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镇外围防线,刚刚结束战斗的士兵们还未来得及完全放松,刺耳的防空警报就撕裂了短暂的宁静。
“空中威胁!雷达侦测到大批高速目标接近!是荒坂的舰载机!”通讯频道里传来幽冥犬防空单位急促的警告。
所有人员立刻进入防空状态,寻找掩体,或是操作着有限的便携式防空导弹,紧张地望向天空。
拉萨路佣兵的动力甲也降低了姿态,准备承受可能的轰炸。
军用科技的特派员和康陶CN小队的成员也都各自隐蔽,抬头注视着远方天际出现的黑点。
很快,引擎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如同死亡的协奏。
荒坂机群的身影在视野中迅速放大,它们以一种训练有素的姿态进入攻击航线。
“导弹发射!注意规避!”观察员的声音几乎变了调。
只见数十架战机几乎同时亮起点火的光芒,一枚枚空对地导弹拖着醒目的尾烟,如同蜂群般朝着废镇及其外围防线俯冲而下。
这一刻,时间仿佛放缓,地面上许多士兵的脸上露出了绝望的神色——在这种规模的饱和打击下,现有的点防空系统几乎形同虚设。
然而,就在第一波导弹即将坠入废镇范围的瞬间,异变陡生。
一道微弱、近乎透明的蓝色光晕以废镇中心某点为源头,瞬间向外扩张,如同一个倒扣的碗,将整个废镇及其周边关键防御区域笼罩在内。
光晕在扩张到极限后稳定下来,形成了一道肉眼可见的、泛着水波般涟漪的湛蓝色能量屏障。
下一秒,荒坂发射的导弹群猛烈地撞在了这道屏障之上。
没有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只有一连串沉闷的、仿佛重锤敲击在坚韧皮革上的“噗噗”声。
导弹撞上屏障的瞬间,其战斗部并未能如期引爆。
反而像是撞入了一层极度粘稠且坚韧的无形力场中,动能被急速吸收、分散,最终只在屏障表面激起了一圈圈剧烈扩散的能量涟漪,以及短暂爆发出的、刺眼夺目的电火花。
随即导弹本体便在能量的侵蚀下扭曲、变形,最终化作一阵混合着金属碎屑和未爆燃料的无效烟火,簌簌落下。
后续的导弹,以及战机俯冲扫射的机炮炮弹,遭遇了同样的命运。
无论荒坂飞行员如何调整攻击角度,如何倾泻弹药,那道湛蓝色的屏障都巍然不动,如同神话中隔绝凡尘的绝对壁垒,将所有来自空中的攻击尽数挡下。
狂轰滥炸持续了数分钟,废镇内部却连一丝震动都未曾感受到,仿佛头顶上演的只是一场与己无关的全息光影秀。
荒坂机群在耗尽对地弹药后,只能在屏障外围徒劳地盘旋,最终在长机不甘的命令下,调转方向,悻悻返航。
当最后一架敌机的引擎声消失在远方,废镇上空恢复了寂静,只剩下那道湛蓝色的能量护盾依旧稳定地散发着微光,无声地宣示着其存在。
防线上一片死寂。
随后,各种难以抑制的惊叹和议论声才如同潮水般涌起。
幽冥犬的士兵们从掩体后探出身,难以置信地摸着那层看似薄弱却坚不可摧的能量屏障,脸上充满了劫后余生的茫然与震撼。
他们习惯了子弹和爆炸,却从未想过战争可以以这种形式进行防御。
“老天……这他妈是什么东西?”一名拉萨路佣兵通过动力甲的外部扬声器发出了惊叹,他的钢铁身躯在屏障下也显得渺小了许多。
他们身上刚刚装备不久的、由军用科技紧急生产的小型化动能护盾,与眼前这笼罩天地的巨型护盾相比,简直就是萤火与皓月的区别。
军用科技的那位特派员,此刻正死死盯着个人终端上关于护盾能量读数的监测数据,尽管大部分关键数据他无权访问,但基础的波动指数已足够惊心动魄。
他深知公司技术部门在拿到了“贤者”提供的护盾技术后,投入了多少资源进行研究和逆向工程。
然而结果令人沮丧,他们最多只能做到严格按照图纸进行仿制,任何试图优化、缩小体积或放大覆盖范围的尝试都遭遇了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
不是能耗呈几何级数飙升导致系统瞬间过载,就是护盾场本身变得极不稳定,防御效果骤降。
能量护盾的放大,绝非简单的能量堆砌和设备并联。
如何约束如此庞大的能量场保持稳定,如何平衡防御强度与能量消耗,如何处理不同区域可能出现的能量逸散和干涉……
这些复杂到极致的系统性问题,军用科技的工程师们连理论模型都尚未完全建立。
