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九声音平静,带着一丝调侃。他将写好的圣旨小心卷起,放在御案一角。

  李自成脚步停下,他看着赵九,眼中疑惑。

  赵九站起身,缓步走下御阶。他先是扶起王承恩,背后走到李自成面前,侧身伸手。

  “请。”

  李自成眉头紧锁,他看了看赵九,又看了看自己身后蜂拥而入的士卒。

  赵九只看着他,眼中没有丝毫波澜。

  几息后,李自成终究还是跟着赵九走到龙椅旁。

  赵九在旁边的软榻上坐下,手一指,示意李自成坐龙椅。

  “不必。”李自成坐到了一旁的太师椅上,手按在刀柄。他没敢坐龙椅。

  赵九笑笑,也不强求。他拿起御案上的茶盏,倒满两杯。一杯推给李自成。

  “此乃贡品,太平猴魁。尝尝看。”

  李自成接过嗅了嗅茶香,又看看赵九,眉头微动。

  这是什么操作?他有些摸不透眼前这个皇帝。

  “陛下不跑,反倒在此饮茶,是何道理?”

  “跑?”赵九端起茶盏,轻啜一口,“天下皆朕之土,四海皆朕之臣。朕能跑到何处?又能跑到谁的天下?”

  他放下茶盏,背对着李自成,目光投向夜空。

  夜幕沉沉,笼罩着这座满目疮痍的京师城。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朕这龙椅,坐得再久,也终究要换人。”赵九语气平静,没有丝毫留恋,“但换了谁来坐,这天下,却还是汉人的天下。”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李自成身上。

  “李闯王,攻入京师,乃是顺应天命。这天下大势,风云变幻,你可知,这真正的威胁,并非来自这紫禁城?”

  “李闯王带兵入京,可曾留意京城以北,关外之势?”

  李自成手一顿。

  “关外蛮夷?”

  “非蛮夷,乃大清。”赵九轻描淡写纠正,“皇太极已改国号。如今,不再是那个只懂得打草谷的部落。他们已窥我中原腹地,虎视眈眈。”

  他拿起筷子,夹起盘中一块糕点。

  “京城之北,山海关外,尚有吴三桂十万精锐。一旦京城有变,恐难保其心。”

  李自成不是愚笨之人,赵九这几句话,看似闲聊,实则暗藏深意。

  “陛下……”李自成放下茶盏,声音渐沉,“醉翁之意不在酒。不知陛下,到底是何用意?”

  赵九听着他的询问,笑了。他从袖中取出一卷明黄色卷轴,拍在御案上。

  “这是朕的退位诏书。”

  “一年前,朕便已准备妥当,并加盖传国玉玺。”赵九指指卷轴,“如何做,全看你自己。”

  李自成霍然起身。他盯着那卷轴,又看向赵九。

  他想过崇祯会顽抗,会求饶,甚至会假扮太监逃跑。

  但他从未想过,这亡国之君,竟会主动给他退位诏书!而且,还是一年前就准备好的!

  这意味着,这皇帝,早有退位的打算!甚至,早就预料到了今日的局面!

  李自成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本以为自己是天命所归,是替天行道。可这皇帝,却似乎比他更早看到了这一切。

  “陛下,你这是何意?”李自成直视赵九,试图从他眼中看出哪怕一丝破绽。

  “何意?”赵九反问,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李闯王,你攻入京师,名不正,言不顺。”

  “若无朕这退位诏书,你即使坐上龙椅,也终究会被人诟病。”

  他伸手指了指圣旨,“有了它,你便是承天顺命。你并非谋逆,而是奉诏平乱。这便是名正言顺。”

  “但朕有一个要求。”赵九语气一转。

  “什么要求?”李自成疑惑。

  “你的新国号,必须为‘后明’!”

  “后明?”李自成皱眉。

  改国号为“后明”?这算什么要求?他本以为赵九会提出放他一条生路,或者保全朱家血脉之类的条件。

  “我闯军威名赫赫,为何要冠以‘明’字?”

  “因为大明,代表的不是朕一人,而是这片土地,是木圣,是这天下万万百姓。”赵九声音提高。

  “这是朕的底线!你若真有天下之志,便当明白!”

  他眼神锐利,直刺李自成,“你若不愿,那便杀了朕。这诏书,你也拿去。”

  李自成看着桌上的退位诏书,又看着赵九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

  他没有去仔细查看诏书的真伪,因为他能感觉到,这皇帝,没有在说谎。

  这魄力,这见解,他不认为这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能说出来的话。

  大殿之内,李自成与赵九对视,空气凝固。

  突然,李自成笑了。

  “你不怕我杀了你?”

  他抬手指向殿外,“而且你就这么断定我打不过皇太极?”

  “况且如今京师已破,天下已定。你已是案板上的鱼肉。你有何资格,与我谈条件?”

  赵九也笑了,他看着李自成,“李闯王,你说的没错。朕确实是案板上的鱼肉。”

  他端起茶杯微抿一口,“但朕的价值,可不仅仅是一条鱼肉。”

  赵九轻声笑着,直视李自成。

  “届时朕若真死在了这乾清宫内。”

  “若无这退位诏书,南京官员必定扶持太子朱慈烺继位。大明国号,便可继续。”

  他指指诏书。

  “若你用此诏书,便是名正言顺。承接大明社稷,改不改国号对你来说都没损失。”

  他摊开手。

  “若你真心不愿,那我也拿你没办法。”

  赵九目光如炬,直视李自成。

  “但我只有一句话。明可亡,天下不可亡。但有豪杰能光复河山,解救万民者,自当取此天下,为万民之主!”

  他拿起御案上的卷轴,递给李自成。

  “这是朕真心遗言,也算是一篇罪己诏。”

  赵九声音铿锵,“若你觉得可许,便明发天下。”

  “若不许,你现在杀了朕也可。”

  就在他话音落下的一瞬。

  “砰!”一声沉闷而尖锐的爆响,在皇宫上空炸开。

  李自成和殿内所有闯军将士,包括倒在血泊中的王承恩,都下意识地抬头,看向殿外。

  那是某种特制的烟花,声音独特,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格外刺耳。

  赵九身躯一震,他眼神中闪过错愕,随即却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好!好!好啊!”

  李自成有些不解,他听着外面突然传来混乱的枪炮声,以及马蹄声,皱眉看向赵九。

  “崇祯,你笑什么?”

  “笑你啊,李闯王!”赵九收敛笑声,目光灼灼地盯着李自成,“笑你低估了木圣的文化认同感。”

  赵九头顶冠冕落下,露出满头白发,但他仍高呼:

  “大明火龙驹!何在!”

  “在!”

  “在!”

  无数回应,从四面八方传来。声音震耳欲聋。

  “火龙驹第三旗!”

  “在!”

  “火龙驹四十二旗!”

  “在!”

  “火龙驹第七旗!”

  “在!!!”

  “火龙驹第……”

  “在!在!在!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最新章节,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