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编后,白俄独立师将下辖一个师属炮兵团(12 门施耐德105 榴弹炮营,36 门施耐德75 山炮营。)、一个工兵团、一个辎重团、一个通信营、一个加强特务营、一个团级的野战医院、一个骑兵旅和两个步兵旅。

  骑兵旅和两个步兵旅,各自下辖一个拥有18 门火炮的炮兵营。(每个连 6 门火炮。)

  全师总兵力,扩编至2.8万人的加强师。

  白俄人中本来老兵就多,所以扩编起来,肯定要比其他四个军快多了,战斗力也能快速成型。

  刘镇庭拿起桌上的编制草案,递给米哈伊尔,对他说:“这是白俄独立师的制编制方案。”

  “骑兵旅,包含旅部在内为 6500 人。”

  “两个步兵旅,包含旅部在内,各 8000 人。”

  “师属炮兵团 1600 人,还有完整的旅部、师直属部队。”

  “武器装备,由田湖兵工厂供应,捷克毛瑟 1924 步枪、ZB-26 轻机枪、MG08 重机枪,还有施耐德火炮,以及从国外采购的军火,优先给你们供应。”

  “另外,还给你们补充卡车和用拖拉机改装的履带式运输车,提高你们部队的机动性。”

  米哈伊尔双手接过编制草案,指尖微微颤抖。

  他快速翻阅着,看到每连的火力配置、每营的协同架构,眼中满是震撼与激动。

  这样的编制和装备,比他们当年在沙俄陆军时还要精良!

  这时,刘镇庭再次缓缓的讲道:“你们的第一任师长,由我本人兼任。”

  “副师长,由米哈伊尔少将担任。”

  “师参谋长一职,由刘炳圳上校担任。”(书友名字。)

  “骑兵第一旅旅长,由米哈伊尔少将兼任。”

  “步兵第一旅旅长,由柯罗夫担任,并晋升为上校。”

  “步兵第二旅旅长,由郑辉担任,并晋升为上校。”

  “师属特务营营长兼副官长,由科马罗夫担任,并晋升为中校。”

  “至于车可夫上校,调任豫军总司令部,担任第一任铁甲车大队长,并授予少将军衔。”

  “其余的团、营长,分别从其他部队的军官和白俄军官中挑选。”

  安排完白俄部队的扩编后,刘镇庭马不停蹄的接见了,从南京来的一位朋友。

  张一棉,这位26岁的海军人才。

  父亲曾是萨老爷子的属下,受父亲和萨老爷子的影响,他十七岁便赴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海军知识。

  归国后,曾经也在萨老爷子手下做过事。

  但是,萨老爷子一直力推海防,可却处处掣肘。

  无奈之下,他受邀加入东北海军。

  官至巡洋舰舰长、海防舰队副舰队长,授上校军衔。

  大帅去世后,他与张学良 “收缩海疆、侧重陆防” 的理念格格不入。

  愤而辞职回广东老家,近日才到南京谋职。

  可不巧,刚好赶上了中原战事。

  于是,暂时就没人管他了。

  就在他无所事事的时候,忽然收到了好友李武麟的电报。

  之前,李武麟给刘镇庭当军参谋长的时候,在聊天时,偶然提到过这位朋友。

  所以,刘镇庭让李武麟亲自去一趟南京,邀请他来洛阳商议黑海舰队的事。

  可在张一棉看来,军阀终究是军阀,眼里只有枪炮与地盘,谁会真正在意海军?

  尤其是,河南地处中原,邀请他去干什么?难道在黄河造海军?

  所以,当面就拒绝了李武麟的邀请。

  最后,还是李武麟抛出了黑海舰队的事,才让张一棉动心了。

  他在英国留学时,就曾听闻黑海舰队的威名。

  虽如今已是老旧舰船,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若能修复整编,便是一支不容小觑的海上力量。

  而且,这支舰队的吨位,可比国内所有海军加起来还要多一倍呢!

