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龙锡的考量尚未说完。
他的管家便小跑进来,躬身禀报:
“老爷,牧斋先生到了。”
钱龙锡神色一正道:
“请他进来。”
不多时,身着寻常儒衫的中年男子缓步走入厅堂。
他面容清癯,自带一股久居人上的官威与浸淫诗书的文雅。
两种气质在他身上奇异地融合,看似兴致颇高,眉间愠色却怎么也藏不住。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
他是明末东林党的重要领袖之一,更是文坛公认的盟主,学问渊博,诗名极盛。
与在场的钱龙锡、钱象坤,以及南京的钱士升,并称“四钱”。
不过,钱谦益与钱龙锡并无血缘关系。
纯粹因政治理念相近、文学趣味相投而结成的紧密党友。
见钱谦益进来,李标率先迎上前,堆起关切的笑容道:
“受之兄,许久不见,近来一切可好?”
钱谦益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语气不咸不淡:
“劳李大人挂心,钱某还以为,诸位早已忘了还有我这么一号人了。”
说罢,他也不等主人招呼,自顾自地寻了个空位坐下。
立刻有仆役奉上香茗。
钱谦益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叶,饮了一口,仿佛自言自语般叹道:
“忘了也是应当。如今诸位皆得仙缘,脚踏长生之阶,谁还会记得我一个罢官去职、白衣待罪的草民呢?”
之所以说话如此幽怨,根由出自数月前的阁臣推选。
钱谦益本是入阁的热门人选,却被温体仁抓住早年卷入科场舞弊案的旧账,猛烈攻讦。
彼时崇祯帝闭关永寿宫,朝政全权由内阁处置。
首辅韩爌,起初确曾回护钱谦益。
但韩爌性格中正,甚至有些优柔,在温体仁一派持续施加压力、自己力求稳定朝局的考量下,做出了将钱谦益停职待勘的决定。
结果是,钱谦益不仅入阁梦碎,连原有的官职也丢了。
在家候旨的他,自然对未尽全力保他的韩爌,乃至整个东林核心层,都积压了不满。
尤其近几日,钱谦益的怨气达到了顶峰。
陛下得道出关等一系列石破天惊的大事,他钱谦益作为东林领袖,竟然是最后一批得知消息的。
更令钱谦益心寒的是:
没有一个人邀请他,参与三天前那场关乎仙缘的拍卖会。
拍卖结束后,钱谦益左等右等。
盼着能有昔日同僚前来解释、商议,或者至少告知一声。
始终杳无音信。
直到今日下午,才收到侯恂派人送来的帖子,请他至钱龙锡府上一叙。
钱谦益满心复杂地赶来,以为终于要开小会了。
谁知进门后,见到的不止有韩爌、钱龙锡、李标、成基命等核心成员。
在京的其他东林官员,已然济济一堂。
好哇。
最后一个知情也就罢了。
如今连开大会都是最后一个到场。
钱谦益如何能不愠怒?
他放下茶杯,目光落在了一个稍显格格不入的身影上:
“周大人怎么也在此处?还有你这帽子……”
周延儒被他点名,脸上堆起尴尬的讪笑,不知如何作答。
一旁的李标和成基命见状,各自出面打圆场。
“受之有所不知,周大人今与我等同心同德。”
“奉天门拍卖,周大人亦为助力,拍下了一颗仙丹。”
听到这话,钱谦益更加不悦。
三天前,据他在翰林院的学生回答,称看见周延儒在宫门外与温体仁并肩而行,相谈甚欢。
虽说明廷之上,不同派系的官员碰面交谈实属寻常,算不得什么铁证;
钱谦益仍感不对。
总觉得,己方阵营内有人暗中与温体仁通气。
否则温体仁何以对他过去旧事知之甚详,攻击得那般精准?
