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意外的收获,对韩阳而言倒也算是个小小的惊喜。
这还要什么自行车?
“正所谓礼多人不怪,这份心意我领了便是。”
韩阳暗自笑了笑,将储物袋妥善收好,不再纠结于此。
云鹤真君苏鹤卿见韩阳神色变了变,不由含笑点头:
“看来天蘅道友确实不算小气。这份见面礼,倒是颇费了些心思。”
说话间,他将话题引回了宗门事务:
“说起来,今年你们紫霞峰,打算派谁去主持收徒事宜?”
“应当是希声真人前去。”
韩阳不假思索回答,“她刚刚晋升真丹境,正是需要为峰内培养新生力量的时候。而且她门下至今还未收录亲传弟子,这次倒是个不错的机会。”
韩阳口中的希声真人,正是他的师姐萧妙音。
这位师姐天资聪颖,不仅在丹道造诣深厚,在音律一道上也颇有建树,道号“希声”便是取自“大音希声”之意,如今从假丹境晋升真丹,确实有资格收徒了。
在白云宗,修为境界与收徒资格有着明确对应。
一般的假丹境真人和内门长老一样,门下弟子只能列为内门弟子。
唯有晋升真丹,才有资格收录核心弟子。
萧妙音的突破,意味着紫霞峰又将多一位可以培养核心传人的师长。
“你们紫霞峰这几年倒也是人才济济,连妙音那丫头都真丹了。”苏鹤卿不无感慨说道,“记得她入门时还是个怯生生的小丫头,如今却已是一峰栋梁了。”
“师姐天资本就不凡,又肯下苦功,能有今日成就也是水到渠成。”韩阳说道。
不过韩阳心里清楚,师姐能够顺利晋升真丹,他确实出了不少力。
“她去收徒了也好。”
“宗门规矩不可破,让各峰真丹修士收徒,既是为了传承道统,也是为了你们各峰长远发展。”
“你们年轻一辈的修士,或许不知,我白云宗巅峰时期,各峰主脉比现在要多出数倍。有些曾经强盛一时的主脉,就是因为后继无人,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说到这里,苏鹤卿顿时有感而发。
“我们修真界,任何一个传承久远的大宗门,都会格外关注新鲜血液的补充。在东极域这个修真大域,竞争之激烈远超你的想象。”
“在这里,落后就要被吞并,弱小就要被蚕食。”
“白云宗,就曾在这上面吃过太多亏,付出过太惨痛的代价。”
“当年,我白云二代祖师修为已达元婴巅峰,距离化神只有一步之遥。可惜天意弄人,最终不知所踪。”
“当时宗门内的元婴后期修士太少,新一代弟子又青黄不接,未能及时成长起来。”
“一旦宗门显露出衰败的迹象,后继无人,下面就会有无数势力虎视眈眈,想要取代我们的位置。”
“哪怕是我宗这个曾经出过化神修士的顶尖势力,如果出现人才断层,也难逃被新兴势力取代的命运,连先代祖师呕心沥血创下的基业都保不住。”
“为了体面落幕,我白云宗也不得不付出巨大代价,放弃重大利益,请求各大化神势力不要下死手。”
“最终,我们和另外两家处境相似的势力,远走他乡,来到这偏远的吴越地区开荒拓土。”
“这里虽然远离东极域的斗争中心,地方偏僻,让宗门得以休养生息,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选择偏安一隅,也意味着我白云宗失去了往日的进取之心。”
“况且仅凭一国之地的资源和人才,根本比不上当年统辖百国时的盛况。”
“如今当下火爆一时古凤皇朝,在当年也只是白云宗麾下的附属势力之一。”
“这样的境遇,直接导致了我白云宗的进一步衰落。”
“在东极域核心区域,灵气充沛,资源丰富,有希望修炼到元婴后期的天才层出不穷。但在这里,资源有限,人才稀少,光是具备元婴资质的弟子都很难找到。”
“即便偶有天赋出众者,受制于修炼资源的匮乏,如今宗门内元婴修士的修为上限,都只能停留在元婴初期。”
“我白云宗走过的弯路太多,付出的代价太大。”
“所以,现在你们看到的每一条宗门规定,背后都是一代代人用鲜血和教训换来的经验。”
苏鹤卿曾任宗主,对此有着更深的理解。
修士并非冥顽不灵,他们也会痛、会反思,会从过去的错误中汲取教训,竭力不让悲剧重演。
如今白云宗能在吴越之地安稳立足,多亏了修真界疆域实在太大了,即便是化神、炼虚这等大能,也难以完全掌控如此广袤的地域。
这种地理上的辽阔,为众多中小宗门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从表面上看,修真界似乎毫无规则可言。
大修士随心所欲,似乎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但实际上,每个修士都清楚其中存在着不容触碰的潜规则与底线。
比如肆意灭门屠宗。
对各大势力而言,稳定永远是首要考量。
稳定远比所谓的公平正义更为重要。
一旦有人越过这条红线,打破了既有的稳定格局,触犯众怒,必将引来各方势力的群起而攻。
尤其是东极域各大圣地定下的规矩,其实极为森严。
基本遵循着“能者上,败者下”的原则:
竞争成功,留在东极域吃香喝辣。
竞争失败,去偏远地带开荒!
