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坡赌斗的尘埃渐渐落定,阳谷县表面恢复了往日的秩序。西门庆与王霸名下的产业,在苏清音雷厉风行的手段与金海如今在阳谷县如日中天的声望下,接收与整合的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那些原本依附于西门庆的胥吏、帮闲,见风使舵,纷纷转而巴结金海,“金状元”与“五粮液”的声势愈发浩大。
然而,金海的心,却并未因这商业上的扩张而真正平静下来。胜利的喜悦早已被一种更深沉、更挥之不去的疑虑所取代。
夜深人静时,他独坐书房,窗外月华如水,他的思绪却如同乱麻。脑海中反复回放着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生铁佛如山般的身影,自己绝望下的奋力一搏,还有那如同天籁般清晰传入耳中的低语:“后脑!玉枕穴!用脚!全力!”
这声音来得太突兀,太精准!绝非战场上的嘈杂呼喊所能解释。它直接、清晰地响彻在他的耳畔,仿佛有人就贴在他耳边低语,可当时他身边除了倒地的自己,空无一人!
这让他想起了一些只在武侠演义中听闻过的神奇手段——传音入密!
唯有这等高深的内家功夫,才能于纷乱嘈杂之中,将声音凝成一线,精准地送入特定之人的耳中,而不被旁人察觉。
是谁?到底是谁在暗中相助?
这个疑问,始终缠绕着他。与这个疑问一同浮现的,还有更早之前的两个谜团:
其一,便是在西门庆府上,那个头戴硕大滑稽大头面具、武功高强、**钧一发之际救下他性命的神秘人。其二,则是更早之前,从高衙内魔爪下救出潘金莲,并将她带到酒坊密室。
这三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救潘金莲的,与救自己的,是否是同一人?而此次十里坡暗中传音的,又是否是他?
他为何要一次又一次地帮助自己?是路见不平?还是另有所图?
金海将自己穿越来到这北宋末年所结识、接触过的所有人,都在脑海中细细过了一遍。武松、鲁智深等人固然义气干云,但他们都身在明处,行事光明磊落,绝不似这般藏头露尾。苏清音智慧超群,但她身无武功,如何能施展“传音入密”这等奇术?更何况,当时她就在自己视线可及的范围内,并未见她有任何异常举动。
排除了这些可能,一个看似最不可能,却又隐隐契合的身影,逐渐浮现在他的脑海深处——白恩,以及他的孙子。
这对爷孙,是在“酒状元”擂台赛时,获得月赛冠军。但他们没有要那一百两银子的奖金。而是主动投奔到了武大郎府上。之后,他们便一直在“五粮液”酒坊帮忙,白恩经验老到,对酿酒确有独到之处,而他孙子身体强壮,力大如牛,在酒坊出了不少力气。
他们平日沉默寡言,行事低调,除了在酿酒事务上尽心尽力,几乎没有任何引人注目之处。白天在酒坊忙碌,晚上便回金府安排给他们的厢房休息,日子过得平淡如水。
然而,金海此刻细细回想,却发现了一些被忽略的细节。
在高衙内的挑战书送来之后,一直到十字坡比武结束的这几日里,白恩爷孙俩,以“酒坊新到了一批高粱,需要连夜看管、调整酒曲”为由,竟然连续数晚都没有回府休息!
当时府内因备战之事气氛紧张,无人过多留意他们。如今想来,这时间点,未免太过巧合!
难道……他们并非普通的落难爷孙?那看似憨厚朴实的白恩,实则是身怀绝技、深藏不露的武林高人?那日西门庆府上的大头面具人,十字坡的传音者,甚至更早救助金莲的神秘人,都是他们?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如同野草般在金海心中疯长。他越想越觉得有可能。白恩身形不算高大,但步履沉稳,眼神偶尔掠过一丝与他年龄不符的精光。那小子身材高大,非常像救自己的大头面具人……。
他决定,必须去试探一番。
翌日上午,金海处理完手头紧急事务,便信步来到了城外的“五粮液”酒坊。时值初夏,酒坊内热气蒸腾,酒香混合着粮食发酵的醇厚气息扑面而来。工匠们赤着上身,忙碌地穿梭其间,号子声、搅拌声、蒸汽声交织成一曲充满活力的乐章。
金海很容易就在蒸馏车间找到了白恩。他正挽着袖子,亲自查看着一锅新出的酒头,神情专注,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白小芸则在一旁,拿着账簿记录着什么,见到金海进来,连忙放下账簿,乖巧地行礼:“武东家。”
白恩闻声抬起头,见到金海,脸上露出惯常的、带着几分拘谨和感激的笑容:“东家,您怎么来了?这里烟气大,别熏着您。”
金海摆摆手,笑道:“无妨,来看看。白老,这几日辛苦你们了,听说你们为了这批新粮,连着几晚都宿在坊里?”
