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狐狸被那一桩桩、一件件彻底戳穿的试探往事压得抬不起头,方才那点委屈和理直气壮早已烟消云散,只剩下满心的狼狈和无所适从。
它把自己蜷缩成一团,尾巴紧紧绕着身体,连呼吸都放轻了,不敢去看白未晞的眼睛,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滞的尴尬与不安。
就在它不知该如何是好时,白未晞清冷的声音再次响起,“你这般爱演,不如我将你送给穿街走巷的百戏人?”
这句话如同冰水浇头,让小狐狸猛地一颤。
它倏然抬头,琥珀色的眼瞳里交织着惊慌与强烈不安。
她是真的厌烦了自己这些小心思?她不要它了?!
它张了张嘴,想辩解,想保证,却发现所有语言在事实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最终只是发出了一声极轻的、带着惶惑的呜咽。
就在它被这巨大的不安攫住时,一只微凉的手,却轻柔地落在了它毛茸茸的脑袋上。
那触碰很轻,带着白未晞身上特有的凉意,却奇异地没有带来寒冷,反而有着静心魔力,让它混乱的心绪骤然一停。
它愣愣地感受着那缓慢而稳定的抚摸,一下,又一下,顺着它头顶蓬松的毛发,抚平了它炸起的惊惶。
然后,它听见头顶传来白未晞依旧沉静的话语:
“老道士,我会处理。”
“你安心呆着便是。”
小狐狸软软的卧了下去,什么都没有再说,缓缓的闭住了眼。
翌日,日头已升得老高,院子里,宋周氏早已收拾停当,正坐在小板凳上缝补着什么。
白未晞则静坐窗边,目光空茫地落在院角那棵老柿子树上,小狐狸蜷在她脚边的阳光里,假寐,耳朵却不时轻微转动。
“吱呀——”
侧厢房那扇旧木门被从里面拉开的声音打破了小院的宁静。
只见那老道士一边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边大大地伸着懒腰从屋里踱了出来。
他身上的道袍比昨日更显皱巴,头发也睡得乱如蓬草,但脸上那浑浊之气却褪去了不少,透出一种饱睡后的餍足与松弛。
他张开嘴,打了个极其响亮、毫无形象的哈欠,然后用力舒展着筋骨,骨节发出几声清脆的“嘎巴”声。
他眯着眼,迎着暖融融的日光,脸上露出一个极为舒畅的表情,嘴里啧啧有声地感叹道:
“舒坦!真舒坦!啧啧,这一觉睡得……怕是这一年多来,头一回睡得这般踏实,这般香甜!连个梦都没扰!”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却充满了活力。
宋周氏闻声抬起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道长睡得好便好。灶上还温着粥,我给您盛一碗去?”
“劳烦,劳烦!”老道士连连拱手,笑容可掬,目光却似不经意般扫过窗边的白未晞,以及她脚边那只在听到他声音后、虽未睁眼但浑身肌肉已悄然绷紧的身影。
他笑嘻嘻地踱到院中,深深吸了口气,仿佛在品味这寻常院落里的安宁气息,随即又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扭头对宋周氏补充道:
“主家这屋子,风水好,清气足,是个养人的好地方!老夫沾光了,沾光了!”
他说话间,脚步已晃到了那棵老柿子树下,仰头看着那一个个红彤彤的小灯笼,咂了咂嘴,仿佛昨夜抱着树干痛哭流涕的完全是另一个人。
小狐狸的耳朵几不可察地抖动了一下,依旧没有睁眼,但那条蓬松的大尾巴,却微不可察地收紧。
老道士在柿子树下摇头晃脑地赞叹完,又踱到水缸边,自顾自地舀了瓢水,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这才心满意足地用袖子抹了把嘴。
他咂摸着嘴,仿佛还在回味那清冽的滋味,又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极好的主意,眼睛一亮,转头对刚从灶房端了粥出来的宋周氏笑道:
“你们这院子,这屋子,真是越待越觉得舒坦!老夫这浑身筋骨都松快了不少!”
他搓着手,脸上堆起那种混不吝的、带着点讨好意味的笑容,“你看……这日头正好,老夫想着,不如……再多叨扰一两日?好好养养精神,也顺便……嗯,帮你们看看这院子的风水,驱驱可能的晦气,算是报答这宿饭之恩,如何?”
