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终于在初夏时节,随着统考成绩的公布,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林小圈的成绩单,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家激起了层层涟漪。数学:100分。英语:99分。语文:92分。总分291分,稳稳超过了本市“重点初中小升初统一测评”的最低资格线,更关键的是,他凭借之前获得的全市青少年编程大赛冠军的头衔,获得了优先进入第一梯队顶尖中学面试环节的“通行证”。

  这三所象征着不同教育路径和未来的学校,如同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矗立在林小圈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航道上:

  钢铁中学:以其强大的理工科背景,尤其是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领域的霸主地位而闻名。这里是计算机天才、编程高手的聚集地,拥有全市最顶尖的信息学教练资源和实验室设备。进入钢铁中学的信息学班,意味着从初中开始,就将接受系统化、高强度的信息学训练,目标直指全国乃至国际的信息学竞赛奖牌。对于热爱编程的林小圈来说,这里无疑是梦想的殿堂。

  南城附属中学(南附中学):一所历史悠久、以综合实力和极高“重点高中”升学率著称的传统名校。它的“重点班”更是精英中的精英,汇聚了各科均衡发展的顶尖学生。进入南附重点班,意味着一条更为稳妥、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学霸”晋升之路,目标是三年后考入最好的高中,继而冲击顶尖大学。在大多数家长眼中,这是一条“正途”,是光宗耀祖的康庄大道。

  二上中学:一所新兴的、注重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素养的学校,提供丰富的选修课和社团活动,风格更为开放和多元。它像是一个充满未知与可能的万花筒,吸引着那些不愿被传统教育模式束缚的学生。

  这三所学校的面试邀请函,如同三枚沉甸甸的勋章,也像三份指向不同未来的地图,摆在了林小圈和他的家人面前。

  一、 面试风云:展现真实自我的较量

  接下来的几周,林小圈经历了他十二年人生中最为密集和紧张的一系列考核。

  首先是二上中学的面试。面试在一个充满设计感的开放式空间进行,氛围相对轻松。面试官更关注他的兴趣爱好、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对新鲜事物的看法。他们让林小圈描述他最喜欢的编程项目,询问他如果组织一次班级活动会如何策划,甚至聊了聊他对最近某部科幻电影的理解。林小圈虽然有些紧张,但谈到编程和创意时,眼睛里自然流露出的光芒,以及他逻辑清晰的表达,显然给面试官留下了不错的印象。然而,当被问及“如果你的编程爱好与基础学科学习出现时间冲突,你会如何取舍”时,林小圈犹豫了,他诚实地回答:“我……我会尽量兼顾,但可能……会更想先把程序调通。”这个回答,在崇尚“均衡发展”的二上中学看来,或许显得略微“偏科”。几天后,二上中学发来了委婉的拒绝信,理由是他的学科综合表现(尤其是语文)与学校培养“通才”的目标略有差距。

  虽然有些失落,但林小圈很快调整了心态,因为更重要的两场硬仗——钢铁中学和南附中学的面试接踵而至。

  钢铁中学的面试分两轮。第一轮是群体项目,将十来个孩子分成小组,要求在限定时间内,用给定的材料(包括一些简单的电子元件和编程模块)设计并演示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林小圈所在的小组抽到的题目是“设计一个智能教室节能系统”。在其他孩子还在争论分工和方案时,林小圈已经迅速在脑海里勾勒出了系统框架:光线传感器控制灯光、人体红外感应控制风扇、核心控制单元……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小组的技术核心,用简洁的语言分配任务,自己则专注于最核心的控制逻辑编程。在演示环节,他条理清晰地阐述了系统原理和创新点,虽然实物模型略显粗糙,但程序运行稳定,逻辑完美。面试官们,尤其是那位目光锐利的信息学总教练,频频点头。

