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洪帝看着李承浩,皱着眉头道:“好啊,太子有担当,朕心甚慰啊!”
“儿臣身为储君,这都是分内之事!”李承浩大义凛然。
“太子!三思啊!”
户部尚书王启瑞站出来,忧虑道:“瘟病从无解药,太子千金之躯,以身犯险,实乃不妥啊!”
“王尚书,本宫为大乾子民,带去父皇的慰问,岂能畏惧生死?”李承浩很坚持。
王启瑞眼泪都出来了:“太子有这份心,实乃大乾之福啊!臣佩服!”
洪帝眯了眯眼,“杨相,你怎么看?”
杨耿忠走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太子出巡,略有不妥。”
“杨相此话怎讲,难道本宫还不如在场的大臣,能代表父皇和皇室吗?”李承浩不悦道。
“臣不是这个意思。”
杨耿忠道:“只是储君对于大乾而言,过于重要,大乾开国以来,发生过的瘟疫也有不少。”
“可从未有过皇帝和储君亲自下去赈灾慰问的先例,因为瘟病防不胜防,稍有不慎,会天下大乱。”
李承浩冷哼了声,“那杨相觉得,谁能为父皇分忧?莫非你这内阁之首,要亲自前往雍州?”
杨耿忠目光扫向后面的几人,在王启瑞身上微微逗留。
王启瑞吓得脸色发白,手攥紧了发抖。
好在,杨耿忠没有点他,而是道:“臣举荐吏部尚书谢仝大人。”
此话一出,殿内一片鸦雀无声!
不少人眼神交换,默契地点点头……
早传闻谢仝才干出众,神童出身,又背靠谢氏大族,是下一任宰相的人选。
看样子,杨耿忠是迫不及待,要把这个后辈“送”走了。
可这一招其实很危险。
一旦谢仝安然归来,那他大概率能官升一级,内阁次辅跑不了。
“臣觉得杨相提议甚好,谢大人才干出众,在内阁中年纪尚轻,比我们这帮老骨头要好多了!”
王启瑞急忙站出来,毕竟杨耿忠“放他一马”,他自然要回报一下。
谢仝嘛……本就是他的竞争对手,顺带手的事!
洪帝看着一言不发的谢仝,面无表情地问道:“谢爱卿,你可愿往?”
谢仝站出来,恭敬地先一行礼,然后道:“为陛下分忧,乃我们当臣子的本分,臣责无旁贷。”
“可臣有一事不明,还恳请陛下准许,让臣问一问杨相。”
洪帝点头,“准了,朕也想知道。”
谢仝微笑,旋即看向杨耿忠。
“杨相,您为何举荐下官?莫非也是觉得下官年轻?”
杨耿忠温和笑道:“据本相所知,开国侯谢尚,乃谢大人本家堂兄,自幼便相识。”
“那临渊侯府在北境影响力极大,白王一死,可称得上北境第一贵胄。”
“若谢大人前去,临渊侯自当鼎力相助,对于赈灾自然是大有裨益!”
一番话滴水不漏,听了在场的文武百官,暗自都竖起大拇指。
要不说你杨耿忠是宰相呢!排除异己,都被你说得头头是道!
谢仝也是一脸恍然之色,“原来如此,下官确实有几年没兄弟团聚了。”
洪帝闻言,旋即拍案:“既然如此,谢仝,朕封你为‘巡北钦差’,督导去疫赈灾之事。”
“臣谢仝,遵旨!!”
下朝后。
李承浩冷冷瞥了杨耿忠一眼,直接离去。
杨耿忠则是收到郑仰维的消息,让他去御书房。
来到书房,洪帝正看着北境战报。
“陆三川带着剩下的十五万大军,已经归顺了镇北军。”
“林逍这小子,真不怕一口气把肚子撑破了。”
杨耿忠笑道:“镇北军自己的兵力,不过三万,其他都是鱼龙混杂,而且不少还是互相仇视。”
“想来用不了多久,镇北军自己就会出大乱子,到时候陛下就可以收回兵权了。”
洪帝轻笑道:“这个林逍,还是太年轻了,攻城易,守城难啊。”
“他真以为,李嗣白死前,下令让白王军归顺于他,是什么好心?”
“那是给他挖了一个坑,等着他往里跳,可惜……气血方刚的年轻人啊,禁不住诱惑。”
说完,洪帝抬头道:“杨相,说说吧,你让谢仝去雍州,究竟为何?”
