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昭(林石)混在人群中,她刻意控制着速度和呼吸,让自己保持在队伍中游偏后的位置,既不显眼,也不至于落到最后。风雪迷眼,寒气刺骨,沉重的背囊压得肩膀生疼。
但她体内那经过晶心洗礼的星辰之力缓缓流转,滋养着疲惫的筋骨,驱散着刺骨的寒意,让她比旁人显得从容许多。
然而,这份“从容”在某个时刻,引起了点将台上那道冰冷目光的注意。
当大部分新兵都气喘吁吁、狼狈不堪地跑过一半路程时,墨昭(林石)依旧保持着相对平稳的呼吸和步伐。她正越过一个落在后面、眼看就要支撑不住的瘦弱少年,甚至下意识地伸手托了他背囊一把,帮他稳住身形。
这个细微的动作,在混乱的队伍中并不起眼,却没能逃过厉寒枭那双鹰隼般的眼睛。
他幽深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冰冷的兴味,如同发现了猎物身上有趣的特质。他对着身旁那个刚刚出手的黑衣亲卫,极其轻微地扬了扬下巴。
黑衣亲卫会意,身形如同鬼魅般从点将台消失。
下一刻,墨昭(林石)只觉得一股阴冷的劲风自身后袭来!她心中警兆顿生,几乎是本能地调动星辰之力护住后背,同时身体向侧面一拧!
嗤啦!
一道乌光擦着她的旧皮袄划过,带起几缕破絮!
虽然没有伤到皮肉,但那股阴狠的力道却让她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栽倒在雪地里。
她猛地回头,只见那个黑衣亲卫如同融入风雪般的身影在不远处一闪而逝,冰冷的眼神如同毒蛇般在她脸上扫过,带着一丝警告和挑衅。
是针对!是试探!因为她在队伍中表现得太“不费力”?还是因为刚才那微不足道的“援手”?
墨昭(林石)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她不再刻意压制,体内星辰之力加速流转,稳住身形,深吸一口气,顶着风雪,反而加快了脚步!
瘦小的身影在茫茫雪原上,如同一根倔强的标枪,逆着风,奋力向前!
点将台上,厉寒枭看着那道在风雪中加速前行的瘦小身影,薄唇边那抹残忍的弧度似乎加深了一丝。
冰冷的狼瞳中,第一次清晰地映出了那个自称“林石”的新兵的模样。
“林石……”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声音在寒风中消散,带着一种发现猎物的、冰冷的兴味,“有点意思。”
风雪更大了,将新兵们的身影吞没。墨昭(林石)在雪地里奋力奔跑,心知自己已落入那位“血枭”的视线。前路艰险,但这寒锋砺骨之地,正是她磨砺自身、寻找星魂莲、并接近那冰封谷底的起点。而与厉寒枭的交锋,才刚刚拉开序幕。
黑石堡的日子,如同在冰冷的磨刀石上反复砥砺。风雪是背景,操练是日常,饥饿与疲惫是如影随形的伙伴。墨昭(化名林石)正式成为了陷阵营丁字营第七号窝棚的一员,也彻底见识到了这北境边关最残酷、最真实的底色。
卯时初刻的寒风如同裹着冰刀的鞭子,准时抽打在每一个丁字营士兵裸露的皮肤上。没有号角,只有厉寒枭那如同刮骨寒风般冰冷的命令,或者他麾下“寒鸦”亲卫无声的皮鞭催促。负重越野、冰水格斗、刀盾劈砍、弓弩速射……操练项目繁重到令人窒息,强度之大远超墨昭在姬无锋军中见过的任何训练。
“动作快!没吃饭吗?!”疤脸伍长赵疤的咆哮声在风雪中炸响,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动作稍慢的新兵脸上。他手中的皮鞭毫不留情地抽在一个摔倒的少年背上,留下一道刺目的血痕。少年闷哼一声,挣扎着爬起来,眼中满是恐惧和麻木。
墨昭(林石)混在队伍中,竭尽全力跟上节奏。沉重的制式木盾和长刀在她手中挥舞,每一次劈砍都力求标准。她刻意压制着体内星辰之力的运转,只让其维持在最基本的驱寒和恢复体力状态,避免引人注目。饶是如此,长期营养不良的身体和刻意压制的力量,依旧让她在极限操练下感到阵阵虚脱和肌肉撕裂般的疼痛。