只要白云宗安守吴越,不主动参与纷争,基本上没有势力会前来进犯。
但若是想要重返东极域争夺资源,没有足够的实力,这是所有的宗门都不会容忍。
韩阳听后也是深有感触。
不过他也明白,在修真界想要真正做到以史为鉴,几乎是不可能的。
修真界本质上是一个极其残酷的世界,远非表面那般美好。
就拿修仙需要灵根这件事来说,看似是一种不公平。
但这恰恰给了天下所有人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是维持修真界平衡的重要机制。
倘若人人都可修行,修真界的顶层恐怕早已被第一批修行者彻底垄断。
先得道者必定会提携亲友,形成固化的利益集团,修炼资源将很难流向外人,特别是后来的修行者。
就算你是万年一遇的天才,可上一个万年一遇的天才也还在世呢。
长此以往,修真界恐将沦为世袭修仙,阶层彻底固化。
而灵根的存在,却是任何人都无法自主决定的。
没有修行资格,就是没有。
正因如此,任何势力想要维持地位不滑落,就必须不断吸纳外来人才。
宗门之所以能在修仙界始终占据主流,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开放和包容。
对于真正有天赋的人才,绝大多数宗门都乐于倾力培养。
即便对方曾是街头乞丐,也会得到同等的重视。
对任何势力而言,保持兴盛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持续吸纳优秀人才。
这也是为何各大宗门都将招收弟子视为头等大事。
在这个修真界,唯有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才能确保宗门传承不绝,道统永续。
但即便如此,阶级固化的趋势,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两人正说着。
就在这时,一阵奇异的灵气波动自紫霞峰山腰处传来。
周围的天地灵气仿佛受到了某种牵引,开始缓缓向着某一处洞府汇聚,形成了一個肉眼可见的灵气漩涡。
“哦?这么快就开始了。”
韩阳神识敏锐感知到了这股变化,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此前他的弟子陆江川已经向他禀报过准备筑基的事宜。
作为师尊,韩阳自然早就为其准备好了筑基所需的各种灵物:
特意寻来的异火。
完美品质的筑基丹。
一瓶千年灵液。
还有一枚能够纯化火系灵力的火精枣。
想到这里,韩阳不禁暗自庆幸:
好在陆江川是单灵根资质,准备的筑基资源还算相对简单。
若是五行灵根的弟子,就需要准备五行相生的多种灵物,至少需要三四种不同的天材地宝来平衡五行。
光是筑基灵物这一项的差距,就可能达到二十倍之多,更不用说其他资源了。
就连一般的金丹修士都没有这个身家,能供应一个五行灵根弟子铸就上品道基。
估计也只有化神以上的势力才养得起。
所以现在化神以下的势力,对五行灵根并不热衷。
这种灵根成长周期长,消耗资源多,虽然斗法能力确实强,但投入和产出实在不成正比。
现在除了极品五行灵根,其他品质的五行灵根都渐渐被各派放弃了。
在其他宗门,下品五行灵根甚至连当杂役的资格都没有。
“你们紫霞峰,这是又有弟子要筑基了?”云鹤真君同样察觉到了这股动静,“看这灵气汇聚的声势,底蕴应当不俗。”
“是我那徒弟陆江川。”韩阳笑着回答。
“这小子是上品火灵根资质,自入我门下,丹药、功法、指点从未短缺。如今二十岁筑基,比起他陆家先祖,也就是我师尊紫霞真人当年的记录,也是不遑多让了。”
陆江川入宗恰好十年,在这个年纪筑基,确实堪称优秀。
他单灵根的本身天赋不错,加上韩阳这个师父毫不吝啬提供资源,现在冲击筑基期,也算是水到渠成。
说到这里,韩阳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另一个徒弟余知。
那孩子天赋更高,是极品双灵根,只可惜踏上修仙之路时已年满十三,起步较晚。
即便如此,以其天赋,估计在二十五岁左右也能成功筑基。
“二十岁筑基?”
