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了?”

  唐老看着眼前的文档,给弟子打了个电话。

  事实上,唐老目前对这本书的认知,还是从顾远采风的地点中获得了一个大致的类型猜测。

  他现在,连顾远打算将这本书发在哪个身份上都不知道。

  “写完了,第一时间就来请老师指点了。”

  从顾远的语气中,唐老很轻易就听出了自信。

  “行,那我看看。”

  “这周末你过不过来,如果来的话,记得和知遥一起。”

  “好嘞老师,我这就和他联系。”

  挂断电话,唐老戴上眼镜,悠哉悠哉地喝了口茶,才开始阅读。

  开篇对油麻地那些金色草房子的描写,令唐老嘴角扬起一丝笑意。

  “果然,还是回来了……”

  故事从一个叫陆鹤的孩子开始。

  但因为他是一个小秃头,所以被叫做秃鹤。

  三年级前的他懵懂不觉,甚至任由同学们抚摸他的秃头。

  但在某一天,开始拼命反抗。

  他用生姜擦头,戴严实的帽子,却只引来更多的哄笑。

  而在一次会操比赛,老师因他的光头怕影响队形,让他留下扫地。

  感到被抛弃的秃鹤,悄悄跟去,在比赛最关键时愤然甩掉帽子,导致全班队形大乱,与荣誉失之交臂。

  这个举动,令全班都开始讨厌他。

  内行看门道。

  看到这里,唐老的目光中满是惊喜。

  从开篇到现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蕴含乡土气息、活生生的少儿。

  年底文艺汇演,学校排戏缺一个秃头的连长。

  在全场的寂静中,秃鹤自己站了出来,说:“我来演。”

  演出那晚,他在灯光下将那个角色演得活灵活现,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演出结束后,同学们在河边找到他时,他正嚎啕大哭。

  【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接下来是纸月,这个转学来的女孩,安静秀气,字写得极好。

  桑桑对她怀有朦胧的好感,会悄悄帮助她,甚至在她被欺负时挺身而出。

  纸月也用自己的温柔温暖着他人,曾偷偷送给被孤立的陆鹤一块橡皮。

  而书中的另一个主要角色细马。

  是个从江南被领养来的孩子。

  他因口音被排斥。

  在一场洪水夜里,房子冲垮。

  后来,收养他的邱二爷病逝,邱二妈也疯了。

  年仅十岁的细马,卖掉羊群为邱二妈治病。

  然后推着板车,带着疯癫的邱二妈,一步一步去镇上求医。

  最终,这个孩子靠着自己的双手,硬是为邱二妈重新盖起了一座小房。

  故事的重心又一次转移,这一次落在了杜小康身上。

  他家庭条件很好,家中有杂货铺,有自行车。

  他曾邀请桑桑骑自己的自行车,二人也曾一起闯祸,但他却独自承担了责任。

  但是命运多舛,他家运货的船沉了,家产赔得精光。

  他被迫辍学,跟着父亲去几百里外的芦苇荡养鸭。

  在孤独与磨难中,杜小康开始长大。

  当他们历经辛苦,终于等到鸭子下蛋,鸭群却因误入鱼塘被扣下,再次变得一无所有。

  回到油麻地的杜小康,没有怨天尤人,他在校门口摆起了小摊。

  当桑桑路过,他笑着递过去一把糖,神情很是坦然。

  看到这里,唐老眉头渐渐舒展开。

  “这孩子……”

  “不是在写悲剧,而是写苦难打磨出的坚韧么……”

  而作为这本书的主角桑桑。

  他是油麻地小学校长的儿子。

  他很调皮,将碗柜改成鸽笼,用蚊帐做渔网。

  直到他撕毁了父亲珍藏、象征荣誉的笔记本,遭到了一顿毒打。

  但是很快,他被发现脖子上长了致命的肿块。

  桑乔校长放下最看重的荣誉,带着他四处求医,头发迅速变白。

  在病中,桑桑从老师的鼓励里汲取勇气,也目睹了父亲从来没展现过的脆弱。

  在这中间,纸月的外婆去世。

  她在送给桑桑一个书包后,悄然地离开了油麻地,没有和任何人说。

  她跟着一个叫慧思的和尚走了。

  唐老轻轻叹息,这来来去去,不正是人生的第一课,离别吗?

  父子走过了许多地方,但没找到任何解决办法。

  就在桑乔陷入绝望之中,一位老郎中出现了。

  “不过就是鼠疮。”

  病愈后,桑桑仿佛一夜长大。

  他懂得了生命并非理所当然。

  他送别了心爱的鸽子,也懂得了去帮助他人。

  油麻地的夏天结束了。

  桑桑随父亲离开。

  杜小康在生活的课堂里学会了坚韧。

  细马守着他的新家,真正扎下了根。

  而那些金色的草房子,静静地立在原地。

  ……

  唐老缓缓起身,给自己续了杯茶。

  他的嘴角抑制不住地微微上扬,最终化作一声感慨。

  他此刻的心情,已远非欣慰二字就可以概括。

  他知道顾远是好苗子,是百年难遇的天才。

  作为老师,他亲眼见证了这个才华横溢的弟子的创作天赋。

  无论是《追风筝的人》,还是《星辰的私语》,他始终为此感到骄傲,并始终支持顾远追寻自己的文学道路。

  但他终究还是毕生耕耘于乡土与家族叙事,在他的内心深处,又怎可能没有一点私心?

  直到此刻。

  直到他读完这本《草房子》。

  那些草房子下的欢笑与泪水,那些孩子间的友谊与成长,绘制出了一幅乡土画卷。

  它平静而温暖地注视着那片土地,注视着生命本身在苦难与温情中的坚韧绽放。

  唐老深吸一口气,内心的激动难以平复。

  他看着顾远特意在文件中留给自己的空白处,微微一笑,写下评语。

  “远去铅华,返璞归真。”

  “此作已得乡土之魂。”

  “桑桑之后,中国文学的童年叙事,有了新的标高。”

  “可传世。”

  写完,他望着窗外。

  顾远,凭借这部《草房子》,他已经有资格,在描绘乡土人情的文学殿堂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颗文坛的新星,正在以超越他想象的速度,冉冉升起。

  其光芒,必将照耀得更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最新章节,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