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徐妙云捂着嘴,身体控制不住地向后退了一步。

  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脑海中,反复回荡着自己刚才盛气凌人、兴师问罪的模样。

  如果可以,她现在只想狠狠给自己一巴掌。

  自己孙子安然无恙地从战场上回来,自己不过是听了些风言风语,便迫不及待地跑来质问。

  质问谁?

  质问那个为了保护自己孙子,亲手将七个儿子送上战场,如今只回来一个重伤的男人。

  质问那个身为三军统帅,本可安坐中军帐,却将自己血脉尽数派往最前线的“鬼相”。

  他明明有无数种选择,可以派任何一支精锐亲兵去暗中保护皇太孙。

  这对他而言,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可他没有。

  他偏偏派了自己的儿子们。

  为的什么?

  徐妙云在这一刻,前所未有地清醒。

  是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众口!是为了让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们看到,天家与国同休,储君与士卒同袍!

  是为了让那些将门勋贵明白,大明的军功,要用命来换,谁也不能例外!

  更是为了……让朱家的江山,不寒了天下将士的心!

  而自己……

  还在为了孙儿受了点惊吓,就跑来兴师问罪。

  她当着一个刚刚失去了六个儿子的父亲的面,质问他为何要让自己的孙子身处险境。

  这一刻,徐妙云只觉得自己的脸颊火辣辣地疼。

  朱瞻基跪在地上,他设想过无数种可能。

  木师会愤怒,会悲恸,会失望,甚至会冷漠地将他赶出去。

  他都认。

  可他唯独没有想到,木师会笑。

  似乎是看出了两人的窘迫与崩溃,木正居缓缓转过身,没有再看他们。

  他挺直的背影,对着窗外那一片萧瑟的冬景。

  “人固有一死,没什么值得悲哀的。”

  他似乎平静如初,“一家哭,总好过一路哭。一人死,总好过万民苦。”

  “他们是木家的好男儿,更是大明的好将士。为国捐躯,马革裹尸,是他们身为军人的荣耀。”

  木正居故作轻松的挥了挥手。“如果没有别的事,皇后娘娘就带着太孙殿下,回宫吧。”

  “臣要给他们写信了。”

  他口中的“他们”,指的是阵亡将士的家属。

  而他自己的家书,又该写给谁呢?

  ......

  天幕之外,众人看着画面里那个孤寂的背影,久久无言。

  天幕上,弹幕在沉寂了许久之后,终于再次滚动。

  【一家哭总好过一路哭,一人死总好过万民苦……这是他说的第二遍了!】

  【他真的……我哭死。明明自己才是最痛苦的那个人,却还要反过来安慰别人。】

  【用自己六个儿子的命,给未来的宣德大帝,上了最刻骨铭心的一课——何为君,何为国,何为天下。】

  【这一场历练,比任何帝王之术,都管用。】

  徐妙云和朱瞻基已经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木府的。

  寒风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可他们却感觉不到丝毫寒冷。

  两人一路无言,直到宫门之前,朱瞻基才停下脚步,对着徐妙云,深深一拜。

  “皇奶奶,孙儿明白了。”

  徐妙云看着自己这个一夜之间仿佛长大了十岁的孙子,嘴唇翕动,最终却只是叹了口气,抬手,轻轻抚摸着他的头。

  木府的门,缓缓关上。

  天幕上的画面,也随之定格在那个望着窗外雪景的孤寂背影上。

  【讲真的,我现在有点明白,为什么后世史书会说‘成化之后,再无雄主’了。不是后面的皇帝不行,而是他们再也遇不到木正居这样的传家宝了。】

  【是啊,能让三代雄主都心甘情愿把传国玉玺交给他保管的臣子,古往今来,除了丞相也就这一个了。】

  【他的功绩、他的谋略、他的牺牲……随便拎出来一样,都足以名垂青史。

  可他到底给大明,给后世,留下的最有用,影响最深远的东西是什么?】

  这个问题,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就在此时,天幕画面再次切换,一间窗明几净的教室。

  柔和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年轻的脸庞上。

  讲台上,一个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老师,正微笑着看着台下的学生。

  “好了同学们,关于木文正公的生平,我们已经讲得差不多了。”

  “现在,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他敲了敲白板,“在你们看来,木公留给后世数百年,最有用、影响最深远的一项制度,或者说贡献,是什么?”

  话音刚落,台下的手臂“唰”地一下,举起了一大片。

  “老师!我知道!”一个坐在前排的短发女生抢先站了起来,“是‘格物精神’!”

  “‘再高的皇权也会在历史中消散,而这些定律,将随着这片寰宇永存’!这句话现在还是我们物理系所有学生的座右铭!”

  “不对!”后排一个高个子男生立刻反驳,“我认为是‘天下为公’的思想!"

  “木公的《文正公集》第五卷里明确提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这才是我们华夏文明能摆脱封建王朝周期律,走向共和的根本思想基石!”

  “是废除活人殉葬制度!”

  “是文化开放,实行民族融合!”

  “是藩王出海,为华夏开辟了第二生存空间!”

  同学们七嘴八舌,每个人都从自己理解的角度,给出了心中认为最重要的答案。

  而每一个答案,都代表着木正居一项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丰功伟绩。

  奉天殿内的君臣们听着,脸上的表情也从最初的震惊错愕,慢慢变成了自豪,与有荣焉。

  虽然这些制度想要解决的根源就是他们,但这些都不重要!

  听着这些如数家珍般的功绩,朱元璋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

  仿佛那个被后世敬仰的“木圣人”,真的是他洪武朝的臣子。

  讲台上的老师静静地听着,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

  直到教室里的声音渐渐平息,他才笑着摇了摇头。

  “大家说的都对。这些,都是木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但是……”他话锋一转,按下了手中遥控器。

  身后的白色触控板上,亮起了一段影像。

  画面有些模糊,像是从古老的资料中修复而来。

  “我这一生,见过太多的战争。”

  木正居的独白,通过影像,响彻在所有人的耳边。

  “兄弟相残,同室操戈。都打着‘为了大明’的旗号,却做着让大明流血不止的事。”

  “我曾想,如何才能终结这一切。”

  “后来我想明白了,人性的贪婪与纷争,是无法根除的。堵不如疏。”

  “既然不能让你们不打,那就在你们动刀之前,给你们一个可以坐下来谈的地方。”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最新章节,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