白恩用搭在肩上的汗巾擦了擦脸,叹道:“是啊,东家。这批高粱成色极好,出的酒头也香,就是这火候和酒曲的配比要格外小心,稍有差池,一锅酒就废了。老朽不敢大意,只好守着。小芸这孩子也非要陪着我这把老骨头。”他语气自然,带着工匠特有的对作品的珍视。
金海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白恩那双布满老茧、却异常稳定的手,以及他虽略显佝偻但站姿沉稳的下盘,状似不经意地引入话题:“也是难为你们了。说起来,前几日我在城外十字坡,与那高衙内请来的江湖凶人赌斗,想必你们也听说了吧?真是凶险万分,差点就回不来了。”
白恩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后怕与关切:“听说了,听说了!坊里都传遍了!都说东家您洪福齐天,连那刀枪不入的生铁佛都败在您手下!真是……真是让人难以置信!老朽当时听着,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可惜我们这等平民,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家里求神拜佛,保佑东家平安。”
这番应对,合情合理,天衣无缝,将一个普通老工匠听到东家涉险时的反应演绎得淋漓尽致。
金海心中微动,却不露声色,继续深入,目光紧盯着白恩的双眼,仿佛要从中看出些什么:“是啊,侥幸,纯属侥幸。当时情况危急,我都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了,也不知怎么了,福至心灵,胡乱踢了一脚,竟恰好踢中了那凶人的要害……说起来,白老你走南闯北,见识广博,可会些拳脚功夫?若是会,日后府上也好多一份保障。”
这是关键的一问。如果白恩矢口否认,说自己完全不会武功,那么以金海如今的怀疑,几乎可以断定他八成就是在刻意隐瞒,那高人的可能性便极大。
然而,白恩的反应再次出乎金海的意料。
他没有丝毫犹豫,很自然地点头道:“回东家,庄稼人把式,倒是会几手。年轻时走南闯北贩酒,路上不太平,跟路过的一位老镖师学过几招粗浅的拳脚,也就是吓唬吓唬外行,强身健体罢了,登不得大雅之堂,跟东家您对付的那些江湖高手比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他语气坦然,甚至带着点对于“庄稼把式”的自嘲。
这番回答,坦诚得让金海一时语塞。会,但是粗浅功夫。这反而让他之前的推断有些动摇。若真是深藏不露的高人,面对这种试探,否认不是更符合常理吗?如此坦承自己会“庄稼把式”,反倒显得心中坦荡。
但金海不甘心,他顺着话头,脸上露出诚恳的神色:“白老过谦了。俗话说,艺多不压身。经过这几次事,我是深深觉得,在这世道,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有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本事。我如今虽有几分力气,却无章法,正想寻个师父,学些正经功夫。白老你若是不嫌弃,可否教我几手?哪怕是最基础的也行!”
他将姿态放得很低,一副真心求教的模样。
白恩闻言,脸上露出为难之色,连连摆手:“东家,这可万万使不得!老朽那点微末伎俩,哪敢教东家?岂不是误人子弟?再说,这酒坊里里外外事务繁多,老朽实在抽不开身啊……”
金海坚持道:“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白老,你就莫要推辞了。”
“什么……什么水?…我有点儿听不懂啊,”金海一时着急把“海绵”一词都说出来了,他们那时候哪有海绵啊?
