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正捧着名册的手僵在半空:

  “你确定?”

  顾铭神色平静。

  他甚至没有看那名册一眼。

  “确定。”

  司正转头看向一旁的秦明月。

  秦明月负手而立:

  “我也确定。”

  她声音清冷,比顾铭更干脆。

  眼神却不着痕迹地扫过顾铭侧脸。

  唇角也几不可察地弯了弯。

  现场彻底炸开了锅!

  “疯了,都疯了!”

  “五个名额啊,娇滴滴的美人,说不要就不要了?”

  “顾案首不要能理解,人家早有娇妻……可秦兄怎么也?”

  “是啊!秦公子不是一直没娶亲吗?”

  “暴殄天物,暴殄天物啊!”

  羡慕、嫉妒、不解、惋惜……

  种种目光几乎要将两人淹没。

  司正还试图做最后的努力。

  毕竟如果院试的一二名都没有选妻,岂不是证明了他的工作没做到位:

  “要不你们先进去看一眼再做决定?”

  顾铭摇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不必,我已经有约在先了。”

  秦明月听到这几个字。

  睫毛轻轻一颤。

  司正还想再劝。

  “可是……”

  话未出口,一个沉稳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黄司正。”

  陈敬之不知何时已到了近前。

  一身四品绯袍,气度沉凝。

  他目光扫过顾铭和秦明月,随即对司正摆摆手:

  “强扭的瓜不甜,别人不愿意就算了。”

  司正如蒙大赦,连忙躬身退开。

  陈敬之转向顾铭。

  脸上带着和煦的笑意。

  “顾铭。”

  他微微颔首。

  “恭喜高中案首,可喜可贺。”

  顾铭拱手还礼:

  “多谢府台大人。”

  陈敬之眼中欣赏更浓,他侧身,指了指贡院的方向:

  “解督学与陆大人正在东华厅等候,解督学点名要见你。”

  “本来说是等你选完妻再带你去的,现在看来不用了。”

  听到解熹的名字,周围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齐刷刷聚焦在顾铭身上。

  顾铭心头微动,面上却依旧平静。

  他看了一眼秦明月:

  “玄晖兄。”

  “劳烦稍候片刻。”

  秦明月迎上他的目光,轻轻颔首。

  她看着顾铭转身随陈敬之离去的背影。

  轻轻吸了口气,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精致的云纹。

  心跳。

  似乎比刚才放榜时。

  更快了几分。

  ......

  贡院深处。

  东华厅。

  檀香袅袅气氛肃穆。

  解熹端坐主位。

  须发皆白,面容清癯。

  一双眼却亮得惊人。

  仿佛能洞穿人心。

  陆渊陪坐下首。

  神色沉静,目光中带着审视与好奇。

  顾铭随陈敬之步入厅内。

  解熹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三分审视,三分探究。

  更多的是毫不掩饰的激赏。

  “学生顾铭,拜见解督学、陆大人。”

  顾铭躬身行礼,姿态恭谨从容。

  解熹没有立刻叫他起身。

  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才缓缓开口:

  “你就是顾长生?”

  “是。”

  “安河县人士?”

  “是。”

  “府试、院试,皆为案首?”

  “托圣上洪福,大人栽培,侥幸而已。”

  对答流利。

  不卑不亢。

  解熹微微颔首。

  “你策论开篇八字,‘筷子浮起,人头落地’。”

  “杀气腾腾,锋芒毕露。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语气听不出喜怒。

  顾铭神色不变:

  “学生以为,赈灾如救火。当用重典,以儆效尤。”

  “哦?”

  解熹身体微微前倾。

  “何以见得?”

  “江西道大旱,流民数十万。朝廷钱粮本非不足,然层层盘剥,十不存三。”

  顾铭声音清朗,条理清晰。

  “此非天灾,实乃人祸!非霹雳手段,难显菩萨心肠!”

  他顿了顿,迎上解熹锐利的目光。

  “学生斗胆,唯有‘筷子浮起,人头落地’之铁律,方可震慑宵小,令赈粮颗粒归民!”

  陆渊眼中精光一闪。

  陈敬之则是暗自为顾铭捏了把汗。

  解熹沉默片刻。

  忽然。

  他拿起案头另一份卷子:

  “那你赋文结尾这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又是何解?”

  顾铭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目光坦荡:

  “纵观史册,王朝更迭,兴兵者必言解民倒悬。然,烽火连天处,十室九空者,非王侯将相,乃升斗小民。”

  “及至新朝鼎立,百废待兴。修宫室,凿运河,征徭役……驱使如牛马者,仍是田间农夫,市井小民。”

  “兴,则大兴土木,赋税如山。亡,则兵连祸结,白骨盈野。兴亡之间,血泪浇灌,苦的,永远是百姓。”

  话音落下。

  厅内落针可闻。

  窗外蝉鸣聒噪。

  更衬得一片死寂。

  解熹定定地看着顾铭。

  那双阅尽沧桑的眼中翻涌着极其复杂的情绪。

  良久。

  他缓缓靠回椅背。

  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好。”

  他看向陆渊。

  陆渊眼中也满是惊叹。

  对着解熹郑重点了点头。

  解熹重新看向厅中站立的青年,开口说道:

  “顾长生。”

  “老夫愿意收你为记名弟子。”

  这句话如同惊雷炸响。

  陈敬之猛地抬头。

  眼珠子几乎要瞪出来。

  陆渊也霍然变色。

  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顾铭也愣住了。

  他有些懵。

  脑子里一时间没转过弯。

  拜师?

  解熹?

  可他根本没想过拜师这回事。

  更没想过。

  会是这位名满天下的大儒如此主动地提出。

  这……这也太离谱了吧?

  哪有师父这么上赶着收徒的?

  他下意识地看向解熹。

  老人眼神灼灼,充满了期许:

  “等你明年乡试考过,便转为亲传弟子。”

  “你可有信心?”

  陆渊脸上的震惊尚未褪去。

  陈敬之更是激动得手都在微微发抖。

  看向顾铭的眼神竟然有一丝羡慕?

  虽然顾铭暂时还没有深入了解过解熹。

  但从旁边这两个大官的反应也知道解熹主动收徒是多大的殊荣。

  况且,他一个小小的生员,有他拒绝的余地吗。

  至于乡试通过,对刚刚拿下小三元,自信心爆满的顾铭来说也是小问题。

  电光火石间,顾铭已经有了决定。

  下一刻,顾铭撩起青衿前摆。

  后退一步,端端正正地朝着主位上的解熹双膝跪地。

  “咚!”

  膝盖撞击青砖的声音,清脆而郑重。

  “学生顾铭!”

  他朗声道。

  “叩谢恩师垂青!”

  “恩师在上!”

  “请受学生一拜!”

  动作干净利落,姿态恭敬至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科举:读书发媳妇?我必六元及第,科举:读书发媳妇?我必六元及第最新章节,科举:读书发媳妇?我必六元及第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