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五点左右,冯奉先的卫兵从开封折返杞县西北军指挥部。

  此时的指挥部内,冯奉先早已焦躁不安。

  从昨天到现在,给开封的五十六军发了十几封电报,可一封都没有回。

  听闻卫兵归来,当即让人把卫兵叫到了指挥部。

  卫兵刚进来,冯奉先便迫不及待的问道:“怎么样?石嵩生(石振清的字)怎么说?五十六军到底出不出兵?”

  刚进来的卫兵,喘息未定,苦着脸汇报道:“报告总司令,石军长病了。”

  “哦?病了?”冯奉先闻言一愣,随后冷笑道:“呵呵,病的可真是时候啊!然后呢?没人管事了?”

  卫兵赶忙继续汇报道:“哦,我见到了五十六军李武麟,他...让我托话。”

  “说是...说是...”可是,李武麟的话,让卫兵不知道该汇报了。

  冯奉先已经猜到了不是什么好话,当即猛地一拍桌子,站起来斥责道:“他妈的!你吞吞吐吐是什么意思!说!把话原原本本的说出来!再他娘的啰嗦,老子砍了你!”

  卫兵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连忙回应道:“是!总司令!李参谋长说:豫军只奉刘少帅的命令,如果没有刘少帅的命令,五十六军一兵一卒都不能动。”

  “啪!” 搪瓷缸子狠狠砸在青砖地上,碎瓷混着茶水四溅。

  这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

  冯奉先是谁?西北军总司令啊!

  这么强硬的回话,冯奉先能不恼吗?

  怒火中烧的冯奉先面色铁青,额角青筋暴起,在指挥部内大步疾走。

  并且,瞪着能够杀死人的双眼,大声怒骂道:“去他妈的少帅!竟然敢在老子面前自称少帅?”

  “就是他老子刘峻峰,也不敢在老子面前这么狂!”

  “想当年,他爹刘峻峰还是靠老子的庇护,才能在嵩县立足。”

  “如今翅膀硬了,竟然敢在老子面前摆架子称帅?”

  指挥部内参谋、副官皆垂首肃立,连大气都不敢喘。

  就连西北军副总司令宋浙源,也是眉头紧皱,没敢开口。

  胸中之火难消的冯奉先,背着手来回踱步,喋喋不休的骂道:“好啊!好啊!仗着打了几次胜仗,收拢了点残兵,就敢号称豫军了?”

  “老子为了统一救国,为了反对独裁统治,带人在前线苦战。”

  “他们父子倒好,躲在后方隔岸观火也就算了?竟然还敢在老子面前摆谱!这简直是忘恩负义!”

  冯奉先向来在西北军中,说一不二。

  此刻盛怒之下,一屋子的人,谁也也不敢触其锋芒。

  身为西北军核心将领的副总司令宋浙源,深知局势轻重。

  刘家父子去年一年,发展的太快。

  不仅手下已经聚了十万人,还有了自己的兵工厂。

  更重要的是,他们父子还据守开封、洛阳要地。

  如果要是偷袭了潼关,切断了西北军的退路,到时候首尾不能相顾,就麻烦了。

  具体兵力,西北军这边根本不清楚。

  只知道之前有个整编师,又收拢了门兵跃的第七军。

  至于刘茂恩和万选才的部队,又是残部。

  所以,在西北军高层看来,刘鼎山父子的兵力,最多也就十万出头,而且都是新军。

  迟疑片刻后,上前轻声进言道:“总司令息怒,刘镇庭不过才22岁,年纪轻轻就登上了高位,有些少爷脾气也是正常。”

  宋浙源劝归劝,但是绝口不提薛佳兵的事,主要是怕给冯奉先火上浇油。

  顿了顿后,放缓了语气,继续说道:“眼下我军与中央军在陇海线死磕,还用的上他们父子。”

  “不如派人去洛阳一趟,与刘鼎山陈明利害。”

  “豫军与我军素有旧情,刘鼎山肯定也能看得清形势。”

  看着冯奉先依旧皱眉不语,宋浙源再次讲道:“总司令,即便真要收拾他们父子,也得等击溃中央军,再徐图处置不迟。”

  可谁料,冯奉先并不买账,冷哼了一声:“哼!你看看你说的是什么话!”

  随后,毫不留情的当着屋内众人的面,训斥道:“他们父子这才刚得点势,就敢藐视老子的权威!”

  “要是不给他们父子点颜色看看,这事传出去,你让别人怎么看我?老子今后还怎么带兵?”

  此刻怒火中烧的冯奉先,竟然当着屋内人的面,指着宋浙源斥责道:“你就是太过软弱!刘家父子早有二心,今日不除,必成心腹大患!”

  宋浙源被冯奉先训得面红耳赤,却不敢再辩。

  西北军内部,本就带着浓厚的家长制色彩。

  只要他冯奉先不顺心,对着下面的军官轻则就是辱骂,重则就是拳打脚踢,还罚跪罚站。

  想当初,韩复榘、石友三没少挨冯奉先的耳光,没少罚跪。

  不过,自从逼走韩复榘和石友三后,已经好了点。

  但是,也仅仅是不再罚跪罚站,但还是该骂就骂,从不管场合。

  训斥完之后,仍旧难消心头怒火的冯奉先,猛地对身后的副官大喝道:“去!通知卫队营!老子要亲自去一趟开封。”

  “老子倒要看看,他石嵩生,敢不敢当面抗老子的命令!”

  “还有,哪个什么李武麟。他要是敢当着我的面,把之前说的话再说一遍,老子当场挤了他的蛋黄!”

  在场的众人,一个个虽有心想要上前说劝。

  可是,宋浙源的下场就在那摆着呢。

  于是,他们也就放弃了想要劝说的心思。

  当日傍晚时分,夕阳西斜,一骑当先的冯奉先,挥舞着马鞭,催动胯下骏马。

  身后紧跟着卫队营的数百名精锐骑兵,朝开封的方向疾驰。

  还没过多久,天色就逐渐暗了下来。

  旷野上的凉风吹拂而过,带来丝丝寒意,也让原本满腔怒火、急于前往开封的冯奉先稍稍恢复了些许理智。

  他紧紧握住手中的缰绳,感受着战马奔腾时传来的力量与震动,心中默默思考着接下来的行动。

  经过短暂的思索后,冯奉先猛地一拉缰绳,座下的骏马发出一声嘶鸣,前蹄高高扬起,随后稳稳落地。

  他停下马来,静静地凝视着前方那片无尽的黑暗,脑海中不断闪过各种念头。

  身后的副官和警卫们虽然诧异,但却没人敢吭声。

  “五十六军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违抗他的军令,想必已将此事告知洛阳的刘家父子。” 冯奉先低声自语道,眼中闪烁着忧虑之色。

  “尤其是刘定宇此子,正值年少轻狂之时,如果他不按规矩来,让五十六军的人扣下我……后果不堪设想啊!”

  他不禁想起,之前曾被阎锡山软禁长达大半年之久的那段经历。

  越想越是觉得不妥,冯奉先最终下定决心改变原定计划。

  他转身对身后的卫队营长下达命令:“掉头!咱们不去开封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最新章节,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