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手重重一挥,指向了整个红星厂。
“而你们红星厂,就是这场工业革命的第一个试点!今天,红星厂点燃的这把火,要烧遍全国!”
雷鸣般的掌声再次响起,经久不息。
胥立友将扩音器递给了陆扬。
几千双眼睛,汇聚在这个年轻得过分的总工程师身上。陆扬接过扩音器,广场上再次安静下来。
他的发言很短。
“我不能保证每一场仗都打赢。”他看着台下那些充满期盼的眼睛,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但我会尽我所能,用更先进的武器,让我们的人,能站着打赢,平安回家。”
说完,他放下了扩音器。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句最实在的承诺。
仪式结束了,但属于红星厂的夜晚,才刚刚开始。工人们自发地燃起了篝火,整个厂区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
那间不久前还气氛凝重的办公室里,胥立友亲自给陆扬倒了一杯水。
周副部长和李师长坐在旁边,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坐吧,陆扬同志。”胥立友的语气很温和。
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用红色文件夹包裹的文件,推到陆扬面前。
“这是军令。”
文件不厚,打开之后,只有两页纸。
第一页,是将刚刚定型的8X式自行突击炮,正式命名为“铁拳-1”型重型突击炮,并要求红星厂立刻组织量产的命令。
第二页,则是关于单兵云爆弹的。
军令要求,红星厂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对这两款新装备的小批量生产,并组建一支试验部队。
“上级要求,在一个月后,组织一场贴近实战的对抗演习。”胥立友的表情严肃起来,“这次演习,规模会很大。你的这两款新武器,将在演习中,正面硬撼我们最精锐的甲种集团军。”
他看着陆扬,眼神变得凝重。
“演习的成败,将直接决定这两款武器的最终命运。是束之高阁,还是全面列装,就看这一次了。”
李师长在一旁补充道,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演习的导演部,会用最苛刻,最不讲道理的方式,去检验你的武器。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陆扬的指尖,轻轻划过军令上那鲜红的印章。他能感受到这薄薄几页纸背后,那山一样的压力。
胥立友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仿佛不经意地说道。
“西南边境的风,最近越刮越紧了。有些邻居,不太安分。”
办公室里的温度,似乎都降了几分。
周副部长和李师长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他们都清楚,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一场大规模的实战演习,一个月的极限准备时间,还有来自边境的风声。
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一个可能:留给他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新武器必须尽快形成战斗力,不是为了在演习中拿个高分,而是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真正考验。
陆扬合上了文件夹。
他抬起头,迎向胥立友审视的目光。
“我需要全厂的生产调度权,以及对所有相关配套单位的最高优先调用权。”
胥立友点点头:“可以。我已经签了授权令,从现在起,整个五机部下属的所有工厂和研究所,都必须无条件配合你的生产计划。”
“我还有一个要求。”陆扬继续说道。
“说。”
“我需要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必须是从南疆轮换下来的老兵,我要让他们在一个月内,把铁拳-1的战术,给我刻进骨子里。”
李师长猛地一拍大腿:“没问题!我亲自去军区给你挑人!保证个个都是兵王!”
所有条件都谈妥了。
胥立友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问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年底之前,你能拿出多少东西?”
这才是他此行的最终目的。演习是检验,更是摸底。军委需要知道,在极限情况下,红星厂的产能,到底能爆发出多大的能量。
陆扬没有丝毫犹豫,他伸出了三根手指。
“三十辆。”
周副部长的心跳漏了一拍。从零开始,在几个月内,造出三十辆性能远超PzH2000的先进突击炮?这已经不是挑战,而是天方夜谭。
陆扬的声音再次响起,平静而有力。
“年底之前,我会向军委交付一个满编的突击炮营,三十辆铁拳-1。以及,足够装备一个整编师的单兵云爆弹。”
他看着三位领导震撼的表情,立下了这份沉甸甸的军令状。
办公室里很安静。因为陆扬那句话,周副部长和李师长脸上的喜悦僵住了。
胥立友将军刚端起茶杯,又重重地放回桌上,茶水溅了出来。
三十辆铁拳-1重型突击炮,一个满编的突击炮营,年底之前交付。
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听起来完全不现实。
胥立友盯着陆扬:“陆扬同志,这不是开玩笑,军令状是要负责任的。这个数字,你确定不是胡乱说的?红星厂过去五年的总产量,都不到这个数。你拿什么保证?”
周副部长张了张嘴,想替陆扬说几句,却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个目标确实太高了。
李师长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在办公室里走了两个来回,最后停在陆扬面前。
“小子,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三十辆!你知道三十辆是什么概念吗?每一台都是几十吨重的钢铁,里面是上万个零件!你以为这是地里长的大白菜,说有就有?”
面对三位领导的质问,陆扬的表情没有变化。
他只是点了点头。
“我确定。”
这三个字,比任何解释都有用。胥立友看着他,想从他脸上找到一丝心虚,但他失败了。这个年轻人的神态很平静。
胥立友缓缓吐出一口气,重新坐回沙发上。他没有再说行或者不行,只是拿起茶杯,手指在杯壁上轻轻滑动。这个承诺太大了,他这个特使不敢轻易接下。
消息传得很快。
第二天早上,陆扬立下军令状的疯狂生产计划,就传遍了红星厂的每个角落。整个工厂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听说了吗?陆总工跟军委立了军令状,年底要交三十台铁拳-1!”
“三十台?他是不是疯了?他知不知道咱们厂一年能造出三根合格的炮管就算完成任务了?”
