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站在戏台中央,后背已被冷汗浸出浅淡的湿痕,却依旧把脊背挺得笔直。

  她对着南齐帝深深福身,声音清亮如初:

  “谢皇上谬赞。”

  “戏里的道理本就从寻常生活中来,怡红院不过是把百姓的心声唱了出来。”

  “说得好!”

  南齐帝笑着点头,指尖轻轻叩了叩酒杯沿。

  “那接下来的小品,若也能有这份贴己的意趣,便再好不过了。”

  晚晴应了声“是”,转身时不经意瞥向后台的阴影。

  时念正站在那里,眼里含着温软的笑意,比殿中跳动的宫灯还要暖。

  那一刻,方才与付兴博对峙时的紧张与局促,忽然像被风吹散般消失无踪。

  锣鼓声再次欢快地响起,时念侧头对身旁的何源低声道:“往后多留意付兴博的动向。”

  何源点头应下。

  延庆宫的烛火被满堂笑声震得轻轻摇晃,将百官的身影投在金砖地上,忽长忽短、忽明忽暗。

  第三个节目原本是《巧劝》,可后来时念想了想,还是决定将其换掉。

  毕竟一场《众志成城》的话剧足以应付,余下的时间不如再给那些吃了暗亏的大臣们一颗甜枣。

  所以,在腊月二十九那日,时念临时将原本的小品换成了曾在蓝星爆火的《不差钱》。

  《不差钱》刚开演,十二扮的乡绅就踩着“冰面”上场。

  他穿了件浆得发硬、领口还泛着白边的绸缎衫,那股刻意拿捏却藏不住局促的富贵气,逗得女宾席上的公主们直捂嘴笑。

  连素来端庄严肃的太后,都忍不住用帕子掩了掩嘴角。

  “我说大兄弟,你这茶咋淡得像白水?”

  十二梗着脖子,对着晚晴扮的伙计皱起眉,嗓门陡然拔高。

  “俺们那疙瘩的老茶,泡出来浓得能映出人影儿!”

  晚晴憋着笑,故意沉着嗓子答:“这位爷,这可是今年的雨前龙井,京里不少贵人都爱喝这口呢。”

  “龙井?”

  十二忽然一拍桌子,从怀里掏出个皱巴巴的油纸包往案上一摔。

  油纸裂开道缝,露出里面细碎的茶叶。

  “你说我喝的是龙井?”

  “那俺这茶叶是啥?!”

  “……”

  在两人的演绎下,延庆殿中逐渐爆发出雷鸣般的笑声。

  南齐帝笑得龙袍都跟着抖,指着十二对身边的福公公道:

  “这憨态可掬的模样,倒比宫里那些规规矩矩的伶人有趣多了!”

  女宾席上,永宁公主笑得直不起腰,拉着身旁的女官道:

  “这乡绅演得也太像了!上次我去城郊庄子,就遇见过这样的,揣着把炒豆子就敢说自己见过大世面!”

  叶云舒坐在不远处,嘴角也噙着浅淡的笑意。

  她望着戏台上插科打诨的两人,想起盛京近来流传的说法。

  “蓝星那些故事里,小人物的细碎快乐,最是能暖透人心。”

  此刻亲眼见着,才知这话半点不假。

  后台的时念听着满殿欢颜,嘴角翘起。

  看来当初临时换节目的决定没做错。

  *

  节目结束,后台的时念正带着所有人收拾东西。

  “时老板,”

  时念抬头望去,只见是一个年近六甲的嬷嬷,瞧着像是刚才候在太后身旁的那位。

  两名小太监捧着描金托盘上前,托盘上的锦盒叠得方方正正。

  最顶上那只的盒缝里,露着半寸云锦的银红边角。

  刚搬完布景的阿福凑在一旁,见这阵仗,险些将手里刚叠好的青布掉在地上。

  “见过嬷嬷。”

  时念率先上前行礼,姑娘和伙计们也跟着屈膝。

  翠芝嬷嬷清了清嗓子,将托盘往前递了递。

  “太后娘娘说,你们的节目热闹又贴心,合她老人家的心意,这些云锦和珠钗……”

  待最底下的锦盒被打开,众人都低低“呀”了一声。

  那云锦是蜀地岁贡的上品,珠钗是浑圆的东珠镶的,珠子泛着莹润的冷光,比京中首饰铺里卖的最好的货,还要高出不止一个档次。

  “谢太后恩典。”

  时念恭敬地接过托盘,转手递给身后的阿福,特意叮嘱。

  “仔细收着,回去后立刻登册入库,半点都不能马虎。”

  阿福忙用帕子垫着手接过,指尖都在微微发抖。

  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金贵的东西,捧在手里像捧着一团软云,连呼吸都不敢太重。

  翠芝嬷嬷看着这阵仗,笑了笑。

  “时老板倒是通透,去年给京中梨园赏了对羊脂玉如意,他们当天就插在戏子头上登台显摆,反倒落了下乘的俗态。”

  “太后的恩典与心意,本就比这些物件金贵百倍,我们岂敢轻慢。”

  时念浅笑作答,话说得熨帖又得体。

  翠芝嬷嬷愈发满意,又客套说了几句才带着小太监转身离去。

  走时她特意瞥了众人,忍不住勾了勾唇。

  这般接地气的俗趣,倒真比那些之乎者也的戏文让人舒坦。

  翠芝嬷嬷刚走远,后台立刻炸开了锅。

  “这东珠摸着手都软!比我见过的所有珠子都亮!”

  “这料子要是做戏服,转起来定像云在身上飘似的。”

  吴婶也踮着脚往盒里看,咂舌道:“活了四五十年,头回见这么好的料子,怕不是天上织女绣的?”

  时念看着她们惊讶的模样,转头对何源和张珂源道:

  “你们俩先把这些赏赐送回怡红院入库,每一样都记清数目、写明成色,半点都不能差。”

  两人应声抱着锦盒往外走,阿福还恋恋不舍地回头望,被时念瞪了一眼,才慌忙跟上。

  “念姐,咱们真不留下几件?”

  晚晴拿起一支步摇,上面的珍珠流苏晃得人眼晕,小声提议:

  “往后演话剧里的公主时,戴上定好看。”

  “太后的赏赐,是给怡红院的体面。”

  时念收起笑意,目光望向远处宫墙上未化的积雪,语气沉了几分,

  “咱们要是现在就拆了用在戏服首饰上,反倒显得急功近利。”

  她顿了顿,声音轻得像风拂过雪地:

  “只要南齐的江山稳着,这些东西就能安安稳稳待在咱们库房里,可若是哪天真出了变故……”

  后面的话她没说下去。

  但殿内的热闹仿佛瞬间被隔绝在外,姑娘们手里的珠钗、云锦,忽然变得有些沉。

  时念转身往偏殿走,刚掀开帘角,脑子里忽然窜出一句话。

  那时候她只当是王掌柜的杞人忧天,听过就抛在脑后了。

  “时老板若是公开刊印《蓝星诗词集》,或许会受天下学子感激,但……”

  阿福当时学给她听时,连王掌柜说话时的迟疑劲儿都模仿得十足。

  “只怕是会让许多世家的目光,都落在怡红院身上。”

  那时她只觉得好笑。

  世家子弟向来瞧不上戏文杂谈,更瞧不上两文钱一页的廉价刊册,怎会把一本《蓝星诗词集》放在眼里?

  可今日付兴博这一发难,倒像把钥匙,忽然撬开了她记不清的锁。

  付兴博是渠南付家的人。

  那可是世代耕读的书香世家,京中数得着的文脉门第。

  而他们最看重的,就是文脉正统的传承。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最新章节,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