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公开检验,回春炉的炉火可以长时间保持稳定状态。
时间过了一个时辰,炉内依然带有温热。
“鲁源这手艺太厉害了,不愧是墨家传人,当真名不虚传。”
“有了省炭的新炉子,大伙再也不用担心冬天炭不够用了。”
墨家到底是个什么,乡亲们依旧弄不清楚,只知道一件事情,人家鲁源说到做到,有办法解决过冬木炭不足,改良取暖器物的能力。
议论声中,自然少不了带上柳书明。
望着眼前真实发生的一幕幕,柳书明脸色凝重。
张了张嘴巴,但又什么都没有说。
冲着曹德拱了拱手,挤出人群离开谷场。
一言不发目送柳书明离去,曹德心里犯起了嘀咕。
“可千万别给老子搞什么内讧。”
刚刚,曹德从柳书明看到了诸多复杂情绪。
不甘,鄙夷。
还有一丝丝的较劲。
从儒家诞生一直到封建社会瓦解,儒家始终有两个不共戴天的“大敌”。
墨家只能排名第二。
真正让儒家弟子恨得咬牙切齿的死对头,乃是法家。
饶是如此。
儒家和墨家子弟也还是老死不相往来,互相瞧不起对方。
“师父,这么好的东西,应该大量制作,分给全村人过冬取暖。”
石小勇咋咋呼呼的声音将曹德拉回了现实。
见众人都在看着自己,曹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道:“小勇说得没错,回春炉的效果确实神奇,按照鲁源的图纸,力争给每户人家都新建一座回春炉。”
经过和几名村老的商议,回春炉的材料由村里统一筹备。
争取寒冬腊月来临前,家家户户都用上回春炉。
确保这个冬天,青石村男女老少都能暖暖和和地过冬。
话音落下,四周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村民们围着鲁源不停地夸赞本领。
来到青石村落户至今,鲁源的脸上第一次挂上了自豪的笑容。
曹德凝视着还在散发热力的回春炉。
炉壁温度持续而稳定,热量没有丝毫浪费。
“若是能……”
下一刻,一个划时代的念头在曹德脑海中浮现。
回春炉能最大限度地留住炭火的热力。
能不能用类似办法留住太阳的热力呢?
仿造现代温室大棚的技术,冬天建一个简易的蔬菜棚子。
若能成功,冬天也能有新鲜蔬菜吃。
念头一旦升起,就再也压不下去。
自从墨家诞生,其技术就与农业密不可分。
有别于以木工活为主的鲁班。
墨家技术门类更广,擅长的农业发明也更多。
演示结束后,曹德单独把鲁源叫回家中,将自己关于温室大棚的想法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啊!!!”
听完曹德天马行空的想法,鲁源顿时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
嘴巴大的甚至能塞进一个只拳头。
“曹爷,我看您更像是墨家传人。”
“我也只是琢磨出一个大概,具体如何完成,还需要你从旁帮衬一二。”
曹德淡淡一笑,道明温室大棚想法源自于回春炉的双层结构和烟道保温。
鲁源摸着下巴想了一会。
刚被全村百姓众星捧月,称它是巧手能人,鲁大师精神亢奋得不得了。
没承想。
曹德也懂些奇思妙想的造物之术。
想了想,鲁源用树枝在雪地上画着草图。
“听您这么一说,蔬菜温棚确实有几分道理,回春炉是双层炉壁保温,大棚也可以做类似的结构,夜间温度低,可以在棚子外面加盖草帘,芦苇席,把寒气挡在外面。”
“还可以把棚子建成半地下,往下挖个一两尺,利用地温来维持温度,地底下暖和,能帮着棚子保温,棚子里再放些盛满水的大缸,白天太阳大的时候,水可以吸热,晚上温度降下来,水再慢慢释放热量。”
“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
曹德点头赞同,目前的关键是透光材料。
没有透光的东西,太阳热量进不来。
庄稼与蔬菜也照不到阳光。
“琉璃……可是太贵了……”
鲁源苦思冥想了半天,脑中能想到的透光材料只有琉璃。