“看来这小家伙,对自己的天赋和根基相当自信。”
云鹤真君闻言,却是淡然一笑。
“其实对我宗这等层次的顶尖天才而言,早几年或晚几年筑基,差别并不算大。”
他之所以如此说,自有其深意。
修士一旦踏入筑基期,修士寿元便大幅延长,这一两年间的年龄差距更是微乎其微。
很多时候,即便弟子已经具备了突破的条件,师门长辈也会要求他们再多打磨几年根基,宁可晚上一些,也要追求更高品质的道基。
这既是为了求稳,也是为了长远考量。
因为在筑基期,道基的品质高低才是决定未来成就的关键。
品质越高,日后修炼便越是顺遂,破境速度也越快。
反之,若是道基品质太低,修炼起来便会事半功倍,进展缓慢。
若是再缺乏资源辅助,终身就卡在筑基初期,难以寸进。
正因如此,各大元婴宗门的核心弟子,突破筑基的年龄大多集中在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
只有极少数的天纵奇才,才能在二十岁之前完成高品质的筑基。
而内门弟子,则多在三十岁至五十岁之间完成这一过程。
像韩阳自己,十五岁便筑基成功,并且铸就的还是一品道基,这在修真界是极为罕见。
不光筑基年龄早,品质还好。
评判一个筑基修士的潜力,关键就在于其道基品质。
一个十八岁便筑基,但道基只有四品的修士,其未来的潜力,可能还比不上一个二十五岁筑基,却铸就了三品道基的修士。
当然,这仅仅是潜力上的预估,在潜力没有完全转化为实力之前,任何预测都存在变数。
对于徒弟陆江川,韩阳这位师尊已经提供了足以支撑其铸就上三品道基的丰厚资源。
至于能否冲击更高品质的道基,乃至在未来的道途上走得更远,那就更多要看陆江川自身的努力、悟性和机缘了。
不过,筑基过程中心性至关重要。
若是心性不够坚韧,道心不稳,心魔那关过去不去,即便资源充足,也有失败的可能。
所幸韩阳早已为徒弟准备了完美品质的筑基丹,就算筑基失败,至少也能保住性命,不至于身死道消。
“该做的准备都已做了,如今,就看他自己造化如何。”
韩阳凝视着远处翻涌的灵气,轻声说道。
筑基过程,往往可持续百日之久,其间修士需全神贯注,不能有丝毫分心。
而修士在任何大境界上的突破,都需要长时间不被打扰的闭关时期。
也唯有在宗门之内,才能提供如此安稳的护法环境。
若是换成散修,想在荒郊野外寻一处地方筑基,恐怕早已遭遇不测。
因而大多数散修,只能花费巨大代价,租用仙城中的二阶灵脉洞府以求平安突破。
……
观望弟子筑基片刻后,韩阳和师叔告别,来到峰顶药园一处灵池旁。
园中有一方灵池,池水清澈见底,泛着淡淡的灵气光晕。
他取出那枚九色养神莲的种子,将其植入灵池之中。
立即动用岁月神通,催发其生长。
只见莲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枝长叶,转眼间便度过了近三千年的生长周期。
不多时,一株含苞待放的莲花破水而出,花瓣上流转着淡淡的霞光,正是第一色莲华初绽的景象。
“不愧是我。”
韩阳看着这一幕,满意点头。
这些年来种田下来,他的种植水平确实越来越高了。
这九色养神莲潜力极大,每三千年方能多生一色。
待九色俱全,药龄可达三万年之久,即便对化神修士而言也是难得的宝药。
不过对韩阳来说,倒也不必等到完全成熟,只需万年药龄便足够他炼制所需的丹药了。
“先这样吧,接下来就静待三阶雷劫降临即可。”
韩阳随手采下一株成熟的稀有灵药,转身走向丹房,准备开炉炼丹。
他准备尝试炼制一种新的丹药,这是他自己推演出的丹方,虽然还不完善,但以他现在的炼丹造诣,完全可以一试。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随着一次次开炉炼丹,韩阳的炼丹术日益精进,熟练度稳步提升,距离三阶极品炼丹师的境界也不远了。
他开始不断尝试推演不同灵药的药性,用于创制新的丹方。
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但每次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