  他辗转半生,所求的不正是这样一个能亲手打造海军的机会?

  他虽不信军阀,但他太想自己的国家,拥有一支像样的海军了。

  而且,他更信 “有钱能办海军” 的硬道理。

  他在南京等工作的时候,也听过中原战场的事。

  中原大战中,刘镇庭连克宁陵、民权,手下部队敢跟南京的中央军分庭抗礼。

  而且,他还听说了,刘镇庭不仅创办了军工厂,还从国外采购了许多军火。

  这就证明,洛阳这位少帅,肯定资金雄厚。

  不过,他又担心没有出海口,刘镇庭会不会是在异想天开?

  至于出海口的事,李武麟没敢直说。

  只是告诉张一棉,他们家少帅既然要买舰队,肯定会考虑好出海口的事。

  于是,张一棉这才勉强答应,来一趟洛阳。

  豫军司令部的会客厅里,刘镇庭身着军装,笑容和煦地起身相迎:“张先生远道而来,辛苦了。早闻先生是海军奇才,今日得见,幸甚。”

  “副总司令客气了。”没有穿军装的张一棉,拱手还礼。

  随后,目光锐利地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轻的豫军副总司令。

  在南京时,听说他不仅报复心极强,野心还特别大。

  原以为,会和东北的那位少帅一样,飞扬跋扈。

  可从目前来看,这位副总司令却沉稳谦和,和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寒暄过后,张一棉直奔主题:“副总司令,听闻你有意收购黑海舰队,不知此事当真?”

  “当真。” 刘镇庭很喜欢这种率直,当即点头,语气沉稳的回应道:“法国方面无力维护这支老旧的舰队,已同意出售这支舰队。”

  “至于价格 —— 我最多出 350 万美元。”

  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白俄的弗拉基米尔公爵已付 150 万美元押金,加上我的 350 万,合计 500 万美元。”

  “什么?” 张一棉如遭雷击,猛地站起身,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副总司令,您这是拿我开玩笑吗?500 万美元买一支舰队?”

  “这个价格,别说买一支舰队了,就是买一艘战列舰,怕是也不够吧?”

  他在东北海军时,曾参与过舰船采购,深知行情。

  一艘全新的驱逐舰造价约 80-100 万美元,即便是老旧二手舰,也得 50 万以上。

  500 万美元想买 130 艘的舰队,简直是天方夜谭。

  “张先生稍安勿躁。” 刘镇庭抬手示意他坐下,一脸从容的说道:“我知道这个价格看似离谱,但你听我细说。”

  张一棉脸色铁青,如果这不是在豫军的地盘,他早就拂袖而去了。

  在他看来,刘镇庭的淡定和从容,不过是夜郎自大,坐井观天罢了!

  不想惹怒这些靠着父辈,获得高位的少帅,他终究还是坐了下来。

  但是,却语气清冷的说了句:“愿闻其详。”

  刘镇庭当然已经看出了张一棉的不耐烦,但是他并没有生气。

  微微一笑,耐心的解释道:“首先,这支舰队的现状远比你想象的糟糕。”

  “自 1920 年流亡以来,已经在法国停放将近十年了,能用的恐怕不足六成。”

  “如今,法国公司早已将其视为累赘,要不然也不会开出850万美元的价格。”

  “而且,至今还无人问津。”

  (最后就是这么做的,炼钢后获利 47.5 万美元。)

  张一棉眉头微皱,将信将疑的看向刘镇庭。

  他当初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是听说过这支舰队的。

  这支舰队的战舰,大多都是采购英国、法国的。

  后来,因为沙俄国内的神秘势力强势崛起,弗拉基米尔的白卫军带着这支舰队逃到了法国。

  仔细一算,确实已经在法国港口停放十年了。

  可就算已经过去十年,650万也买不到吧。

  这就是信息差,在他看来,这支舰队肯定会很贵。

  殊不知,这支舰队对法国人来说,就是累赘。

  即便拿来炼钢,也是费时费力。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最新章节,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