他说得理所当然,仿佛昨夜那句信誓旦旦的“天明即走,绝不多扰”压根不是从他嘴里吐出来的,脸上没有半分尴尬或提及此事的意思。
宋周氏端着粥碗,一时有些愣怔,下意识地看向窗边的白未晞。
小狐狸在听到“多叨扰一两日”时,假寐的眼睛倏地睁开一条细缝,琥珀色的瞳孔里闪过一丝几欲喷薄的怒火和“果然如此”的愤懑。
它喉咙里发出极轻的、压抑着的咕噜声,爪子忍不住在地面上抓挠了一下。
白未晞依旧静坐,目光从柿子树缓缓移开,落在老道士那副“我就赖着了你能奈我何”的笑脸上。她没有立刻回答,院中的空气因这无声的对峙而微微凝滞。
老道士仿佛浑然不觉,依旧笑嘻嘻地,甚至自顾自地从宋周氏手里接过了那碗热粥,唏哩呼噜地喝了起来,发出满足的叹息声,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扎根”此处的决心。
白未晞清冷的声音不高,却骤然切断了院中看似平和的假象:
“你不放心我。”
她的话语没有任何疑问的语调,是纯粹的陈述。
老道士喝粥的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瞬,只有碗沿遮挡后、那浑浊眼底一闪而过的微光泄露了瞬间的凝滞。
白未晞的目光平静地落在他身上,继续道,每个字都清晰无比:
“你在,看着我。”
“哐当!”
并非来自老道士,而是来自小狐狸,它戳翻了眼前的饭碗。
它琥珀色的眼瞳瞪得溜圆,里面充满了极度的震惊和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悟!
原来如此!
就像白未晞看它一样!
这老道士,从出现到赖着不走,根本不是什么偶然!他也在用同样的、甚至更难以捉摸的方式,“看”着白未晞!
院中,粥碗氤氲的热气还在袅袅上升。
老道士缓缓放下碗,脸上的笑容并未完全消失,却像是被水洇湿的墨迹,晕染开一种复杂难辨的神色。
他抬手,用那破烂的袖口擦了擦嘴角,动作慢得出奇。
他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它把自己蜷缩成一团,尾巴紧紧绕着身体,连呼吸都放轻了,不敢去看白未晞的眼睛,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滞的尴尬与不安。
就在它不知该如何是好时,白未晞清冷的声音再次响起,“你这般爱演,不如我将你送给穿街走巷的百戏人?”
这句话如同冰水浇头,让小狐狸猛地一颤。
它倏然抬头,琥珀色的眼瞳里交织着惊慌与强烈不安。
她是真的厌烦了自己这些小心思?她不要它了?!
它张了张嘴,想辩解,想保证,却发现所有语言在事实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最终只是发出了一声极轻的、带着惶惑的呜咽。
就在它被这巨大的不安攫住时,一只微凉的手,却轻柔地落在了它毛茸茸的脑袋上。
那触碰很轻,带着白未晞身上特有的凉意,却奇异地没有带来寒冷,反而有着静心魔力,让它混乱的心绪骤然一停。
它愣愣地感受着那缓慢而稳定的抚摸,一下,又一下,顺着它头顶蓬松的毛发,抚平了它炸起的惊惶。
然后,它听见头顶传来白未晞依旧沉静的话语:
“老道士,我会处理。”
“你安心呆着便是。”
小狐狸软软的卧了下去,什么都没有再说,缓缓的闭住了眼。
翌日,日头已升得老高,院子里,宋周氏早已收拾停当,正坐在小板凳上缝补着什么。
白未晞则静坐窗边,目光空茫地落在院角那棵老柿子树上,小狐狸蜷在她脚边的阳光里,假寐,耳朵却不时轻微转动。
“吱呀——”
侧厢房那扇旧木门被从里面拉开的声音打破了小院的宁静。
只见那老道士一边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边大大地伸着懒腰从屋里踱了出来。
他身上的道袍比昨日更显皱巴,头发也睡得乱如蓬草,但脸上那浑浊之气却褪去了不少,透出一种饱睡后的餍足与松弛。
他张开嘴,打了个极其响亮、毫无形象的哈欠,然后用力舒展着筋骨,骨节发出几声清脆的“嘎巴”声。
他眯着眼,迎着暖融融的日光,脸上露出一个极为舒畅的表情,嘴里啧啧有声地感叹道:
“舒坦!真舒坦!啧啧,这一觉睡得……怕是这一年多来,头一回睡得这般踏实,这般香甜!连个梦都没扰!”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却充满了活力。
宋周氏闻声抬起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道长睡得好便好。灶上还温着粥,我给您盛一碗去?”