  第二轮是单独面试。面试官的问题极具针对性:“你认为在编程中,最重要的是严谨的逻辑,还是天马行空的创意?”“你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以及它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如果一次重要的竞赛失败,你会如何调整心态?”这些问题超越了课本知识,直指思维深度和学科热情。林小圈在回答时,完全沉浸在了他所热爱的领域里,眼神专注,语气坚定,甚至在某些问题上与面试官进行了短暂的探讨。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与之匹配的潜力,几乎无法伪装。离开面试教室时,他看到那位总教练对他露出了一个几乎难以察觉的、带着赞许的微笑。

  南附中学的面试则完全是另一种风格。严谨、规范,甚至带着一丝不苟的学术气息。面试在一个布置得像小型会议室的房间里进行,三位面试官表情严肃,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科知识、学习习惯和未来规划上。

  “林小圈同学,你的数学和英语成绩非常优秀,但语文成绩相对是短板,你计划如何在初中阶段弥补这一差距?”

  “请阐述一下你对‘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的理解。”

  “如果进入南附,你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分别是什么?”

  这些问题标准、传统,却切中要害。林小圈回答得中规中矩,他强调了会加强阅读和练笔来提升语文,认同勤奋的重要性,目标设定为“打好基础,争取考上重点高中”。他的回答稳妥,符合南附对“好学生”的期待,但少了在钢铁中学面试时那种迸发的激情和独特的光彩。整个过程,他更像是在完成一套规定动作,标准,却缺乏即兴的华彩。

  等待结果的日子是煎熬的。林小圈表面如常,每天上学、放学、写作业、偶尔逗逗妹妹,但内心的忐忑只有他自己知道。顾无双将一切看在眼里,只是默默地在生活上给予更细致的照顾,绝口不提择校,营造出一种外松内紧的氛围。而林大强,则延续着之前的沉默,仿佛这件事与他无关,但顾无双偶尔能捕捉到他浏览教育论坛时凝重的表情,以及听到电话铃响时瞬间的紧张。

  终于,在两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两封承载着不同未来的信件几乎同时抵达。

  钢铁中学的录取通知:诚挚邀请林小圈同学加入我校“信息学特色班”。

  南附中学的录取通知:热烈祝贺林小圈同学被我校“初一年级重点班”录取。

  喜悦如同爆炸的烟花,瞬间照亮了林小圈的小脸,他拿着两封信,在客厅里兴奋地转了好几个圈!但很快,烟花散去,一个更加艰难、更加沉重的选择题,赤裸裸地摆在了面前。

  二、 家庭会议:三代人的观念角力

  这是一个周末的傍晚,晚饭后,一家人坐在客厅里。气氛不像庆祝,反而有种无形的凝重。两封录取通知并排放在茶几上,像两道开启不同世界的大门。

  “太好了圈圈!两个都是好学校!”顾无双率先开口,声音带着欣慰和鼓励,“这是你自己努力得来的成果,爸爸妈妈为你骄傲。”她刻意将选择权前置,目光温和地看向儿子,“现在,我们需要好好想想,哪一个更适合你。”

  林小圈脸上的兴奋劲儿已经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纠结。他看看左边的信,又看看右边的信,小手无意识地绞在一起。“钢铁中学……编程很厉害,我特别喜欢他们的信息学班。但是……南附中学升学率好像更高,考上重点高中的人最多……”他喃喃自语,眼神里充满了迷茫。对于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来说,这个抉择太过重大,一边是炽热的兴趣和天赋所在,一边是更被社会认可、看似更“稳妥”的前途。

  一直沉默的林大强,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咽了回去,只是端起茶杯,深深地喝了一口,目光复杂地落在两封信上。

