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为氟材料和陈卫东的归属争执不下.....

  挂断电话,洪副总工再次拿起陈卫东的研究图纸,刚才高工的反应不一般,明显说明,这小子,对氟材料的研究思路是正确的。

  难道这位大学生是擅长材料方面的研究?但是就平头阀来说,明显他对机械研究也有独特的见解。

  看来得重点考察一下这小子,万一是天才,他得抓紧了,免得不明不白被调走,研究所可就亏大了。

  “周工,周一一早,你就去丰台机务段找陈卫东同志,除了带工作本,我记得,咱检验组新来一批华孚英雄571钢笔来着?”

  “你去挑一支,可别挑脱色、漏墨、不出墨的。”

  洪副总工发现,陈卫东的报告,墨水不均匀,这是典型的老旧钢笔,长期使用后出现硬化或变形,导致墨水流动不畅,引发断墨、刮纸,铱粒磨损影响出墨流畅度。

  周工:“洪副总工,这支钢笔是以奖励的名义送?”

  “不行,现在平头阀项目组还没成立,奖励不合适,就说,是研究所对技术员的关心,再问问他家中有什么困难?加入互助会没有?毕竟咱研究所的技术员,关心一定要到位。”

  周工心中一凛,这年头,大学生虽然金贵,但是研究所可是专业最好的单位,多少人挤破头想要进,还进不来。

  今年研究所进了不少大学生,也有做出小成绩的,但是洪副总工却没如此重视,唯独对这陈卫东不一样,难道这小子是关系户?

  他倒是听说,丰台机务段有位大学生是烈属,被某军总部的正委赵刚送去的。

  难道是他?不对,洪副总工最讨厌关系户,照顾烈属也不会照顾这份上。

  周工打定主意,一定去好好瞧瞧这位技术员。

  洪副总工:“等等,明天你直接带着陈卫东去建立研究小组,但不是平头阀,而是蒸汽机车技术改进小组、

  这也是我们今年的主要任务,给年轻人上上担子。”

  周工眸子微闪,看来洪副总工真的非常看重陈卫东。

  要是建立蒸汽止阀改进小组,完成任务,小组解散,陈卫东就算任小组长,也是临时的。

  但蒸汽机车技术改造可是铁路近五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在丰台机务段建立小组,这就意味着陈卫东这小组长是长期兼任。

  刚毕业不足一周的大学生,到底做了什么,能做到这程度?

  洪副总工不了解陈卫东,但他了解高工,他可是新国家氟材料研究的领头人,说句泰斗都不为过。

  被他眼馋的技术员,绝对不一般。

  他要提前布局,将人攥自个儿手里。

  与此同时,四九城朝阳路南侧,通过八里庄的过街天桥,京棉一厂二厂三厂区域展现在眼前。

  头戴白棉帽的纺织工人三三两两地从宿舍区穿过马路到对面的棉纺厂上班的112路电车上,也挤着被这一条线路串起的几个纺织大厂的女工们,大家叽叽喳喳、热热闹闹,七嘴八舌地咀嚼着厂里的八卦。

  “哎,咱厂子不远处建筑工地上,新来一小姑娘,做饭好吃,就是喜欢问问题,每天抓着纺织女工就问纺织问题。

  重点长得好看,在四九城,从未见过那么好看的小姑娘!”

  “听说,她是为一位男同志来四九城的,那位男同志非常优秀,是大学生,她想要努力学习,追上男同志的脚步。”

  建筑工地,穿着红色碎花上衣,扎着双马尾的田招娣正跟女工在工地临时搭建的灶房中忙着洗菜摘菜。

  “田招娣同志,今儿给我们做什么好吃的?”

  田招娣脆生生地说:“今儿暑气重,我给大家做扒糕和凉粉儿。”

  “哎呀,招娣,你可真是我们肚子里的蛔虫呀,你怎么知道我们这会儿就想吃些凉的,不管,你不光要给工地做,也得给我们纺织女工留着点。

  我去和你们工头说,回头将粮票和定量给你们送来。”

  “哎,我多做点,你们歇晌就早点来。”

  扒糕和凉粉儿是荞麦面和少量的榆皮面合成的,榆皮面就是榆树皮磨成的面,相当于天然的食用胶,加入到荞麦面中,特别爽滑劲道儿。

  田招娣将混合好的面用水拌成稠面糊然后上锅蒸,待熟后稍晾一会儿,趁温热做成小圆坨,放在凉水中湃凉。

  扒糕和凉粉儿用的调料是一样的。用水调好芝麻酱,再就是酱油、醋、胡萝卜丝、蒜泥、辣椒油等。

  做好了之后,田招娣站在桌子前吆喝:“扒糕——凉粉儿!好嘞!”

