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大明律例,京城夜间实行严格的宵禁。
一更三点暮鼓敲响后,城门关闭,军民人等无故不得于街道行走,违者谓之“犯夜”,将受笞刑。
五更三点晨钟鸣响,方可开启城门,允许通行。
期间巡逻的兵马司官兵,与锦衣卫缇骑交错往复,维持帝都夜晚的静寂。
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尤其是对于关乎身家性命、前程富贵的大事,总有人能想出办法。
自清晨便聚集在宫外,翘首期盼皇极殿传法结果的人们,不乏颇有人脉、家资丰厚者。
他们各显神通,或凭借关系取得夜间通行凭证,或贿赂守城兵丁在特定区域稍作停留。
总之,仍有相当数量的人,想方设法留在了宫城外围,顶着寒风苦苦等候。
待数十名参加传法、神色各异的文臣勋贵,终于出现在宫门口,人群立刻如嗅到食饵的鱼群般涌了上去。
“恭喜韩阁老!”
“仙缘如何?”
“戴大人可又见到陛下施展仙法了?”
“不知各位今日所得,可能让我等凡夫俗子一观?”
恭喜声、询问声、刺探声此起彼伏,试图从他们疲惫的脸上读出些许内幕。
然而,这些刚刚获得法术传承的官员勋贵们,此刻心中最大的念头,是“怀璧其罪”。
生怕多说一句,多留一刻,便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被人强行夺走刚到手的仙缘。
于是,面对众人的围堵询问,他们大多含糊地摆手“改日再谈”、“陛下自有圣裁”;
或是干脆一言不发,在内眷家丁和护卫们拼力组成的保护圈中,脚步匆匆地寻找自家的马车。
幸而附近巡逻的侍卫见场面有些混乱,也上前帮忙维持秩序,这些新晋的准修士才得以迅速登车,消失在夜色中。
东林党一众,意欲前往侯恂府邸。
但并非他在城内繁华地段的宅院,而是位于城外的别业。
李标微微掀开车帘一角。
只见城门口值守的兵丁正在盘问着什么。
他放下车帘,对成基命低声道:
“何至于此?非要连夜出城不可么?”
成基命年逾七十,今日在皇极殿内枯坐、震惊、再枯坐,心神体力消耗巨大,正倚着车厢壁打盹。
被李标一问,茫然地看了看窗外:
“嗯?这……这是到何处了?怎地要出城?”
显然还未完全清醒。
李标知道这位老大人已是强弩之末,等会儿到了地方必定还有一番商议,此刻还是让他多休息片刻为好。
便摇了摇头,不再多问,轻轻放下帘子。
按规定,夜间非紧急军务或特旨,不得开启城门。
直到前面马车上的韩爌与侯恂露了面。
守城将领借着火把光芒,认出是当朝首辅与兵部右侍郎,态度恭敬了许多。
但职责所在,仍上前拱手询问出城缘由。
侯恂面色淡然,吐出八个字:
“仙法机密,不可外泄。”
这理由……
守将一时语塞。
若在往日,他断不敢因这等虚无缥缈的理由夜开城门。
但如今陛下得道显圣的消息早已传遍京城,涉及“仙法”,谁也不敢轻易担待。
他犹豫地看向首辅韩爌。
韩爌面带疲惫,微微颔首,示意侯恂所言不虚。
守将不敢再拦,只得再次拱手:
“既是仙缘大事,末将遵命。”
随即转身下令:
“开城门!”
东林众人的车队依次驶出,又颠簸行驶了约莫半个多时辰,才在一处颇为僻静的庄园外停下。
便是侯恂位于京城外的别业。
因不久前的“己巳之变”,后金军蹂躏京畿,这处庄园也曾经历劫掠。
又因为被后金某个将领临时征用为居所,主体建筑倒没有遭到毁灭性破坏,仅府内值钱的摆设、器物洗劫一空。
侯恂率先下车,对闻讯赶来的管家低声吩咐了几句,无非是让厨房速速准备热食饭菜,招待贵客。
随后,他才引着韩爌、钱龙锡、李标、成基命等十余名东林核心成员,穿过空旷的庭院,来到正厅。
众人落座。
即便已脱离京城,可只要想到方才对陛下手段的猜测,彼此间气氛依然凝重。
李标忍不住开口:
“侯大人,当真需要如此谨慎吗?”
