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随着时间的发酵,里面的关键词“顾远”却吸引了大众的视线。

  要知道,现在顾远依旧在每天下午一点十四分准时发布他的情话。

  吸引了不少看热闹的围观群众。

  他们一边感慨着“年轻真好”,一边将这些话语记在了内心。

  于是,当网友得知顾远又有新书要发表时,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期待。

  而期待之余,自然也不乏探讨。

  “极高是多高?”

  “童年叙事,也是写给孩子吗?”

  “咦?我为什么要说也?”

  “故渊先写了一本,顾远紧随其后,我有理由怀疑他俩认识。”

  “这就是天才吗……想写什么类型就写什么。”

  “认识个球啊!都说了他俩就是一人啊!”

  “都过去多少年了楼上还在这造谣,你马飞了。”

  “坏了,孩子们看完书后,想了解一下顾远,结果搜出来一堆情话。”

  “哈哈哈哈太滑稽了吧。”

  “……”

  一众网友纷纷聚集到顾远以及出版社的社交媒体账号下,询问着新书更多的具体信息。

  但是出版社却始终保持沉默。

  当网友们感到失望时,突然收到一条消息。

  “你关注的作家顾远更新了动态~”

  他们兴奋地点了进去,以为是顾远面对大家的询问作出了回应。

  但映入眼帘的,却是……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像夜晚皎洁无云而且繁星满天。”

  原来是到时间了。

  “我真的无力吐槽了……”

  “事已至此,还能咋整?先摘抄吧。”

  ……

  随着成功对《草房子》进行预热,制造期待后,宣传也来到了第二阶段。

  正式官宣。

  海报中,勾勒出了一幅简单的草房子轮廓,在其上,是一片璀璨的星空。

  【顾远著】

  【《草房子》】

  海报正下方,还有一行小字。

  【6.1归来,见天地,见众生,见童年。】

  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此事,配文后带上了话题。

  “顾远作品《草房子》官宣,一部得‘乡土之魂’的归来之作。”

  “……”

  这其中,甚至还有燕京大学官方博客。

  “这日子选的好啊。”

  “文案挺大气……”

  紧随其后的,是各大权威人物的评价。

  这些评价几乎全是褒扬,这令一众读者本就期待的心更加躁动。

  而当唐老的评语流出,却是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这份评语是从《文学报》对出版社专访报道中流出的。

  【《草房子》:顾远的文学归来与唐砚章的传世期许。】

  “出版方国家文典出版社总编辑向本报记者透露:”

  “唐老阅后,只沉吟片刻,便提笔写下:‘远去铅华,返璞归真。此作已得乡土之魂……可传世。’”

  “这数十个字,重若千钧。”

  这番在青年作家中堪称绝迹的评语,令不少书友毫不犹豫地就进行了下单。

  虽然大家都知道唐老和顾远是师徒关系,但没有人质疑这番话是唐老故意给顾远新书抬咖位的。

  一则是没有泰斗会拿自己的名誉开玩笑,二则是大众本来就对顾远抱有期待与信心。

  顶多比他们预想的早来了一段时间。

  于是在预售通道刚刚开放一周,销量就突破了十五万册。

  其中家长群体是主力军。

  这回家长们的疑虑就不像之前故渊发表《狼王梦》时那么多了。

  毕竟顾远是文坛名门正统。

  值得信任。

  ……

  五月三十一日,燕京大学的大礼堂。

  顾远在经过申请后,将这里设为了自己新书发布会的场地。

  在台上,有着几个常规的沙发与茶几。

  而现场除了《草房子》的艺术海报外,还有一座用真实麦秆打造的微型草房子。

  嘉宾甚至可以步入其中,简单观赏一下。

  这里也是供读者拍照打卡的地方。

  在今天,除了一些被邀请来的记者、清北学生代表以及一些幸运读者外,还有两位主要的嘉宾。

  一位是唐老,另一位则是专门研究儿童文学的朱教授。

  在唐老进行开场致辞后,顾远开始与到场嘉宾进行对谈。

  主持人率先提问:“从世界的《追风筝的人》到内心的《星辰的私语》,这次为什么选择彻底转身,回到乡土,并且是为孩子们写作?”

  顾远坐在沙发上,双手交叉:“所有的远行,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出发的地方。”

  “乡土是文明的根,童年是人生的根。”

  “为孩子们写,就是为未来写,是在种下关于美与善的种子。”

  下方的媒体一丝不苟地进行记录。

  而顾远,虽是第一次进行新书发布会,但没有任何生涩感。

  完美接住了主持人一个又一个话题。

  “您将故事背景放在上世纪,那是您未曾亲历的岁月,如何保证其真实?又为何做此选择?”

  “通过大量的阅读与采风。”

  顾远微微一笑:“我写的不是具体的历史事件,而是跨越时代的童真与人类共通的情感。”

  “它对于今天的孩子,是一扇了解父辈的窗。对于成年人,是一次美好的回忆。”

  “……”

  对谈环节进行了三十多分钟,在这期间,顾远主要讲述了一些创作理念以及背景故事。

  令在场不少抱着学习态度来的同学受益匪浅。

  随后是提问环节,在场的读者都很热情。

  “顾远老师,书中主角的经历,会不会有您自己的童年影子?”

  “您希望我的孩子从《草房子》里学到什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上市,您想对孩子说什么?”

  “《草房子》被赋予‘可传世’的期待,您认为它在当代的教育和文化层面,具体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

  顾远一一耐心回应,最后看着时间差不多,才开始进行总结发言。

  “这本书,是我送给所有大小朋友的一份六一礼物。”

  “希望你们能在桑桑的故事里,闻到土地的芬芳,感受到苦难中的坚韧,看到平凡生命里的壮阔。”

  “愿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屹立着一座永远不倒的草房子。”

  “感谢今天各位的到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最新章节,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