白恩见推脱不过,沉吟了片刻,仿佛下定了决心般,对孙子:“孩子,去把我床头那个旧木匣子拿来。”
不多时,捧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樟木小匣回来。
白恩接过匣子,打开,从里面取出一本页面泛黄、边角磨损严重的线装书册,双手递给金海,神色郑重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东家既然执意要学,老朽不敢藏私。这本《太祖长拳谱》,是当年那位老镖师所赠,据说是流传最广的筑基拳法,招式简明,重在锻炼筋骨,稳固下盘。东家若有兴趣,可自行翻阅揣摩。只是……武功一道,贵在专精与坚持,东家商事繁忙,不必过于强求,略通皮毛,能活动筋骨便好。”
金海接过拳谱,入手微沉,纸页粗糙。他翻开一看,里面果然画的都是一些基础的拳架、步法图解,旁边配有简单的文字说明,确实是最寻常不过的《太祖长拳》,在民间流传极广,许多乡勇、镖师入门学的都是这个。
心中那团炽热的怀疑之火,仿佛被浇上了一盆冷水,瞬间熄灭了大半。
他原本期待着白恩能拿出什么不传之秘,或者显露出些许高人风范,没想到,竟真的只是一本普通至极的大路货色拳谱。
“如此……多谢白老了。”金海掩不住脸上的失望,将拳谱合上。
“东家客气了。”白恩躬身道,“若无事,老朽先去忙了,这锅酒的火候快到关键时候了。”
“好,白老忙你的。”金海点点头。
看着白恩重新投入工作的佝偻背影,以及一旁安静记录的白小芸,金海站在原地,手中握着那本《太祖长拳谱》,心中五味杂陈。
难道……真的是自己想多了?白恩爷孙,就只是两个普通的、懂点酿酒、会点庄稼把式的落难之人?那暗中相助的高人,另有其人?或者,真的只是自己运气好到了极点?
他带着满腹的困惑与那本毫不起眼的拳谱,离开了酒坊。
回到府中书房,金海随手将那本《太祖长拳谱》扔在了书案一角,再也懒得翻看。在他看来,这不过是白恩为了敷衍他而拿出的东西,对于探寻真相毫无帮助。
线索似乎就此中断了。
那个隐藏在迷雾之中的高人,依旧逍遥于他的视野之外,默默地注视着他,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却始终不肯显露真容。
他(或者他们)到底是谁?目的何在?
然而,金海的心,却并未因这商业上的扩张而真正平静下来。胜利的喜悦早已被一种更深沉、更挥之不去的疑虑所取代。
夜深人静时,他独坐书房,窗外月华如水,他的思绪却如同乱麻。脑海中反复回放着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生铁佛如山般的身影,自己绝望下的奋力一搏,还有那如同天籁般清晰传入耳中的低语:“后脑!玉枕穴!用脚!全力!”
这声音来得太突兀,太精准!绝非战场上的嘈杂呼喊所能解释。它直接、清晰地响彻在他的耳畔,仿佛有人就贴在他耳边低语,可当时他身边除了倒地的自己,空无一人!
这让他想起了一些只在武侠演义中听闻过的神奇手段——传音入密!
唯有这等高深的内家功夫,才能于纷乱嘈杂之中,将声音凝成一线,精准地送入特定之人的耳中,而不被旁人察觉。
是谁?到底是谁在暗中相助?
这个疑问,始终缠绕着他。与这个疑问一同浮现的,还有更早之前的两个谜团:
其一,便是在西门庆府上,那个头戴硕大滑稽大头面具、武功高强、**钧一发之际救下他性命的神秘人。其二,则是更早之前,从高衙内魔爪下救出潘金莲,并将她带到酒坊密室。
这三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救潘金莲的,与救自己的,是否是同一人?而此次十里坡暗中传音的,又是否是他?
他为何要一次又一次地帮助自己?是路见不平?还是另有所图?