“朕知道,太子不能去,王启瑞是太子的人,所以也不能去。”
“他们不是想为朕分忧,是想找个机会,去跟林逍见一面。”
“可谢仝……有什么特别的吗?要论临渊侯的亲族,朝堂上也不止谢仝一人啊。”
杨耿忠长叹一口气,正色道:“陛下,臣今年七十有三,近来越发感觉精力不济。”
“内阁之中,唯有二人不曾站队太子或藩王,便是兵部韦名庄,吏部谢仝。”
“可韦名庄为人过于刚直,且因为穆铁心一事,对陛下多有误会。”
“是以,能够接替首辅之位的,能让臣安心告老的,只有谢仝一人!”
洪帝点点头,眼中有一丝感动,“你是想托他一把,让他尽快成为内阁次辅?”
“不错,既要要为陛下分忧,刀山火海亦要去得!”
杨耿忠道:“只等谢大人归来,臣愿在朝堂上力举他担任次辅,还望陛下到时能够应允!”
“你有心了,只好谢仝把差事办好,朕答应你。”
“谢主隆恩!”
三日后。
雍州城。
随着十五万白王军回到雍州,雍州已经集结了足足二十万镇北军。
这还没算在北方边境驻守的数万边军和民兵。
雍州城附近,前所未有的“热闹”。
林逍要求,白王军和其它几个营的将士,全都暂时分开扎营。
该吃吃,该喝喝,做好防护工作,然后就是治疗伤员,照常练兵。
赵云霆、陆三川等人都规矩遵守,可未来的不确定性,还是让他们这几日都颇为担心。
可林逍似乎并不着急,而是忙着处理雍州内政,治理瘟病。
以及……改建白王府。
由于“白王”答应了推恩令,王府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加上李嗣白迟迟没有正式娶妻立世子,所以,王府直接被林逍接手,改成了“镇北将军府”。
一大早,顶着寒风,林逍就在王府门口,来回走动着。
穆婉莹在一旁陪着,脸上也很是期待。
不多时,一辆马车从大街上过来,缓缓停下。
洪帝看着李承浩,皱着眉头道:“好啊,太子有担当,朕心甚慰啊!”
“儿臣身为储君,这都是分内之事!”李承浩大义凛然。
“太子!三思啊!”
户部尚书王启瑞站出来,忧虑道:“瘟病从无解药,太子千金之躯,以身犯险,实乃不妥啊!”
“王尚书,本宫为大乾子民,带去父皇的慰问,岂能畏惧生死?”李承浩很坚持。
王启瑞眼泪都出来了:“太子有这份心,实乃大乾之福啊!臣佩服!”
洪帝眯了眯眼,“杨相,你怎么看?”
杨耿忠走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太子出巡,略有不妥。”
“杨相此话怎讲,难道本宫还不如在场的大臣,能代表父皇和皇室吗?”李承浩不悦道。
“臣不是这个意思。”
杨耿忠道:“只是储君对于大乾而言,过于重要,大乾开国以来,发生过的瘟疫也有不少。”
“可从未有过皇帝和储君亲自下去赈灾慰问的先例,因为瘟病防不胜防,稍有不慎,会天下大乱。”
李承浩冷哼了声,“那杨相觉得,谁能为父皇分忧?莫非你这内阁之首,要亲自前往雍州?”
杨耿忠目光扫向后面的几人,在王启瑞身上微微逗留。
王启瑞吓得脸色发白,手攥紧了发抖。
好在,杨耿忠没有点他,而是道:“臣举荐吏部尚书谢仝大人。”
此话一出,殿内一片鸦雀无声!
不少人眼神交换,默契地点点头……
早传闻谢仝才干出众,神童出身,又背靠谢氏大族,是下一任宰相的人选。
看样子,杨耿忠是迫不及待,要把这个后辈“送”走了。
可这一招其实很危险。
一旦谢仝安然归来,那他大概率能官升一级,内阁次辅跑不了。
“臣觉得杨相提议甚好,谢大人才干出众,在内阁中年纪尚轻,比我们这帮老骨头要好多了!”
王启瑞急忙站出来,毕竟杨耿忠“放他一马”,他自然要回报一下。
谢仝嘛……本就是他的竞争对手,顺带手的事!
