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张之才名,无需多言。

  他们是辅佐孙策创立江东基业,又临危受命,辅佐孙权建立起孙吴政权的肱股之臣。

  张新对他们已经眼馋很久了。

  早在青州之时,他就考虑过,要不要派人去征辟二张。

  青徐相邻,路又不远。

  后来想想还是算了。

  二张虽然有才,却也有一个汉朝士人普遍存在的臭毛病。

  邀名。

  汉朝实行的是察举制,也就是内部推荐。

  说白了,得靠关系。

  有关系的人,起步就是郎官、百石吏。

  没关系的人,能做一个斗食小吏就已经很不错了。

  更大的可能还是一辈子无法出仕。

  这也是汉人为什么对‘知遇之恩’无比看重的原因。

  若是没有恩主的提携,即使真有经天纬地之才,这辈子也没有施展的空间。

  没有关系,又不甘于平凡,想要出仕的人怎么办?

  那就只能邀名。

  名气大了,你就是贤士。

  朝廷、官府知道以后,为了树立形象,强调自身统治的合法性,往往都会下令征辟这些名士。

  名气再大一点,地方长吏为了自己的名声,甚至会亲自上门去请。

  最为经典的案例,就是袁绍的高祖袁安。

  袁安在未出仕时,为了寻求机遇,来到雒阳。

  有一年冬天,雒阳大雪。

  每当下雪之时,地方长吏都会带领官吏前往一些贫苦百姓的家中,看看有没有人生病,有没有人被冻死。

  袁安知道这点,就故意不扫院中的雪,在家等着官吏上门。

  果然,雒阳令见他家院子的积雪无人清扫,还以为有人被冻死了,连忙令人扫开一条道路,见到了被冻得瑟瑟发抖的袁安。

  雒阳令很奇怪,就问他:“你都冻成这逼样了,为什么不找别人求助一下?”

  袁安回道:“大雪天的,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我怎么好意思呢?”

  雒阳令见袁安宁愿自己冻死,也不肯麻烦别人,便认为他有德,将他举为孝廉。

  袁安借此得以进入官场,最终官至司徒。

  就因为这一句话,才有了后来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邀名之法如此有效,汉朝士人自然争先恐后。

  其中不乏一些手段激烈之辈。

  比如陶谦,就曾通过羞辱身为三公的张温,来为自己扬名。

  再如喷射战士祢衡,走到哪喷到哪。

  当然了,以二张的德行,倒也不至于用如此下作的方法。

  他们邀名的方法,属于是汉朝士人比较常见的一种。

  矜持。

  说白了就是自抬身价,待价而沽。

  张紘曾拒绝本州刺史举他为茂才,又接连拒绝过何进、朱儁、荀爽等人的征辟。

  要知道,这些人起步都是三公,征辟他做掾属,那是多少人都求不来的机会?

  他嫌官小,就是不去,以拒绝三公征辟,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后来孙策请他做谋主,待遇够了,他就屁颠屁颠的去了。

  张昭也差不多。

  陶谦举他做茂才,他嫌弃不做。

  孙策以谋主之位相待,立马就去。

  如今张新集团的核心圈层,早已没了二张的位置。

  过来做个边缘人物,张新估计他们也不愿意。

  赵昱就不一样了。

  他去做并州刺史,肯定要借二张这些乡人的力量。

  他们又有交情。

  二张在赵昱麾下,绝对是核心中的核心!

  地位杠杠滴。

  至于二人日后如何安排,那是日后的事。

  反正先把人骗......请过来再说。

  “请子纲、子布来并州任职么......”

  赵昱略微思索了一番,点头应下,“大将军之意,昱已知晓。”

  “昱会写信给子纲和子布,召他们前来。”

  赵昱和张昭、张紘是好友,对他们的才能知之甚深,打心底里认为,二张之能远胜于他。

  淮泗之地又没有什么明主。

  陶谦昏乱,袁术骄肆,笮融残暴......

  刘繇......

  赵昱现在还不知道刘繇即将出任扬州刺史的消息。

  就这么几个歪瓜裂枣,实在是配不上二张。

  他们继续留在徐州,也是埋没才华,倒不如先来并州做点事。

  张新如此看重他们,只要做出一些政绩以为晋身之资,将来平步青云,不成问题。

  “那就有劳元达先生了。”

  张新大喜,“这几日就请元达先在长安休息,待我下次朝会向天子请得任命,元达再去上任。”

  “多谢大将军。”

  话说到这里,赵昱也很明白后面没他什么事了,果断起身,行礼告退。

  “元达慢走。”

  张新看着赵昱背影,面色喜悦。

  “如此一来,就不必担心江东割据了。”

  “嗯......”

  张新乐了一会,又开始思考,“豫州之地,有边让、布布和小黑胖子三方制衡。”

  “淮泗之地,也有陶谦、刘繇、袁术三足鼎立。”

  “刘表的日子是不是太安稳了?”

  “万一他趁陶谦等人互相征战之时,出兵江东,那可就麻烦了。”

  “得想想办法,再搅他一搅,不能让他过得太舒服了。”

  “哦,对了!”

  张新灵光一闪。

  “交州......”

  时间飞逝,又到朝会之时。

  张新请得任命,将出任并州刺史的诏书送到了赵昱手上。

  赵昱谢过恩后,带着张新拨给他的护卫上任去了。

  此时已是五月中旬。

  郭嘉的细作早已将进入汉中的道路情况探得差不多了。

  算算时间,去益州的使者也差不多该回来了。

  张新一边下令各部整装备战,一边来到城外军营,监督魁头的恢复训练。

  很快又是二十几日过去。

  魁头经过一个月的魔鬼训练,一身肥膘掉了大半,武艺也大致恢复了八九成。

  张新让典韦试了试。

  这次,魁头在典韦手下撑了十几招。

  这个水准,足够让他横行草原了。

  张新满意的点点头。

  该把他放回去了。

  “我会给你一路所需的文书,让你畅通无阻。”

  张新对魁头说道:“你到幽州后,别急着进入草原,先到上谷乌桓去找居术。”

  “我会修书一封,让他给你一些乌桓突骑。”

  乌桓和鲜卑同种同源,语言相同,习俗相近。

  有这些乌桓扮成鲜卑进入草原,能很好的保护魁头回到于夫罗的邑落,帮助他起事。

  “你到草原后,先联系你那两个兄弟。”

  张新继续说道:“待你能够掌控部众后,再派人去宁县和渔阳,找阎柔要武器,找顾雍要粮食。”

  “我也会给他们写信,说明情况。”

  “行,我知道了。”

  魁头眼中燃烧着熊熊战意。

  我愚蠢的弟弟哟......

  你哥哥我要回来找你算账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最新章节,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