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两!
光是起拍价,便达到他们私下约定最高价的整整十倍!
这完全打乱了他们的心理预期。
而就在东林党人还在为起拍价手足无措之际,勋贵那边已然有了动作。
只见英国公张维贤精神矍铄,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举起了手中的号牌:
“五千两!”
上方的王承恩立刻高声道:
“五千两一次!”
周延儒和温体仁隔空遥遥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犹豫。
他们还没来得及思考是否要违背盟约举牌,武将队列那边,也有人高喊道:
“五千五百两!”
眼见价格要被推高,李标有些慌了神,不与同党商议,便脱口而出:
“六千两!”
“六千两一次!”
王承恩的声音适时响起。
中后排不少官员纷纷看向李标的位置,面露疑色。
仿佛堤坝冲开裂口,竞价瞬间激烈起来。
“七千两!”
“八千五百两!”
“一万两!”
“一万两千两!”
……
叫价声此起彼伏,一价压过一价。
不仅仅是勋贵和武将,一些家底丰厚的富商出身官员,或是背后有巨大家族支持的官员,也纷纷加入战团。
东林党人起初还想维持体面。
但在节节攀升的价格面前,韩爌脸色铁青,李标嘴唇哆嗦,成基命连连跺脚,侯恂更是急得眼眶发红。
最终,经过十几轮激烈的角逐,第一颗【种窍丸】的价格,定在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上——
“一万九千两,成交!”
王承恩一锤定音:
“此丹,归于成国公朱纯臣!”
只见朱纯臣满脸喜色,快步从勋贵队列中走出。
崇祯手掐法诀,晶莹剔透的丹丸稳稳向下方飞去。
朱纯臣激动不已,恭敬接过这颗仙丹,紧紧攥在手心。
周围勋贵无论是否拍得,纷纷围上来拱手道贺,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兴奋的羡慕。
而文官集团那边,目光则复杂得多。
礼部左侍郎成基命凑到韩爌身边,声音焦急:
“首辅,这下如何是好?”
韩爌沉默,心中天人交战。
昨夜他们信誓旦旦,为了维护东林党“廉洁奉公”、“清流自居”的形象,绝不能在拍卖上与人争锋。
可如今,起拍价就是五千两,成交价近两万!
更让他难堪的是,李标刚才未经商议就喊出了六千两,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东林党力图营造的形象。
李标见韩爌不语,也知自己刚才冲动。
但此刻他更关心仙丹,干脆把心一横,说道:
“韩首辅,还管这些作甚!仙缘错过了,岂不抱憾终身?”
韩爌依旧犹豫:
“可是……我东林立朝之本,便是清誉气节。若今日在此挥金如土,天下士林会如何看待?言官御史的笔,可不是吃素的。”
就在这时,王承恩的声音再次响起:
“第二颗【种窍丸】,起拍价——五千两!”
话音刚落,竞价声再次炸响在广场。
“六千两!”
“八千两!”
“一万一千两!”
……
勋贵、武将、非东林一系的官员争相出价,场面比第一轮更加火爆。
短短半炷香的时间,第二颗仙丹就以两万零五百两的价格,被准定国公徐允祯收入囊中。
紧接着是第三颗、第四颗、第五颗……
拍卖会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
连续十颗仙丹,无一例外,全部被勋贵集团拍下。
成交价最低的一颗也有一万八千两,最高的一颗甚至达到了两万四千两的天价!
看着一颗颗流光溢彩的仙丹,落入平日被他们视为“纨绔”、“米虫”的勋贵手中,侯恂顾不得礼仪,攥住韩爌的衣袖道:
“韩首辅,你当真要眼睁睁看着?他们若得了仙缘,将来朝堂之上,还有我等文臣立足之地吗?”
第十一颗仙丹拍卖开始。
王承恩刚报出“五千两起拍”,一个清晰的声音,穿透了由勋贵主导的竞价场:
“两万两!”
众人望去,出价者,竟是礼部左侍郎——
温体仁!
