 52mg/L,朝着正常范围靠近。
他心里悄悄松了口气,赶紧拿出笔记本划开备忘录 —— 里面记录着近一周的各项数据:10 月 20 日,C 反应蛋白 68mg/L,免疫细胞活性 35%;
10 月 21 日,C 反应蛋白 65mg/L,免疫细胞活性 37%;10 月 23 日,C 反应蛋白 52mg/L,免疫细胞活性 40%。他默默在心里记下:
明天开始,每天晚上睡前记录一次晚晴的气血流动速度和免疫细胞活性,每周整理成表格用邮件发给苏静婉,帮医生更精准地调整治疗方案。
就在这时,病房门被再次推开,苏瑾瑜端着一个印着 “苏氏集团” 烫金 logo 的白瓷保温桶走了进来。
这位 32 岁的苏家集团年轻董事长,平日里出席商业峰会时总穿着意大利定制西装,领口系着真丝领带,周身带着商界精英的疏离感;
可此刻,他特意解了领带,随意搭在臂弯里,袖口挽到小臂,露出手腕上一块低调的百达翡丽机械表 ——
那是他父亲送的 30 岁生日礼物,平时很少外露。他手里的保温桶是苏氏集团定制的,外层裹着米白色绒布套,还冒着淡淡的热气,能隐约闻到里面的米香。
“爸,小姑刚才打电话说,姐现在能吃点清淡的流食。”
苏瑾瑜走到病床边,声音比平时放得柔和,“我让集团旗下‘苏府宴’酒店的后厨准备的,用的是东北五常基地直供的有机小米,
搭配山东有机种植的贝贝南瓜,熬了两个小时,用的是砂锅,已经炖得很烂了,不用嚼就能咽。”
苏振邦连忙接过保温桶,动作轻柔地打开盖子 —— 一股清甜的米香瞬间漫了出来,还夹杂着南瓜的甜意。
他从床头柜上拿起准备好的白瓷小勺子,舀起一勺粥,先放在嘴边轻轻吹了吹,又沾了一点在自己嘴唇上试温度,确认不烫后才递到苏晚晴嘴边,声音轻得像羽毛:
“慢点喝,要是不够,让瑾瑜再让厨房做一份,他们酒店离医院近,半小时就能送来。”
平日里在军部指挥千军万马、连汇报工作都要求 “一分钟说清重点” 的苏振邦,此刻喂粥的动作却格外耐心。
苏晚晴每咽下一口,他都会轻声问一句 “烫不烫”,喝完后还从口袋里掏出柔软的棉柔巾,轻轻帮她擦了擦嘴角 ——
那棉柔巾是秦淑慧特意准备的,不含荧光剂,怕刺激到苏晚晴的皮肤。
笑笑趴在床边,小脑袋凑得很近,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妈妈喝粥,小嘴巴还小声念叨:
“妈妈,等你好了,我带你去我们家的‘笑笑宝贝屋’!”
她伸出小手,掰着手指头数,
“现在我们有两家店啦,第一家在县城中心街,我去年剪的彩;第二家在实验小学旁边,每天都有好多小朋友来买绘本。”
她顿了顿,语气里满是骄傲,
“下个月王猛叔叔说要在邻县开第三家店,比前两家都大,里面有好多好多绘本,还有陶艺区,我可以帮你做一个小兔子的陶艺!”
“店里还有好多好看的小裙子,有粉色的、蓝色的,还有带小蝴蝶结的。”
笑笑的声音又软又甜,“我帮你选最漂亮的那一件,咱们还要一起去人民公园喂鸽子。
我知道有个地方的鸽子一点都不怕人,上次我喂它们吃奶奶做的豆沙包,有只白色的鸽子还落在我手上了呢,它的爪子软软的,一点都不疼!”