紫霞峰上的灵药在他的精心培育下长势喜人,时不时便有灵药突破品阶,引得天地雷劫。
而宗门高层在得到韩阳炼制的丹纹丹药后,更是如同服用了灵丹妙药般,个个如获至宝,都在拼命炼化,全力冲击元婴境界。
就连师尊陆明月,韩阳也发觉她近来极少出门了。
三个月后的一个清晨,陆江川终于成功出关。
“师尊,弟子幸不辱命,已成功筑基,铸就三品道基。”
看着眼前气息沉稳的弟子,韩阳欣慰点了点头,
如今的陆江川,已然是一位真正的筑基修士了。
他当即赐下数件护身灵器、一沓亲手绘制的符箓,以及自己当年筑基时的心得玉简。
以韩阳如今三阶下品的制符水准,这些符箓可谓取之不尽。
单是这些年闲暇时绘制的符箓,就不下万张之多。
在筑基典礼上。
韩阳端坐上位,看着恭敬立于殿中的陆江川道:
“你既已筑基,按宗门规矩当有道号。为师为你取“忘川”二字,望你铭记修行之路,不忘初心。”
陆江川深深一揖:弟子谨记师尊教诲,定不负忘川之名。”
典礼结束后。
韩阳特意叮嘱两位已经筑基的弟子参加今年的筑基大比,意在让他见识宗门同辈英才,打磨心性,压一压年轻人生来的浮躁。
回想起自己当年第一次参加筑基大比,何等意气风发,然后在擂台就被师兄师姐毒打了一顿。
止步64强。
不过让韩阳清醒认识到自身在实战中的诸多不足,也补齐了斗法上的诸多短板。
时间转眼到了九月九,又到了白云宗大开山门的日子。
这次紫霞峰轮到萧妙音登台收徒。
而韩阳则代表有事的峰主陆明阳出席宗门峰主级别会议。
让韩阳颇感意外的是,宗门还安排他今后负责为新入宗弟子讲授第一堂课。
“十年一次讲道,这个频率倒也不算太高。”
韩阳也接受了这个安排。
而今次前来白云宗报名的修士格外众多。
场面比往届还要热闹,气氛火热。
收徒范围更是覆盖整个江南地区。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些人多半是冲着明阳真人的名头而来。
如今在吴越乃至整个江南地界,能进入白云宗修行已成为无数修士的荣耀。
盛名自然吸引天才。
这新入门一届的新弟子中,天才辈出,资质远超往届。
就连远在紫霞峰的韩阳都听闻,师姐萧妙音凭借首次收徒的特权,收下了一位火系极品灵根的天才弟子。
……
升仙大典后。
时光流转,转眼又到了宗门金丹修士为弟子讲道的日子。
按照宗门安排,此次由韩阳主持,为所有弟子讲授至关重要的“第一堂课”。
而这次大典白云一口气收了30多万弟子,如此大规模收徒之后,白云宗登记在册的弟子总数正式突破两百万大关。
待到讲道当日,场面更是空前火爆。
闻讯而来的内外门弟子人数之多,使得偌大的玉霄峰广场人满为患,山道、广场乃至周边崖壁上都坐满了聆听的弟子,可谓水泄不通。
……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一年的时间倏忽而过。
这一年,韩阳四十三岁。
在宗门的鼎力支持下,整个白云宗的力量都被调动起来,无数弟子接受任务,外出四处探寻,只为协助韩阳收集所需的各种珍稀灵药。
就连其他真人、长老,纷纷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从其他宗门换取韩阳需要的材料。
在这般倾全宗之力的支持下,韩阳所需的灵药终于在年初全部集齐。
有了充足的物资保障,韩阳得以心无旁骛投入到丹道的钻研与突破中。
他基于自身对药理的深刻理解和无数次推演,成功创立了一种独属于自己的全新丹方。
经过反复尝试与精心炼制,他的炼丹术终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功突破至三阶极品境界!
此消息一经传出,立刻震动了整个吴越修仙界。
韩阳由此成为了吴越之地目前唯二的三阶极品炼丹师之一,其地位与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同年,他在制符之道上也未曾懈怠,凭借过人的天赋加上偶尔的练习,顺利突破至三阶中品,实现了双喜临门。
在修为方面,韩阳完整炼化了一颗紫府养金丹后,修为取得了显著增长。
【金丹后期:26/100】
一年多时间增加25年进度。
这还要什么自行车?
