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头看了看何晨枫,这个年轻的学生眼中,有着不同于同龄人的沉稳和锐气。
“好,我会准时提交到学院。”王明点点头,“回去等通知吧,初选结果下周会出来。”
“谢谢辅导员。”
走出行政楼,阳光有些刺眼。何晨枫知道,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
童旭和黄大海,绝不会让他们轻易过关。
初选结果在下一周的周三公布。
毫无悬念,“校园易通”和“学友通”都成功进入了计算机学院的推荐名单,将和其他学院的优秀项目一起,参加由校团委组织的最终评审答辩。
答辩会定在周五下午,地点在校团委的多功能活动室。
消息传来,何晨枫并没有太多喜悦,反而更加绷紧了神经。他知道,童旭肯定会在答辩环节做文章。
果然,答辩前一天,何晨枫通过王明那边隐约得知,童旭作为指导老师之一,可能会参与评审提问环节。
虽然名义上是避嫌,但其中的操作空间可想而知。
“妈的,这不是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吗?”谭琛气得直骂。
赵铭也眉头紧锁:“看来答辩不会太顺利。”
何晨枫沉默片刻,反而笑了:“这样也好。他越是针对,越是容易露出破绽。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兵来将挡。”
他看向赵铭和谭琛:“铭哥,答辩的PPT和项目演示由你主导,技术细节你最清楚。琛子,你负责补充线下推广和用户反馈的部分。我来负责整体陈述和应对提问。”
他分配任务条理清晰,让团队每个人都能发挥所长。
“枫子,那你准备怎么应对童旭的刁难?”谭琛担心地问。
何晨枫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问他的,我答我的。记住,无论他问什么问题,我们的核心只有一点:
紧紧围绕‘校园易通’如何切实服务南华理工学生、如何具有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潜力来回答。不攻击对手,不抱怨不公,只展示我们自己的优势和格局。”
“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震撼的打脸。”
周五下午,多功能活动室座无虚席。
参加答辩的团队、各学院前来观摩的学生、以及由校团委老师、相关领域教授和少数校外企业家组成的评审团,让现场气氛显得严肃而紧张。
黄大海的“学友通”团队排在他们前面答辩。何晨枫三人坐在台下等候区,安静地观看着。
黄大海显然精心准备过,西装革履,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他的陈述照本宣科,内容几乎就是“校园易通”的翻版,但缺乏核心数据和独特的见解。
提问环节,评委们的问题还算温和,他都勉强应付了过去。
轮到“校园易通”团队上场。
何晨枫走在最前面,他今天只穿了一件干净的白色衬衫和深色休闲裤,身形挺拔,步履从容,脸上带着淡淡的自信笑容,与黄大海那种刻意的正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举重若轻的姿态,首先就在气场上胜了一筹。
赵铭负责的PPT演示流畅专业,数据图表清晰直观地展示了“校园易通”上线以来的用户增长、活跃度以及各模块的使用情况。
谭琛补充的线下推广实例生动具体,充满了青春的冲劲和接地气的气息。
而何晨枫的整体陈述,更是堪称点睛之笔。
他语言精炼,逻辑清晰,不仅阐述了项目的现状,更着重描绘了未来的规划。
基于实名认证的信任体系、围绕校园生活场景的服务拓展、以及初步构想的商业闭环。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充满了感染力,让不少评委频频点头。
陈述结束,进入提问环节。
大部分评委的问题都集中在技术实现、用户获取成本、未来盈利模式等常规领域,何晨枫三人都准备充分,对答如流。
就在这时,坐在评委席一侧的童旭推了推眼镜,开口了,语气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
“何晨枫同学,你们的项目听起来很不错。但是,我注意到,你们的核心模式,‘学友通’团队似乎也有类似的构想。
而且,据我所知,‘学友通’团队启动时间更早一些。对此,你怎么看?是否存在模仿或者……同质化竞争过于严重的问题?”
这个问题极其刁钻和阴险!