“陛下从未展示顺风耳、千里眼之类的法术。会不会,一切只是我等杯弓蛇影,庸人自扰?”
侯恂正在活动酸痛的肩背。
他动作不停,先不疾不徐地引了句古语:
“《易经》有云: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随即正色道:
“小心驶得万年船。”
韩爌也强打精神,缓缓点头: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谨慎些总无大错。”
李标追问道:
“那何以确信陛下本领止于城墙?既能覆盖全城,区区十里外的别业,又岂在话下?”
角度刁钻,却合情合理。
侯恂捶背的手一僵,半晌不知如何作答。
是啊,若陛下真有那般本事,距离又岂是问题?
这时,坐于侯恂下首、一直安静聆听的文震孟开口了。
他年富力强,尽管官位不高,现为翰林院修撰,但学识渊博,思路清晰,素为钱龙锡所赏识,认为其有经世之才;
加之与侯恂私交不错,同属东林一系着力培养的骨干,故而此次也得以分润一颗种窍丸,参与今日传法。
“李大人所虑,不无道理。”
文震孟声音平和地分析道:
“然以下官拙见,陛下若真能无视距离,随时随地洞察京师内外一切动静,那么……”
他顿了顿:
“过去这三日,我等齐聚于钱阁老府中,商议仙丹分配等事,言辞之间,未必全然妥当。”
“若陛下悉数听闻,以其雷霆手段,又岂会不加追究,反而依旧如常赐予我等仙丹,并于今日传法授术?”
他这番话逻辑清晰地点出了重点——
若陛下真能全知,你们之前的那些“小动作”早就该暴露了。
侯恂得到文震孟的支持,不由露出满意的神色:
“此言正合我意!陛下本领虽广,想必亦有其限。李大人,你还有什么不放心?”
一更三点暮鼓敲响后,城门关闭,军民人等无故不得于街道行走,违者谓之“犯夜”,将受笞刑。
五更三点晨钟鸣响,方可开启城门,允许通行。
期间巡逻的兵马司官兵,与锦衣卫缇骑交错往复,维持帝都夜晚的静寂。
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尤其是对于关乎身家性命、前程富贵的大事,总有人能想出办法。
自清晨便聚集在宫外,翘首期盼皇极殿传法结果的人们,不乏颇有人脉、家资丰厚者。
他们各显神通,或凭借关系取得夜间通行凭证,或贿赂守城兵丁在特定区域稍作停留。
总之,仍有相当数量的人,想方设法留在了宫城外围,顶着寒风苦苦等候。
待数十名参加传法、神色各异的文臣勋贵,终于出现在宫门口,人群立刻如嗅到食饵的鱼群般涌了上去。
“恭喜韩阁老!”
“仙缘如何?”
“戴大人可又见到陛下施展仙法了?”
“不知各位今日所得,可能让我等凡夫俗子一观?”
恭喜声、询问声、刺探声此起彼伏,试图从他们疲惫的脸上读出些许内幕。
然而,这些刚刚获得法术传承的官员勋贵们,此刻心中最大的念头,是“怀璧其罪”。
生怕多说一句,多留一刻,便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被人强行夺走刚到手的仙缘。
于是,面对众人的围堵询问,他们大多含糊地摆手“改日再谈”、“陛下自有圣裁”;
或是干脆一言不发,在内眷家丁和护卫们拼力组成的保护圈中,脚步匆匆地寻找自家的马车。
幸而附近巡逻的侍卫见场面有些混乱,也上前帮忙维持秩序,这些新晋的准修士才得以迅速登车,消失在夜色中。
东林党一众,意欲前往侯恂府邸。
但并非他在城内繁华地段的宅院,而是位于城外的别业。
李标微微掀开车帘一角。
只见城门口值守的兵丁正在盘问着什么。
他放下车帘,对成基命低声道:
“何至于此?非要连夜出城不可么?”