“正所谓礼多人不怪,这份心意我领了便是。”
韩阳暗自笑了笑,将储物袋妥善收好,不再纠结于此。
云鹤真君苏鹤卿见韩阳神色变了变,不由含笑点头:
“看来天蘅道友确实不算小气。这份见面礼,倒是颇费了些心思。”
说话间,他将话题引回了宗门事务:
“说起来,今年你们紫霞峰,打算派谁去主持收徒事宜?”
“应当是希声真人前去。”
韩阳不假思索回答,“她刚刚晋升真丹境,正是需要为峰内培养新生力量的时候。而且她门下至今还未收录亲传弟子,这次倒是个不错的机会。”
韩阳口中的希声真人,正是他的师姐萧妙音。
这位师姐天资聪颖,不仅在丹道造诣深厚,在音律一道上也颇有建树,道号“希声”便是取自“大音希声”之意,如今从假丹境晋升真丹,确实有资格收徒了。
在白云宗,修为境界与收徒资格有着明确对应。
一般的假丹境真人和内门长老一样,门下弟子只能列为内门弟子。
唯有晋升真丹,才有资格收录核心弟子。
萧妙音的突破,意味着紫霞峰又将多一位可以培养核心传人的师长。
“你们紫霞峰这几年倒也是人才济济,连妙音那丫头都真丹了。”苏鹤卿不无感慨说道,“记得她入门时还是个怯生生的小丫头,如今却已是一峰栋梁了。”
“师姐天资本就不凡,又肯下苦功,能有今日成就也是水到渠成。”韩阳说道。
不过韩阳心里清楚,师姐能够顺利晋升真丹,他确实出了不少力。
“她去收徒了也好。”
“宗门规矩不可破,让各峰真丹修士收徒,既是为了传承道统,也是为了你们各峰长远发展。”
“你们年轻一辈的修士,或许不知,我白云宗巅峰时期,各峰主脉比现在要多出数倍。有些曾经强盛一时的主脉,就是因为后继无人,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说到这里,苏鹤卿顿时有感而发。
“我们修真界,任何一个传承久远的大宗门,都会格外关注新鲜血液的补充。在东极域这个修真大域,竞争之激烈远超你的想象。”
“在这里,落后就要被吞并,弱小就要被蚕食。”
“白云宗,就曾在这上面吃过太多亏,付出过太惨痛的代价。”
“当年,我白云二代祖师修为已达元婴巅峰,距离化神只有一步之遥。可惜天意弄人,最终不知所踪。”
“当时宗门内的元婴后期修士太少,新一代弟子又青黄不接,未能及时成长起来。”
“一旦宗门显露出衰败的迹象,后继无人,下面就会有无数势力虎视眈眈,想要取代我们的位置。”
“哪怕是我宗这个曾经出过化神修士的顶尖势力,如果出现人才断层,也难逃被新兴势力取代的命运,连先代祖师呕心沥血创下的基业都保不住。”
“为了体面落幕,我白云宗也不得不付出巨大代价,放弃重大利益,请求各大化神势力不要下死手。”
“最终,我们和另外两家处境相似的势力,远走他乡,来到这偏远的吴越地区开荒拓土。”
“这里虽然远离东极域的斗争中心,地方偏僻,让宗门得以休养生息,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选择偏安一隅,也意味着我白云宗失去了往日的进取之心。”
“况且仅凭一国之地的资源和人才,根本比不上当年统辖百国时的盛况。”
“如今当下火爆一时古凤皇朝,在当年也只是白云宗麾下的附属势力之一。”
“这样的境遇,直接导致了我白云宗的进一步衰落。”
“在东极域核心区域,灵气充沛,资源丰富,有希望修炼到元婴后期的天才层出不穷。但在这里,资源有限,人才稀少,光是具备元婴资质的弟子都很难找到。”
“即便偶有天赋出众者,受制于修炼资源的匮乏,如今宗门内元婴修士的修为上限,都只能停留在元婴初期。”
“我白云宗走过的弯路太多,付出的代价太大。”
“所以,现在你们看到的每一条宗门规定,背后都是一代代人用鲜血和教训换来的经验。”
苏鹤卿曾任宗主,对此有着更深的理解。
修士并非冥顽不灵,他们也会痛、会反思,会从过去的错误中汲取教训,竭力不让悲剧重演。
如今白云宗能在吴越之地安稳立足,多亏了修真界疆域实在太大了,即便是化神、炼虚这等大能,也难以完全掌控如此广袤的地域。
这种地理上的辽阔,为众多中小宗门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从表面上看,修真界似乎毫无规则可言。
大修士随心所欲,似乎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但实际上,每个修士都清楚其中存在着不容触碰的潜规则与底线。
比如肆意灭门屠宗。
对各大势力而言,稳定永远是首要考量。
稳定远比所谓的公平正义更为重要。
一旦有人越过这条红线,打破了既有的稳定格局,触犯众怒,必将引来各方势力的群起而攻。
尤其是东极域各大圣地定下的规矩,其实极为森严。
基本遵循着“能者上,败者下”的原则:
竞争成功,留在东极域吃香喝辣。
竞争失败,去偏远地带开荒!