他不敢断定此人便是周延儒,只是淡淡地对周延儒拱了拱手,语气疏离:
“原来如此,周大人。”
场面变得更加尴尬。
这时,首辅韩爌缓缓起身,亲自执起茶壶,走到钱谦益面前,为他续上茶水:
“受之,今晚在座诸位,皆心系社稷,荣辱与共。”
“往昔误会龃龉,不过如浮云过眼。”
“当同心协力,共谋正道才是。”
钱谦益见韩爌亲自倒茶,又说这番话,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端架子。
他忙恭敬地双手接过茶杯,微微躬身道:
“韩公教诲的是,学生一时失言,望韩公与诸位同僚海涵。”
韩爌是东林党中德高望重的元老,与钱谦益更有密切的师友之谊。
无论钱谦益内心对这老人有多少不满,面对韩爌,表面的尊崇与礼节是必须维持的。
他适才的发难,本意也并非真的要撕破脸。
更多的是要借此宣泄不满,让众人明白,他钱谦益并非可以随意忽视的边缘人物。
目的达到,自然见好便收。
经韩爌调和,钱谦益顺势重新与在座的李标、成基命、侯恂等人,一一寒暄了几句。
场面似乎恢复了东林同仁之间应有的“和谐”。
然而,就在看似其乐融融的氛围中。
钱谦益视线扫过桌上十几个醒目的玉盒,强忍上手的冲动,好奇道:
“我有一事不明。”
他微微停顿:
“不知这十五颗种窍丸,眼下……打算如何分配?”
此话一出,整个大厅瞬间陷入死寂。
方才的氛围荡然无存。
所有人目光闪烁,无人敢与钱谦益对视,更无人立刻接话。
尤其是成基命与李标,下意识地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棘手与无奈。
他们为何要昼夜不息地齐聚在钱龙锡府上?
为何要调动上百家丁护卫如临大敌?
明面上是为共同守护仙丹。
更深层的原因,不就是这十五颗种窍丸,根本不够分吗?
在座者,连同一些虽未在场但同样出了大力、有资格索取的东林骨干,远超十五之数。
人人都想长生,人人都想踏上仙途。
谁该得,谁不该得?
如何分配才能服众、才能不引起内部分裂?
由于尚未想出完美解决方案,他们这几天一面等待外界服丹的消息,一面刻意回避最关键的话题。
眼下却被钱谦益挑破……
‘等等——当真是他挑破的么?’
成基命目光微凝,转向一旁。
‘侯恂,人是你叫来的!’
他的管家便小跑进来,躬身禀报:
“老爷,牧斋先生到了。”
钱龙锡神色一正道:
“请他进来。”
不多时,身着寻常儒衫的中年男子缓步走入厅堂。
他面容清癯,自带一股久居人上的官威与浸淫诗书的文雅。
两种气质在他身上奇异地融合,看似兴致颇高,眉间愠色却怎么也藏不住。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
他是明末东林党的重要领袖之一,更是文坛公认的盟主,学问渊博,诗名极盛。
与在场的钱龙锡、钱象坤,以及南京的钱士升,并称“四钱”。
不过,钱谦益与钱龙锡并无血缘关系。
纯粹因政治理念相近、文学趣味相投而结成的紧密党友。
见钱谦益进来,李标率先迎上前,堆起关切的笑容道:
“受之兄,许久不见,近来一切可好?”
钱谦益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语气不咸不淡:
“劳李大人挂心,钱某还以为,诸位早已忘了还有我这么一号人了。”
说罢,他也不等主人招呼,自顾自地寻了个空位坐下。
立刻有仆役奉上香茗。
钱谦益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叶,饮了一口,仿佛自言自语般叹道:
“忘了也是应当。如今诸位皆得仙缘,脚踏长生之阶,谁还会记得我一个罢官去职、白衣待罪的草民呢?”