林凡站在一旁,补充道:“‘笑笑宝贝屋’现在主营亲子文具和童装,上个月两家店的总营业额有 12 万 3 千多,比上个月涨了 15%。”
他说这话时,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 ——
那是他这两年靠自己的努力打拼出来的事业,不是靠苏家的资源,而是每天起早贪黑跑货源、盯门店换来的,也是他能挺直腰杆站在苏家面前的底气。
“下个月开的分店在邻县的步行街,面积有 120 平米,比现在的店大了一倍。
我计划把绘本区扩大,进几百本新绘本,比如笑笑喜欢的《小兔子乖乖》《小熊的生日》;
手工区除了陶艺,还加了儿童绘画和折纸,到时候让笑笑当‘小店长’,帮着给小朋友推荐绘本、教他们折纸。”
苏瑾瑜坐在沙发上,听着林凡的话,嘴角露出了难得的笑意 —— 那不是商场上礼貌性的微笑,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可。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银色的傻瓜相机,那是佳能 1992 年推出的型号,是他去年去日本出差时在东京秋叶原买的,平时很少用,这次特意带来记录家人的瞬间。
他悄悄对准病床方向,调整了一下角度,避开了床头的输液架和心电监护仪,只把苏晚晴抱着笑笑的画面框进去 ——
苏晚晴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笑笑靠在她怀里,小脑袋蹭着她的肩膀。
“咔嚓” 一声,快门声很轻,却清晰地落在每个人耳里。
苏定方在轮椅上侧身看着她们,手里的拐杖放在腿上,眼神里满是慈爱;
苏振邦正低头帮晚晴调整枕头高度,手指轻轻捏了捏枕头,确认软硬度合适;
秦淑慧则在一旁整理笑笑的小外套,把衣角轻轻掖好。
这温馨的一幕,被定格在柯达胶片里,成了永恒的纪念。
“小舅,你在拍照吗?”
笑笑的耳朵格外灵敏,立刻仰起头看着苏瑾瑜,眼睛里满是好奇。
苏瑾瑜放下相机,笑着点头,伸手揉了揉笑笑的头发:
“对呀,等笑笑下次去北京,小舅把照片洗出来给你当纪念。到时候咱们把照片贴在相册里,你还可以在旁边画小爱心。”
病房里的氛围越来越暖,像煮在砂锅里的小米粥,慢慢熬出了甜意。
笑笑还在叽叽喳喳地给苏晚晴讲幼儿园的趣事,小嘴巴不停:
“妈妈,昨天小明把积木搭成了一座大房子,有三层呢,还有小窗户和小花园,他说要邀请我和小红去做客。
我还把爸爸早上做的豆沙包分了一半给他,那豆沙包是红豆做的,可甜了!”
她顿了顿,语气里满是骄傲,“老师说我是有礼貌的小朋友,还奖励我一颗小红星,现在我的名字旁边有三颗小红星啦,贴在幼儿园的光荣榜上,最上面的那一颗就是我的!”
苏定方听得格外认真,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专注地看着笑笑,偶尔还会轻声问几句:
“笑笑在幼儿园喜欢上什么课呀?中午吃的饭合胃口吗?”
笑笑立刻坐直身子,小胸脯挺得高高的,大声回答:
“我喜欢画画课和音乐课!画画课上,我画了一只小猫咪,有黄色的毛和绿色的眼睛,我还在它旁边画了一朵小太阳花,下次我画给太爷爷看!”
她想了想,又补充道,“中午吃的红烧肉和炒青菜,红烧肉是红烧的,一点都不腻,我把青菜都吃完了,老师说多吃青菜能长高高,我要长得和妈妈一样高!”