只要白云宗安守吴越,不主动参与纷争,基本上没有势力会前来进犯。
但若是想要重返东极域争夺资源,没有足够的实力,这是所有的宗门都不会容忍。
韩阳听后也是深有感触。
不过他也明白,在修真界想要真正做到以史为鉴,几乎是不可能的。
修真界本质上是一个极其残酷的世界,远非表面那般美好。
就拿修仙需要灵根这件事来说,看似是一种不公平。
但这恰恰给了天下所有人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是维持修真界平衡的重要机制。
倘若人人都可修行,修真界的顶层恐怕早已被第一批修行者彻底垄断。
先得道者必定会提携亲友,形成固化的利益集团,修炼资源将很难流向外人,特别是后来的修行者。
就算你是万年一遇的天才,可上一个万年一遇的天才也还在世呢。
长此以往,修真界恐将沦为世袭修仙,阶层彻底固化。
而灵根的存在,却是任何人都无法自主决定的。
没有修行资格,就是没有。
正因如此,任何势力想要维持地位不滑落,就必须不断吸纳外来人才。
宗门之所以能在修仙界始终占据主流,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开放和包容。
对于真正有天赋的人才,绝大多数宗门都乐于倾力培养。
即便对方曾是街头乞丐,也会得到同等的重视。
对任何势力而言,保持兴盛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持续吸纳优秀人才。
这也是为何各大宗门都将招收弟子视为头等大事。
在这个修真界,唯有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才能确保宗门传承不绝,道统永续。
但即便如此,阶级固化的趋势,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两人正说着。
就在这时,一阵奇异的灵气波动自紫霞峰山腰处传来。
周围的天地灵气仿佛受到了某种牵引,开始缓缓向着某一处洞府汇聚,形成了一個肉眼可见的灵气漩涡。
“哦?这么快就开始了。”
韩阳神识敏锐感知到了这股变化,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此前他的弟子陆江川已经向他禀报过准备筑基的事宜。
作为师尊,韩阳自然早就为其准备好了筑基所需的各种灵物:
特意寻来的异火。
完美品质的筑基丹。
一瓶千年灵液。
还有一枚能够纯化火系灵力的火精枣。
想到这里,韩阳不禁暗自庆幸:
好在陆江川是单灵根资质,准备的筑基资源还算相对简单。
若是五行灵根的弟子,就需要准备五行相生的多种灵物,至少需要三四种不同的天材地宝来平衡五行。
光是筑基灵物这一项的差距,就可能达到二十倍之多,更不用说其他资源了。
就连一般的金丹修士都没有这个身家,能供应一个五行灵根弟子铸就上品道基。
估计也只有化神以上的势力才养得起。
所以现在化神以下的势力,对五行灵根并不热衷。
这种灵根成长周期长,消耗资源多,虽然斗法能力确实强,但投入和产出实在不成正比。
现在除了极品五行灵根,其他品质的五行灵根都渐渐被各派放弃了。
在其他宗门,下品五行灵根甚至连当杂役的资格都没有。
“你们紫霞峰,这是又有弟子要筑基了?”云鹤真君同样察觉到了这股动静,“看这灵气汇聚的声势,底蕴应当不俗。”
“是我那徒弟陆江川。”韩阳笑着回答。
“这小子是上品火灵根资质,自入我门下,丹药、功法、指点从未短缺。如今二十岁筑基,比起他陆家先祖,也就是我师尊紫霞真人当年的记录,也是不遑多让了。”
陆江川入宗恰好十年,在这个年纪筑基,确实堪称优秀。
他单灵根的本身天赋不错,加上韩阳这个师父毫不吝啬提供资源,现在冲击筑基期,也算是水到渠成。
说到这里,韩阳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另一个徒弟余知。
那孩子天赋更高,是极品双灵根,只可惜踏上修仙之路时已年满十三,起步较晚。
即便如此,以其天赋,估计在二十五岁左右也能成功筑基。
“二十岁筑基?”
