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你去技术科那边要一份,他们的图纸绘图室负责的,比较严谨规整。

  对了,这是研究所给你送来的今年研究计划,研究方向,以及《铁路概论》等业务知识,你需要完整看看,你们研究所是有定时考试的。”

  陈卫东有点激动,他的工作关系属于四九城铁路局研究所,但是每天却只是在丰台机务段的工作,做的还是最基础的,要说他不茫然是不可能的。

  总觉得他对研究层带着一层云山雾罩,尤其是检修车间实习期间,实习要求就是发挥他大学生,技术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但是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陈卫东没有方向。

  但是现在研究所送来资料,陈卫东像是心中有石头落了地。”

  他拿着资料开始认真看起来:

  首先就是五年建设计划的总方针,铁路工作的目标是完成国家运输任务。

  因此铁道研究所的方针便是在提高铁路运输能力中研究解决铁路技术上一系列的重大问题,它的工作任务应该是:改进机车车辆,旧线养护与新线工程的技术质量,加强通信设备,建立自动信号;进行经济调查,研究运输组织,以提高运输能力达到安全运输,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方针,结合以往的经验,今后学习毛熊,结合现场,联系各方,培养干部,以建立基础,稳步前进。

  同时加强“一切为科研,科研为运输。”办所方针。

  1951年10月研究所规定,凡是新来的新来研究所工作的技术员,都要学习《铁道概论》等基本业务知识,各研究组、室的科技人员必须掌握铁路业务知识,这是铁道研究所对全体科技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1956年-1957年,科研计划共列研究项目:46项,准备项目9项,试用工作两项,一共57项。

  绕蒸汽机车和车辆制动系统的改造、新型车辆及特种车辆的定型,线路强化,防沙筑路,予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新结构,通信信号新设备、球墨铸铁等运输生产继续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

  铁路电气化,无缝线路,新型电子元件......

  有了这个方向,陈卫东眼睛一亮,他对和平型改进的想法正好符合今年计划研究范围,其他几个方向,陈卫东也能找到合适的研究点。

  只是需要时间,他慢慢熟悉研究员的流程,甚至还有一些新的方向,比如新型制动装置及车辆滚柱轴承,小型机械化,节约有色金属和采用代用材料等等。

  在上学期间,陈卫东都了解过这几个方面。

  “黄主任,黄主任,出事儿了,铁路公安,一位同志在工厂中和敌特斗争的时候,伤到大动脉,失血过多,被就近送到中医院去了,现在血源紧缺,急需献血。

  段长号召咱机务段的同志们,只要是A型血的,都去中医院献血。”

  黄主任:“谁是A型血?”

  陈卫东:“黄主任,我是!”

  “我好像也是,上次体检说来着!”

  “只要可能是的,都去,不确定的也去,去了再验血。”

  陈卫东没耽误,很快就跟着一群献血的工人上了通勤火车。

  从老前门站点下车时候,早已有一辆嘎斯卡车在那里等着。

  陈卫东跑过去,一名穿着铁路公安制服的队长站在那里:“同志们,我姓胡,是这次负伤的马奎同志的队长,我代替他,感谢大家的帮助。”

  陈卫东:“铁路一家人,胡队长,不用客气,现在时间紧迫,我们先上车再说。”

  加上陈卫东一共二十多人一起上了嘎斯卡车。

  刚巧,话唠周一循也是A型血,他早就发现陈卫东,所以上车就坐在陈卫东身边:“老六,你说,咱铁路公安的同志受伤,怎么不直接送铁路医院?还送去了中医院?”

  陈卫东:“首先,铁路公安,负责的案件非常广泛,不管案件发生在哪里,敌人在哪里,只要和铁路扯上关系,那就是铁路案件。

  换句话说,铁路公安侦办的案件,不一定都在铁路上,可能有铁路流窜的逃犯。

  刚才在通勤火车上,我听胡队长和他同事说:

  这次一伙犯人便是从铁路流窜,在火车上溜走到了一工厂中,公安同志和敌特斗争中,为了抓住敌特,他不顾自身安危.....

  晚一秒都有生命危险,所以就近送到中医院。”

  周一循眼睛一亮:“行啊,老六,咱刚来机务段,我们现在连自家部门都没了解清楚,你已经连这些都弄清楚了?”

  其实陈卫东哪里是来机务段了解的,不过他的记忆比别人多一点点罢了。

  不过,这件事,也让陈卫东深切感受到他所在单位的霸气:

  凡和铁路扯上关系的案件,都属于它管辖,忒霸气。

  与此同时,四合院各家都聚集在前院。

  三位大爷坐在四方桌上。

  易中海坐在中间,手中握着搪瓷茶缸子,上面写着“先进工作者”。

  陈老根看着搪瓷茶缸子,有点羡慕,要是他也有一个就好了,先进工作者,这样的茶缸子,拿出去,也有面儿。

  易中海:“今儿全院大会,第一件事,是负责传达街道办的政策,为了弘扬咱新人新事新国家的新风尚,最近街道办要评定一些五好院,五好家庭,作为好的典型和榜样向全市宣传:

  五好的内容为:‘家庭生活安排好,邻里团结互助好,鼓励亲人生活工作学习好,教养子女好,自己学习好。’”

  阎解成:“一大爷,评选这五好家庭有什么好处吗?”

  易中海:“光要好处,阎解成这我就得批评你,新国家刚建立正是需要我们齐心协力的时候,五好家庭,是建设大家伙的自个儿的家,你跟国家要好处?你怎么这么自私?”

  阎解成不服气,低声嘀咕:“没好处,谁干啊?”

  易中海:“不过,街道办说了,评选五好家庭,会报纸光荣榜宣传,会发奖状,在门口挂上小红旗,还会分发一些葱姜蒜票,奖励毛巾一条。”

  “葱姜蒜?”

  院里大家伙眼睛都亮了,平时大家伙菜本上并没有葱票的,因为发的很少,主要由居委会安排,重点照顾基层的烈属。

  一般人家想要葱姜蒜,就得买议价的。如今能免费分,谁能不高兴,更别说还有一条毛巾了。

  秦淮茹心中微动,她在院子里贤惠名声数的着的,评选五好家庭,对她来说是优势:“一大爷,五好家庭有什么要求吗?”

  易中海笑着说:“东旭媳妇问到点子上了,五好家庭必须具备几个条件:家庭关系好,政治活动积极参加,工作积极努力,政治认识跟得上,邻里关系处得好,勤俭节约,讲究卫生.....”

  当然关键的易中海没说,家庭背景和成分,最好工农出身。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从铁路技工开始进步,四合院:从铁路技工开始进步最新章节,四合院:从铁路技工开始进步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