阳光慢慢从窗户的左边移到右边,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像一条条温暖的丝线,缠绕在一起,把苏家三代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窗外的梧桐树叶被风吹得轻轻摇晃,金黄的叶子沙沙作响,像是在为这迟来的团圆鼓掌;
远处传来医院食堂推车的轱辘声,那是不锈钢推车特有的 “轱辘 —— 轱辘” 声,很轻,却带着烟火气;
夹杂着护士站里护士轻声的叮嘱:“305 床的病人记得按时吃药,别吃生冷的东西。”
这些声音平日里或许会让人觉得嘈杂,此刻却成了病房温情的背景音,让这份团圆更显珍贵。
林凡悄悄握紧拳头,指节微微泛白,心里的决心越发坚定:以后不仅要照顾好晚晴的身体,帮她记住每次的检查时间和用药反应,还要陪着她做康复训练,哪怕每天只多走一步;
“笑笑宝贝屋” 要做得更好,年底前再开两家分店,目标是成为县城里知名的亲子品牌,让自己成为能和苏家并肩的人,而不是依附他们的 “外人”;
更要多抽时间带笑笑去北京,让她在四合院的石榴树下和太爷爷学下棋,跟着爷爷奶奶去什刹海逛胡同,补上这两年缺失的亲情。
他看着眼前的一家人 ——
苏定方温和地笑着,眼角的皱纹里满是暖意;
苏振邦在给晚晴掖被角,手指轻轻抚平被面的褶皱;秦淑慧在给笑笑剥橘子,把一瓣剥好的橘子递到笑笑嘴边;
苏瑾瑜在翻看相机里的照片,嘴角还带着笑意;笑笑则靠在苏晚晴怀里,继续唱着跑调的《小兔子乖乖》——
突然觉得,过去所有的等待和辛苦,所有的委屈和不安,在这一刻都有了意义。
原来,最好的幸福,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惊喜,
而是一家人围在一起,哪怕只是简单地说说话、喂一碗粥,也能暖到心底。
神经内科的李护士走在左侧,一手轻扶轮椅扶手,另一只手攥着苏定方的病历夹,声音放得极柔:“苏老太爷,前面就是 302 病房了,您慢些,地面刚拖过,小心滑。”
门被轻轻推开时,苏振邦几乎是立刻从陪护椅上站起身,快步迎了上去 ——
他身上的深灰色中山装熨得没有一丝褶皱,平日里在军部指挥千军万马时挺拔如松的脊背,此刻微微前倾,透着难以掩饰的急切。
轮椅上坐着的 86 岁老人正是苏定方,这位退休的国家七大常委身着一件浅灰色羊绒衫,质地柔软得能看出年头,却依旧干净挺括。
他的头发早已全白,却被精心梳理得丝毫不乱,鬓角的碎发也整齐地贴在耳后;
右手握着一根乌木拐杖,杖身泛着温润的包浆,那是陪伴他二十多年的老物件,此刻正稳稳地靠在轮椅侧栏上。
老人的眼神虽因年岁有些浑浊,却藏着岁月沉淀的温和,像冬日里晒透了的棉被,暖得让人安心。
跟在轮椅后的秦淑慧脚步轻缓,这位 62 岁的军部文职退休干部,穿着一件藏蓝色暗纹旗袍,外面搭了件米色针织开衫。
她手里拎着一个暗红梅花纹的老粗布包,布包边角绣着细密的锁边,一看就是手工缝制的。
包里除了笑笑爱吃的水果味 QQ 糖,还有一件浅粉色碎花纯棉小外套 ——
因为笑笑皮肤敏感,秦淑慧特意选了无骨缝制的款式,领口还缝了个小小的兔子贴布,
“这孩子小舅说喜欢小兔子,特意找老裁缝做的。” 她轻声跟苏振邦解释,语气里满是对晚辈的疼惜。
“爸,您怎么来了?路上坐车累着没?”
