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青恨不得时间能逆流回到一分钟前。

  亲自去把那几只惹事的猴子抓起来打一顿。

  气愤不已:

  “就说山下怎么传来了藏獒的叫声,这种獒犬平时很少这么叫的!原来是被偷家了!”

  外甥女还紧张兮兮的问他:

  “那我们要把小狗还给狗妈吗?我们和金丝猴长得明显不一样,狗妈应该不会找错对象吧?”

  凫青对她龇牙:

  “晚了,你身上现在已经沾染上小藏獒的味道了!藏獒的嗅觉非常灵敏,你只会被狗妈认作是偷它崽的同伙!”

  同伙?

  是要被追杀到天涯的那种吗?

  凫羽和她行李袋上的倒霉蛋,一起发抖。

  关键时刻,凫青做了决定:

  “我们从前面断崖谷回村,藏獒的体格应该爬不上去那样的坡度。”

  凫羽看一眼狗子,再瞅一眼她舅舅:

  “那它怎么办?万一狗妈追到半路就不找了呢?把它留在这里会没命的!”

  这可是,夜里有山猫和熊出没的原始森林。

  看着外甥女那挪不动腿的样,凫青能怎么办?

  “蒜鸟,它跟你也算是有缘,就带回去养吧!

  这个品种的狗前些年被城里人炒到了天价,好多狗场拼命的繁育。

  啥好东西一旦多了就不值钱。

  城里也不方便养这种大家伙,关键是它长大后特别能吃,一岁就能长到一百多斤。

  从县城去市里的郊区,经常都能遇到被弃养的藏獒。

  你这也算是救了它一条小命。

  家里有只母羊才下了小羊羔没两天,给它喝一俩月羊奶应该没问题。

  下回下山,就去那两个村子问问谁家被偷了狗崽,找到主人家你就给他家狗妈一些营养费吧。”

  不止外甥女稀罕这小东西,哪个高原男娃小时候没梦想过养一只藏獒呢?

  可现实就是。

  小时候家里的生活条件比现在差很多,养活他们几姐弟和两个外甥女都好难。

  但现在,他最有能耐的外甥女回来了!

  她的狗子,他可以蹭养。

  计划,通!

  凫羽美滋滋的抱着小狗崽向她舅舅请教:

  “两个月后就要给小家伙断奶了?那它断奶后吃狗粮吗?我要不要在网上给它买几包!”

  哦哦,她现在的卡上还剩八百来块。

  “我们本地的土狗吃啥洋狗粮?人家那些牧民还不是人吃什么,狗吃什么!就是,就是这狗断奶后,隔三差五就得吃顿肉......”

  凫青说到这里,声音有些发虚。

  不敢想他家最会过日子的大阿妈,知道要给条狗专门买肉吃,会是个什么表情。

  凫羽把还在发抖的小家伙搂得更紧了些,嘴里还不断安抚道:

  “不怕,不怕,我以后赚钱养你啊!咱吃多多的肉,长壮壮。”

  凫青看狗崽的眼神也很是怜惜:“好好养吧,一人少吃一口肉,熬上一年它就能自己出去找吃的了。

  藏獒是世界上最忠诚的狗,一辈子只认一个主人,成年的藏獒可以帮家里放牛,熊瞎子都干不过它。

  阿羽你这条是只.....小公狗,哎呀,总不能小狗小狗的叫,还是给你的狗儿子起个名字吧!”

  起名这活儿凫羽也很废柴。

  她想了好几个,又觉得普通没特色,被自己一一否决掉。

  最后灵机一动:

  “它这也算是我用两个荞麦饼换回来的,要不,就叫它二饼吧!叫着顺口又有纪念意义!”

  捧场王.舅舅对自己外甥女滤镜八米厚,连连点头:

  “好名字,我的狗外甥也是条有名字的狗子了!”

  新出炉的二饼奶狗,很快就被它的主人,用一张浴巾包裹着,明面上放进双肩包,暗地里转移到了秘境塔楼里。

  怕它饿着了,新手饲养员还从驯兽大佬的私房里,给它扒拉到了一粒叫做饲兽丹的秘药塞进嘴里......

  四个小时后。

  舅甥俩总算是,有惊无险回到了仙桃寨的寨门口。

  远远的。

  就看见了三米多高的石墙。

  石墙里的一栋栋重重叠叠、风格统一的精致木楼。

  木楼群被黄昏的薄雾似轻纱缠在其间,宛若人间仙境。

  石墙沉重的大门,紧闭着。

  舅甥俩从侧门进去,一株千年桃树正舒展着它翠绿的枝条迎接晚归的家人。

  树冠上鸡蛋大小的桃子,只零星还有些漏网之鱼。

  这是一个非常很古老的桃树品种。

  结出的桃子成熟后也只有鸡蛋大小,青绿色、皮毛浓密,酸大于甜,但桃味儿十足,是寨子里孩子们难得的零嘴。

  寨子里像这样高龄的桃树有数百株,就因为它们,寨子有了个非常好听的名字——仙桃寨。

  走在熟悉的石板路上,凫羽有一瞬的恍惚。

  好似无论什么时候回来,仙桃寨都没有什么变化。

  这里没有钢筋水泥,没有车水马龙,只有独属于自己的结界。

  在晒场上收苞谷的村民们,看到这舅甥俩,一个个都热情的上来打着招呼。

  “阿羽回来了?今晚来家,给你杀鸡炖松茸吃......”

  “......谢谢丛家祖母,我得先家去!改天再去你家蹭饭,我最爱吃刚下蛋半年左右的小母鸡,到时候你可别说舍不得杀哦。”

  谁家好孩子,开口就要吃人家正下蛋的小母鸡?

  晒场上一阵哄笑。

  都打趣要请客吃饭的那位装大方,这回是遇到顺杆爬的泼猴了。

  看凫羽耍宝的村民忍不住感慨:

  “村长就是会教育孩子,你看咱们大学生做了几年城里人,一点也没走样,和我们这些半字不识的说话还和小时候那般不生分。”

  “也不是没变化,估计是北方的米面养人,你们看,阿羽的脸哪还有以前的样子,比我见过来镇上旅游的那些城里人还白嘞!”

  “要怪就怪咱这深山里,种不了稻谷煮不熟米饭,小麦白面还得买,我们吃的青稞和乔麦,都是灰扑扑的色......”

  凫羽:“......”

  大米和白面不敢背锅!

  因为长得好,从小被村里人夸到大,被这般围观、议论,某村花从不觉得尴尬。

  正欲与众人告辞。

  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扶着个五十多岁、佝偻着腰的老人家走到人前。

  小姑娘“噗通”一声,朝着她就跪了下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原开渔场,我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原开渔场最新章节,我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原开渔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