  不远处,京棉厂长,田招娣在四九城认识的好心大姐姐,李淑绣正看着田招娣从刚来的农村小姑娘蜕变成工地学习劳动的积极分子,露出欣慰的笑容。

  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同志走到李淑绣身边:“这就是你说的,那个织布很有灵性的小妹妹?”

  李淑绣:“老胡,你个大忙人难得来我们京棉。

  小姑娘很聪明,手工织的布也很有灵性,原本她来四九城没有目标,只想着挣粮票,等她的心上人,后来我稍微一点拨,她就明白了,她和那位大学生,是云泥之别。

  这不现在正忙着学习,准备参加招工考试,我觉得她天生的纺织人。所以,她的考试资料是我特别给她准备的,更难的。”

  老胡:“我来和你说声,我马上带队去毛熊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和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活动,大概两个月,今天就走。”

  李淑绣:“我这就回去给你收拾行李。”

  “不用,我让人收拾好了,你先忙着你的纺织大业吧,大忙人。”

  大家伙开始吃饭,田招娣坐在小板凳上,掰着手指头数着,先生收到信的日子,嘴角露出一抹笑容。

  她想了一会先生,拿起手边的书本认真看起来。

  如今,四九城工业版图中有“一黑一白”之说,“一黑”指首钢,与其并肩的“一白”便是京棉。作为新兴支柱产业,棉纺织业打一出道,便是妥妥的战略位置。

  四九城第一棉纺织厂的厂房是根据毛熊先进经验建成,厂房四周有空气调节室,装有冷热风设备,使车间空气始终保持清洁,室内温度湿度正常。

  车间还有自动消防设备和滤尘设备。厂里的机器除纺机是从汉斯猫进口以外,其余的织布机都是郑、沪城等地纺织机械厂生产的最新式机器。

  这种条件下的工厂,不是说考就能考的,最低都是高小学历。

  田招娣想要考入京棉,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比正常人多好几倍的努力。

  尤其李淑绣给她的书本上,那些晦涩难懂的机器,对她来说,太遥远,她只能将不会的记下来,等做饭遇到纺织工厂姑娘拉着问不停。

  于是田招娣在京棉工地上多了一个外号:“问题姑娘。”

  前纺车间分四道工序:清花、钢丝、并条、粗纱。

  前纺车间是大型棉纺织厂整个生产流程中工序最多、危险程度最大的车间。俗称‘大老虎口’的清花间、‘小老虎口’的梳棉间都在这里。

  车间里的一切生产设施都是根据产品生产的需要设置:恒温、恒湿、通风、采光。

  挡车工的巡回操作伴随机器运转的声响节奏,按规定的巡回路线、步速,完成规定的操作动作。

  挡车工的工作是个人分片巡回操作,在持续行走中查看高速运转的纱锭或织机,快速处理故障.....

  南锣鼓巷胡同,胡同两旁的老槐树下,大妈大爷们或坐或立,聊着家常。

  陈卫东站在胡同口,这场面要放在后世,得是多少年轻人的噩梦,想象一下,回村,村口的情报站聚集场面。

  哪怕陈卫东穿越这里许久,面对此场景,都得先深吸一口气,随即他拎着行李,走过去,脚步飞快,“各位婶子大爷大妈,晒太阳呢?”

  “哎,卫东回来了?”

  “瞧瞧穿这衣裳真板正啊,陈老根家可真教孩子,子女个个孝顺,老疙瘩还出息。”

  “名望值+99,名望值+99,名望值+99....”

  陈卫东一愣,哪里来的名望值?还一下子给了六百多,加上之前的三千八百名望值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从铁路技工开始进步,四合院:从铁路技工开始进步最新章节,四合院:从铁路技工开始进步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