“而你们红星厂,就是这场工业革命的第一个试点!今天,红星厂点燃的这把火,要烧遍全国!”
雷鸣般的掌声再次响起,经久不息。
胥立友将扩音器递给了陆扬。
几千双眼睛,汇聚在这个年轻得过分的总工程师身上。陆扬接过扩音器,广场上再次安静下来。
他的发言很短。
“我不能保证每一场仗都打赢。”他看着台下那些充满期盼的眼睛,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但我会尽我所能,用更先进的武器,让我们的人,能站着打赢,平安回家。”
说完,他放下了扩音器。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句最实在的承诺。
仪式结束了,但属于红星厂的夜晚,才刚刚开始。工人们自发地燃起了篝火,整个厂区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
那间不久前还气氛凝重的办公室里,胥立友亲自给陆扬倒了一杯水。
周副部长和李师长坐在旁边,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坐吧,陆扬同志。”胥立友的语气很温和。
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用红色文件夹包裹的文件,推到陆扬面前。
“这是军令。”
文件不厚,打开之后,只有两页纸。
第一页,是将刚刚定型的8X式自行突击炮,正式命名为“铁拳-1”型重型突击炮,并要求红星厂立刻组织量产的命令。
第二页,则是关于单兵云爆弹的。
军令要求,红星厂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对这两款新装备的小批量生产,并组建一支试验部队。
“上级要求,在一个月后,组织一场贴近实战的对抗演习。”胥立友的表情严肃起来,“这次演习,规模会很大。你的这两款新武器,将在演习中,正面硬撼我们最精锐的甲种集团军。”
他看着陆扬,眼神变得凝重。
“演习的成败,将直接决定这两款武器的最终命运。是束之高阁,还是全面列装,就看这一次了。”
李师长在一旁补充道,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演习的导演部,会用最苛刻,最不讲道理的方式,去检验你的武器。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陆扬的指尖,轻轻划过军令上那鲜红的印章。他能感受到这薄薄几页纸背后,那山一样的压力。
胥立友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仿佛不经意地说道。
“西南边境的风,最近越刮越紧了。有些邻居,不太安分。”
办公室里的温度,似乎都降了几分。
周副部长和李师长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他们都清楚,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一场大规模的实战演习,一个月的极限准备时间,还有来自边境的风声。
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一个可能:留给他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新武器必须尽快形成战斗力,不是为了在演习中拿个高分,而是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真正考验。
陆扬合上了文件夹。
他抬起头,迎向胥立友审视的目光。
“我需要全厂的生产调度权,以及对所有相关配套单位的最高优先调用权。”
胥立友点点头:“可以。我已经签了授权令,从现在起,整个五机部下属的所有工厂和研究所,都必须无条件配合你的生产计划。”
“我还有一个要求。”陆扬继续说道。
“说。”
“我需要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必须是从南疆轮换下来的老兵,我要让他们在一个月内,把铁拳-1的战术,给我刻进骨子里。”
李师长猛地一拍大腿:“没问题!我亲自去军区给你挑人!保证个个都是兵王!”
所有条件都谈妥了。
胥立友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问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年底之前,你能拿出多少东西?”
这才是他此行的最终目的。演习是检验,更是摸底。军委需要知道,在极限情况下,红星厂的产能,到底能爆发出多大的能量。
陆扬没有丝毫犹豫,他伸出了三根手指。
“三十辆。”
周副部长的心跳漏了一拍。从零开始,在几个月内,造出三十辆性能远超PzH2000的先进突击炮?这已经不是挑战,而是天方夜谭。
陆扬的声音再次响起,平静而有力。
“年底之前,我会向军委交付一个满编的突击炮营,三十辆铁拳-1。以及,足够装备一个整编师的单兵云爆弹。”
他看着三位领导震撼的表情,立下了这份沉甸甸的军令状。
办公室里很安静。因为陆扬那句话,周副部长和李师长脸上的喜悦僵住了。
胥立友将军刚端起茶杯,又重重地放回桌上,茶水溅了出来。
三十辆铁拳-1重型突击炮,一个满编的突击炮营,年底之前交付。
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听起来完全不现实。
胥立友盯着陆扬:“陆扬同志,这不是开玩笑,军令状是要负责任的。这个数字,你确定不是胡乱说的?红星厂过去五年的总产量,都不到这个数。你拿什么保证?”
周副部长张了张嘴,想替陆扬说几句,却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个目标确实太高了。
李师长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在办公室里走了两个来回,最后停在陆扬面前。
“小子,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三十辆!你知道三十辆是什么概念吗?每一台都是几十吨重的钢铁,里面是上万个零件!你以为这是地里长的大白菜,说有就有?”
面对三位领导的质问,陆扬的表情没有变化。
他只是点了点头。
“我确定。”
这三个字,比任何解释都有用。胥立友看着他,想从他脸上找到一丝心虚,但他失败了。这个年轻人的神态很平静。
胥立友缓缓吐出一口气,重新坐回沙发上。他没有再说行或者不行,只是拿起茶杯,手指在杯壁上轻轻滑动。这个承诺太大了,他这个特使不敢轻易接下。
消息传得很快。
第二天早上,陆扬立下军令状的疯狂生产计划,就传遍了红星厂的每个角落。整个工厂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听说了吗?陆总工跟军委立了军令状,年底要交三十台铁拳-1!”
“三十台?他是不是疯了?他知不知道咱们厂一年能造出三根合格的炮管就算完成任务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最新章节,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最新章节,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