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八手指在座位图上圈出南门的位置:

  “夫人您放心!”

  “女宾区专门走南边的角门,男宾区走北边的正门。”

  “虽然都在一个戏厅,但中间隔着两丈厚的砖墙,连脚步声都传不过去,隐私保准没问题!”

  夫人这才彻底松了口气,指尖在三区的位置上点了点,眉眼弯起来:

  “那就选三区……”

  说罢让丫鬟付了银子,还特意多问了句开场时间,怕误了好戏。

  客人越聚越多,迎客台前很快排起了长队,从门口一直绕到街心。

  有个学子挤到前排,看了半晌才指着价格表上的“雅间”二字追问:

  “小哥,怎么没见包厢的价格?”

  “从前在春螺巷,我还跟同窗凑钱拼过雅间,新院的包厢是不是更气派?”

  “包厢在四楼呢!”

  念八笑着解释:

  “就是还没完全收拾好,窗棂还没上漆,暂时没法对外售票。”

  “不过二楼有诗词区的看台,您要是感兴趣,一会儿进去了能上去瞧瞧。”

  “既能看戏台演出,还能赏墙上的诗签,抄两句喜欢的带走,两不误!”

  那学子眼睛瞬间亮了,旁边几个同来的学子也凑过来,七嘴八舌地问:

  “诗词区能抄诗?还能带走?”

  念八笑着点头,学子们当即拍板:

  “那我们都买票!”

  时念站在二楼回廊上,手里捧着杯温热的茶。

  茶香混着楼下的喧闹,让人心里踏实。

  张珂源攥着张营收单从账房跑过来,平日里总皱着的眉头此刻舒展开,连鬓角的白发都显得有了精神。

  “念姐!”

  “开业还不到一个时辰,一区和二区的票就卖了大半,六区更是坐得满满当当……”

  时念接过营收单,指尖扫过上面的数字,勾了勾嘴角。

  她想起当初画图纸时,为了分区的事跟张师傅改了三版。

  一开始只分了普通区和雅间,后来想起寒门学子囊中羞涩,特意加了二钱的六区;

  又怕女客不方便,单独隔出女宾区,连进出口都分开设计。

  如今见不同身份的客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些熬到半夜改图纸的日子,都成了值得的回忆。

  “念姐,您快瞧瞧诗词区!”

  浅醉从楼梯口跑上来。

  “学子们都围着诗签墙抄录,素心弹了《故乡的云》,好多客人跟着唱!”

  时念跟着往诗词区走,刚转过回廊就听见清泠的琵琶声。

  素心的指尖在弦上流转,调子温柔得像雪后的阳光。

  伴着琵琶声,客人的哼唱声此起彼伏,有老有少,却格外整齐。

  诗词区的看台上挤满了人。

  有人踮着脚指着墙上新贴的《沁园春·雪》,跟身边人争论“数风流人物”的意境。

  有人趴在靠窗的小桌上,拿着刚领的空白诗签,一笔一画抄着喜欢的句子。

  “时老板!”

  王尤劲从人群里挤出来,他手里拿着本《蓝星故事集》。

  “这增补本真不错,里面加了永州的民间故事,比之前的版本更有意思!”

  他顿了顿,指着一区的雕花屏风笑。

  “这屏风设计得也贴心,既不挡看戏台的视线,又能隔开邻座的动静。”

  “下次我也要学你给伙计们放假,然后带他们一起来‘团建’,也体验体验一区的待遇!”

  时念笑着点头,应和了几句。

  她的目光越过隔墙望向女宾区的方向。

  虽然看不见人,却能隐约听见女客的笑声。

  还有姑娘们唱新曲的调子,清亮又欢快。

  正看着,吴婶端着个红木托盘走过来,托盘里放着几块刚烤出来的糕点。

  “阿念,快尝尝!”

  时念拿起一块咬了口,清甜在舌尖漫开。

  “念姐,四楼的雅间您要不要去瞧瞧?”

  阿福从楼梯口跑上来。

  “张师傅说窗棂今日就能上漆,再过两日就能用了,您去看看还有没有要改的地方!”

  时念点点头,跟着阿福往四楼走。

  楼梯上还能听见楼下的欢声笑语。

  一楼的戏台已经开演。

  十二扮演的孙悟空穿着金灿灿的戏服,刚跳上戏台喊出台词,台下就爆发出震天的喝彩声,震得楼板都轻轻颤;

  伙计正忙着给客人递热茶,吆喝声此起彼伏。

  四楼的雅间果然宽敞,每间都留了一扇观景窗,窗户正对着戏台中央,连演员的表情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窗边还摆着张梨花木桌,桌上预留了放茶盏和戏单的位置。

  时念推开一扇窗,雪后的阳光落在脸上,带着融融的暖意。

  “噼里啪啦——”

  巷口又响起一串爆竹声,是伙计们特意加放的,说是“祝新怡红院生意兴隆,客源不断”。

  时念望着街上攒动的人影,望着新院门口挂着的红灯笼,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深。

  城西新怡红院的炭盆燃到半夜,主楼一层的大堂里依旧暖得像春日。

  伙计们搬来几张方桌,拼出个临时的“庆功宴”,桌上摆着后厨做的美食,还有乔章林特意买来的女儿红。

  吴婶端着个酒壶,给每个人碗里都斟上酒。

  “今日大伙都累坏了,多喝点酒暖身子,明日还得接着忙!”

  她的眼神里满是自豪。

  今日小食区的糕点卖得一空,客人都夸她手艺好。

  因着门票价格下调的关系,所以当初免费赠送的小食取消,如今他们后厨做出来的东西全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一千两!”

  “开业第一天就营收一千两……比春螺巷最好的时候翻了三倍还多!”

  “一千两?真的是一千两!”

  阿福第一个蹦起来,棉袄的衣角扫过桌沿,带倒了半盏酒,却顾不上擦。

  他一把接过账本,凑到烛火下仔细看。

  “好家伙!书籍卖得最火,看来杜元介的增补本没白加!”

  浅醉凑过去看账本,见上面还记着“一区包厢赠书六十本”、“女宾区小食赠二十碟”。

  她忍不住笑出声:“咱们这赠送的东西都快赶上成本了,还好营收够顶!”

  “赠了那么多,客人反而更愿意买了。”

  “赠点东西算什么?”

  吴婶往阿福碗里夹了块酱肘子,笑着摇头。

  “老客们心里有数,你对他们好,他们才会常来。”

  “明日新戏《三借芭蕉扇》开演,十二的孙悟空今日反响那么好,明日定能再火一把!”

  “到时候营收还能涨!”

  喧闹声渐渐歇了,阿福忽然凑到时念身边,声音压得低,却藏不住激动。

  “念姐,咱们啥时候对大满园和花月楼出手?”

  “我今日特意让伙计去瞧了,他们还在演抄咱们的《壁上观》《渔家女》,连戏服都仿着咱们的做,可气人了!”

  时念正给坐在身边的陆襄剥橘子,闻言抬头,把剥好的橘子瓣递到陆襄手里。

  “急什么?今日刚开业,先让大家好好高兴一天,也让新院的名声再传传。”

  她顿了顿,指尖在桌沿轻轻敲了敲。

  “明日一早,你带着版权红契、戏本的手抄原稿,再把他们这几个月抄袭的场次、营收证据都带上,去礼部衙门递状纸。”

  “该讨的损失,一分都不能少;该要的道歉,也得让他们当着盛京百姓的面说清楚。”

  阿福眼睛瞬间亮了,拍着胸脯保证:

  “放心念姐!我这就去整理证据,把他们抄袭的场次一笔一笔记下来,明日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最新章节,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