丁字营的伙食,是冰冷的现实另一面。每日两餐,定量供应。所谓的“饭”,是粗糙得硌牙、混合着麸皮甚至砂砾的黑麦饼,硬得像石头,需要用冰水泡软才能勉强下咽。所谓的“菜”,是永远漂浮着几片烂菜叶、盐味寡淡的冰水汤。肉?那是梦里才有的奢侈品。只有立了战功,或者被上头“格外开恩”,才能见到一点油星。
窝棚里更是另一个世界。几十个大男人挤在狭小、潮湿、冰冷的空间里,汗臭、脚臭、伤口化脓的腥臭味混杂着劣质烟草的呛人气味,令人作呕。呼噜声、磨牙声、压抑的咳嗽声此起彼伏。疲惫至极的士兵们裹着薄薄的、散发着霉味的铺盖,蜷缩在冰冷的木板上,像一群等待被消耗的、沉默的牲口。
墨昭(林石)的位置在最角落,紧挨着湿冷的岩壁。她几乎整夜无法安眠,既要忍受环境的恶劣,又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有人起歹意。星辰之力在体内微弱的流转,是她唯一能汲取的温暖和支撑。
她默默观察着身边的“袍泽”。有像她一样为活命而来的流民,有欠下赌债跑路的混混,有被强征入伍的农夫子弟。他们大多眼神浑浊,带着被生活磨平棱角的麻木和对未来的绝望。唯一的念想,或许就是熬过训练,分到一份稍微好点的口粮,或者……在战场上侥幸活下来,搏一个微乎其微的晋升机会。
晋升?墨昭很快见识到了丁字营士兵晋升之难,难于上青天。
“看见老李头了吗?”一次短暂的休息间隙,一个脸上带着冻疮的瘦弱士兵(叫二狗)用下巴指了指角落里一个沉默地磨着刀的老兵,压低声音对墨昭说,“在陷阵营待了快十年了!大大小小几十仗,身上伤疤比衣服上的补丁还多!就因为没‘路子’,也没钱孝敬上头,到现在还是个普通大头兵!连个伙长都混不上!”二狗的语气里充满了兔死狐悲的凄凉。
墨昭沉默地看着那个老兵。他佝偻着背,眼神浑浊,布满老茧的手机械地磨着刀刃,仿佛那是他唯一能掌控的东西。十年的血与火,换来的只是满身伤痕和一腔无法言说的憋屈。这就是丁字营绝大多数士兵的命运缩影——如同这黑石堡下的冻土,被无尽的寒冷和重压凝固,看不到希望。
但她体内那经过晶心洗礼的星辰之力缓缓流转,滋养着疲惫的筋骨,驱散着刺骨的寒意,让她比旁人显得从容许多。
然而,这份“从容”在某个时刻,引起了点将台上那道冰冷目光的注意。
当大部分新兵都气喘吁吁、狼狈不堪地跑过一半路程时,墨昭(林石)依旧保持着相对平稳的呼吸和步伐。她正越过一个落在后面、眼看就要支撑不住的瘦弱少年,甚至下意识地伸手托了他背囊一把,帮他稳住身形。
这个细微的动作,在混乱的队伍中并不起眼,却没能逃过厉寒枭那双鹰隼般的眼睛。
他幽深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冰冷的兴味,如同发现了猎物身上有趣的特质。他对着身旁那个刚刚出手的黑衣亲卫,极其轻微地扬了扬下巴。
黑衣亲卫会意,身形如同鬼魅般从点将台消失。
下一刻,墨昭(林石)只觉得一股阴冷的劲风自身后袭来!她心中警兆顿生,几乎是本能地调动星辰之力护住后背,同时身体向侧面一拧!
嗤啦!
一道乌光擦着她的旧皮袄划过,带起几缕破絮!
虽然没有伤到皮肉,但那股阴狠的力道却让她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栽倒在雪地里。
她猛地回头,只见那个黑衣亲卫如同融入风雪般的身影在不远处一闪而逝,冰冷的眼神如同毒蛇般在她脸上扫过,带着一丝警告和挑衅。
是针对!是试探!因为她在队伍中表现得太“不费力”?还是因为刚才那微不足道的“援手”?
墨昭(林石)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她不再刻意压制,体内星辰之力加速流转,稳住身形,深吸一口气,顶着风雪,反而加快了脚步!
瘦小的身影在茫茫雪原上,如同一根倔强的标枪,逆着风,奋力向前!