成基命年逾七十,今日在皇极殿内枯坐、震惊、再枯坐,心神体力消耗巨大,正倚着车厢壁打盹。
被李标一问,茫然地看了看窗外:
“嗯?这……这是到何处了?怎地要出城?”
显然还未完全清醒。
李标知道这位老大人已是强弩之末,等会儿到了地方必定还有一番商议,此刻还是让他多休息片刻为好。
便摇了摇头,不再多问,轻轻放下帘子。
按规定,夜间非紧急军务或特旨,不得开启城门。
直到前面马车上的韩爌与侯恂露了面。
守城将领借着火把光芒,认出是当朝首辅与兵部右侍郎,态度恭敬了许多。
但职责所在,仍上前拱手询问出城缘由。
侯恂面色淡然,吐出八个字:
“仙法机密,不可外泄。”
这理由……
守将一时语塞。
若在往日,他断不敢因这等虚无缥缈的理由夜开城门。
但如今陛下得道显圣的消息早已传遍京城,涉及“仙法”,谁也不敢轻易担待。
他犹豫地看向首辅韩爌。
韩爌面带疲惫,微微颔首,示意侯恂所言不虚。
守将不敢再拦,只得再次拱手:
“既是仙缘大事,末将遵命。”
随即转身下令:
“开城门!”
东林众人的车队依次驶出,又颠簸行驶了约莫半个多时辰,才在一处颇为僻静的庄园外停下。
便是侯恂位于京城外的别业。
因不久前的“己巳之变”,后金军蹂躏京畿,这处庄园也曾经历劫掠。
又因为被后金某个将领临时征用为居所,主体建筑倒没有遭到毁灭性破坏,仅府内值钱的摆设、器物洗劫一空。
侯恂率先下车,对闻讯赶来的管家低声吩咐了几句,无非是让厨房速速准备热食饭菜,招待贵客。
随后,他才引着韩爌、钱龙锡、李标、成基命等十余名东林核心成员,穿过空旷的庭院,来到正厅。
众人落座。
即便已脱离京城,可只要想到方才对陛下手段的猜测,彼此间气氛依然凝重。
李标忍不住开口:
“侯大人,当真需要如此谨慎吗?”
“陛下从未展示顺风耳、千里眼之类的法术。会不会,一切只是我等杯弓蛇影,庸人自扰?”
侯恂正在活动酸痛的肩背。
他动作不停,先不疾不徐地引了句古语:
“《易经》有云: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随即正色道:
“小心驶得万年船。”
韩爌也强打精神,缓缓点头: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谨慎些总无大错。”
李标追问道:
“那何以确信陛下本领止于城墙?既能覆盖全城,区区十里外的别业,又岂在话下?”
角度刁钻,却合情合理。
侯恂捶背的手一僵,半晌不知如何作答。
是啊,若陛下真有那般本事,距离又岂是问题?
这时,坐于侯恂下首、一直安静聆听的文震孟开口了。
他年富力强,尽管官位不高,现为翰林院修撰,但学识渊博,思路清晰,素为钱龙锡所赏识,认为其有经世之才;
加之与侯恂私交不错,同属东林一系着力培养的骨干,故而此次也得以分润一颗种窍丸,参与今日传法。
“李大人所虑,不无道理。”
文震孟声音平和地分析道:
“然以下官拙见,陛下若真能无视距离,随时随地洞察京师内外一切动静,那么……”
他顿了顿:
“过去这三日,我等齐聚于钱阁老府中,商议仙丹分配等事,言辞之间,未必全然妥当。”
“若陛下悉数听闻,以其雷霆手段,又岂会不加追究,反而依旧如常赐予我等仙丹,并于今日传法授术?”
他这番话逻辑清晰地点出了重点——
若陛下真能全知,你们之前的那些“小动作”早就该暴露了。
侯恂得到文震孟的支持,不由露出满意的神色:
“此言正合我意!陛下本领虽广,想必亦有其限。李大人,你还有什么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