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陵县,隶属河南省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

  1930 年 5 月的宁陵县,城墙上的铁丝网、街角巡逻的士兵,将这座豫东小城裹进了中原大战的紧张里。

  驻防在这里的,正是闻名陕、豫的镇嵩军。

  但是,镇嵩军的首领已经不再是刘镇华,而是刘镇华的亲弟弟——刘茂恩。

  镇嵩军的灰色军装,成了县城内最常见的颜色。

  只是,这些士兵身上的军装大多洗得发白,看起来破破烂烂的。

  有的士兵还裹着补丁摞补丁的绑腿,甚至有个年轻兵的草鞋破了洞。

  这就是刘茂恩麾下的第十一路军,名义上是阎冯联军的一部,实则活得比乞丐强不了多少。

  时间回到1930 年 4 月,冯、阎联合反蒋的中原大战一触即发。

  可这时,刘镇华担心冯、阎二人斗不过南京方面,且镇嵩军四分五散后,内部矛盾尖锐,便不愿卷入这场混战。

  为了保存他的部队,以便日后东山再起,他以 “考察” 为名,将镇嵩军66师和一部分刚拉起来的部队,改编为第十一路军。

  并且,将部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弟弟刘茂恩。

  随后,于 4 月初宣布下野、出国,先后游历日本、德国。

  可他不知道的是,这一选择使他避开了战争的风险,也导致其嫡系部队彻底脱离控制。

  而刘茂恩,在掌控镇嵩军后,竟然在中原大战中脱颖而出。

  不过,现如今,镇嵩军的日子过的还是特别难的。

  自从去年十二月份投靠阎老抠后,过的那叫一个凄惨。

  阎老抠虽表面接纳镇嵩军,实则对这支杂牌军充满戒心。

  比如,1930 年春,镇嵩军士兵因缺衣少食,甚至出现冻死在黄河滩的惨状。

  面对如此困境,刘镇华多次向阎锡山索要军饷。

  结果,阎老抠这么抠的人能给吗?

  最后,仅拨付 3 万大洋,并以 “库无存储” 为由拒绝提供冬衣。

  后面,因为刘镇华反对冯、阎在此时反蒋,导致主管联军粮饷的阎老抠,更是不待见这支部队。

  相比之下,对同为镇嵩军一脉的万选才部,却特别好,为刘茂恩的背叛埋下伏笔。

  城西那座一座还算大气的私宅内,朱红大门旁站着两个挎着驳壳枪的卫兵。

  这时,司令部的参谋赵小山捧着文件夹,快步走到内院。

  如今,归德那边万选才部,刚被南京的中央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担心归德有失,晋军前敌总指挥徐勇昌,要刘茂恩率部增援。

  走到一间屋子门口,赵小山神情严肃的汇报道:“报告军长!徐总指挥急令,命我部即刻驰援归德!”

  可话音落地好几秒了,依旧没有任何回复。

  疑惑之间,赵小山似乎听到一阵难以言喻的动静。

  他微微探着头,屏住呼吸侧耳倾听着。

  这次他听得清楚,屋内似乎是一对男女的声音。

  隐约之间,还有刘茂恩那口带着豫西口音的粗话:“靠恁姨!中不中?说!说出来!大点声!”

  赵小山的脸 “唰” 地红了,手里的文件夹差点掉在地上。

  年纪轻轻的他,哪见过这阵仗,站在门口进退两难,耳朵尖都发烫。

  很快,他就听到屋里的传来让他心痒的男女声。

  并且,屋内的声音突然拔高。

  接着,又听到了刘茂恩那心满意足的感慨声:“唔~真他娘嫩啊!”

  又过了两分钟,刘茂恩懒洋洋的声音才传出来:“滚进来吧!磨磨蹭蹭的,耽误老子正事!”

