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的青云山褪去了盛夏的燥热,漫山的枫叶渐渐染成绯红,揽月院的银杏树下落满了金黄的叶子,风一吹,像撒了一地碎金。凌玥抱着刚满半岁的沈知桃坐在廊下,小家伙穿着云柔织的米白色小毛衣,正伸手去抓落在石桌上的银杏叶,抓到一片就咯咯笑,小手攥得紧紧的,叶片边缘被捏得发皱也不肯松开。

  “慢些抓,别划伤手。”沈砚青从医馆回来,刚进门就看到这温馨的一幕,他放下药箱,快步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把知桃手里的银杏叶换成了个软布做的小玩具,“这叶子边缘尖,咱们玩这个安全。”

  凌玥笑着点头,接过沈砚青递来的暖手炉:“今天医馆忙不忙?我看你脸色有些累。”

  “还好,就是山下李奶奶的风湿犯了,给她扎了几针,又开了些草药。”沈砚青坐在凌玥身边,轻轻揉了揉她的肩膀,“你在家带知桃也辛苦,以后别总坐着,多起来走走,我晚些陪你去后山散散步。”

  正说着,苏清瑶端着一盘刚蒸好的栗子糕走出来,香气裹着热气飘过来:“快尝尝这栗子糕,今年后山的栗子格外甜,我加了些红枣泥,知桃也能吃两口。”她用小勺挖了一点点糕,放在知桃嘴边,小家伙凑过去舔了舔,眼睛瞬间亮了,又张着嘴要吃,惹得苏清瑶笑个不停:“这孩子,跟苏澈小时候一样,是个小吃货。”

  提到苏澈,院门外就传来了他的声音:“娘!我回来啦!今天先生夸我背书背得快!”苏澈背着书包跑进来,后面跟着水生和云舟,三个孩子手里都拿着小篮子,里面装着刚从后山采的野山楂。

  “哟,我们的小才子回来啦!”陈凡跟着走进来,手里提着一只刚买的活鸡,“今天给孩子们炖鸡汤,补补身子,马上要入冬了。”

  水生跑到凌玥面前,举起手里的山楂:“凌玥阿姨,这山楂可酸了,我尝了一个,酸得我直咧嘴!”

  云舟也跟着点头,从怀里掏出个用山楂串成的小串:“我给知桃弟弟做了个山楂串,等他长大了就能吃了。”

  凌玥笑着接过山楂串,放在知桃面前晃了晃:“你看,云舟哥哥给你做的礼物,等你长牙齿了,咱们就吃山楂好不好?”知桃似懂非懂地看着山楂串,伸手去抓,小嘴巴还微微动着,惹得众人都笑了。

  晚饭时,院子里的石桌上摆满了菜——有陈凡炖的鸡汤,汤里飘着金黄的油花,香味浓郁;有苏清瑶做的栗子烧鸡,栗子炖得软糯,鸡肉鲜嫩;还有苏晓棠做的山楂糕,酸甜可口,正好解腻。孩子们围坐在小桌旁,捧着碗大口喝汤,苏澈一边喝一边说:“爹炖的鸡汤真好喝,比学堂先生家的还香!”

  陈凡笑着揉了揉苏澈的头:“喜欢就多喝些,以后爹常给你们炖。”

  饭后,大家围坐在火炉旁聊天。沈砚青给凌玥和苏清瑶倒了杯热茶,又给孩子们拿了些炒瓜子。苏晓棠说起医馆的事:“最近来医馆看感冒的人多了,我跟凌玥姐姐学了个预防感冒的方子,明天煮些汤药给大家喝。”

  水柔也跟着说:“我昨天去山下买布,看到有卖棉花的,质量特别好,咱们该给孩子们做新棉袄了,免得冬天冻着。”

  云柔点头附和:“我也想着呢,还想给知桃织个小帽子,用红色的线,喜庆又暖和。”

  凌玥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心里满是暖意。她低头看了看怀里的知桃,小家伙已经睡着了,小脑袋靠在她的怀里,呼吸均匀。沈砚青轻轻接过知桃,小心翼翼地抱回屋里,生怕吵醒他。

  等沈砚青回来,陈凡忽然开口:“再过些日子就是冬至了,咱们今年包些不同馅的饺子,大家想吃什么馅,提前说说,我好去准备食材。”

  “我想吃白菜猪肉馅的!”苏澈第一个举手,眼睛亮晶晶的。

  “我想吃韭菜鸡蛋馅的!”水生也跟着说。

  “我都行,只要是大家一起包的,都好吃。”云舟笑着说。

  凌玥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模样,笑着说:“我想吃芹菜牛肉馅的,沈砚青也爱吃。”

  沈砚青握住凌玥的手,温柔地说:“都听你的,你想吃什么,咱们就包什么。”

  火炉里的木炭烧得“噼啪”作响,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红彤彤的。窗外的枫叶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红光,院子里的银杏叶安静地躺在地上,整个揽月院都被温暖的气息包裹着。

  凌玥靠在沈砚青身边,听着大家讨论冬至包饺子的事,听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真好——没有战乱,没有分离,只有亲人在侧,只有家常的温暖。她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这样的时光,还会有更多的欢声笑语,而这份温暖与幸福,会像这炉火一样,永远在揽月院的每一个角落里,静静燃烧,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全文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尘凡问心,尘凡问心最新章节,尘凡问心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