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陈团长在那苍茫的,十一月的敕勒川大雪原上,全歼了宁马的一个不满编的骑兵团时。

  陈常在这边的三蹦子终于跑起来了。

  陈常在还是低估了这些,能把轮胎造出来的设备的制造难度。

  他和几个老师傅们,以及他的那些学生们,不断的在开技术讨论会。

  每一个技术难点,都需要所有人开动脑筋,想尽了办法。

  终于在半个月后才确定下来了,整体的制造工艺。

  又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这套极其简陋的汽车轮胎生产线才正式落地。

  而这个时候,时间已经到了1936年的十一月了。

  当第一条轮胎,从高压硫化机上被取下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欢声雷动的跳了起来。

  这条生产线虽然简陋,但它却是这个世界上,第一条钢丝子午线轮胎生产线。

  它足足领先了整个世界十年时间。

  就在这个项目立项的时候。

  这条生产线的所有技术图纸和生产技术数据,就都被陈常在列为了绝密级别。

  尤其是这个“高温高压蒸汽硫化轮胎成型机”

  为了这件事。

  他对前来观看三轮车和轮胎首次生产成功,并装车的大领导说道:“领导,这台机器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是第一台,也可能是唯一一台,能够生产钢丝轮胎的设备。

  按照我的预估,至少在五到十年之内,国外是应该造不出来这东西的。

  但是有些时候,技术就是一层窗户纸。

  他们可能在知道了只言片语的时候,就能对这种技术展开联想。

  所以我想,这个技术应该作为绝密技术存在。

  因为它真的很重要。

  我打个最简单的比方。

  当两辆车,一辆车用的是麻制纤维,或是化学纤维做的轮胎。

  一辆车用的是我们这种钢丝做的轮胎。

  在同样的沙石路面上去奔跑。

  那么那个麻纤维的轮胎,可能在十公里之内,就会被地上尖锐的石头给划破。

  或是因为沙石的磨损,把轮胎磨漏。

  但是我们的钢丝胎,却因为有一层钢丝的保护。

  哪怕那些尖锐的石头能够划破层橡胶。

  但是它却划不破钢丝。

  哪怕外层橡胶都磨掉了。

  但是想要磨穿钢丝可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两相比较,那个在国际上,现在普遍使用的麻纤维或是人造丝作为骨架的轮胎。

  它如果能够跑十公里的话。

  那么我们的钢丝胎就能跑一百公里。

  这里面的区别可是太大了。

  尤其是在军用车辆上更是如此。

  所以还请领导考虑,把这项技术的保密级别提到最高。”

  虽然陈常在已经把这个轮胎硫化炉的技术,提高到了他厂里面的绝密级别。

  但他毕竟不是什么总部的领导。

  派驻到吴家堡的内保同志,自然会答应他的要求。

  但是这和最上面的领导说出来的话,还是不一样的。

  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听了陈常在的话后,面色凝重的大领导说道:“常在说的对,这技术上的事情我不是很懂。

  但是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一些事情之间,往往就是一层极薄的窗户纸。

  只要轻轻一点也就破了。

  可就是这样一层薄薄的窗户纸,却能隔绝两边不知道多长时间啊。”

  这时跟随大领导一起来的二号领导说道:“常在同志既然说这件东西这么重要。

  那么我们内保的同志和特科的同志,将会把这一方面,提高到最高的等级。

  对了,常在同志,你来到我们队伍里已经有一年多了吧。

  按照我们队伍的考察规定,你可是早就已经超过了考察时间了。

  可是我们却一直没有等到你要求加入我们队伍的申请。

  我和一号领导也说过这件事。

  领导说,常在同志只是工作忙,有些时候想不起来。

  让我找个机会问一下常在同志,有没有想法,真正的加入到我们的队伍里。

  正好今天也有机会,如果常在同志想要加入我们的队伍。

  那么我想,一号领导是愿意做你的介绍人的。”

  陈常在这时候突然拍着脑门说道:“哎呀呀,领导您看,我这个人就是个技术脑袋。

  有些时候一搞起来技术,画起来图纸,就什么都忘了,整个脑袋就跟个木鱼疙瘩似的。

  不敲它两下,它就没反应。

  其实我早就想加入队伍了。

  只是,哎呀,就是忘了写申请这事了。

  我还想等着你们和我说呢。

  你看这事闹的。”