之所以说话如此幽怨,根由出自数月前的阁臣推选。
钱谦益本是入阁的热门人选,却被温体仁抓住早年卷入科场舞弊案的旧账,猛烈攻讦。
彼时崇祯帝闭关永寿宫,朝政全权由内阁处置。
首辅韩爌,起初确曾回护钱谦益。
但韩爌性格中正,甚至有些优柔,在温体仁一派持续施加压力、自己力求稳定朝局的考量下,做出了将钱谦益停职待勘的决定。
结果是,钱谦益不仅入阁梦碎,连原有的官职也丢了。
在家候旨的他,自然对未尽全力保他的韩爌,乃至整个东林核心层,都积压了不满。
尤其近几日,钱谦益的怨气达到了顶峰。
陛下得道出关等一系列石破天惊的大事,他钱谦益作为东林领袖,竟然是最后一批得知消息的。
更令钱谦益心寒的是:
没有一个人邀请他,参与三天前那场关乎仙缘的拍卖会。
拍卖结束后,钱谦益左等右等。
盼着能有昔日同僚前来解释、商议,或者至少告知一声。
始终杳无音信。
直到今日下午,才收到侯恂派人送来的帖子,请他至钱龙锡府上一叙。
钱谦益满心复杂地赶来,以为终于要开小会了。
谁知进门后,见到的不止有韩爌、钱龙锡、李标、成基命等核心成员。
在京的其他东林官员,已然济济一堂。
好哇。
最后一个知情也就罢了。
如今连开大会都是最后一个到场。
钱谦益如何能不愠怒?
他放下茶杯,目光落在了一个稍显格格不入的身影上:
“周大人怎么也在此处?还有你这帽子……”
周延儒被他点名,脸上堆起尴尬的讪笑,不知如何作答。
一旁的李标和成基命见状,各自出面打圆场。
“受之有所不知,周大人今与我等同心同德。”
“奉天门拍卖,周大人亦为助力,拍下了一颗仙丹。”
听到这话,钱谦益更加不悦。
三天前,据他在翰林院的学生回答,称看见周延儒在宫门外与温体仁并肩而行,相谈甚欢。
虽说明廷之上,不同派系的官员碰面交谈实属寻常,算不得什么铁证;
钱谦益仍感不对。
总觉得,己方阵营内有人暗中与温体仁通气。
否则温体仁何以对他过去旧事知之甚详,攻击得那般精准?
他不敢断定此人便是周延儒,只是淡淡地对周延儒拱了拱手,语气疏离:
“原来如此,周大人。”
场面变得更加尴尬。
这时,首辅韩爌缓缓起身,亲自执起茶壶,走到钱谦益面前,为他续上茶水:
“受之,今晚在座诸位,皆心系社稷,荣辱与共。”
“往昔误会龃龉,不过如浮云过眼。”
“当同心协力,共谋正道才是。”
钱谦益见韩爌亲自倒茶,又说这番话,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端架子。
他忙恭敬地双手接过茶杯,微微躬身道:
“韩公教诲的是,学生一时失言,望韩公与诸位同僚海涵。”
韩爌是东林党中德高望重的元老,与钱谦益更有密切的师友之谊。
无论钱谦益内心对这老人有多少不满,面对韩爌,表面的尊崇与礼节是必须维持的。
他适才的发难,本意也并非真的要撕破脸。
更多的是要借此宣泄不满,让众人明白,他钱谦益并非可以随意忽视的边缘人物。
目的达到,自然见好便收。
经韩爌调和,钱谦益顺势重新与在座的李标、成基命、侯恂等人,一一寒暄了几句。
场面似乎恢复了东林同仁之间应有的“和谐”。
然而,就在看似其乐融融的氛围中。
钱谦益视线扫过桌上十几个醒目的玉盒,强忍上手的冲动,好奇道:
“我有一事不明。”
他微微停顿:
“不知这十五颗种窍丸,眼下……打算如何分配?”
此话一出,整个大厅瞬间陷入死寂。
方才的氛围荡然无存。
所有人目光闪烁,无人敢与钱谦益对视,更无人立刻接话。
尤其是成基命与李标,下意识地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棘手与无奈。
他们为何要昼夜不息地齐聚在钱龙锡府上?
为何要调动上百家丁护卫如临大敌?
明面上是为共同守护仙丹。
更深层的原因,不就是这十五颗种窍丸,根本不够分吗?
在座者,连同一些虽未在场但同样出了大力、有资格索取的东林骨干,远超十五之数。
人人都想长生,人人都想踏上仙途。
谁该得,谁不该得?
如何分配才能服众、才能不引起内部分裂?
由于尚未想出完美解决方案,他们这几天一面等待外界服丹的消息,一面刻意回避最关键的话题。
眼下却被钱谦益挑破……
‘等等——当真是他挑破的么?’
成基命目光微凝,转向一旁。
‘侯恂,人是你叫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