“劳烦,劳烦!”老道士连连拱手,笑容可掬,目光却似不经意般扫过窗边的白未晞,以及她脚边那只在听到他声音后、虽未睁眼但浑身肌肉已悄然绷紧的身影。
他笑嘻嘻地踱到院中,深深吸了口气,仿佛在品味这寻常院落里的安宁气息,随即又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扭头对宋周氏补充道:
“主家这屋子,风水好,清气足,是个养人的好地方!老夫沾光了,沾光了!”
他说话间,脚步已晃到了那棵老柿子树下,仰头看着那一个个红彤彤的小灯笼,咂了咂嘴,仿佛昨夜抱着树干痛哭流涕的完全是另一个人。
小狐狸的耳朵几不可察地抖动了一下,依旧没有睁眼,但那条蓬松的大尾巴,却微不可察地收紧。
老道士在柿子树下摇头晃脑地赞叹完,又踱到水缸边,自顾自地舀了瓢水,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这才心满意足地用袖子抹了把嘴。
他咂摸着嘴,仿佛还在回味那清冽的滋味,又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极好的主意,眼睛一亮,转头对刚从灶房端了粥出来的宋周氏笑道:
“你们这院子,这屋子,真是越待越觉得舒坦!老夫这浑身筋骨都松快了不少!”
他搓着手,脸上堆起那种混不吝的、带着点讨好意味的笑容,“你看……这日头正好,老夫想着,不如……再多叨扰一两日?好好养养精神,也顺便……嗯,帮你们看看这院子的风水,驱驱可能的晦气,算是报答这宿饭之恩,如何?”
他说得理所当然,仿佛昨夜那句信誓旦旦的“天明即走,绝不多扰”压根不是从他嘴里吐出来的,脸上没有半分尴尬或提及此事的意思。
宋周氏端着粥碗,一时有些愣怔,下意识地看向窗边的白未晞。
小狐狸在听到“多叨扰一两日”时,假寐的眼睛倏地睁开一条细缝,琥珀色的瞳孔里闪过一丝几欲喷薄的怒火和“果然如此”的愤懑。
它喉咙里发出极轻的、压抑着的咕噜声,爪子忍不住在地面上抓挠了一下。
白未晞依旧静坐,目光从柿子树缓缓移开,落在老道士那副“我就赖着了你能奈我何”的笑脸上。她没有立刻回答,院中的空气因这无声的对峙而微微凝滞。
老道士仿佛浑然不觉,依旧笑嘻嘻地,甚至自顾自地从宋周氏手里接过了那碗热粥,唏哩呼噜地喝了起来,发出满足的叹息声,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扎根”此处的决心。
白未晞清冷的声音不高,却骤然切断了院中看似平和的假象:
“你不放心我。”
她的话语没有任何疑问的语调,是纯粹的陈述。
老道士喝粥的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瞬,只有碗沿遮挡后、那浑浊眼底一闪而过的微光泄露了瞬间的凝滞。
白未晞的目光平静地落在他身上,继续道,每个字都清晰无比:
“你在,看着我。”
“哐当!”
并非来自老道士,而是来自小狐狸,它戳翻了眼前的饭碗。
它琥珀色的眼瞳瞪得溜圆,里面充满了极度的震惊和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悟!
原来如此!
就像白未晞看它一样!
这老道士,从出现到赖着不走,根本不是什么偶然!他也在用同样的、甚至更难以捉摸的方式,“看”着白未晞!
院中,粥碗氤氲的热气还在袅袅上升。
老道士缓缓放下碗,脸上的笑容并未完全消失,却像是被水洇湿的墨迹,晕染开一种复杂难辨的神色。
他抬手,用那破烂的袖口擦了擦嘴角,动作慢得出奇。
他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