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内蒙某处,朱日和演训场。

  初冬的草原早已褪去绿色,只剩下一片苍黄辽阔。

  寒风卷着沙尘,吹打着临时指挥部的迷彩伪装网猎猎作响。

  一场模拟演习正在这里发生。

  蓝军指挥部内,气氛肃穆。

  巨大的沙盘上清晰地标注着红蓝两军的对峙态势。

  冯鉴真一身便装,外面罩着军大衣。

  此时的他站在沙盘前凝神观看着。

  在他身后站着三位身着蓝军数字化迷彩,神情精悍的军官。

  这三位正是如今威名赫赫的朱日和蓝军旅的核心指挥班子。

  基本上都是原本警卫第一师的班底。

  旅长廖华生,原警卫第一师师长。

  参谋长吴立叶,原警卫第一师参谋长。

  副旅长裴立军,原警卫第一师副师长。

  人还是那些人。

  但部队的职能和定位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随着龙国部队改革和实战化训练的深入。

  原中央警卫团警卫第一师这支精锐中的精锐被整体剥离原编制。

  专门组建成为驻扎在朱日和演训场的专业化蓝军部队。

  他们的任务就是模仿潜在对手的战术特点,装备体系和作战思维。

  并且通过一次次残酷的对抗演习磨砺红军部队,查找短板弱项。

  可以说,如今的他们就是龙军最锋利的“磨刀石”!

  此刻廖华生正手持激光笔。

  指着沙盘上代表蓝军的蓝色箭头。

  向冯鉴真汇报着当前的演习态势。

  “冯总师,目前敌我双方在‘秃鹫岭’至‘野狼谷’一线形成对峙。”

  “根据我们搜集和分析的情报,以及多次模拟推演。”

  “我蓝军已经总结出阿三山的作战的核心优劣势并且如数复刻!”

  他的语气沉稳,条理清晰。

  “其核心优势主要有三。”

  “第一是规模与经验。”

  “其山地部队规模号称全球首位。”

  “其长期驻守高海拔地区,并与邻国多有摩擦,可以说积累了相当的实战经验。”

  “尤其是在连排级的小规模突击和渗透上极为娴熟。”

  “第二则是专业性与特定技能。”

  “他们招募了不少专业登山队员,在复杂地形下的单兵机动和攀爬能力较强。”

  “在编制上也采用模块化,强调多兵种在特定地形下的协同。”

  “其第一梯队的突击范围,据评估可达一千五百米左右!”

  “第三是部分先进装备。”

  “他们引进了诸如CH-47‘支奴干’重型直升机,M777超轻型榴弹炮等装备。”

  “在特定条件下,他们能够实现快速的兵力投送和重火力支援。”

  “这是他们擅长的战术!”

  “尤其是他们直升机吊运火炮的战术,对缺乏有效防空手段的部队威胁很大。”

  廖华生顿了顿,继续开口。

  “但是他们的短板同样明显,甚至更为致命!”

  “其后勤保障极其脆弱!”

  “高海拔环境下他们的补给线漫长而脆弱。”

  “运输严重依赖骡马和人力,难以支撑大规模和长时间的持续作战。”

  “一旦后勤节点被掐断,前线部队战斗力会急剧下降。”

  “第二是装备依赖性太强!”

  “重型装备基本靠外购,自身轻装甲和机动车辆不足,导致整体战略和战术机动能力受限。”

  “一旦进口渠道受阻或装备受损,补充困难。”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多年的经验让他们的战术思维僵化,局限性大!”

  廖华生的声音带着一丝冷冽。

  “他们的经验主要来自与特定对手的低强度冲突。”

  “过度依赖固有的山地作战模式,缺乏变通。”

  这段时间他们的部队可是完全按照阿三山地部队进行训练的。

  所以对优缺点都十分了解。

  他最后总结道,目光看向冯鉴真。

  廖华生深吸一口气,语气凝重。

  “如果现在我们发起战争!”

  “毫无疑问,我们会赢!”

  “凭借我军官兵更顽强的意志和更高的战术素养,最终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但是...”

  廖华生语气一顿。

  “我们也要做好吃大苦头并付出不小代价的准备!”

  “毕竟在高原极寒山地环境下的大规模合成作战经验。”

  “我们确实几乎是一片空白。”

  “很多平时平原地区的战术战法在那里会水土不服。”

  “这对于装备的可靠性,人员的适应性,都是严峻考验。”

  说完,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冯鉴真身上,等待着他的指示。

  他们知道。

  这位年轻的“铸剑”总师亲临朱日和。

  绝不仅仅是来看一场演习那么简单。

  冯鉴真听完廖华生的汇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

  只是目光依旧停留在那复杂的沙盘,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沉默了近一分钟后。

  他才缓缓抬起头,看向面前三位蓝军指挥官。

  “廖旅长分析得很透彻。”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这样的模拟看清差距和困难。”

  他赞同廖华生的观点。

  冯鉴真虽然看不起阿三,但那只是战略上的。

  在战术上,每一场战争都应当重视。

  毕竟这关乎到一条条鲜活的人命!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人。

  最终落回沙盘上那片代表着正在僵持住的区域,沉声道。

  “继续看下去。”

  “这场模拟演习,红军的核心任务之一并不仅仅是打败你们。”

  “更重要的是....”

  说到这里,冯鉴真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测试并验证一批能够改变这种山地战困境的新式装备!”

  他之所以出现在这里。

  正是因为第一批‘猎鹰者’已经正式下线。

  与之同步下线的,还有很多‘铸剑’工程为高原作战量身定做的新式装备。

  “新式装备?”

  廖华生、吴立叶、裴立军三人闻言几乎是同时一愣。

  脸上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能让冯总师亲自前来,并寄予厚望的新武器?

  说不好奇肯定是假的!

  廖华生心中快速闪过几个可能性。

  是更适应高原的新型火炮?

  还是更强的单兵火力?

  或者是......

  吴立叶推了推眼镜,眼神闪烁着光芒。

  试图从冯鉴真有限的话语中分析出更多信息。

  裴立军则直接些。

  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拳头下意识地握紧。

  能让他们这支蓝军都占据优势的战场环境下实现逆转的武器....

  三人不约而同地看向沙盘。

  又看向指挥部外那片演训场。

  心中充满了好奇与一种隐隐的兴奋。

  这场目前来看蓝军稍占上风的对抗。

  难道红军还藏着他们不知道的底牌?

  在此之后,冯鉴真没有再多做解释。

  只是重新将目光投向沙盘。

  指挥部内只剩下外面呼啸的风声。

  以及时不时从电台内传出的指令报告声。

  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和期待在空气中悄然弥漫!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国重工:从穷兵到火力覆盖全球,大国重工:从穷兵到火力覆盖全球最新章节,大国重工:从穷兵到火力覆盖全球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