  赵小山连忙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推开大门。

  刚进门就愣了 —— 刘茂恩坐在红床上,一个穿水红旗袍的少女正给他系军装纽扣。

  少女的头发散乱,旗袍领口开得很低,露出雪白的脖颈,脸上还带着未褪的潮红。

  这名少女,是宁陵县首富卢老爷的小女儿。

  卢老爷听说镇嵩军要驻进县城,怕部队抢他的家产,又想在乱世中有个靠山。

  于是,找了个借口把女儿送到刘茂恩府上,还送了五万大洋。

  希望刘茂恩能把小女儿娶了,哪怕是小妾都行。

  可刘茂恩收了钱,留了人,却从没提过娶亲的事,只把少女当玩物。

  卢老爷也不敢多问,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好看吗?” 刘茂恩的声音突然冷了下来,赵小山猛地回神,才发现自己盯着少女看了两秒。

  “再他妈敢乱瞟!小心老子把你的俩窟窿眼挖了!”

  他吓得一哆嗦,连忙低下头,双手递上文件夹,声音发颤:“报告军长!徐总指挥命令,让我部驰援归德,协助万选才部防守!”

  刘茂恩没接文件夹,只是伸手在少女的腰上捏了一把,惹得少女更加害羞。

  刘茂恩满意的收回大手,这才冷笑起来:“皇帝老子还不差饿兵来!”

  “从去年十二月到现在,阎老抠就给了区区三万大洋!”

  “现在又是一毛钱都不给我,还想叫我出力!做他妈的春秋大梦去吧!”

  不得不说,刘茂恩比他大哥刘镇华周正得多。

  保定军校出身,一米八出头的身高,肩宽腰窄。

  一身灰布军装裁剪得合体,配上领口上的少将金星,倒是一副威风凛凛的将军模样。

  稍作思量后,刘茂恩挥了挥手,语气不耐烦的说:“下去吧,这事我知道了。”

  赵小山刚要转身,突然想起什么,又停下脚步。

  穿戴整齐的刘茂恩,忽然看到少女领口的葱白后,一股热感再次上涌。

  可刚将这名少女揽进怀里,就注意到了参谋的举动。

  刘茂恩眉头一皱,不悦的训斥道:“怎么?老子的话,你没听清?”

  参谋紧张的吞咽了下口水,紧张的汇报道:“报告军长…… 参谋长让我转交一封信,说是…… 您的同学写的。”

  “同学?” 刘茂恩皱起眉头,疑惑地抬眼,“谁?”

  赵小山连忙从文件夹里掏出一个牛皮纸信封,双手递过去。

  信封上没写寄信人地址,只在收信人处写着 “书霖亲启”(刘茂恩字书霖),落款处是两个钢笔字 ——“陈辞修”。

  刘茂恩的手刚碰到信封,猛地顿住,眼神瞬间变了。

  他一把抓过信封,指尖捏得发白,低声念道:“辞修…… 陈辞修!”

  他当年在保定军校读书时,陈诚是比他晚了两期的学弟。

  只是后来一个投了中央军,一个跟着大哥混了镇嵩军,早就没了联系。

  现在这节骨眼上,双方又是敌对派系。

  陈诚突然来信,是什么意思?

  “都给我滚出去!” 刘茂恩猛地抬头,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严厉。

  赵小山吓得一激灵,毫不犹豫地转身就往外跑。

  那名少女刚想凑过来,手臂还没碰到刘茂恩的胳膊,就被他狠狠瞪了一眼:“没听清老子的话?滚!”

  妙龄少女吓得身体一哆嗦,连忙向后躲去,一脸不解的看着刘茂恩的背影。

  可看到刘茂恩那阴沉的面色后,眼圈发红的少女,委屈地咬着嘴唇,小跑着离开了正屋。

  走出去时,隐隐带着低声的啜泣。

  屋内仅剩刘茂恩一人后,他捏着手中的信封,脸上露出了冷笑:“呵呵,想要收买我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最新章节,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