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露,一辆装饰朴素的马车悄然驶离阳谷县,向南而行。车内,已作男装打扮的苏清音——如今化名“金蝉“,正与金海相对而坐。她身着月白儒衫,头戴青玉方巾,手持一柄素面折扇,虽刻意修饰了眉宇间的柔媚,却更显清雅俊逸,宛若饱读诗书的翩翩公子。

  “金蝉,真是个英俊小生啊!小心别让哪家小姐看上了啊?“金海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致,最终目光落在苏清音的身上,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夫君又那我开玩笑,再招来几个大小姐也好,一起伺候大郎!“,苏清音也趁机将了金海一军 。

  金海无以应对,遂转口道:“我实在想不明白,你带我去景德镇是什么事情,非来得这么紧急“

  金蝉轻摇折扇,唇角微扬:“东主可曾想过,为何同样一壶酒,置于粗陶瓦罐与置于精瓷玉瓶之中,在世人眼中价值便有天壤之别?“

  她不等金海回答,继续道:“世人常道'佛要金装,人要衣装',这美酒又何尝不是?我们的'五粮玉液',酒质堪称绝世,却因盛装之器粗陋,始终难登大雅之堂。此去景德镇,正是要为这琼浆玉液,寻一件配得上它身份的'衣裳'。“

  金海若有所悟:“你的意思是......“

  “正是。“金蝉目光炯炯,“商道之精髓,在于'形'与'质'的相得益彰。我们要让'五粮玉液'摆脱市井酒肆的形象,成为权贵争相收藏、文人竞相吟咏的珍品。而景德镇的瓷器......“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向往之色,“那可是连当今天子都赞不绝口的珍宝。“

  十余日后,车队驶入景德镇地界。但见昌江两岸窑厂密布,数以百计的烟囱向天际吐着袅袅青烟。空气中弥漫着高岭土特有的清香,与松柴燃烧的烟火气交织在一起,形成这座瓷都独特的气息。

  金蝉命车队在一处高坡停下,远眺这座闻名天下的瓷器之都。她以扇指點,为金海细细道来:

  “大哥可知,这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因位于昌江之南而得名。本朝景德元年,真宗皇帝对此地出产的瓷器爱不释手,特命底款皆署'景德年制'。自此,昌南镇便改名景德镇,其瓷器更是名扬四海。“

  她顿了顿,语气中带着由衷的赞叹:“这里的瓷器,胎质洁白致密,釉面晶莹剔透,更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而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青花瓷。“

  “青花瓷?“金海虽是穿越而来,对这个名词却非常熟悉不过。随口哼道“炊烟袅袅升起,而我再等你……”

  “嗯?武大哥你吟唱的是什么?”

  金海慌忙道,“没有…没有,瞎哼的!现在就已经有了青花瓷了吗?”

  “正是。“金蝉颔首,“以钴料在素胎上绘纹,施透明釉后经高温一次烧成。釉下青花发色青翠欲滴,与洁白胎釉相映生辉,宛如在宣纸上作画,墨分五色,意境无穷。这等工艺,可谓独步天下。“

  她转身看向金海,目光灼灼:“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要用这天下无双的青花瓷,为'五粮玉液'量身定制专属酒器。“

  金海这才恍然大悟,不禁为金蝉的远见卓识所折服。

  二人径直来到镇中最负盛名的“御鑫官窑“。这家窑厂虽非官办,但其掌窑师傅皆是世代相传的制瓷名家,尤以烧制青花瓷见长。

  王掌柜年约五旬,面容清癯,一双手上布满老茧,正是常年与瓷器打交道的明证。见金蝉二人气度不凡,便将他们请入雅室,命学徒奉上今年新烧的青花茶具。

  “不知二位公子远道而来,所为何事?“王掌柜捋须问道。

  金蝉拱手一礼:“久闻御鑫官窑青花瓷堪称一绝,在下金蝉,这位是我家东主武直。我们此来,是想定制一批专盛'五粮玉液'的酒器。“

  “酒器?“王掌柜微微一怔,随即失笑,“公子说笑了。敝号的瓷器,多是供宫中御用,或是各地达官显贵收藏把玩。便是最寻常的器皿,也是文人墨客案头清供。用以盛酒......“他摇了摇头,“实在是闻所未闻。“

  金蝉不慌不忙,执起面前的青花茶盏,但见盏身青花发色纯正,釉面晶莹如玉,不由得赞叹道:“好一件'雨过天青'!王掌柜,如此美器,若只作观赏,岂不辜负了制瓷人的匠心?“

  她放下茶盏,正色道:“常言道'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世间既有如此美器,自然该配世间最美之酒。我们的'五粮玉液'取五粮精华,经古法酿造,其色清澈如玉,其香醇厚绵长,其味甘冽净爽,堪称酒中极品。若以粗陶瓦罐盛之,岂非暴殄天物?“

  王掌柜闻言,不禁动容。他做瓷器数十年,还是头一回听到这般别开生面的见解。

  金蝉趁热打铁:“我们不仅要定制酒器,更要请贵号以最上乘的青花工艺,打造专属器形。瓶身需题'五粮玉液'四字,配以特制纹饰,做到专品专用。且因是长期大宗采购,这价格......“

