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捷办公室。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口,洒在陈捷那张年轻而又专注的脸上。
他并没有在处理文件,而是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
这幅地图,不是安宜镇的行政区划图,而是一幅由他亲手绘制的、极其复杂的“安宜镇重点产业全球供应链分布图”。
地图上,以安宜镇为中心,延伸出无数条颜色各异的线条,如同一张巨大的蛛网,连接着世界各地的城市和企业。
每一条线条,都代表着一种关键的原材料、核心的零部件、或是重要的销售市场。
日本的东京、大阪、名古屋……
德国的斯图加特、慕尼黑……
韩国的首尔、釜山……
美国的硅谷、底特律……
这些线条,在地图上纵横交错,构成了一幅无比壮观,却又无比脆弱的全球化图景。
蒋海山站在一旁,看着这幅地图,一时没反应过来这是什么东西。
他刚刚也得知了日本发生大地震的消息,心中同样是焦急万分,第一时间就赶到了陈捷的办公室,想和他商量对策。
可他没想到,陈捷的反应,竟然是如此的……平静。
没有惊慌,没有失措,甚至连一丝一毫的意外都没有。
陈捷只是默默地,从文件柜里,拿出了这幅蒋海山从未见过的地图,然后,便站在地图前,久久地凝视着。
“陈镇长,”蒋海山终于忍不住了,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焦急,“我刚才接了不下十个企业老板的电话,全都是哭着喊着求救的,我们再不想办法,安宜镇的经济,就真的要崩盘了!”
陈捷缓缓地转过身,看着一脸焦急的蒋海山:
“蒋镇长,不要急。”
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和而沉稳,像一剂镇定剂,瞬间让蒋海山那颗狂跳不止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
陈捷的内心,自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平静。
当从新闻里看到日本大地震的消息时,他心中的那块石头,才终于落了地。
终究还是来了。
只是,时间比他上一世的记忆里,推迟了一个月。
上一世,这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发生在他读研时期,当时他正忙着写论文,对这场遥远的灾难,并没有太多切身感受,只是在后来研究区域经济时,才从各种文献和数据中,了解到这场地震对全球产业链造成的巨大冲击。
而这一世,他身处局中。
陈捷不是不想提前预警。
可是,怎么预警?
他一个二十五岁的干部,跑到党委书记面前,跟他说,未来日本会发生九级大地震,然后会引发核泄漏,然后会冲击到我们安宜镇的经济?
然后让马东城去告诉那些企业负责人,把现在所有的一切订单都取消,一切跟日本有关的生意活动都停止?
如果这样,马东城不把他当成神经病送进医院,都算是客气的了。
这种超越时代认知的预言,不仅不会有任何人相信,反而会给他自己,招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和猜忌。
所以,从来到安宜镇的第一天起,陈捷就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矩:尽量不利用重生优势,去做任何“未卜先知”的事情。
他要做的,不是去当一个神棍般的预言家,而是要当一个永远比别人准备得更充分的危机应对者。
陈捷不能预测风暴何时到来,但他可以在风暴到来之前,就提前研究好风向,加固好船帆,准备好预案。
然后,在风暴来临的那一刻,站在船头,迎着巨浪,将大船,稳稳地,驶向那片风暴过后、海阔天空的新航道。
这幅“安宜镇重点产业全球供应链分布图”,就是他为这场风暴,准备的第一份,也是最重要的一份海图。
这一个多月来,他利用所有业余时间,走访了镇里几十家重点企业,与他们的技术负责人、采购经理、销售总监,进行了无数次深入访谈。
他将这些企业最核心的供应链信息,与上一世安宜镇在日本大地震过后,寻找替代品的信息一一对应,然后一点点地,拼凑、绘制成了这幅地图。
陈捷比安宜镇任何一个企业家都更清楚,谁家的命脉,掌握在日本人手里,谁家的软肋,暴露在太平洋的东岸。
他甚至,已经悄悄地,为那些风险最高的企业,起草好了几十份详尽的“供应链替代与风险对冲预案”。
这一切,陈捷都做得悄无声息。
在危机爆发之前,拿出这些东西,只会显得自己杞人忧天,甚至是不务正业。
只有在危机真正降临的此刻,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才会瞬间,爆发出它真正的、无可估量的价值。
在体制内,解决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危机,其带来的政治声望和威信,远比按部就班地推动几个项目、实现几个点的GDP增长,要来得更直接,也更震撼。
毕竟,解决重大危机的能力和经验,同样是执政者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
更重要的是,重大危机会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方式,将所有掩盖在平静水面下的问题、矛盾和利益纠葛,都毫不留情地掀个底朝天。
在平日里,任何深刻的改革都必然会触动既得利益者,面临巨大、无形的阻力。
陈捷很清楚,他已经挡了很多本地宗族利益体发财的路,只是他们忌惮自己的中央背景,哪怕心中有怨气,也不敢明面上跟自己对着干。
他们的想法,就是熬,熬过陈捷的两年任职期,换上一个来头没那么大的新镇长后,再卷土重来。
所以陈捷和他们现在暂时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但这种平衡是很脆弱的,一旦陈捷想要推行任何更加深入的改革或者措施,就会遭到来自四面八方、无所不在的软抵抗,比如敷衍执行、过度执行等等。
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网,那些早已习惯了旧规则的官僚惯性,都会成为他改革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高墙。
但在危机面前,一切都会不同。
当旧模式被证明已经失灵,当所有人都陷入恐慌与迷茫,变革阻力便会降至最低。
此刻,任何能够带领大家走出困境的方案,无论它在过去看起来多么激进、多么理想化,都会被视作唯一的救命稻草,被大部分人毫不犹豫地接受和拥护。
这,便是破后而立的真谛。
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仅仅是陈捷写在考卷上的答案,更是他用于实践的理论武器。
他要利用这次危机,打破安宜原有的利益格局,推进自己的改革措施。
“蒋镇长,”陈捷走到办公桌前,从抽屉里,拿出了厚厚的一叠文件,递给了蒋海山,“你先看看这个。”
蒋海山疑惑地接过文件,目光落在封面上,微微一愣。
《安宜镇重点制造企业供应链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初稿)》。
蒋海山快速看了一遍。
几分钟后,他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陈捷。
且不提里面的操作性是否可行,但这份报告,从标题到内容,简直就是为眼下这场危机,量身定做的!