苏振邦快步走到轮椅前,小心翼翼地扶住父亲的左胳膊,指腹不经意间触到老人手肘处的薄茧 ——
那是年轻时握枪、后来握笔留下的痕迹。他的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分,尾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关切,连平日里紧绷的眉头,此刻也舒展开了些。
苏定方轻轻摆了摆手,左手搭在儿子扶着自己的手上,目光越过病房里的医疗设备,径直落在病床上的苏晚晴和她怀里的笑笑身上。
老人清了清嗓子,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却格外清晰,像老钟敲在心上:
“昨天振英打电话说,晚晴今天能抱孩子了,我在家坐不住 —— 书房里的报纸翻了半页就看不下去,就让振英安排送我来看看,也放心。”
直到这时,苏振邦才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林凡和笑笑身上。
这位 65 岁的军部高层领导,平日里在军营里总是一身笔挺军装,开会时要求下属 “言简意赅、直击重点”,连笑都很少露出。
可此刻,他下意识地抬手理了理中山装的衣领,手指在纽扣上顿了顿,目光先是落在林凡略显局促的脸上 ——
林凡今天特意穿了件新的深蓝色衬衫,袖口却因为紧张攥得有些皱;接着又移到笑笑攥着苏晚晴衣角的小手上,那只小手肉乎乎的,指甲剪得圆圆的,还沾着一点彩色的蜡笔痕迹。
沉默了几秒,苏振邦重重叹了口气,那口气里藏着愧疚与释然,像卸下了压在心头多年的石头:
“当年是我们太固执,总想着苏家是军政世家 —— 你大哥瑾华现在在华北军区当副司令,上个月刚带队完成了边境线的冬季巡查,冻得耳朵都起了冻疮;
你二哥瑾国在燕京当市委书记,这阵子忙着推进老城区改造,天天泡在工地上;
连你小姑静婉,在同济医院当副院长,除了坐诊还要管行政,经常半夜才回家。”
他顿了顿,眼神里多了几分自责,
“我们总觉得,你那时只是县城里的普通工人,每个月工资刚够糊口,门不当户不对,怕晚晴跟着你受委屈 ——
她从小在我们身边长大,没吃过苦,所以才逼得她当年不告而别,躲到上海找静婉治病。”
话音落,苏振邦上前一步,伸手拍了拍林凡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却带着明确的认可 ——
那是一种长辈对晚辈的接纳,也是对过去的和解。
“现在看到晚晴眼里的光,我才明白错了。”
他的声音软了些,“静婉昨天跟我打电话说,晚晴这两天的血氧饱和度比上周高了 3 个百分点,之前总说没胃口,昨天还主动喝了小半碗粥。
一家人啊,平平安安、心凑在一起,比什么门第、身份都重要。”
说着,他转头看向病床上的女儿,语气瞬间柔得能滴出水来 ——
那是平日里在军部从不会有的温柔,只有面对家人时才会流露:
“晚晴的病你别担心,我已经通过军部的海外医疗合作渠道,联系了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肿瘤专家团队。”
他特意顿了顿,怕女儿听不懂,又解释道,
“就是之前给你小姑寄过研究报告的那组团队,他们 2023 年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过相关病例研究,专门治晚期淋巴肿瘤。”
他伸出手指,认真地数着,“他们总共治疗过 12 例和你症状相似的患者,有 8 例实现了 5 年以上的长期缓解,最长的一位已经活了 8 年,现在还能正常工作。”
“下周他们就会飞过来,到时候和静婉的同济医院团队、北京 301 医院的张主任一起联合会诊。”
苏振邦的语气格外坚定,像在给女儿吃定心丸,
“张主任你还记得吗?去年你去北京检查,就是他给你看的,他手里也有好几例成功的病例。咱们不缺资源,一定能把病治好。”
林凡听到 “301 医院张主任”,立刻想起三天前苏静婉查房时提到的联合诊疗方案,连忙点头,语气里满是感激:
“谢谢您,伯父。之前小姑也跟我说了靶向药和免疫治疗的计划,我这两天特意买了个皮质封面的笔记本,把晚晴每天的用药时间都记下来了。”
他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翻开给苏振邦看 —— 页面上用黑色水笔写得工工整整:
“早 8 点:靶向药 1 粒(饭后半小时);晚 6 点:免疫抑制剂 1 支(饭后半小时)”,
旁边还贴着黄色便利贴,写着
“上次吃靶向药后轻微恶心,下次可搭配温水送服”。“我保证绝对不会漏服,每天都会提前十分钟准备好药和水。”
“叫什么伯父,该叫爸了。”
苏定方在轮椅上开口,手里的乌木拐杖轻轻敲了敲地面,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又藏着长辈的慈爱。
“以后你和笑笑常来北京的四合大院,那也是你们的家。”
他看向苏振邦,语气里带着吩咐,
“振邦,回头让淑慧把西厢房收拾出来,给他们父女俩留着。”
秦淑慧立刻笑着应道:
“我早就安排好了。家里的王阿姨昨天已经把西厢房的被褥晒过了,用的是院里石榴树底下的竹编晒衣杆,晒了整整一下午,满是太阳的味道。”
她从布包里拿出一个小包裹,打开是件浅棕色的小棉袄,“这是我在瑞蚨祥给笑笑买的,里面填的是新拆的羊绒,软和得很,袖口和领口都缝了松紧带,不会灌风。
我特意问了笑笑的身高,按 110 码买的,明年还能穿。”
这时,笑笑从苏晚晴怀里慢慢爬到床上,小短腿晃了晃,肉乎乎的小手攥着苏晚晴的病号服衣角,笨拙地帮她擦去脸颊的眼泪 ——
那眼泪里还带着之前激动的余温,此刻却染上了笑意,顺着脸颊滑下来,滴在笑笑的手背上,凉凉的。
“妈妈不哭,笑笑会听话,还会给你唱幼儿园教的歌!”