‘区区几万两家底,我还是拿得出来的。’
他终究没能按捺住对长生的渴望,也看清了所谓“限价同盟”是何等脆弱。
至于东林党人那边投来的鄙夷目光,他全然不在乎。
最终,这第十一颗仙丹,被温体仁以两万六千五百两的价格强势拍下。
温体仁的背叛和抬价,彻底点燃了竞价的火焰。
犹豫被决绝取代,韩爌睁开紧闭的双眼,沉声道:
“拍吧。”
事已至此,顾不得那许多了!
早已按捺不住的东林党核心成员,如成基命、李标等人,纷纷向周围的其他东林官员示意。
很快,东林党全员开足马力,加入到这场金钱较量之中。
但他们很快发现:
无论己方喊出多高的价格,勋贵那边总有人紧接着在他们的基础上,加上五百两。
“两万两!”
“两万零五百两!”
“两万两千两!”
“两万两千五百两!”
“两万五千两!”
“两万五千五百两!”
尽管东林党人奋力出价,连续五颗仙丹,依然被勋贵集团夺走。
侯恂气得脸色铁青,再也忍不住,朝着勋贵队列前排的张维贤怒声道:
“英国公,尔等连得数丹,何故步步紧逼,不留我辈一寸余地?”
张维贤闻言,淡淡地瞥了侯恂一眼,面色古井无波。
已然说明了态度。
长期以来,大明王朝的权力天平严重倾向于文官。
经过两百多年的制度演进,文官系统完全掌握了帝国的行政、财政、人事乃至军事决策。
而勋贵外戚,相较于开国初期,政治权力被大幅压缩。
看似地位尊崇、享受厚禄,但被排除在核心决策圈之外。
权力更多是象征性和礼仪性的,完全依赖于皇权的个别恩宠。
英国公张维贤,作为勋贵中的中流砥柱,政治嗅觉何其敏锐。
昨夜,他在与勋贵们的紧急密会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种窍丸代表的,绝不仅仅是个人的长生不死。
更意味着权力格局的彻底洗牌!
谁掌握了修仙的力量,谁就将在未来的朝堂,掌握话语权。
这是勋贵集团摆脱文官压制、重掌权柄的千载良机。
为此,以朱纯臣为首的勋贵们达成共识:
不惜一切代价,阻击文官集团,尽可能多地拿下仙丹!
光是起拍价,便达到他们私下约定最高价的整整十倍!
这完全打乱了他们的心理预期。
而就在东林党人还在为起拍价手足无措之际,勋贵那边已然有了动作。
只见英国公张维贤精神矍铄,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举起了手中的号牌:
“五千两!”
上方的王承恩立刻高声道:
“五千两一次!”
周延儒和温体仁隔空遥遥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犹豫。
他们还没来得及思考是否要违背盟约举牌,武将队列那边,也有人高喊道:
“五千五百两!”
眼见价格要被推高,李标有些慌了神,不与同党商议,便脱口而出:
“六千两!”
“六千两一次!”
王承恩的声音适时响起。
中后排不少官员纷纷看向李标的位置,面露疑色。
仿佛堤坝冲开裂口,竞价瞬间激烈起来。
“七千两!”
“八千五百两!”
“一万两!”
“一万两千两!”
……
叫价声此起彼伏,一价压过一价。
不仅仅是勋贵和武将,一些家底丰厚的富商出身官员,或是背后有巨大家族支持的官员,也纷纷加入战团。
东林党人起初还想维持体面。
但在节节攀升的价格面前,韩爌脸色铁青,李标嘴唇哆嗦,成基命连连跺脚,侯恂更是急得眼眶发红。
最终,经过十几轮激烈的角逐,第一颗【种窍丸】的价格,定在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上——
“一万九千两,成交!”
王承恩一锤定音:
“此丹,归于成国公朱纯臣!”
只见朱纯臣满脸喜色,快步从勋贵队列中走出。
崇祯手掐法诀,晶莹剔透的丹丸稳稳向下方飞去。
朱纯臣激动不已,恭敬接过这颗仙丹,紧紧攥在手心。
周围勋贵无论是否拍得,纷纷围上来拱手道贺,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兴奋的羡慕。
而文官集团那边,目光则复杂得多。
礼部左侍郎成基命凑到韩爌身边,声音焦急:
“首辅,这下如何是好?”