“看来这小家伙,对自己的天赋和根基相当自信。”
云鹤真君闻言,却是淡然一笑。
“其实对我宗这等层次的顶尖天才而言,早几年或晚几年筑基,差别并不算大。”
他之所以如此说,自有其深意。
修士一旦踏入筑基期,修士寿元便大幅延长,这一两年间的年龄差距更是微乎其微。
很多时候,即便弟子已经具备了突破的条件,师门长辈也会要求他们再多打磨几年根基,宁可晚上一些,也要追求更高品质的道基。
这既是为了求稳,也是为了长远考量。
因为在筑基期,道基的品质高低才是决定未来成就的关键。
品质越高,日后修炼便越是顺遂,破境速度也越快。
反之,若是道基品质太低,修炼起来便会事半功倍,进展缓慢。
若是再缺乏资源辅助,终身就卡在筑基初期,难以寸进。
正因如此,各大元婴宗门的核心弟子,突破筑基的年龄大多集中在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
只有极少数的天纵奇才,才能在二十岁之前完成高品质的筑基。
而内门弟子,则多在三十岁至五十岁之间完成这一过程。
像韩阳自己,十五岁便筑基成功,并且铸就的还是一品道基,这在修真界是极为罕见。
不光筑基年龄早,品质还好。
评判一个筑基修士的潜力,关键就在于其道基品质。
一个十八岁便筑基,但道基只有四品的修士,其未来的潜力,可能还比不上一个二十五岁筑基,却铸就了三品道基的修士。
当然,这仅仅是潜力上的预估,在潜力没有完全转化为实力之前,任何预测都存在变数。
对于徒弟陆江川,韩阳这位师尊已经提供了足以支撑其铸就上三品道基的丰厚资源。
至于能否冲击更高品质的道基,乃至在未来的道途上走得更远,那就更多要看陆江川自身的努力、悟性和机缘了。
不过,筑基过程中心性至关重要。
若是心性不够坚韧,道心不稳,心魔那关过去不去,即便资源充足,也有失败的可能。
所幸韩阳早已为徒弟准备了完美品质的筑基丹,就算筑基失败,至少也能保住性命,不至于身死道消。
“该做的准备都已做了,如今,就看他自己造化如何。”
韩阳凝视着远处翻涌的灵气,轻声说道。
筑基过程,往往可持续百日之久,其间修士需全神贯注,不能有丝毫分心。
而修士在任何大境界上的突破,都需要长时间不被打扰的闭关时期。
也唯有在宗门之内,才能提供如此安稳的护法环境。
若是换成散修,想在荒郊野外寻一处地方筑基,恐怕早已遭遇不测。
因而大多数散修,只能花费巨大代价,租用仙城中的二阶灵脉洞府以求平安突破。
……
观望弟子筑基片刻后,韩阳和师叔告别,来到峰顶药园一处灵池旁。
园中有一方灵池,池水清澈见底,泛着淡淡的灵气光晕。
他取出那枚九色养神莲的种子,将其植入灵池之中。
立即动用岁月神通,催发其生长。
只见莲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枝长叶,转眼间便度过了近三千年的生长周期。
不多时,一株含苞待放的莲花破水而出,花瓣上流转着淡淡的霞光,正是第一色莲华初绽的景象。
“不愧是我。”
韩阳看着这一幕,满意点头。
这些年来种田下来,他的种植水平确实越来越高了。
这九色养神莲潜力极大,每三千年方能多生一色。
待九色俱全,药龄可达三万年之久,即便对化神修士而言也是难得的宝药。
不过对韩阳来说,倒也不必等到完全成熟,只需万年药龄便足够他炼制所需的丹药了。
“先这样吧,接下来就静待三阶雷劫降临即可。”
韩阳随手采下一株成熟的稀有灵药,转身走向丹房,准备开炉炼丹。
他准备尝试炼制一种新的丹药,这是他自己推演出的丹方,虽然还不完善,但以他现在的炼丹造诣,完全可以一试。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随着一次次开炉炼丹,韩阳的炼丹术日益精进,熟练度稳步提升,距离三阶极品炼丹师的境界也不远了。
他开始不断尝试推演不同灵药的药性,用于创制新的丹方。
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但每次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
紫霞峰上的灵药在他的精心培育下长势喜人,时不时便有灵药突破品阶,引得天地雷劫。
而宗门高层在得到韩阳炼制的丹纹丹药后,更是如同服用了灵丹妙药般,个个如获至宝,都在拼命炼化,全力冲击元婴境界。
就连师尊陆明月,韩阳也发觉她近来极少出门了。