  王掌柜听到“长期大宗“四字,眼中精光一闪,但旋即又露出难色:“不瞒公子,青花瓷制作工艺极为繁复。从选料、制胎、绘彩到烧成,稍有差池便会前功尽弃。即便是最简单的器形,价格也是寻常酒坛的数十倍。“

  “价格不是问题。“金蝉淡然一笑,“只要品质配得上'五粮玉液'的身份。“

  王掌柜见她如此爽快,态度顿时热络起来:“既然如此,请随我去画坊详谈!“

  接下来的日子里,金蝉与御鑫官窑的匠人们日夜探讨。她亲自参与设计,既要保持青花瓷的传统韵味,又要符合酒器的实用需求。

  “二斤装的酒瓶,瓶身要修长挺拔,线条流畅,宛若君子临风。“金蝉在素胎上比划着,“五斤装的酒坛,则要沉稳大气,腹圆口小,便于密封贮藏。“

  她特别要求在瓶身绘制缠枝莲纹:“莲出淤泥而不染,恰似我们的'五粮玉液',虽源自五谷,却清冽脱俗。“

  至于“五粮玉液“四字,她请窑中书法最好的师傅执笔,要求字体苍劲有力,却又带着几分酒香般的飘逸。

  最重要的,是青花的发色。金蝉特意要求使用最好的苏麻离青料:“要那种青中带紫,深浅有致的韵味,仿佛雨过天晴时,远山的颜色。“

  王掌柜闻言惊叹:“公子真是行家!这苏麻离青乃西域进口,价等黄金,发色最为青翠明艳,且深入胎骨,永不褪色。“

  等待试烧的日子里,金海常与窑工交谈,才知一件青花瓷的诞生何其不易。从高岭土的淘洗、陈腐,到拉坯、修坯,再到青花绘制、施釉,最后入窑烧制,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这青花绘制最是考验功力。“一位老画工告诉金海,“在素胎上作画,犹如在宣纸上泼墨,一笔下去就不能修改。全凭手感与经验,才能让青料在釉下呈现出最佳效果。“

  半月后,第一批试烧的百件酒器终于出窑。

  当窑工小心翼翼地将还带着余温的瓷器捧出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但见那二斤装的酒瓶,修长的瓶身亭亭玉立,釉面晶莹如玉。青花发色青翠欲滴,在釉下层叠晕染,呈现出迷人的深浅变化。缠枝莲纹婉转流畅,仿佛在瓶身上轻轻摇曳。“五粮玉液“四字笔力遒劲,与纹饰相得益彰。整件器物既保持着青花瓷的传统韵味,又透着几分创新的灵动。

  而那五斤装的酒坛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圆润的坛腹上,青花纹饰疏密有致,宛如一幅展开的山水画卷。釉面光滑如镜,将青花的翠色衬托得愈发鲜艳。轻叩坛身,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正是“声如磬“的最佳诠释。

  最妙的是,在光线的变化下,青花会呈现出不同的色泽。正面看是青翠欲滴,侧光看却泛着淡淡的紫韵,正是苏麻离青料特有的“铁锈斑“效果,平添了几分神秘与高贵。

  “太美了!“金海忍不住赞叹,“这简直是艺术品!“

  王掌柜也是满面红光:“不瞒公子,这般精美的青花酒器,便是老夫也是头一回得见。这缠枝莲纹绘得栩栩如生,青花发色更是恰到好处,堪称神品!“

  接下来的谈判异常顺利。虽然每件青花酒器的定价高达一两银子,是普通酒坛的数十倍,但金蝉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她巧妙地制定了分期付款的方案:订购两万件,总价两万两,分期分批采购,预付定金一千两,余款分期分批支付。

  经过几天的忙碌,第一批产品,一千只酒瓶和一千只酒坛,完美的烧制成功,被装在了定制的木箱中,一箱箱的装满了五辆马车。

  “清音,为何要订这么多?“回程的马车上,金海望着满载青花酒器的车队,轻声问道。

  这两万件酒器,总价高达两万两,即便分期付款,也是笔巨款。而且两万瓶这么高档的酒,要什么时候才能卖出去啊。

  “关键在名气“金蝉眸光闪动,“我们要让'五粮玉液'成宫中御酒。为世人求而不得的珍品。这些青花酒器,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试问,当那些达官显贵看到用如此美器盛装的美酒,还会在意它的价格吗?“

  她微微一笑:“我们要卖的,不仅是酒,更是一种身份,一种品味,一种唯有顶尖人物才能享有的奢华。“

  “宫中御酒?”金海不由惊讶,那那时那么容易的事情。光酒的品质还不够,还要靠强硬的关系啊。

  “武大哥不用担心,清音自有安排。”

  金海望着身旁这位心思缜密的女子,忽然明白,她要打造的不仅仅是一个酒水品牌,更是一个时代的符号。

  车队缓缓驶离景德镇。金蝉回首望去,但见昌江两岸窑火通明,映红了半边天空。这座因宋徽宗而改名、以青花瓷闻名天下的瓷都,注定要与“五粮玉液“一起,谱写一段新的传奇。

  “下一步,“清音轻声道,“该让世人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五粮玉液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武大郎与七位老婆,武大郎与七位老婆最新章节,武大郎与七位老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