而眼前这个轻松挡下荒坂一次标准航空联队全力打击的护盾系统,其技术含量已经超出了他们目前理解的范畴。
这不仅仅是“有”,这是“碾压性的有”。
特派员感到一阵口干舌燥,他必须立刻将这一情况汇报给总部,这份报告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荒坂动力甲部队的动向。
同样留在废镇进行后续接触的康陶CN小队成员们,也站在临时居所的门口,仰头望着天空那梦幻般的蓝色光幕。
队长李琟虽然表面保持冷静,但微微收缩的瞳孔暴露了他内心的剧烈波动。
康陶在能量武器和防御技术方面也有深厚积累,但他可以确定,公司绝无可能制造出如此规模、性能如此稳定的区域性护盾。
这已经不是“先进”,而是近乎于“黑科技”。
他回想起总部要求“建立友好关系”的指令,此刻觉得这指令的背后,或许蕴含着远超他最初想象的深意。
这位“贤者”所掌握的技术底蕴,深不可测。
废镇中心工坊内,陈瑜的猩红光学镜头平静地注视着外部监控传回的实时画面,护盾发生器的各项参数在他处理核心中平稳流淌,一切都在预计范围内。
对于这个世界的势力而言难以理解的技术奇迹,于他而言,不过是基于另一个宇宙数万年科技积淀所实现的、一次标准化的区域防御部署。
他并不在意这道护盾给外界带来了怎样的震撼,他只关心数据,以及接下来,荒坂在首次空中打击受挫后,会采取何种后续手段。
战争,才刚刚进入正题。
而这道横亘于天地间的蓝色壁垒,无疑给这场即将到来的全面冲突,增添了一个巨大的、令进攻方感到无力的变数。
荒坂赖宣站在白鲸号的舰桥上,看着传回的攻击完全无效的画面,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内心深处,一丝计划之外的波澜悄然泛起。
这道护盾,不仅挡住了荒坂的导弹,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他原定的剧本。
“空中威胁!雷达侦测到大批高速目标接近!是荒坂的舰载机!”通讯频道里传来幽冥犬防空单位急促的警告。
所有人员立刻进入防空状态,寻找掩体,或是操作着有限的便携式防空导弹,紧张地望向天空。
拉萨路佣兵的动力甲也降低了姿态,准备承受可能的轰炸。
军用科技的特派员和康陶CN小队的成员也都各自隐蔽,抬头注视着远方天际出现的黑点。
很快,引擎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如同死亡的协奏。
荒坂机群的身影在视野中迅速放大,它们以一种训练有素的姿态进入攻击航线。
“导弹发射!注意规避!”观察员的声音几乎变了调。
只见数十架战机几乎同时亮起点火的光芒,一枚枚空对地导弹拖着醒目的尾烟,如同蜂群般朝着废镇及其外围防线俯冲而下。
这一刻,时间仿佛放缓,地面上许多士兵的脸上露出了绝望的神色——在这种规模的饱和打击下,现有的点防空系统几乎形同虚设。
然而,就在第一波导弹即将坠入废镇范围的瞬间,异变陡生。
一道微弱、近乎透明的蓝色光晕以废镇中心某点为源头,瞬间向外扩张,如同一个倒扣的碗,将整个废镇及其周边关键防御区域笼罩在内。
光晕在扩张到极限后稳定下来,形成了一道肉眼可见的、泛着水波般涟漪的湛蓝色能量屏障。
下一秒,荒坂发射的导弹群猛烈地撞在了这道屏障之上。
没有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只有一连串沉闷的、仿佛重锤敲击在坚韧皮革上的“噗噗”声。
导弹撞上屏障的瞬间,其战斗部并未能如期引爆。
反而像是撞入了一层极度粘稠且坚韧的无形力场中,动能被急速吸收、分散,最终只在屏障表面激起了一圈圈剧烈扩散的能量涟漪,以及短暂爆发出的、刺眼夺目的电火花。
随即导弹本体便在能量的侵蚀下扭曲、变形,最终化作一阵混合着金属碎屑和未爆燃料的无效烟火,簌簌落下。
后续的导弹,以及战机俯冲扫射的机炮炮弹,遭遇了同样的命运。
无论荒坂飞行员如何调整攻击角度,如何倾泻弹药,那道湛蓝色的屏障都巍然不动,如同神话中隔绝凡尘的绝对壁垒,将所有来自空中的攻击尽数挡下。
狂轰滥炸持续了数分钟,废镇内部却连一丝震动都未曾感受到,仿佛头顶上演的只是一场与己无关的全息光影秀。