可是琉璃的价格比黄金还贵。
一小块,就够普通人家过半年之用。
若是建一两座大棚,咬咬牙买一些也就罢了。
如果大面积铺设,琉璃这种东西将会第一个被淘汰。
纸和布又不透光,蒙上去跟盖了层被子一样。
“琉璃确实不行,成本太高想都不用想。”
曹德摇摇头,插话说道:“我倒是有个折中的主意,村里有不少麻纸,还有些比较稀疏的绢帛,这些东西虽然不透光,不过可以试试浸泡在桐油,鱼油里,通过浸泡和晾晒的方式改变它们的性能。”
担心鲁源听不太懂,曹德进行了生动而又形象地逐步介绍。
通过多道因地制宜的改良工序,纸和布将形成一层油膜。
油膜具有一定的透光性。
韧性和防水性也能得到改良。
最关键的是,这类材料的制作工艺简单,村民们学习几天就能上手操作。
成本低,材料好找。
适合大面积铺设。
“咱们北地冬日的阳光时间远高于其他地区,冬日暖阳与冰雪景观相映成趣,这说明太阳释放的热,完全可以用于这类暖棚。”
曹德最后进行了一番总结。
和同样寒冷的东北比起来,北地这边的日照时间更长。
早晚温差大。
下午的阳光十分充足。
鲁源眼睛一亮,忙说道:“这办法好!油浸过的纸和布不仅能透光,还能防水,下雨下雪都不怕,确实实用!”
“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曹爷,您这脑子真是太好用了。”
“呵呵呵,不好用,岂能给村里当带头人。”
曹德微微一笑,继续补充道:“除此之外,我还打算派人去附近有矿的地方,购买开采石材废弃的云母薄片,云母碎片量大价廉,稍微花点银钱打通矿场管事,有多少我们都能拉回来。”
“届时,还需你带着一些巧手之人,将云母碎片制造成关键部位的透光材料,比如棚顶和观察窗,这些地方需要更好的透光,咱们还可以把云母碎片镶嵌在油纸层,进一步增加透光性,这样效果更好。”
鲁源越听越亢奋。
云母这东西他知道,之前乞讨时在矿场见过。
确实如曹德所讲。
矿场开采石头的时候,会挖出来不少云母碎片。
完好无损的云母价格不菲,至于破损云母碎片,基本上没人要。
时间过了一个时辰,炉内依然带有温热。
“鲁源这手艺太厉害了,不愧是墨家传人,当真名不虚传。”
“有了省炭的新炉子,大伙再也不用担心冬天炭不够用了。”
墨家到底是个什么,乡亲们依旧弄不清楚,只知道一件事情,人家鲁源说到做到,有办法解决过冬木炭不足,改良取暖器物的能力。
议论声中,自然少不了带上柳书明。
望着眼前真实发生的一幕幕,柳书明脸色凝重。
张了张嘴巴,但又什么都没有说。
冲着曹德拱了拱手,挤出人群离开谷场。
一言不发目送柳书明离去,曹德心里犯起了嘀咕。
“可千万别给老子搞什么内讧。”
刚刚,曹德从柳书明看到了诸多复杂情绪。
不甘,鄙夷。
还有一丝丝的较劲。
从儒家诞生一直到封建社会瓦解,儒家始终有两个不共戴天的“大敌”。
墨家只能排名第二。
真正让儒家弟子恨得咬牙切齿的死对头,乃是法家。
饶是如此。
儒家和墨家子弟也还是老死不相往来,互相瞧不起对方。
“师父,这么好的东西,应该大量制作,分给全村人过冬取暖。”
石小勇咋咋呼呼的声音将曹德拉回了现实。
见众人都在看着自己,曹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道:“小勇说得没错,回春炉的效果确实神奇,按照鲁源的图纸,力争给每户人家都新建一座回春炉。”
经过和几名村老的商议,回春炉的材料由村里统一筹备。
争取寒冬腊月来临前,家家户户都用上回春炉。
确保这个冬天,青石村男女老少都能暖暖和和地过冬。
话音落下,四周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村民们围着鲁源不停地夸赞本领。
来到青石村落户至今,鲁源的脸上第一次挂上了自豪的笑容。
曹德凝视着还在散发热力的回春炉。
炉壁温度持续而稳定,热量没有丝毫浪费。
“若是能……”
下一刻,一个划时代的念头在曹德脑海中浮现。
回春炉能最大限度地留住炭火的热力。
能不能用类似办法留住太阳的热力呢?
