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手枪,邓岳川吓得浑身发麻:“师父,您这东西从哪来的?”
“怕什么?我走了半辈子江湖,有把枪有什么大惊小怪?你会使枪么?”
“我不会,我摸都没摸过。”
“你爹在生意场上也是狠人,他连枪都不教你用?”老王把枪塞到了邓岳川手上,“这枪我送你了。”
邓岳川不敢收:“师父,我拿着这个东西也没什么用。”
“有用,这不是一般的枪,这是碗里种出来的,灵性都捋顺了,枪枪都能打响,只要你看得准,看到哪就打到哪,拿到街上卖,两千大洋都不算多。”
“师父,这么珍贵的东西,给了弟子又有什么用,这不就糟蹋了么……”
“不糟蹋,我想让你用它杀了张来福,给我出了这口恶气。”
“我真没这个本事,我连只鸡都没杀过!”
“杀人比杀鸡容易,不用放血,也不用拔毛,一枪下去就完事儿了。”王师傅又拿了一盒子大洋,放在了邓岳川面前。
邓岳川含着眼泪,连连摇头:“师父,你这是让我送死,你都说张来福是手艺人了,我哪能打得过手艺人?”
“他刚入行,什么都不懂,现在连一盏完整的灯笼都做不出来。你杀了他,我把他手艺精给你,我再给你找个碗,到时候你就成手艺人了。”
王师傅不停加价,邓岳川的心尖儿一阵阵哆嗦。
说不想,那是假的,万生州的人,哪一个不想成为手艺人。
可杀人这事儿,对邓岳川的挑战还是太大了。
王师傅啃了个鸡腿,喝了一碗酒:“跟你说这么多,都算我白费唾沫,像你这样没种的人,还跟着我干什么?
我给两块大洋,你回家种地去吧,种地的时候也躲着点手艺人,人家拿起锄头,就能把你吓死!”
邓岳川咬咬牙,把手枪攥在了手里,把碗里的酒给喝了:“师父,什么时候动手?”
“别急,我得筹备一下,还得找个人帮你。”王挑灯给邓岳川又倒了杯酒。
……
张来福在屋子里研究闹钟,大致研究出来了一些规律。
不上发条,表针全都不动。
每次上完发条,闹钟的表针会动,速度和正常时钟相反,时针比分针快,分针比秒针快。
这个闹钟十二个小时可以上一次发条,是因为它本身就有这个特性,还是因为张来福能力有限,这个还不得而知。
无论拧多少圈发条,最终闹钟上显示的都是一点钟,这应该是张来福能力导致的,因为他听老舵子说过,闹钟可以指向两点,但张来福现在做不到。
指向一点钟后,闹铃下边肯定会钻出来一团绿烟。
这团绿烟从来没有伤过张来福,就算张来福正常呼吸,只要他拿着闹钟,这团绿烟就不会靠近他。
但有一次,桌子下边钻出来一只蟑螂,张来福抱着闹钟看了蟑螂一眼,绿烟立刻冲向了蟑螂,蟑螂沾上了绿烟,当场就死了。
这烟确实有毒,能跟着张来福的眼神跑,至于为什么能感知到张来福的眼神,这点还不清楚。
一分钟之内,无论毒没毒到活物,绿烟肯定要钻回到闹钟里,三个表针会立刻还原,再次指向十二点。
其他的规律暂时没有发现。
除了琢磨闹钟,张来福也在认真琢磨手艺,做灯笼骨架的基本功他都会了,唯独差了一点,老亮让他顺着竹筋的劲儿摸索,张来福摸了这么多天,也没找到竹筋的劲儿在哪。
他都把灯笼当媳妇儿了,为什么就摸不准这根筋呢?