金海将自己穿越来到这北宋末年所结识、接触过的所有人,都在脑海中细细过了一遍。武松、鲁智深等人固然义气干云,但他们都身在明处,行事光明磊落,绝不似这般藏头露尾。苏清音智慧超群,但她身无武功,如何能施展“传音入密”这等奇术?更何况,当时她就在自己视线可及的范围内,并未见她有任何异常举动。
排除了这些可能,一个看似最不可能,却又隐隐契合的身影,逐渐浮现在他的脑海深处——白恩,以及他的孙子。
这对爷孙,是在“酒状元”擂台赛时,获得月赛冠军。但他们没有要那一百两银子的奖金。而是主动投奔到了武大郎府上。之后,他们便一直在“五粮液”酒坊帮忙,白恩经验老到,对酿酒确有独到之处,而他孙子身体强壮,力大如牛,在酒坊出了不少力气。
他们平日沉默寡言,行事低调,除了在酿酒事务上尽心尽力,几乎没有任何引人注目之处。白天在酒坊忙碌,晚上便回金府安排给他们的厢房休息,日子过得平淡如水。
然而,金海此刻细细回想,却发现了一些被忽略的细节。
在高衙内的挑战书送来之后,一直到十字坡比武结束的这几日里,白恩爷孙俩,以“酒坊新到了一批高粱,需要连夜看管、调整酒曲”为由,竟然连续数晚都没有回府休息!
当时府内因备战之事气氛紧张,无人过多留意他们。如今想来,这时间点,未免太过巧合!
难道……他们并非普通的落难爷孙?那看似憨厚朴实的白恩,实则是身怀绝技、深藏不露的武林高人?那日西门庆府上的大头面具人,十字坡的传音者,甚至更早救助金莲的神秘人,都是他们?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如同野草般在金海心中疯长。他越想越觉得有可能。白恩身形不算高大,但步履沉稳,眼神偶尔掠过一丝与他年龄不符的精光。那小子身材高大,非常像救自己的大头面具人……。
他决定,必须去试探一番。
翌日上午,金海处理完手头紧急事务,便信步来到了城外的“五粮液”酒坊。时值初夏,酒坊内热气蒸腾,酒香混合着粮食发酵的醇厚气息扑面而来。工匠们赤着上身,忙碌地穿梭其间,号子声、搅拌声、蒸汽声交织成一曲充满活力的乐章。
金海很容易就在蒸馏车间找到了白恩。他正挽着袖子,亲自查看着一锅新出的酒头,神情专注,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白小芸则在一旁,拿着账簿记录着什么,见到金海进来,连忙放下账簿,乖巧地行礼:“武东家。”
白恩闻声抬起头,见到金海,脸上露出惯常的、带着几分拘谨和感激的笑容:“东家,您怎么来了?这里烟气大,别熏着您。”
金海摆摆手,笑道:“无妨,来看看。白老,这几日辛苦你们了,听说你们为了这批新粮,连着几晚都宿在坊里?”
白恩用搭在肩上的汗巾擦了擦脸,叹道:“是啊,东家。这批高粱成色极好,出的酒头也香,就是这火候和酒曲的配比要格外小心,稍有差池,一锅酒就废了。老朽不敢大意,只好守着。小芸这孩子也非要陪着我这把老骨头。”他语气自然,带着工匠特有的对作品的珍视。
金海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白恩那双布满老茧、却异常稳定的手,以及他虽略显佝偻但站姿沉稳的下盘,状似不经意地引入话题:“也是难为你们了。说起来,前几日我在城外十字坡,与那高衙内请来的江湖凶人赌斗,想必你们也听说了吧?真是凶险万分,差点就回不来了。”
白恩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后怕与关切:“听说了,听说了!坊里都传遍了!都说东家您洪福齐天,连那刀枪不入的生铁佛都败在您手下!真是……真是让人难以置信!老朽当时听着,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可惜我们这等平民,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家里求神拜佛,保佑东家平安。”
这番应对,合情合理,天衣无缝,将一个普通老工匠听到东家涉险时的反应演绎得淋漓尽致。
金海心中微动,却不露声色,继续深入,目光紧盯着白恩的双眼,仿佛要从中看出些什么:“是啊,侥幸,纯属侥幸。当时情况危急,我都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了,也不知怎么了,福至心灵,胡乱踢了一脚,竟恰好踢中了那凶人的要害……说起来,白老你走南闯北,见识广博,可会些拳脚功夫?若是会,日后府上也好多一份保障。”
这是关键的一问。如果白恩矢口否认,说自己完全不会武功,那么以金海如今的怀疑,几乎可以断定他八成就是在刻意隐瞒,那高人的可能性便极大。
然而,白恩的反应再次出乎金海的意料。
他没有丝毫犹豫,很自然地点头道:“回东家,庄稼人把式,倒是会几手。年轻时走南闯北贩酒,路上不太平,跟路过的一位老镖师学过几招粗浅的拳脚,也就是吓唬吓唬外行,强身健体罢了,登不得大雅之堂,跟东家您对付的那些江湖高手比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他语气坦然,甚至带着点对于“庄稼把式”的自嘲。
这番回答,坦诚得让金海一时语塞。会,但是粗浅功夫。这反而让他之前的推断有些动摇。若真是深藏不露的高人,面对这种试探,否认不是更符合常理吗?如此坦承自己会“庄稼把式”,反倒显得心中坦荡。
但金海不甘心,他顺着话头,脸上露出诚恳的神色:“白老过谦了。俗话说,艺多不压身。经过这几次事,我是深深觉得,在这世道,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有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本事。我如今虽有几分力气,却无章法,正想寻个师父,学些正经功夫。白老你若是不嫌弃,可否教我几手?哪怕是最基础的也行!”