仿造现代温室大棚的技术,冬天建一个简易的蔬菜棚子。
若能成功,冬天也能有新鲜蔬菜吃。
念头一旦升起,就再也压不下去。
自从墨家诞生,其技术就与农业密不可分。
有别于以木工活为主的鲁班。
墨家技术门类更广,擅长的农业发明也更多。
演示结束后,曹德单独把鲁源叫回家中,将自己关于温室大棚的想法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啊!!!”
听完曹德天马行空的想法,鲁源顿时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
嘴巴大的甚至能塞进一个只拳头。
“曹爷,我看您更像是墨家传人。”
“我也只是琢磨出一个大概,具体如何完成,还需要你从旁帮衬一二。”
曹德淡淡一笑,道明温室大棚想法源自于回春炉的双层结构和烟道保温。
鲁源摸着下巴想了一会。
刚被全村百姓众星捧月,称它是巧手能人,鲁大师精神亢奋得不得了。
没承想。
曹德也懂些奇思妙想的造物之术。
想了想,鲁源用树枝在雪地上画着草图。
“听您这么一说,蔬菜温棚确实有几分道理,回春炉是双层炉壁保温,大棚也可以做类似的结构,夜间温度低,可以在棚子外面加盖草帘,芦苇席,把寒气挡在外面。”
“还可以把棚子建成半地下,往下挖个一两尺,利用地温来维持温度,地底下暖和,能帮着棚子保温,棚子里再放些盛满水的大缸,白天太阳大的时候,水可以吸热,晚上温度降下来,水再慢慢释放热量。”
“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
曹德点头赞同,目前的关键是透光材料。
没有透光的东西,太阳热量进不来。
庄稼与蔬菜也照不到阳光。
“琉璃……可是太贵了……”
鲁源苦思冥想了半天,脑中能想到的透光材料只有琉璃。
可是琉璃的价格比黄金还贵。
一小块,就够普通人家过半年之用。
若是建一两座大棚,咬咬牙买一些也就罢了。
如果大面积铺设,琉璃这种东西将会第一个被淘汰。
纸和布又不透光,蒙上去跟盖了层被子一样。
“琉璃确实不行,成本太高想都不用想。”
曹德摇摇头,插话说道:“我倒是有个折中的主意,村里有不少麻纸,还有些比较稀疏的绢帛,这些东西虽然不透光,不过可以试试浸泡在桐油,鱼油里,通过浸泡和晾晒的方式改变它们的性能。”
担心鲁源听不太懂,曹德进行了生动而又形象地逐步介绍。
通过多道因地制宜的改良工序,纸和布将形成一层油膜。
油膜具有一定的透光性。
韧性和防水性也能得到改良。
最关键的是,这类材料的制作工艺简单,村民们学习几天就能上手操作。
成本低,材料好找。
适合大面积铺设。
“咱们北地冬日的阳光时间远高于其他地区,冬日暖阳与冰雪景观相映成趣,这说明太阳释放的热,完全可以用于这类暖棚。”
曹德最后进行了一番总结。
和同样寒冷的东北比起来,北地这边的日照时间更长。
早晚温差大。
下午的阳光十分充足。
鲁源眼睛一亮,忙说道:“这办法好!油浸过的纸和布不仅能透光,还能防水,下雨下雪都不怕,确实实用!”
“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曹爷,您这脑子真是太好用了。”
“呵呵呵,不好用,岂能给村里当带头人。”
曹德微微一笑,继续补充道:“除此之外,我还打算派人去附近有矿的地方,购买开采石材废弃的云母薄片,云母碎片量大价廉,稍微花点银钱打通矿场管事,有多少我们都能拉回来。”
“届时,还需你带着一些巧手之人,将云母碎片制造成关键部位的透光材料,比如棚顶和观察窗,这些地方需要更好的透光,咱们还可以把云母碎片镶嵌在油纸层,进一步增加透光性,这样效果更好。”
鲁源越听越亢奋。
云母这东西他知道,之前乞讨时在矿场见过。
确实如曹德所讲。
矿场开采石头的时候,会挖出来不少云母碎片。
完好无损的云母价格不菲,至于破损云母碎片,基本上没人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最新章节,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最新章节,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