直接暗示“校园易通”可能是模仿者,并将焦点引向了“同质化竞争”,试图抹杀“校园易通”的独特性和先发优势。
台下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黄大海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冷笑。
谭琛和赵铭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看着何晨枫。
何晨枫面色不变,甚至嘴角那抹淡淡的笑容都没有消失。
他向前微微倾身,对准话筒,声音清晰而平静:
“谢谢童老师的提问。”
他首先礼貌回应,随即话锋一转,却不直接反驳童旭的暗示,而是跳出了这个陷阱:
“首先,我认为,在校园服务这个广阔的领域里,有多个团队同时进行探索和尝试,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这说明我们的同学都充满了创业热情和服务意识。
良性的竞争能够促使我们共同进步,最终受益的是我们广大的南华理工学子。”
他先肯定了竞争的存在,将其定义为“良性”,瞬间拔高了自己的姿态。
“其次,关于模式相似的问题。”何晨枫继续道,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回到童旭脸上,不卑不亢。
“互联网行业本身就是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不断发展的。关键的差异在于执行的理念、落地的细节和创造的核心价值。”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校园易通’从创立之初,就始终坚持两个核心:
一是信任,我们即将上线的实名认证系统和平台保障金机制,就是为了最大限度保障学生用户的利益和安全,这是我们对‘服务’二字的理解与承诺。”
“二是深度链接。”他指向PPT上的一张图表,“我们不仅仅是信息搬运工。
我们通过与各学院晚会的深度合作、通过建立班级学习资源共享库、未来还计划与校内社团、商家联动,打造一个真正扎根于南华理工校园生态的生活服务平台,而不仅仅是信息平台。”
“所以,”何晨枫总结道,语气带着强大的自信,“我们认为,‘校园易通’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我们是不是第一个想到这个点子的,而在于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学生的需求,并用最负责任的方式去满足它。
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构建起一个健康、可信、充满活力的校园服务生态。我们欢迎任何形式的良性竞争,因为这将督促我们不断做得更好。”
一番话,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既回避了直接的指控,又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校园易通”的差异化优势和宏大愿景,将“学友通”那种简单的模仿衬托得苍白无力。
现场安静了几秒,随即,一位坐在中央、头发花白的老教授带头鼓起了掌!
紧接着,掌声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变得热烈而持久!
这位老教授是学校聘请的校外创业导师,一位真正成功的企业家。
他的掌声,无疑是对何晨枫这番话的最高肯定!
童旭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张了张嘴,却再也问不出第二个问题。
黄大海在台下,脸黑得像锅底,拳头紧紧攥起。
何晨枫在一片掌声中,微微鞠躬致意,神情依旧平静,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答辩结果毫无悬念。
“好,我会准时提交到学院。”王明点点头,“回去等通知吧,初选结果下周会出来。”
“谢谢辅导员。”
走出行政楼,阳光有些刺眼。何晨枫知道,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
童旭和黄大海,绝不会让他们轻易过关。
初选结果在下一周的周三公布。
毫无悬念,“校园易通”和“学友通”都成功进入了计算机学院的推荐名单,将和其他学院的优秀项目一起,参加由校团委组织的最终评审答辩。
答辩会定在周五下午,地点在校团委的多功能活动室。
消息传来,何晨枫并没有太多喜悦,反而更加绷紧了神经。他知道,童旭肯定会在答辩环节做文章。
果然,答辩前一天,何晨枫通过王明那边隐约得知,童旭作为指导老师之一,可能会参与评审提问环节。
虽然名义上是避嫌,但其中的操作空间可想而知。
“妈的,这不是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吗?”谭琛气得直骂。
赵铭也眉头紧锁:“看来答辩不会太顺利。”
何晨枫沉默片刻,反而笑了:“这样也好。他越是针对,越是容易露出破绽。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兵来将挡。”
他看向赵铭和谭琛:“铭哥,答辩的PPT和项目演示由你主导,技术细节你最清楚。琛子,你负责补充线下推广和用户反馈的部分。我来负责整体陈述和应对提问。”
他分配任务条理清晰,让团队每个人都能发挥所长。
“枫子,那你准备怎么应对童旭的刁难?”谭琛担心地问。
何晨枫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问他的,我答我的。记住,无论他问什么问题,我们的核心只有一点:
紧紧围绕‘校园易通’如何切实服务南华理工学生、如何具有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潜力来回答。不攻击对手,不抱怨不公,只展示我们自己的优势和格局。”
“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震撼的打脸。”
周五下午,多功能活动室座无虚席。
参加答辩的团队、各学院前来观摩的学生、以及由校团委老师、相关领域教授和少数校外企业家组成的评审团,让现场气氛显得严肃而紧张。
黄大海的“学友通”团队排在他们前面答辩。何晨枫三人坐在台下等候区,安静地观看着。