说着,笑笑奶声奶气地张开嘴,小脑袋还跟着节奏轻轻晃,调子偶尔跑了调,她自己却没察觉,反而唱得更认真:
“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 唱到 “我要进来” 时,还特意举起小手,做了个 “开门” 的动作。
苏晚晴被女儿逗得破涕为笑,连忙把她搂进怀里,下巴轻轻抵着笑笑柔软的头发 —— 那头发刚洗过,带着淡淡的草莓味洗发水香气。
眼泪却还是忍不住往下掉,滴在笑笑印着浅棕色小熊图案的衣领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妈妈没哭,是高兴。” 她轻声说,声音还有些沙哑,却满是暖意。
阳光透过病房的玻璃窗洒进来,落在她们相拥的身上,像盖了层暖融融的羊绒毯子 ——
那是午后两点的阳光,不刺眼,却足够温暖,把苏晚晴苍白的脸颊映得多了几分血色。
秦淑慧刚放在床头柜上的百合花,花瓣舒展着,淡淡的花香混着阳光的味道,比之前更温柔了些,悄悄漫满了整个病房。
林凡站在一旁,悄悄运转起体内的 “透视” 能力 ——
这是他偶然发现的特殊能力,此刻却成了他安心的来源。
他的视线缓缓掠过苏晚晴的身体,能清晰地看到她肺部病灶周围的炎症区域比三天前缩小了约 1.2 厘米,原本红肿的边缘变得平缓,靶向药已经开始起效;
原本活跃度只有正常水平 35% 的淋巴组织,此刻正缓慢回升到 40%,像沉睡的种子慢慢苏醒;
连之前一直偏高的 C 反应蛋白(炎症指标),数值也从三天前的 68mg/L 降到了 52mg/L,朝着正常范围靠近。
他心里悄悄松了口气,赶紧拿出笔记本划开备忘录 —— 里面记录着近一周的各项数据:10 月 20 日,C 反应蛋白 68mg/L,免疫细胞活性 35%;
10 月 21 日,C 反应蛋白 65mg/L,免疫细胞活性 37%;10 月 23 日,C 反应蛋白 52mg/L,免疫细胞活性 40%。他默默在心里记下:
明天开始,每天晚上睡前记录一次晚晴的气血流动速度和免疫细胞活性,每周整理成表格用邮件发给苏静婉,帮医生更精准地调整治疗方案。
就在这时,病房门被再次推开,苏瑾瑜端着一个印着 “苏氏集团” 烫金 logo 的白瓷保温桶走了进来。
这位 32 岁的苏家集团年轻董事长,平日里出席商业峰会时总穿着意大利定制西装,领口系着真丝领带,周身带着商界精英的疏离感;
可此刻,他特意解了领带,随意搭在臂弯里,袖口挽到小臂,露出手腕上一块低调的百达翡丽机械表 ——
那是他父亲送的 30 岁生日礼物,平时很少外露。他手里的保温桶是苏氏集团定制的,外层裹着米白色绒布套,还冒着淡淡的热气,能隐约闻到里面的米香。
“爸,小姑刚才打电话说,姐现在能吃点清淡的流食。”
苏瑾瑜走到病床边,声音比平时放得柔和,“我让集团旗下‘苏府宴’酒店的后厨准备的,用的是东北五常基地直供的有机小米,
搭配山东有机种植的贝贝南瓜,熬了两个小时,用的是砂锅,已经炖得很烂了,不用嚼就能咽。”
苏振邦连忙接过保温桶,动作轻柔地打开盖子 —— 一股清甜的米香瞬间漫了出来,还夹杂着南瓜的甜意。
他从床头柜上拿起准备好的白瓷小勺子,舀起一勺粥,先放在嘴边轻轻吹了吹,又沾了一点在自己嘴唇上试温度,确认不烫后才递到苏晚晴嘴边,声音轻得像羽毛:
“慢点喝,要是不够,让瑾瑜再让厨房做一份,他们酒店离医院近,半小时就能送来。”
平日里在军部指挥千军万马、连汇报工作都要求 “一分钟说清重点” 的苏振邦,此刻喂粥的动作却格外耐心。
苏晚晴每咽下一口,他都会轻声问一句 “烫不烫”,喝完后还从口袋里掏出柔软的棉柔巾,轻轻帮她擦了擦嘴角 ——
那棉柔巾是秦淑慧特意准备的,不含荧光剂,怕刺激到苏晚晴的皮肤。
笑笑趴在床边,小脑袋凑得很近,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妈妈喝粥,小嘴巴还小声念叨:
“妈妈,等你好了,我带你去我们家的‘笑笑宝贝屋’!”
她伸出小手,掰着手指头数,
“现在我们有两家店啦,第一家在县城中心街,我去年剪的彩;第二家在实验小学旁边,每天都有好多小朋友来买绘本。”
她顿了顿,语气里满是骄傲,
“下个月王猛叔叔说要在邻县开第三家店,比前两家都大,里面有好多好多绘本,还有陶艺区,我可以帮你做一个小兔子的陶艺!”
“店里还有好多好看的小裙子,有粉色的、蓝色的,还有带小蝴蝶结的。”
笑笑的声音又软又甜,“我帮你选最漂亮的那一件,咱们还要一起去人民公园喂鸽子。
我知道有个地方的鸽子一点都不怕人,上次我喂它们吃奶奶做的豆沙包,有只白色的鸽子还落在我手上了呢,它的爪子软软的,一点都不疼!”
林凡站在一旁,补充道:“‘笑笑宝贝屋’现在主营亲子文具和童装,上个月两家店的总营业额有 12 万 3 千多,比上个月涨了 15%。”
他说这话时,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 ——
那是他这两年靠自己的努力打拼出来的事业,不是靠苏家的资源,而是每天起早贪黑跑货源、盯门店换来的,也是他能挺直腰杆站在苏家面前的底气。
“下个月开的分店在邻县的步行街,面积有 120 平米,比现在的店大了一倍。
我计划把绘本区扩大,进几百本新绘本,比如笑笑喜欢的《小兔子乖乖》《小熊的生日》;
手工区除了陶艺,还加了儿童绘画和折纸,到时候让笑笑当‘小店长’,帮着给小朋友推荐绘本、教他们折纸。”
苏瑾瑜坐在沙发上,听着林凡的话,嘴角露出了难得的笑意 —— 那不是商场上礼貌性的微笑,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可。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银色的傻瓜相机,那是佳能 1992 年推出的型号,是他去年去日本出差时在东京秋叶原买的,平时很少用,这次特意带来记录家人的瞬间。
他悄悄对准病床方向,调整了一下角度,避开了床头的输液架和心电监护仪,只把苏晚晴抱着笑笑的画面框进去 ——
苏晚晴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笑笑靠在她怀里,小脑袋蹭着她的肩膀。
“咔嚓” 一声,快门声很轻,却清晰地落在每个人耳里。
苏定方在轮椅上侧身看着她们,手里的拐杖放在腿上,眼神里满是慈爱;
苏振邦正低头帮晚晴调整枕头高度,手指轻轻捏了捏枕头,确认软硬度合适;
秦淑慧则在一旁整理笑笑的小外套,把衣角轻轻掖好。
这温馨的一幕,被定格在柯达胶片里,成了永恒的纪念。
“小舅,你在拍照吗?”