  就在这时,家里的座机电话刺耳地响了起来。林大强起身去接,话筒里传来了林大年中气十足、带着不容置疑权威的声音。

  “大强啊,圈圈学校定下来没有?我听说他考得不错,能去南附和钢铁?”林大年的消息总是如此灵通,仿佛在儿子家安装了无形的监控。

  “嗯……是,都收到通知了。”林大强的声音有些干涩。

  “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林大年的语气立刻变得斩钉截铁,“当然是南附!这还用选吗?钢铁中学,听名字就知道,搞那些歪门邪道,什么电脑啊编程啊,那能当饭吃吗?小孩子心性不定,就是图个好玩!之前都是为了优先面试名额,南附才是正经读书的地方!成绩、升学率,那才是硬道理!圈圈那个语文成绩,正好去南附好好抓一抓,把基础打牢!听我的,选南附,绝对错不了!我这辈子吃的盐比你们吃的米还多,还能看错?”

  林大强握着话筒的手指关节微微发白。父亲那熟悉的话语,那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将一切与升学无关的兴趣视为“玩物丧志”的逻辑,像一把陈旧的钥匙,瞬间打开了他记忆深处那个尘封已久的、布满灰尘和锈迹的匣子。

  他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代,那个渴望无线电零件和航模发动机的自己,站在威严的父亲面前,所有的请求和辩解,都被一句“学习才是正事”轻易驳回。那种被否定、被压抑、沟通无门的窒息感,时隔二十多年,依然如此清晰,如此刺痛!他当年没有勇气反抗,或者说,反抗的结果早已注定是失败。他最终走上了父亲安排的道路,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但内心深处,那个关于热爱与梦想的角落,是否从未真正满足过?

  而如今,父亲的手,又一次伸了过来,越过他,想要直接安排他儿子的人生轨迹!一股混杂着愤怒、屈辱、以及深藏心底的、对自身无力反抗命运的暴躁情绪,如同岩浆般在他胸腔里翻涌、冲撞!他几乎要对着话筒吼出来:“我的儿子,我自己会管!”

  但是,几十年形成的对父亲的畏惧和那种近乎本能的“服从”惯性,像一道无形的枷锁,牢牢锁住了他的喉咙。他张了张嘴,最终发出的,却是一声沉闷的:“……嗯,知道了。”

  挂了电话,林大强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回到沙发,重重地坐下,整个人像一座即将喷发却又被强行压抑的火山,周身散发着低气压。

  “是爸的电话?”顾无双问,其实她早已从林大强的表情和只言片语中猜到了内容。

  “嗯。”林大强从鼻子里哼出一个音节。

  “爷爷说什么了?”林小圈敏感地察觉到气氛的变化,小声问道。

  顾无双看了丈夫一眼,见他完全没有开口的意思,便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转述:“爷爷觉得,南附中学学习氛围更好,更有利于你打好基础,考上重点高中。”

  林小圈“哦”了一声,低下头,不说话了。爷爷的意见,在他心里是有分量的,那种传统的权威感,让他感到压力。

  顾无双看着这对陷入沉默的父子,心中了然。她知道,林大强内心正在经历剧烈的风暴,但他选择了最无效的方式——沉默和逃避——来应对。她不能让他把这种压力直接转嫁到儿子身上。

  “圈圈,”顾无双的声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她看向儿子,目光清澈而坚定,“爷爷的意见,是出于他对你的关心,我们可以参考。但是,最终去哪里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情。这个选择,关乎你未来至少三年的学习生活,甚至更远。所以,爸爸妈妈希望,你能认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做出一个让你自己不会后悔的决定。”

  她顿了顿,强调道:“无论你选择哪一个,爸爸妈妈都会支持你。”

  这句话像一缕春风,稍稍吹散了林小圈心头的阴霾,但也让他更加纠结了。他感激妈妈的信任,可“内心的声音”到底是什么?是那个一提到编程就心跳加速、眼睛发亮的冲动,还是那个对南附高升学率、对“好学生”标签潜意识的向往和恐惧?