荒坂机群在耗尽对地弹药后,只能在屏障外围徒劳地盘旋,最终在长机不甘的命令下,调转方向,悻悻返航。
当最后一架敌机的引擎声消失在远方,废镇上空恢复了寂静,只剩下那道湛蓝色的能量护盾依旧稳定地散发着微光,无声地宣示着其存在。
防线上一片死寂。
随后,各种难以抑制的惊叹和议论声才如同潮水般涌起。
幽冥犬的士兵们从掩体后探出身,难以置信地摸着那层看似薄弱却坚不可摧的能量屏障,脸上充满了劫后余生的茫然与震撼。
他们习惯了子弹和爆炸,却从未想过战争可以以这种形式进行防御。
“老天……这他妈是什么东西?”一名拉萨路佣兵通过动力甲的外部扬声器发出了惊叹,他的钢铁身躯在屏障下也显得渺小了许多。
他们身上刚刚装备不久的、由军用科技紧急生产的小型化动能护盾,与眼前这笼罩天地的巨型护盾相比,简直就是萤火与皓月的区别。
军用科技的那位特派员,此刻正死死盯着个人终端上关于护盾能量读数的监测数据,尽管大部分关键数据他无权访问,但基础的波动指数已足够惊心动魄。
他深知公司技术部门在拿到了“贤者”提供的护盾技术后,投入了多少资源进行研究和逆向工程。
然而结果令人沮丧,他们最多只能做到严格按照图纸进行仿制,任何试图优化、缩小体积或放大覆盖范围的尝试都遭遇了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
不是能耗呈几何级数飙升导致系统瞬间过载,就是护盾场本身变得极不稳定,防御效果骤降。
能量护盾的放大,绝非简单的能量堆砌和设备并联。
如何约束如此庞大的能量场保持稳定,如何平衡防御强度与能量消耗,如何处理不同区域可能出现的能量逸散和干涉……
这些复杂到极致的系统性问题,军用科技的工程师们连理论模型都尚未完全建立。
而眼前这个轻松挡下荒坂一次标准航空联队全力打击的护盾系统,其技术含量已经超出了他们目前理解的范畴。
这不仅仅是“有”,这是“碾压性的有”。
特派员感到一阵口干舌燥,他必须立刻将这一情况汇报给总部,这份报告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荒坂动力甲部队的动向。
同样留在废镇进行后续接触的康陶CN小队成员们,也站在临时居所的门口,仰头望着天空那梦幻般的蓝色光幕。
队长李琟虽然表面保持冷静,但微微收缩的瞳孔暴露了他内心的剧烈波动。
康陶在能量武器和防御技术方面也有深厚积累,但他可以确定,公司绝无可能制造出如此规模、性能如此稳定的区域性护盾。
这已经不是“先进”,而是近乎于“黑科技”。
他回想起总部要求“建立友好关系”的指令,此刻觉得这指令的背后,或许蕴含着远超他最初想象的深意。
这位“贤者”所掌握的技术底蕴,深不可测。
废镇中心工坊内,陈瑜的猩红光学镜头平静地注视着外部监控传回的实时画面,护盾发生器的各项参数在他处理核心中平稳流淌,一切都在预计范围内。
对于这个世界的势力而言难以理解的技术奇迹,于他而言,不过是基于另一个宇宙数万年科技积淀所实现的、一次标准化的区域防御部署。
他并不在意这道护盾给外界带来了怎样的震撼,他只关心数据,以及接下来,荒坂在首次空中打击受挫后,会采取何种后续手段。
战争,才刚刚进入正题。
而这道横亘于天地间的蓝色壁垒,无疑给这场即将到来的全面冲突,增添了一个巨大的、令进攻方感到无力的变数。
荒坂赖宣站在白鲸号的舰桥上,看着传回的攻击完全无效的画面,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内心深处,一丝计划之外的波澜悄然泛起。
这道护盾,不仅挡住了荒坂的导弹,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他原定的剧本。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战锤:机油佬穿越纪,战锤:机油佬穿越纪最新章节,战锤:机油佬穿越纪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战锤:机油佬穿越纪,战锤:机油佬穿越纪最新章节,战锤:机油佬穿越纪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