  陈常在是边说边拍着脑门。

  一号领导这时候哈哈大笑的说道:“好了常在,可别再拍脑门了。

  你要是把这么聪明的脑袋给拍坏了,我可去哪里再找一个啊。

  这样就今天吧,我做你的介绍人,从今天开始,你就真正的,加入到了我们的队伍当中了。”

  “多谢领导,多谢领导。”

  其实这么长时间来,到不是陈常在想搞什么投机,耍什么滑头,他是真的给忘了。

  因为他上辈子,本就在队伍里。

  来到这里之后,他还一直认为自己就是队伍里的人。

  当初何政委对他说过两次这件事。

  可当时他可能正在想什么技术问题,没有听清楚,只是“嗯”了一声,就过去了。

  也可能是何政委怕说的太多,物极必反。

  也就没有再说这件事。

  这时一直站在一旁的何政委对两位领导说道:“对不起领导,这事怪我。

  我本来应该和常在同志多交流这件事的。

  可是我却把这件事给疏忽了,这件事的责任在我。”

  陈常在看何政委要把这件事的责任揽自己身上。

  他赶紧说道:“两位领导,这事真不能怪何政委,其实我记得他是好像和我说过两次这事。

  只是我也不知道当时在想什么来着。

  转头就给忘了。

  这事的责任在我。”

  何政委也赶紧说道:“这事责任在我。”

  看到两个人在这抢着担责任。

  大领导说道:“哈哈哈,好了好了,这勇于担责是好事,但也得分什么事。

  这不是你们的问题,是你们的工作太多了,压力也都很大。

  所以这件事就过去了,谁也别再提了。

  好了,现在是不是可以让我们看看,我们的第一辆车装好后是什么样子的吗?”

  当装上了轮胎的三轮车,被推出车间之后。

  几位领导看到这辆,车身被刷上了土黄色、土褐色和浅绿色,斑块交杂的油漆。

  整个车身显得花里胡哨的样子时。

  在组装车间外看到这三轮车的几位领导,都非常疑惑。

  大领导对陈常在问道:“常在,这个车怎么花花绿绿的,这是什么道理?”

  陈常在也没有马上回答领导的问话。

  只是笑着对领导说道:“领导等一下看看。”

  然后转头对推车出来的,他的几个学生说道:“高成,你们把车推到最远处那个土墙边上去。”

  “好的老师。”

  高成他们回了一声后,就推着车就向着几十米外的远处土墙那里跑去。

  等到了土墙边上,学生们把车横了过来,靠近了土墙。

  然后所有人就都离开了一段距离。

  这时陈常在对几位领导说道:“领导们,你们现在看那辆车,还能看的很清楚吗?”

  因为现在地上有雪,所以陈常在只能把这辆车推到土墙边上。

  几位领导看着那个以土墙为背景的三轮车时,都觉得那个车看起来很花。

  但不是看不见,而是感觉那辆车好像已经融进了土墙背景里似的。

  给人一种不真实感。

  总是会感觉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但是仔细认真的看,还是能够看得出来那辆车的轮廓的。

  至少那轮胎现在还是黑色的。

  这时,一位一直跟在大领导身边,来到这里却只是一直在微笑。

  除了见到陈常在时打了一声招呼后,就没再说过话的领导。

  突然说道:“1929年,意大利人研究出来了一种叫迷彩布的东西,用来给士兵做为帐篷布。

  后来他们又给他们的伞兵部队做成了罩衫。

  用来作为战场上的隐蔽作战使用。

  常在,你竟然把这种思路给用到了这个车上了。

  你小子真是太了不起了,真的是了不起啊!

  这几乎已经达到了,我们在战场上用树叶枯枝,做战地伪装的程度了。

  可惜我们没有意大利人他们的印染技术。

  如果有了那种技术,我想我们也可以弄出来他们那样的迷彩布了。

  我见过一次那种罩衫,从远处看,根本看不清人在哪里。

  那个人几乎已经和背景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陈常在这时说道:“领导说的对。

  我在上学的时候,也是听老师说过一嘴这件事。

  不过当时也就当成了一个趣闻听了。

  当时我只是想,那东西和我们小时候玩捉迷藏。

  在泥土地里,为了不让小伙伴发现。

  把自己滚上一身泥,画的花里胡哨的,然后往地上一趴,也没什么区别。

  不过我在弄出来这辆三轮车的时候,突然就在想。

  如果这辆车的保护漆太过鲜亮了。

  那它在战场上不就是个靶子吗?