三个月后的一个清晨,陆江川终于成功出关。
“师尊,弟子幸不辱命,已成功筑基,铸就三品道基。”
看着眼前气息沉稳的弟子,韩阳欣慰点了点头,
如今的陆江川,已然是一位真正的筑基修士了。
他当即赐下数件护身灵器、一沓亲手绘制的符箓,以及自己当年筑基时的心得玉简。
以韩阳如今三阶下品的制符水准,这些符箓可谓取之不尽。
单是这些年闲暇时绘制的符箓,就不下万张之多。
在筑基典礼上。
韩阳端坐上位,看着恭敬立于殿中的陆江川道:
“你既已筑基,按宗门规矩当有道号。为师为你取“忘川”二字,望你铭记修行之路,不忘初心。”
陆江川深深一揖:弟子谨记师尊教诲,定不负忘川之名。”
典礼结束后。
韩阳特意叮嘱两位已经筑基的弟子参加今年的筑基大比,意在让他见识宗门同辈英才,打磨心性,压一压年轻人生来的浮躁。
回想起自己当年第一次参加筑基大比,何等意气风发,然后在擂台就被师兄师姐毒打了一顿。
止步64强。
不过让韩阳清醒认识到自身在实战中的诸多不足,也补齐了斗法上的诸多短板。
时间转眼到了九月九,又到了白云宗大开山门的日子。
这次紫霞峰轮到萧妙音登台收徒。
而韩阳则代表有事的峰主陆明阳出席宗门峰主级别会议。
让韩阳颇感意外的是,宗门还安排他今后负责为新入宗弟子讲授第一堂课。
“十年一次讲道,这个频率倒也不算太高。”
韩阳也接受了这个安排。
而今次前来白云宗报名的修士格外众多。
场面比往届还要热闹,气氛火热。
收徒范围更是覆盖整个江南地区。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些人多半是冲着明阳真人的名头而来。
如今在吴越乃至整个江南地界,能进入白云宗修行已成为无数修士的荣耀。
盛名自然吸引天才。
这新入门一届的新弟子中,天才辈出,资质远超往届。
就连远在紫霞峰的韩阳都听闻,师姐萧妙音凭借首次收徒的特权,收下了一位火系极品灵根的天才弟子。
……
升仙大典后。
时光流转,转眼又到了宗门金丹修士为弟子讲道的日子。
按照宗门安排,此次由韩阳主持,为所有弟子讲授至关重要的“第一堂课”。
而这次大典白云一口气收了30多万弟子,如此大规模收徒之后,白云宗登记在册的弟子总数正式突破两百万大关。
待到讲道当日,场面更是空前火爆。
闻讯而来的内外门弟子人数之多,使得偌大的玉霄峰广场人满为患,山道、广场乃至周边崖壁上都坐满了聆听的弟子,可谓水泄不通。
……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一年的时间倏忽而过。
这一年,韩阳四十三岁。
在宗门的鼎力支持下,整个白云宗的力量都被调动起来,无数弟子接受任务,外出四处探寻,只为协助韩阳收集所需的各种珍稀灵药。
就连其他真人、长老,纷纷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从其他宗门换取韩阳需要的材料。
在这般倾全宗之力的支持下,韩阳所需的灵药终于在年初全部集齐。
有了充足的物资保障,韩阳得以心无旁骛投入到丹道的钻研与突破中。
他基于自身对药理的深刻理解和无数次推演,成功创立了一种独属于自己的全新丹方。
经过反复尝试与精心炼制,他的炼丹术终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功突破至三阶极品境界!
此消息一经传出,立刻震动了整个吴越修仙界。
韩阳由此成为了吴越之地目前唯二的三阶极品炼丹师之一,其地位与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同年,他在制符之道上也未曾懈怠,凭借过人的天赋加上偶尔的练习,顺利突破至三阶中品,实现了双喜临门。
在修为方面,韩阳完整炼化了一颗紫府养金丹后,修为取得了显著增长。
【金丹后期:26/100】
一年多时间增加25年进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先天炼丹圣体开始修仙,从先天炼丹圣体开始修仙最新章节,从先天炼丹圣体开始修仙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先天炼丹圣体开始修仙,从先天炼丹圣体开始修仙最新章节,从先天炼丹圣体开始修仙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