洪帝看着一言不发的谢仝,面无表情地问道:“谢爱卿,你可愿往?”
谢仝站出来,恭敬地先一行礼,然后道:“为陛下分忧,乃我们当臣子的本分,臣责无旁贷。”
“可臣有一事不明,还恳请陛下准许,让臣问一问杨相。”
洪帝点头,“准了,朕也想知道。”
谢仝微笑,旋即看向杨耿忠。
“杨相,您为何举荐下官?莫非也是觉得下官年轻?”
杨耿忠温和笑道:“据本相所知,开国侯谢尚,乃谢大人本家堂兄,自幼便相识。”
“那临渊侯府在北境影响力极大,白王一死,可称得上北境第一贵胄。”
“若谢大人前去,临渊侯自当鼎力相助,对于赈灾自然是大有裨益!”
一番话滴水不漏,听了在场的文武百官,暗自都竖起大拇指。
要不说你杨耿忠是宰相呢!排除异己,都被你说得头头是道!
谢仝也是一脸恍然之色,“原来如此,下官确实有几年没兄弟团聚了。”
洪帝闻言,旋即拍案:“既然如此,谢仝,朕封你为‘巡北钦差’,督导去疫赈灾之事。”
“臣谢仝,遵旨!!”
下朝后。
李承浩冷冷瞥了杨耿忠一眼,直接离去。
杨耿忠则是收到郑仰维的消息,让他去御书房。
来到书房,洪帝正看着北境战报。
“陆三川带着剩下的十五万大军,已经归顺了镇北军。”
“林逍这小子,真不怕一口气把肚子撑破了。”
杨耿忠笑道:“镇北军自己的兵力,不过三万,其他都是鱼龙混杂,而且不少还是互相仇视。”
“想来用不了多久,镇北军自己就会出大乱子,到时候陛下就可以收回兵权了。”
洪帝轻笑道:“这个林逍,还是太年轻了,攻城易,守城难啊。”
“他真以为,李嗣白死前,下令让白王军归顺于他,是什么好心?”
“那是给他挖了一个坑,等着他往里跳,可惜……气血方刚的年轻人啊,禁不住诱惑。”
说完,洪帝抬头道:“杨相,说说吧,你让谢仝去雍州,究竟为何?”
“朕知道,太子不能去,王启瑞是太子的人,所以也不能去。”
“他们不是想为朕分忧,是想找个机会,去跟林逍见一面。”
“可谢仝……有什么特别的吗?要论临渊侯的亲族,朝堂上也不止谢仝一人啊。”
杨耿忠长叹一口气,正色道:“陛下,臣今年七十有三,近来越发感觉精力不济。”
“内阁之中,唯有二人不曾站队太子或藩王,便是兵部韦名庄,吏部谢仝。”
“可韦名庄为人过于刚直,且因为穆铁心一事,对陛下多有误会。”
“是以,能够接替首辅之位的,能让臣安心告老的,只有谢仝一人!”
洪帝点点头,眼中有一丝感动,“你是想托他一把,让他尽快成为内阁次辅?”
“不错,既要要为陛下分忧,刀山火海亦要去得!”
杨耿忠道:“只等谢大人归来,臣愿在朝堂上力举他担任次辅,还望陛下到时能够应允!”
“你有心了,只好谢仝把差事办好,朕答应你。”
“谢主隆恩!”
三日后。
雍州城。
随着十五万白王军回到雍州,雍州已经集结了足足二十万镇北军。
这还没算在北方边境驻守的数万边军和民兵。
雍州城附近,前所未有的“热闹”。
林逍要求,白王军和其它几个营的将士,全都暂时分开扎营。
该吃吃,该喝喝,做好防护工作,然后就是治疗伤员,照常练兵。
赵云霆、陆三川等人都规矩遵守,可未来的不确定性,还是让他们这几日都颇为担心。
可林逍似乎并不着急,而是忙着处理雍州内政,治理瘟病。
以及……改建白王府。
由于“白王”答应了推恩令,王府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加上李嗣白迟迟没有正式娶妻立世子,所以,王府直接被林逍接手,改成了“镇北将军府”。
一大早,顶着寒风,林逍就在王府门口,来回走动着。
穆婉莹在一旁陪着,脸上也很是期待。
不多时,一辆马车从大街上过来,缓缓停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最新章节,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最新章节,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