  “我……我再想想。”林小圈的声音带着迷茫和挣扎。

  林大强始终一言不发,他猛地站起身,一言不发地走向阳台,摸出烟盒,点燃了一支很久没抽的烟。烟雾缭绕中,他的背影显得格外孤寂和僵硬。他用这种方式,宣告了自己在这场家庭决策中的“弃权”和逃避。

  三、 关键引导:来自“未来”的回响与共鸣

  家庭会议无果而终,选择的重担,似乎完全压在了林小圈稚嫩的肩膀上。接下来的两天,他变得有些魂不守舍,吃饭不香,玩游戏也提不起劲,经常对着两所学校的宣传资料发呆。

  顾无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她知道,此刻过多的介入反而不好。她相信儿子有能力做出选择,只是需要一点时间和恰当的引导。

  就在这时,林小强再次出现了。他仿佛总能在这个家庭最需要微妙平衡的时刻,扮演那个关键的“催化剂”。

  周六下午,林小圈正烦躁地在自己房间里,对着电脑屏幕上一串代码发呆,那是他之前设计的一个小游戏,此刻却无法让他感到往日的愉悦。

  “圈圈,在忙吗?”林小强敲了敲门,探进头来。

  “小强。”林小圈无精打采地打了个招呼。

  林小强走进来,很自然地拉过椅子坐在他旁边,目光扫过屏幕上的代码,笑了笑:“遇到bug了?看起来心情不太好啊。”

  林小圈叹了口气,把面对两所学校不知如何选择的烦恼,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钢铁中学的信息学班真的很好,我面试的时候感觉特别对路,那里的教练好像也很看好我。可是南附……大家都说南附好,升学率高,爷爷也坚持让我去南附。妈妈说让我自己选,可是……我好怕选错了。”

  林小强静静地听着,没有立刻给出建议。他等林小圈说完,才缓缓开口,语气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平和与洞察:“圈圈,你觉得,对于现在的你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是别人觉得‘对’的路,还是你自己真正热爱、并且能让你感到快乐和充满动力的路?”

  林小圈愣住了,喃喃重复:“热爱……动力……”

  “对啊,”林小强引导着他,“你可以试着想象一下。想象你去了南附中学,每天面对的是大量的习题、激烈的排名竞争,所有人都盯着考试成绩。你的大部分时间都要用来‘弥补’你的语文,可能只有很少的时间能碰你心爱的编程。三年后,你或许真的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但那个时候,你对编程的热情,还可能像现在这样炽热吗?你可能会成为一个大家眼中的‘学霸’,但你会不会……觉得少了点什么?”

  林小圈的眼前,随着林小强的描述,仿佛真的浮现出那样一幅画面:他在题海中挣扎,偶尔想起编程,却感觉那已经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梦,心里空落落的。

  “你再想象一下,你去了钢铁中学,”林小强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诱惑力,“那里有全市最好的信息学实验室,有志同道合的同学,你们可以一起讨论算法,一起熬夜调试程序,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你可能也会很累,压力很大,但当你解决一个难题,当你和团队一起完成一个项目,那种成就感……是不是光想想,就觉得心跳加速?”

  林小圈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那种沉浸在编程世界里的纯粹快乐,那种攻克难题后的巨大满足感,是他真实体验过、并且无比眷恋的。

  “我……我好像,更喜欢在电脑前解决问题的时候。”林小圈小声地,但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清晰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林小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那是一种带着欣慰和“果然如此”的了然。他看着林小圈,眼神深邃,仿佛透过时空,看到了某个既定的未来。

  “圈圈,你知道吗?”林小强的声音变得更轻,却像重锤一样敲在林小圈的心上,“在我的……嗯,在我的感觉里,你天生就是属于那种地方的。你的思维模式,你的专注力,你对逻辑和创造的热爱,都在指向那里。选择一条看似‘稳妥’却可能磨灭你光芒的路,或许安全,但未必值得。而选择一条能让你尽情燃烧、发挥天赋的路,即使有风险,但那奋斗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用一种近乎耳语,却又无比清晰的声音说:

  “而且,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密……如果是我来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和你做出一样的选择。”

  林小圈猛地抬起头,震惊地看着林小强。他从这位好朋友的话语和眼神中,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笃定和共鸣,仿佛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超越朋友的、奇妙的联系。小强的理解和支持,不像妈妈那样是无条件的包容,更像是……一种来自同道中人的认可和召唤。

  “小强,你……你也觉得钢铁中学更好?”林小圈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林小强微笑着,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里闪烁着和林小圈谈起编程时相似的光芒:“当然。那里才是梦想开始的地方。说不定……我们以后,还能在那里见面呢。”

  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像最后一块拼图,嵌入了林小圈混乱的思绪中。一股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清晰感,从他心底升腾而起。所有的迷茫、犹豫、对外界评价的恐惧,在这一刻,仿佛被一道强烈的光芒驱散。

  他知道了,他想要的是什么。

  四、 尘埃落定:迈向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当天晚上,林小圈再次将全家召集到客厅。他的表情不再是之前的纠结和不安,而是带着一种下定决心的平静和坚定。

  他走到茶几前,拿起那封来自钢铁中学的录取通知,紧紧地攥在手里,然后抬起头,目光依次看过妈妈、爸爸,最后落在虚空处,仿佛在对自己宣告:

  “爸爸,妈妈,我决定了。我要去钢铁中学,读信息学班。”

  顾无双的眼中瞬间涌上了欣慰和释然的笑意,她走上前,轻轻拥抱了一下儿子:“好,圈圈,妈妈支持你!这是你自己的人生,勇敢去追求你想要的!”

  林小圈看向一直沉默地坐在角落的父亲林大强。

  林大强身体几不可查地震动了一下。他抬起头,看向儿子。儿子那双清澈的眼睛里,没有了彷徨,只有不容置疑的决心。这种眼神,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年少时渴望却未能拥有的勇气。他想起了父亲的电话,想起了自己内心的愤怒与懦弱,想起了林小强那些直击灵魂的话语……复杂的情绪在他胸中翻腾,最终,化作了一声悠长的、仿佛卸下千斤重担的叹息。

  他依然没有说什么支持或反对的话,只是极其缓慢地,几乎难以察觉地,点了一下头。然后,他站起身,默默地走回了卧室。这个简单的动作,对于林大强而言,已经意味着最大的让步和无声的认可。他没有像他父亲那样强行干预,他守住了那道脆弱的、名为“尊重”的底线。

  林小圈看着父亲的背影,心里忽然明白了什么。爸爸的沉默,或许就是他所能给出的,最艰难的支持。

  他转向妈妈,露出了这些天来第一个真正轻松而灿烂的笑容:“妈,帮我回复钢铁中学吧!就说,林小圈非常荣幸,并确认加入!”

  “好!”顾无双用力点头,眼眶微微湿润。

  这一刻,林小圈仿佛听到了一声清脆的解锁声。那不是保险箱密码锁的声音,而是他人生道路上,第一道自主选择的门,被他亲手开启的声音。门后,是一条充满挑战、却也闪烁着独属于他的梦想光芒的道路。

  他知道,选择了钢铁中学,意味着他将走上一条与大多数同龄人不同的路,一条更专注、也更需要毅力的路。他可能会面对更多的质疑,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去平衡信息学与其他学科。但是,当想到那片由代码和算法构成的、无限广阔的星辰大海时,他内心的激动和期待,远远超过了所有的不安。

  而林小强,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带着深远意味的微笑。命运的齿轮,似乎正沿着他记忆中的轨迹,缓缓扣合。他和他,将在那片孕育未来的土地上,再次相遇。

  属于林小圈的,崭新的中学时代,即将拉开序幕。等待他的,将是更强大的对手,更复杂的知识,以及,那个在编程世界里,不断超越自我的、永无止境的征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百年回响平行爸爸,百年回响平行爸爸最新章节,百年回响平行爸爸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