这个真需要点经验,不是单纯靠天赋就能掌握的,张来福着急,一天捋断几百根竹条,手指头磨得全是口子,可惜没太大长进。
这么练下去,手指头得受重伤,张来福先不做骨架,他跟老亮学了点特殊手艺。
纸灯笼可以当兵刃用,一招一式特别有讲究,老亮会不少招式,张来福是手艺人,人和灯笼配合得特别默契,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老亮的本事都学来了。
练武是个很有意思的事,尤其是掌握了一定基础之后,越玩花样越多。张来福左手拿着竹竿子,右手拿着毛边纸,照着老亮给的一套书,正在屋子里练武,忽听伙计小安在门外招呼:“来福,当家的找你跑趟腿。”
一说跑腿,其实就是招呼张来福学艺。
只是平时来的都是伙计小楚,怎么今天来的是小安?
张来福答应一声:“马上就去。”
他没急着出门,先找了一件棉袄披在身上。
这棉袄是何胜军送的,又肥又大,还特别厚。
张来福拿出了小柱子送给他的针线盒子,从之前那件脏兮兮的长衫上扯下来一块布,在棉袄下摆里边缝了个暗兜,把闹钟装了进去。
他对着镜子走了几步,感觉下摆不太自然,拆了暗兜,重新缝了几次,确定看不出破绽,张来福出门了。
到了老亮门前,张来福叫了好几声,里边没人答应。
张来福觉得状况不对,正要回自己房间,忽听王挑灯在身后道:“来福,好些日子没见你了。”
“师父!”张来福回身行了一礼,“您这些日子上哪去了?”
“我去那个,我哪也,我没去……”王师傅半天接不上来,这话本该是他问张来福的。
“算了,别说这个了,”王师傅摆摆手,“我听说掌柜的教了你不少本事,现在应该会做骨架了吧?做一个我看看。”
张来福点点头:“我不做。”
王挑灯怒道:“不做你点什么头?你为什么不做?我是你师父,还管不了你了?”
“掌柜的让我去跑腿,我这正忙着。”
“掌柜的出门了,事情吩咐给我了。”
“吩咐给你了,那你去跑腿吧。”张来福转身就走。
“回来!你先做个骨架给我看看,一会儿再去给掌柜的跑腿儿。”王师傅从袖子里甩出来八根小竹条,又从袖子里甩出来一截蜡烛,指尖一捻,蜡烛着了。
王师傅烤好了竹条,直接扔给了张来福,张来福伸手把竹条接住,接得又稳又准,一点没烫着。
“师父,你看好了!”张来福拉开架势,戴上手套,把竹条掰弯了,弧度上稍微有点偏差,勉强也能支起来个骨架。
弄出这么大动静,周围有不少工人和学徒过来围观。
王师傅看着张来福做的骨架,目光柔和了许多。
“来福,你是真下功夫了,你把手套摘了,让他们看看你的手。”
张来福有些意外,王师傅这态度转变得有点快,他摘了手套,其他人看到他满手的口子,都小声议论。
“学手艺不容易呀!”
“来福这孩子就是有出息,要不掌柜的怎么就看上他了!”
陈小旺还有点哽咽:“来福哥,好样的!”
王师傅捋了捋竹子骨:“你这手法已经没什么可挑剔了,唯独在竹筋劲儿上还差点火候。”
张来福连连点头。
要不说这是当家的师傅,一眼就能看出要害所在。
“可这竹筋劲儿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出来的,我当初练了整整两年,也没什么太大起色。”王师傅好像也犯难了。
众人议论道:“还得下苦功啊。”
“不下苦功,哪能学得来手艺呀。”
陈小旺咬着牙,攥着拳头:“来福哥,你多下功夫,肯定行的!”
张来福正打算和陈小旺聊聊天,忽听王师傅道:“来福,你去老船坞铁格仓,买一捆灰眼竹子回来。”
张来福一怔:“老船坞在什么地方,买这个竹子做什么?”
陈小旺道:“跑腿的事儿让我去做吧,我知道老船坞在哪。”
“你去做?你算哪颗葱?”王师傅瞪了陈小旺一眼,“大当家的让我教来福手艺,你跟着凑什么热闹?滚去糊灯笼去!”
陈小旺低着头走了,王师傅压低声音,对张来福说:“灰眼竹子有灵性,筋劲儿最足,最适合拿来练手,这是我独门诀窍,不能让他们偷学,你赶紧买竹子去吧。”
“怕什么?我走了半辈子江湖,有把枪有什么大惊小怪?你会使枪么?”