  也算是突然来了灵感,我就想起来了当年老师说的那个趣闻。

  于是我就按着我们小时候捉迷藏时的样子。

  把油漆颜色,调成了最靠近黄土高原的背景颜色。

  再把它弄的斑斑块块的。

  没想到效果还挺好。

  不过这应该不是最好的效果,如果未来我们能够掌握这里面的规律。

  我想我们还能搞出来更好的隐藏效果的。”

  陈常在后世的厂子确实是生产过各种军事装备。

  但是在迷彩这一块,是有一个叫“军事伪装学”的学科来专门搞这个的。

  而陈常在对这些东西,也就是仅仅知道一些皮毛而已。

  这里面的道理,他可能还不如一些资深军迷呢。

  而这里面的具体规律和逻辑,他就更不是很清楚了。

  他只是知道,这个“军事伪装学”所涉及的门类非常多。

  从生物学,到光学,到影像学,到电子探测、红外探测乱七八糟的的东西。

  好像只要和显像有关系的学科它都会涉及到。

  这种东西陈常在是真的弄不出来。

  他也只能把他知道的一点皮毛,告诉他的学生们,然后看看哪个人对这方面有天赋,那就让他去搞就是了。

  这时刚才说话的领导哈哈大笑了起来,说道:“常在说的在理。

  这东西就和在身上抹上一层泥,然后趴地上没有什么区别。

  只是想要抹好这层泥,可是不简单啊。”

  这时陈常在招了一下手,他的学生们,就又推着三轮车跑了回来。

  这时大领导笑着说道:“咱们这车也不能总是推吧。

  也让它自己跑起来看看吗。”

  “好的,没问题,我这就让它跑起来,让诸位领导看一看。”

  陈常在说完,就从车座下面抽出来一个摇把子。

  这就是启动三蹦子的钥匙。

  在确定了是空挡之后。

  陈常在努力的摇起来了发动机,感觉转速一够,左手松减压阀,右手顺势拿开了摇把子。

  而这台发动机则是突突突的发动了起来。

  陈常在上了三蹦子,双手握把,扭了两下感觉挺好。

  然后踩离合,挂一档,轻松离合慢给油。

  三蹦子这时就开始动了起来。

  在消音器消过音的突突声中,三蹦子开始在大院之中转起了圈来。

  前两天刚下了雪,外面雪地路滑,这车也没套防滑链。

  所以陈常在只是在大院的平地中来回转圈。

  一档升二挡,速度顿时快了许多。

  按着陈常在的设计,这辆三蹦子虽然只有两个档位。

  但是在好路面上,它最高可以跑到三十五公里每小时。

  虽然这和一匹马跑的速度差不多。

  但是它可是能拉着货跑的。

  那马可没有它能拉的东西多。

  二挡转了两圈后,陈常在又挂上了倒挡。

  除了没有那个“请注意,倒车”的小喇叭之外,这和后世的三蹦子倒车也没什么区别。

  等到车子演示完了之后。

  陈常在对他的学生们说道:“开始加负重试车。”

  “是,老师。”学生们应了一声之后,就去车间里拿推车推配重块去了。

  这时还是刚才那个说迷彩服的领导,对着这个三轮车的轮胎说道:“这轮胎可是够宽的了,这轮胎表面的的齿牙这么深,这么大。

  看样子,哪怕是在泥泞的地里也陷不住它啊。”

  陈常在则说道:“是的领导。

  除了这个轮胎之外。我还在它的后桥上加了一把差速锁。

  你可以理解为,能让两个后轮同时一起向前使劲的锁。

  所以想要让它陷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般的泥泞土地是陷不住它的。”

  “好好好,这可真的是好东西啊哈哈哈哈。”

  听到陈常在说完后,在场的领导们全都笑了起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最新章节,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