笑笑的耳朵格外灵敏,立刻仰起头看着苏瑾瑜,眼睛里满是好奇。
苏瑾瑜放下相机,笑着点头,伸手揉了揉笑笑的头发:
“对呀,等笑笑下次去北京,小舅把照片洗出来给你当纪念。到时候咱们把照片贴在相册里,你还可以在旁边画小爱心。”
病房里的氛围越来越暖,像煮在砂锅里的小米粥,慢慢熬出了甜意。
笑笑还在叽叽喳喳地给苏晚晴讲幼儿园的趣事,小嘴巴不停:
“妈妈,昨天小明把积木搭成了一座大房子,有三层呢,还有小窗户和小花园,他说要邀请我和小红去做客。
我还把爸爸早上做的豆沙包分了一半给他,那豆沙包是红豆做的,可甜了!”
她顿了顿,语气里满是骄傲,“老师说我是有礼貌的小朋友,还奖励我一颗小红星,现在我的名字旁边有三颗小红星啦,贴在幼儿园的光荣榜上,最上面的那一颗就是我的!”
苏定方听得格外认真,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专注地看着笑笑,偶尔还会轻声问几句:
“笑笑在幼儿园喜欢上什么课呀?中午吃的饭合胃口吗?”
笑笑立刻坐直身子,小胸脯挺得高高的,大声回答:
“我喜欢画画课和音乐课!画画课上,我画了一只小猫咪,有黄色的毛和绿色的眼睛,我还在它旁边画了一朵小太阳花,下次我画给太爷爷看!”
她想了想,又补充道,“中午吃的红烧肉和炒青菜,红烧肉是红烧的,一点都不腻,我把青菜都吃完了,老师说多吃青菜能长高高,我要长得和妈妈一样高!”
阳光慢慢从窗户的左边移到右边,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像一条条温暖的丝线,缠绕在一起,把苏家三代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窗外的梧桐树叶被风吹得轻轻摇晃,金黄的叶子沙沙作响,像是在为这迟来的团圆鼓掌;
远处传来医院食堂推车的轱辘声,那是不锈钢推车特有的 “轱辘 —— 轱辘” 声,很轻,却带着烟火气;
夹杂着护士站里护士轻声的叮嘱:“305 床的病人记得按时吃药,别吃生冷的东西。”
这些声音平日里或许会让人觉得嘈杂,此刻却成了病房温情的背景音,让这份团圆更显珍贵。
林凡悄悄握紧拳头,指节微微泛白,心里的决心越发坚定:以后不仅要照顾好晚晴的身体,帮她记住每次的检查时间和用药反应,还要陪着她做康复训练,哪怕每天只多走一步;
“笑笑宝贝屋” 要做得更好,年底前再开两家分店,目标是成为县城里知名的亲子品牌,让自己成为能和苏家并肩的人,而不是依附他们的 “外人”;
更要多抽时间带笑笑去北京,让她在四合院的石榴树下和太爷爷学下棋,跟着爷爷奶奶去什刹海逛胡同,补上这两年缺失的亲情。
他看着眼前的一家人 ——
苏定方温和地笑着,眼角的皱纹里满是暖意;
苏振邦在给晚晴掖被角,手指轻轻抚平被面的褶皱;秦淑慧在给笑笑剥橘子,把一瓣剥好的橘子递到笑笑嘴边;
苏瑾瑜在翻看相机里的照片,嘴角还带着笑意;笑笑则靠在苏晚晴怀里,继续唱着跑调的《小兔子乖乖》——
突然觉得,过去所有的等待和辛苦,所有的委屈和不安,在这一刻都有了意义。
原来,最好的幸福,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惊喜,
而是一家人围在一起,哪怕只是简单地说说话、喂一碗粥,也能暖到心底。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启人生从带娃开始称霸,重启人生从带娃开始称霸最新章节,重启人生从带娃开始称霸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启人生从带娃开始称霸,重启人生从带娃开始称霸最新章节,重启人生从带娃开始称霸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