点将台上,厉寒枭看着那道在风雪中加速前行的瘦小身影,薄唇边那抹残忍的弧度似乎加深了一丝。
冰冷的狼瞳中,第一次清晰地映出了那个自称“林石”的新兵的模样。
“林石……”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声音在寒风中消散,带着一种发现猎物的、冰冷的兴味,“有点意思。”
风雪更大了,将新兵们的身影吞没。墨昭(林石)在雪地里奋力奔跑,心知自己已落入那位“血枭”的视线。前路艰险,但这寒锋砺骨之地,正是她磨砺自身、寻找星魂莲、并接近那冰封谷底的起点。而与厉寒枭的交锋,才刚刚拉开序幕。
黑石堡的日子,如同在冰冷的磨刀石上反复砥砺。风雪是背景,操练是日常,饥饿与疲惫是如影随形的伙伴。墨昭(化名林石)正式成为了陷阵营丁字营第七号窝棚的一员,也彻底见识到了这北境边关最残酷、最真实的底色。
卯时初刻的寒风如同裹着冰刀的鞭子,准时抽打在每一个丁字营士兵裸露的皮肤上。没有号角,只有厉寒枭那如同刮骨寒风般冰冷的命令,或者他麾下“寒鸦”亲卫无声的皮鞭催促。负重越野、冰水格斗、刀盾劈砍、弓弩速射……操练项目繁重到令人窒息,强度之大远超墨昭在姬无锋军中见过的任何训练。
“动作快!没吃饭吗?!”疤脸伍长赵疤的咆哮声在风雪中炸响,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动作稍慢的新兵脸上。他手中的皮鞭毫不留情地抽在一个摔倒的少年背上,留下一道刺目的血痕。少年闷哼一声,挣扎着爬起来,眼中满是恐惧和麻木。
墨昭(林石)混在队伍中,竭尽全力跟上节奏。沉重的制式木盾和长刀在她手中挥舞,每一次劈砍都力求标准。她刻意压制着体内星辰之力的运转,只让其维持在最基本的驱寒和恢复体力状态,避免引人注目。饶是如此,长期营养不良的身体和刻意压制的力量,依旧让她在极限操练下感到阵阵虚脱和肌肉撕裂般的疼痛。
丁字营的伙食,是冰冷的现实另一面。每日两餐,定量供应。所谓的“饭”,是粗糙得硌牙、混合着麸皮甚至砂砾的黑麦饼,硬得像石头,需要用冰水泡软才能勉强下咽。所谓的“菜”,是永远漂浮着几片烂菜叶、盐味寡淡的冰水汤。肉?那是梦里才有的奢侈品。只有立了战功,或者被上头“格外开恩”,才能见到一点油星。
窝棚里更是另一个世界。几十个大男人挤在狭小、潮湿、冰冷的空间里,汗臭、脚臭、伤口化脓的腥臭味混杂着劣质烟草的呛人气味,令人作呕。呼噜声、磨牙声、压抑的咳嗽声此起彼伏。疲惫至极的士兵们裹着薄薄的、散发着霉味的铺盖,蜷缩在冰冷的木板上,像一群等待被消耗的、沉默的牲口。
墨昭(林石)的位置在最角落,紧挨着湿冷的岩壁。她几乎整夜无法安眠,既要忍受环境的恶劣,又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有人起歹意。星辰之力在体内微弱的流转,是她唯一能汲取的温暖和支撑。
她默默观察着身边的“袍泽”。有像她一样为活命而来的流民,有欠下赌债跑路的混混,有被强征入伍的农夫子弟。他们大多眼神浑浊,带着被生活磨平棱角的麻木和对未来的绝望。唯一的念想,或许就是熬过训练,分到一份稍微好点的口粮,或者……在战场上侥幸活下来,搏一个微乎其微的晋升机会。
晋升?墨昭很快见识到了丁字营士兵晋升之难,难于上青天。
“看见老李头了吗?”一次短暂的休息间隙,一个脸上带着冻疮的瘦弱士兵(叫二狗)用下巴指了指角落里一个沉默地磨着刀的老兵,压低声音对墨昭说,“在陷阵营待了快十年了!大大小小几十仗,身上伤疤比衣服上的补丁还多!就因为没‘路子’,也没钱孝敬上头,到现在还是个普通大头兵!连个伙长都混不上!”二狗的语气里充满了兔死狐悲的凄凉。
墨昭沉默地看着那个老兵。他佝偻着背,眼神浑浊,布满老茧的手机械地磨着刀刃,仿佛那是他唯一能掌控的东西。十年的血与火,换来的只是满身伤痕和一腔无法言说的憋屈。这就是丁字营绝大多数士兵的命运缩影——如同这黑石堡下的冻土,被无尽的寒冷和重压凝固,看不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