韩爌沉默,心中天人交战。
昨夜他们信誓旦旦,为了维护东林党“廉洁奉公”、“清流自居”的形象,绝不能在拍卖上与人争锋。
可如今,起拍价就是五千两,成交价近两万!
更让他难堪的是,李标刚才未经商议就喊出了六千两,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东林党力图营造的形象。
李标见韩爌不语,也知自己刚才冲动。
但此刻他更关心仙丹,干脆把心一横,说道:
“韩首辅,还管这些作甚!仙缘错过了,岂不抱憾终身?”
韩爌依旧犹豫:
“可是……我东林立朝之本,便是清誉气节。若今日在此挥金如土,天下士林会如何看待?言官御史的笔,可不是吃素的。”
就在这时,王承恩的声音再次响起:
“第二颗【种窍丸】,起拍价——五千两!”
话音刚落,竞价声再次炸响在广场。
“六千两!”
“八千两!”
“一万一千两!”
……
勋贵、武将、非东林一系的官员争相出价,场面比第一轮更加火爆。
短短半炷香的时间,第二颗仙丹就以两万零五百两的价格,被准定国公徐允祯收入囊中。
紧接着是第三颗、第四颗、第五颗……
拍卖会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
连续十颗仙丹,无一例外,全部被勋贵集团拍下。
成交价最低的一颗也有一万八千两,最高的一颗甚至达到了两万四千两的天价!
看着一颗颗流光溢彩的仙丹,落入平日被他们视为“纨绔”、“米虫”的勋贵手中,侯恂顾不得礼仪,攥住韩爌的衣袖道:
“韩首辅,你当真要眼睁睁看着?他们若得了仙缘,将来朝堂之上,还有我等文臣立足之地吗?”
第十一颗仙丹拍卖开始。
王承恩刚报出“五千两起拍”,一个清晰的声音,穿透了由勋贵主导的竞价场:
“两万两!”
众人望去,出价者,竟是礼部左侍郎——
温体仁!
‘区区几万两家底,我还是拿得出来的。’
他终究没能按捺住对长生的渴望,也看清了所谓“限价同盟”是何等脆弱。
至于东林党人那边投来的鄙夷目光,他全然不在乎。
最终,这第十一颗仙丹,被温体仁以两万六千五百两的价格强势拍下。
温体仁的背叛和抬价,彻底点燃了竞价的火焰。
犹豫被决绝取代,韩爌睁开紧闭的双眼,沉声道:
“拍吧。”
事已至此,顾不得那许多了!
早已按捺不住的东林党核心成员,如成基命、李标等人,纷纷向周围的其他东林官员示意。
很快,东林党全员开足马力,加入到这场金钱较量之中。
但他们很快发现:
无论己方喊出多高的价格,勋贵那边总有人紧接着在他们的基础上,加上五百两。
“两万两!”
“两万零五百两!”
“两万两千两!”
“两万两千五百两!”
“两万五千两!”
“两万五千五百两!”
尽管东林党人奋力出价,连续五颗仙丹,依然被勋贵集团夺走。
侯恂气得脸色铁青,再也忍不住,朝着勋贵队列前排的张维贤怒声道:
“英国公,尔等连得数丹,何故步步紧逼,不留我辈一寸余地?”
张维贤闻言,淡淡地瞥了侯恂一眼,面色古井无波。
已然说明了态度。
长期以来,大明王朝的权力天平严重倾向于文官。
经过两百多年的制度演进,文官系统完全掌握了帝国的行政、财政、人事乃至军事决策。
而勋贵外戚,相较于开国初期,政治权力被大幅压缩。
看似地位尊崇、享受厚禄,但被排除在核心决策圈之外。
权力更多是象征性和礼仪性的,完全依赖于皇权的个别恩宠。
英国公张维贤,作为勋贵中的中流砥柱,政治嗅觉何其敏锐。
昨夜,他在与勋贵们的紧急密会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种窍丸代表的,绝不仅仅是个人的长生不死。
更意味着权力格局的彻底洗牌!
谁掌握了修仙的力量,谁就将在未来的朝堂,掌握话语权。
这是勋贵集团摆脱文官压制、重掌权柄的千载良机。
为此,以朱纯臣为首的勋贵们达成共识:
不惜一切代价,阻击文官集团,尽可能多地拿下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