他将姿态放得很低,一副真心求教的模样。
白恩闻言,脸上露出为难之色,连连摆手:“东家,这可万万使不得!老朽那点微末伎俩,哪敢教东家?岂不是误人子弟?再说,这酒坊里里外外事务繁多,老朽实在抽不开身啊……”
金海坚持道:“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白老,你就莫要推辞了。”
“什么……什么水?…我有点儿听不懂啊,”金海一时着急把“海绵”一词都说出来了,他们那时候哪有海绵啊?
白恩见推脱不过,沉吟了片刻,仿佛下定了决心般,对孙子:“孩子,去把我床头那个旧木匣子拿来。”
不多时,捧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樟木小匣回来。
白恩接过匣子,打开,从里面取出一本页面泛黄、边角磨损严重的线装书册,双手递给金海,神色郑重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东家既然执意要学,老朽不敢藏私。这本《太祖长拳谱》,是当年那位老镖师所赠,据说是流传最广的筑基拳法,招式简明,重在锻炼筋骨,稳固下盘。东家若有兴趣,可自行翻阅揣摩。只是……武功一道,贵在专精与坚持,东家商事繁忙,不必过于强求,略通皮毛,能活动筋骨便好。”
金海接过拳谱,入手微沉,纸页粗糙。他翻开一看,里面果然画的都是一些基础的拳架、步法图解,旁边配有简单的文字说明,确实是最寻常不过的《太祖长拳》,在民间流传极广,许多乡勇、镖师入门学的都是这个。
心中那团炽热的怀疑之火,仿佛被浇上了一盆冷水,瞬间熄灭了大半。
他原本期待着白恩能拿出什么不传之秘,或者显露出些许高人风范,没想到,竟真的只是一本普通至极的大路货色拳谱。
“如此……多谢白老了。”金海掩不住脸上的失望,将拳谱合上。
“东家客气了。”白恩躬身道,“若无事,老朽先去忙了,这锅酒的火候快到关键时候了。”
“好,白老忙你的。”金海点点头。
看着白恩重新投入工作的佝偻背影,以及一旁安静记录的白小芸,金海站在原地,手中握着那本《太祖长拳谱》,心中五味杂陈。
难道……真的是自己想多了?白恩爷孙,就只是两个普通的、懂点酿酒、会点庄稼把式的落难之人?那暗中相助的高人,另有其人?或者,真的只是自己运气好到了极点?
他带着满腹的困惑与那本毫不起眼的拳谱,离开了酒坊。
回到府中书房,金海随手将那本《太祖长拳谱》扔在了书案一角,再也懒得翻看。在他看来,这不过是白恩为了敷衍他而拿出的东西,对于探寻真相毫无帮助。
线索似乎就此中断了。
那个隐藏在迷雾之中的高人,依旧逍遥于他的视野之外,默默地注视着他,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却始终不肯显露真容。
他(或者他们)到底是谁?目的何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武大郎与七位老婆,武大郎与七位老婆最新章节,武大郎与七位老婆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武大郎与七位老婆,武大郎与七位老婆最新章节,武大郎与七位老婆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