“我不会,我摸都没摸过。”
“你爹在生意场上也是狠人,他连枪都不教你用?”老王把枪塞到了邓岳川手上,“这枪我送你了。”
邓岳川不敢收:“师父,我拿着这个东西也没什么用。”
“有用,这不是一般的枪,这是碗里种出来的,灵性都捋顺了,枪枪都能打响,只要你看得准,看到哪就打到哪,拿到街上卖,两千大洋都不算多。”
“师父,这么珍贵的东西,给了弟子又有什么用,这不就糟蹋了么……”
“不糟蹋,我想让你用它杀了张来福,给我出了这口恶气。”
“我真没这个本事,我连只鸡都没杀过!”
“杀人比杀鸡容易,不用放血,也不用拔毛,一枪下去就完事儿了。”王师傅又拿了一盒子大洋,放在了邓岳川面前。
邓岳川含着眼泪,连连摇头:“师父,你这是让我送死,你都说张来福是手艺人了,我哪能打得过手艺人?”
“他刚入行,什么都不懂,现在连一盏完整的灯笼都做不出来。你杀了他,我把他手艺精给你,我再给你找个碗,到时候你就成手艺人了。”
王师傅不停加价,邓岳川的心尖儿一阵阵哆嗦。
说不想,那是假的,万生州的人,哪一个不想成为手艺人。
可杀人这事儿,对邓岳川的挑战还是太大了。
王师傅啃了个鸡腿,喝了一碗酒:“跟你说这么多,都算我白费唾沫,像你这样没种的人,还跟着我干什么?
我给两块大洋,你回家种地去吧,种地的时候也躲着点手艺人,人家拿起锄头,就能把你吓死!”
邓岳川咬咬牙,把手枪攥在了手里,把碗里的酒给喝了:“师父,什么时候动手?”
“别急,我得筹备一下,还得找个人帮你。”王挑灯给邓岳川又倒了杯酒。
……
张来福在屋子里研究闹钟,大致研究出来了一些规律。
不上发条,表针全都不动。
每次上完发条,闹钟的表针会动,速度和正常时钟相反,时针比分针快,分针比秒针快。
这个闹钟十二个小时可以上一次发条,是因为它本身就有这个特性,还是因为张来福能力有限,这个还不得而知。
无论拧多少圈发条,最终闹钟上显示的都是一点钟,这应该是张来福能力导致的,因为他听老舵子说过,闹钟可以指向两点,但张来福现在做不到。
指向一点钟后,闹铃下边肯定会钻出来一团绿烟。
这团绿烟从来没有伤过张来福,就算张来福正常呼吸,只要他拿着闹钟,这团绿烟就不会靠近他。
但有一次,桌子下边钻出来一只蟑螂,张来福抱着闹钟看了蟑螂一眼,绿烟立刻冲向了蟑螂,蟑螂沾上了绿烟,当场就死了。
这烟确实有毒,能跟着张来福的眼神跑,至于为什么能感知到张来福的眼神,这点还不清楚。
一分钟之内,无论毒没毒到活物,绿烟肯定要钻回到闹钟里,三个表针会立刻还原,再次指向十二点。
其他的规律暂时没有发现。
除了琢磨闹钟,张来福也在认真琢磨手艺,做灯笼骨架的基本功他都会了,唯独差了一点,老亮让他顺着竹筋的劲儿摸索,张来福摸了这么多天,也没找到竹筋的劲儿在哪。
他都把灯笼当媳妇儿了,为什么就摸不准这根筋呢?
