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身居高位。

  执掌关乎国运的“铸剑”工程。

  手握无数人难以想象的资源和权力。

  谁能想到这样的人此刻却在最基层的车间亲力亲为。

  这份心境让齐子豪由衷地感到敬佩。

  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作为一路从基层爬上来的人。

  他知道多少人一旦登上高位便逐渐远离了基层。

  习惯了听汇报,做指示。

  从而失去了对一线实际情况的敏锐感知。

  可这位年轻的冯总师似乎完全不受影响。

  他的办公室依旧可以堆满图纸。

  他的身影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需要他的车间或试验场。

  在他身上看不到丝毫的官僚气。

  只有属于科研工作者的专注与务实。

  齐子豪有些莫名的感慨。

  按理说冯鉴真崛起如此之快。

  心态多多少少会发生变化。

  但从眼下的情况看,冯总师的这份初心尚未改变。

  收敛好心神,他神色复杂地走上前,轻声汇报道。

  “总师,‘潜龙’的气动布局已经按照您上次提出的修改意见。”

  “我们已经完成了全部图纸修订和风洞验证。”

  “效果非常显著,跨音速波阻降低了百分之七。”

  冯鉴真闻言从沉思中回过神。

  转过头对着齐子豪点了点头。

  “好,我知道了。”

  说完,他的注意力很快又回到了发动机上,指着屏幕上的数据波动曲线说道。

  “你来得正好,你看这里。”

  “第三号涵道段在百分之八十五推力附近,有气流分离的迹象。”

  “虽然微弱,但确实存在。”

  “我怀疑是这段涵道的型线在加工或安装中产生了极其微小的偏差。”

  “或者局部材料在热负荷下形变系数与预期有出入。”

  他拿起胸前的笔记本,快速勾勒了几笔,标注了几个参数。

  “我的意见是更换第三号涵道段前缘三百毫米区域的蒙皮材料。”

  “从现有的TC4钛合金更换为我们最新研制的高温钛合金TL-2B。”

  “它的热膨胀系数更低,高温下的尺寸稳定性更好。”

  “同时将这个区域的型线曲率在原有基础上向内微调0.15毫米。”

  “你们立刻安排。”

  “加工一个试验件换上,我们再进行一次试车验证。”

  听罢,齐子豪认真记下冯鉴真的要求,没有丝毫质疑。

  “明白,总师!”

  “我马上安排人去办!”

  冯鉴真将笔记本收回,点点头道。

  “行,尽快,我回趟办公室。”

  冯鉴真离开后,齐子豪亲自督阵,调来了最好的技师和加工设备。

  按照冯鉴真给出的精确参数,连夜赶制出了修改后的涵道段试验件。

  并以最快的速度更换到了“扶摇-3D”发动机上。

  于是在第二天下午。

  经过改造后的发动机再次被推上试车台。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

  假设好的发动机成功点火。

  车间内响彻着震耳欲聋的咆哮,尾部喷吐出炽热的气流。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数据屏幕。

  当推力缓缓提升到百分之八十五区间时。

  众人心更是悬了起来。

  很快推力提升到百分之九十!。

  数据依旧在有序上升。

  这代表之前那细微的数据波动.....消失了!

  进气流量曲线变得异常平滑稳定。

  发动机的运行声音也更加浑厚流畅!

  不仅如此,在装车测试后。

  他们在统计监测数据时还发现。

  发动机在该推力区间的燃油效率提升了约百分之一点二。

  涡轮前温度反而因为进气更顺畅而降低了约五摄氏度!

  这个发现让原本陷入困境有些萎靡的工作人员们瞬间清醒。

  “成功了!性能有提升!”

  一位年轻工程师忍不住兴奋地低呼。

  齐子豪看着屏幕上那漂亮的数据曲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冯鉴真仅仅是凭借对数据的敏锐洞察和深厚的理论功底。

  提出了一个看似微小的材料和型线调整竟然就如此精准地解决了问题。

  甚至还带来了额外的性能增益!

  这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心中长叹一声,他苦笑般地摇了摇头。

  能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地位。

  他自诩也算是人中龙凤,天之骄子。

  可此刻他也不得不承认。

  天才和天才之间,亦有差距!

  在这位冯总师眼中。

  似乎没有什么技术难题是真正无法逾越的鸿沟。

  齐子豪看着试车台上稳定运行的发动机。

  复杂的情绪消退,心中已然充满了信心。

  有冯鉴真在,起码‘潜龙’项目不会再陷入大的困境中。

  冯鉴真在沈飞待了一个月时间。

  这一个月的时间每天都在紧张与忙碌中度过。

  他并非事无巨细地插手每一个环节。

  而是精准地出现在各个关键的技术瓶颈处。

  从飞控逻辑优化到从新型航空铝材焊接处的微观裂纹分析。

  再到机载计算机在极端电磁环境下抗干扰性能的提升.....

  在‘潜龙’项目工作人员的眼中。

  他就像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分析机。

  总能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直指问题的核心症结。

  然后开出看似简单却极具疗效的“药方”。

  起初沈飞一些资历深厚的老工程师还以为是运气。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个说法随即逐渐被一次次精准地判断。

  一个个巧妙的解决方案所消融。

  最终转化为了发自内心的敬佩与叹服。

  由于沈飞里有很多人抱着和成飞较劲的缘故。

  他们对出身成飞的冯鉴真多多少少有些芥蒂。

  当初在分配‘双龙’项目时。

  他们认为这位总师明显是偏向成飞,看不上他们沈飞。

  因为‘威龙’在尖端技术上的要求更高。

  底蕴更雄厚的沈飞才是最适配‘威龙’项目的。

  但经过这一个月的相处。

  冯鉴真的所作所为则是完全征服了他们。

  这是一个纯粹的人!

  而他们多多少少也理解了冯鉴真的良苦用心。

  从技术上而言,底蕴更深的他们显然更适合研发硬件,走常规化路子。

  成飞虽然底蕴稍浅,但正是因为这一点。

  成飞的研究员往往喜欢剑走偏锋,敢想敢干。

  其技术的创新力却比他们要好得多。

  理解透这一层后,沈飞人心中的芥蒂顿时消散了许多。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国重工:从穷兵到火力覆盖全球,大国重工:从穷兵到火力覆盖全球最新章节,大国重工:从穷兵到火力覆盖全球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