黄大海显然精心准备过,西装革履,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他的陈述照本宣科,内容几乎就是“校园易通”的翻版,但缺乏核心数据和独特的见解。
提问环节,评委们的问题还算温和,他都勉强应付了过去。
轮到“校园易通”团队上场。
何晨枫走在最前面,他今天只穿了一件干净的白色衬衫和深色休闲裤,身形挺拔,步履从容,脸上带着淡淡的自信笑容,与黄大海那种刻意的正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举重若轻的姿态,首先就在气场上胜了一筹。
赵铭负责的PPT演示流畅专业,数据图表清晰直观地展示了“校园易通”上线以来的用户增长、活跃度以及各模块的使用情况。
谭琛补充的线下推广实例生动具体,充满了青春的冲劲和接地气的气息。
而何晨枫的整体陈述,更是堪称点睛之笔。
他语言精炼,逻辑清晰,不仅阐述了项目的现状,更着重描绘了未来的规划。
基于实名认证的信任体系、围绕校园生活场景的服务拓展、以及初步构想的商业闭环。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充满了感染力,让不少评委频频点头。
陈述结束,进入提问环节。
大部分评委的问题都集中在技术实现、用户获取成本、未来盈利模式等常规领域,何晨枫三人都准备充分,对答如流。
就在这时,坐在评委席一侧的童旭推了推眼镜,开口了,语气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
“何晨枫同学,你们的项目听起来很不错。但是,我注意到,你们的核心模式,‘学友通’团队似乎也有类似的构想。
而且,据我所知,‘学友通’团队启动时间更早一些。对此,你怎么看?是否存在模仿或者……同质化竞争过于严重的问题?”
这个问题极其刁钻和阴险!
直接暗示“校园易通”可能是模仿者,并将焦点引向了“同质化竞争”,试图抹杀“校园易通”的独特性和先发优势。
台下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黄大海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冷笑。
谭琛和赵铭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看着何晨枫。
何晨枫面色不变,甚至嘴角那抹淡淡的笑容都没有消失。
他向前微微倾身,对准话筒,声音清晰而平静:
“谢谢童老师的提问。”
他首先礼貌回应,随即话锋一转,却不直接反驳童旭的暗示,而是跳出了这个陷阱:
“首先,我认为,在校园服务这个广阔的领域里,有多个团队同时进行探索和尝试,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这说明我们的同学都充满了创业热情和服务意识。
良性的竞争能够促使我们共同进步,最终受益的是我们广大的南华理工学子。”
他先肯定了竞争的存在,将其定义为“良性”,瞬间拔高了自己的姿态。
“其次,关于模式相似的问题。”何晨枫继续道,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回到童旭脸上,不卑不亢。
“互联网行业本身就是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不断发展的。关键的差异在于执行的理念、落地的细节和创造的核心价值。”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校园易通’从创立之初,就始终坚持两个核心:
一是信任,我们即将上线的实名认证系统和平台保障金机制,就是为了最大限度保障学生用户的利益和安全,这是我们对‘服务’二字的理解与承诺。”
“二是深度链接。”他指向PPT上的一张图表,“我们不仅仅是信息搬运工。
我们通过与各学院晚会的深度合作、通过建立班级学习资源共享库、未来还计划与校内社团、商家联动,打造一个真正扎根于南华理工校园生态的生活服务平台,而不仅仅是信息平台。”
“所以,”何晨枫总结道,语气带着强大的自信,“我们认为,‘校园易通’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我们是不是第一个想到这个点子的,而在于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学生的需求,并用最负责任的方式去满足它。
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构建起一个健康、可信、充满活力的校园服务生态。我们欢迎任何形式的良性竞争,因为这将督促我们不断做得更好。”
一番话,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既回避了直接的指控,又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校园易通”的差异化优势和宏大愿景,将“学友通”那种简单的模仿衬托得苍白无力。
现场安静了几秒,随即,一位坐在中央、头发花白的老教授带头鼓起了掌!
紧接着,掌声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变得热烈而持久!
这位老教授是学校聘请的校外创业导师,一位真正成功的企业家。
他的掌声,无疑是对何晨枫这番话的最高肯定!
童旭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张了张嘴,却再也问不出第二个问题。
黄大海在台下,脸黑得像锅底,拳头紧紧攥起。
何晨枫在一片掌声中,微微鞠躬致意,神情依旧平静,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答辩结果毫无悬念。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我一个创业的,怎么叫我海王?,重生:我一个创业的,怎么叫我海王?最新章节,重生:我一个创业的,怎么叫我海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我一个创业的,怎么叫我海王?,重生:我一个创业的,怎么叫我海王?最新章节,重生:我一个创业的,怎么叫我海王?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