这个真需要点经验,不是单纯靠天赋就能掌握的,张来福着急,一天捋断几百根竹条,手指头磨得全是口子,可惜没太大长进。
这么练下去,手指头得受重伤,张来福先不做骨架,他跟老亮学了点特殊手艺。
纸灯笼可以当兵刃用,一招一式特别有讲究,老亮会不少招式,张来福是手艺人,人和灯笼配合得特别默契,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老亮的本事都学来了。
练武是个很有意思的事,尤其是掌握了一定基础之后,越玩花样越多。张来福左手拿着竹竿子,右手拿着毛边纸,照着老亮给的一套书,正在屋子里练武,忽听伙计小安在门外招呼:“来福,当家的找你跑趟腿。”
一说跑腿,其实就是招呼张来福学艺。
只是平时来的都是伙计小楚,怎么今天来的是小安?
张来福答应一声:“马上就去。”
他没急着出门,先找了一件棉袄披在身上。
这棉袄是何胜军送的,又肥又大,还特别厚。
张来福拿出了小柱子送给他的针线盒子,从之前那件脏兮兮的长衫上扯下来一块布,在棉袄下摆里边缝了个暗兜,把闹钟装了进去。
他对着镜子走了几步,感觉下摆不太自然,拆了暗兜,重新缝了几次,确定看不出破绽,张来福出门了。
到了老亮门前,张来福叫了好几声,里边没人答应。
张来福觉得状况不对,正要回自己房间,忽听王挑灯在身后道:“来福,好些日子没见你了。”
“师父!”张来福回身行了一礼,“您这些日子上哪去了?”
“我去那个,我哪也,我没去……”王师傅半天接不上来,这话本该是他问张来福的。
“算了,别说这个了,”王师傅摆摆手,“我听说掌柜的教了你不少本事,现在应该会做骨架了吧?做一个我看看。”
张来福点点头:“我不做。”
王挑灯怒道:“不做你点什么头?你为什么不做?我是你师父,还管不了你了?”
“掌柜的让我去跑腿,我这正忙着。”
“掌柜的出门了,事情吩咐给我了。”
“吩咐给你了,那你去跑腿吧。”张来福转身就走。
“回来!你先做个骨架给我看看,一会儿再去给掌柜的跑腿儿。”王师傅从袖子里甩出来八根小竹条,又从袖子里甩出来一截蜡烛,指尖一捻,蜡烛着了。
王师傅烤好了竹条,直接扔给了张来福,张来福伸手把竹条接住,接得又稳又准,一点没烫着。
“师父,你看好了!”张来福拉开架势,戴上手套,把竹条掰弯了,弧度上稍微有点偏差,勉强也能支起来个骨架。
弄出这么大动静,周围有不少工人和学徒过来围观。
王师傅看着张来福做的骨架,目光柔和了许多。
“来福,你是真下功夫了,你把手套摘了,让他们看看你的手。”
张来福有些意外,王师傅这态度转变得有点快,他摘了手套,其他人看到他满手的口子,都小声议论。
“学手艺不容易呀!”
“来福这孩子就是有出息,要不掌柜的怎么就看上他了!”
陈小旺还有点哽咽:“来福哥,好样的!”
王师傅捋了捋竹子骨:“你这手法已经没什么可挑剔了,唯独在竹筋劲儿上还差点火候。”
张来福连连点头。
要不说这是当家的师傅,一眼就能看出要害所在。
“可这竹筋劲儿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出来的,我当初练了整整两年,也没什么太大起色。”王师傅好像也犯难了。
众人议论道:“还得下苦功啊。”
“不下苦功,哪能学得来手艺呀。”
陈小旺咬着牙,攥着拳头:“来福哥,你多下功夫,肯定行的!”
张来福正打算和陈小旺聊聊天,忽听王师傅道:“来福,你去老船坞铁格仓,买一捆灰眼竹子回来。”
张来福一怔:“老船坞在什么地方,买这个竹子做什么?”
陈小旺道:“跑腿的事儿让我去做吧,我知道老船坞在哪。”
“你去做?你算哪颗葱?”王师傅瞪了陈小旺一眼,“大当家的让我教来福手艺,你跟着凑什么热闹?滚去糊灯笼去!”
陈小旺低着头走了,王师傅压低声音,对张来福说:“灰眼竹子有灵性,筋劲儿最足,最适合拿来练手,这是我独门诀窍,不能让他们偷学,你赶紧买竹子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