这是什么时候做的?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口,洒在陈捷那张年轻而又专注的脸上。
他并没有在处理文件,而是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
这幅地图,不是安宜镇的行政区划图,而是一幅由他亲手绘制的、极其复杂的“安宜镇重点产业全球供应链分布图”。
地图上,以安宜镇为中心,延伸出无数条颜色各异的线条,如同一张巨大的蛛网,连接着世界各地的城市和企业。
每一条线条,都代表着一种关键的原材料、核心的零部件、或是重要的销售市场。
日本的东京、大阪、名古屋……
德国的斯图加特、慕尼黑……
韩国的首尔、釜山……
美国的硅谷、底特律……
这些线条,在地图上纵横交错,构成了一幅无比壮观,却又无比脆弱的全球化图景。
蒋海山站在一旁,看着这幅地图,一时没反应过来这是什么东西。
他刚刚也得知了日本发生大地震的消息,心中同样是焦急万分,第一时间就赶到了陈捷的办公室,想和他商量对策。
可他没想到,陈捷的反应,竟然是如此的……平静。
没有惊慌,没有失措,甚至连一丝一毫的意外都没有。
陈捷只是默默地,从文件柜里,拿出了这幅蒋海山从未见过的地图,然后,便站在地图前,久久地凝视着。
“陈镇长,”蒋海山终于忍不住了,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焦急,“我刚才接了不下十个企业老板的电话,全都是哭着喊着求救的,我们再不想办法,安宜镇的经济,就真的要崩盘了!”
陈捷缓缓地转过身,看着一脸焦急的蒋海山:
“蒋镇长,不要急。”
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和而沉稳,像一剂镇定剂,瞬间让蒋海山那颗狂跳不止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
陈捷的内心,自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平静。
当从新闻里看到日本大地震的消息时,他心中的那块石头,才终于落了地。
终究还是来了。
只是,时间比他上一世的记忆里,推迟了一个月。
上一世,这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发生在他读研时期,当时他正忙着写论文,对这场遥远的灾难,并没有太多切身感受,只是在后来研究区域经济时,才从各种文献和数据中,了解到这场地震对全球产业链造成的巨大冲击。
而这一世,他身处局中。
陈捷不是不想提前预警。
可是,怎么预警?
他一个二十五岁的干部,跑到党委书记面前,跟他说,未来日本会发生九级大地震,然后会引发核泄漏,然后会冲击到我们安宜镇的经济?
然后让马东城去告诉那些企业负责人,把现在所有的一切订单都取消,一切跟日本有关的生意活动都停止?
如果这样,马东城不把他当成神经病送进医院,都算是客气的了。
这种超越时代认知的预言,不仅不会有任何人相信,反而会给他自己,招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和猜忌。
所以,从来到安宜镇的第一天起,陈捷就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矩:尽量不利用重生优势,去做任何“未卜先知”的事情。
他要做的,不是去当一个神棍般的预言家,而是要当一个永远比别人准备得更充分的危机应对者。
陈捷不能预测风暴何时到来,但他可以在风暴到来之前,就提前研究好风向,加固好船帆,准备好预案。
然后,在风暴来临的那一刻,站在船头,迎着巨浪,将大船,稳稳地,驶向那片风暴过后、海阔天空的新航道。
这幅“安宜镇重点产业全球供应链分布图”,就是他为这场风暴,准备的第一份,也是最重要的一份海图。
这一个多月来,他利用所有业余时间,走访了镇里几十家重点企业,与他们的技术负责人、采购经理、销售总监,进行了无数次深入访谈。
他将这些企业最核心的供应链信息,与上一世安宜镇在日本大地震过后,寻找替代品的信息一一对应,然后一点点地,拼凑、绘制成了这幅地图。
陈捷比安宜镇任何一个企业家都更清楚,谁家的命脉,掌握在日本人手里,谁家的软肋,暴露在太平洋的东岸。
他甚至,已经悄悄地,为那些风险最高的企业,起草好了几十份详尽的“供应链替代与风险对冲预案”。
这一切,陈捷都做得悄无声息。
在危机爆发之前,拿出这些东西,只会显得自己杞人忧天,甚至是不务正业。
只有在危机真正降临的此刻,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才会瞬间,爆发出它真正的、无可估量的价值。
在体制内,解决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危机,其带来的政治声望和威信,远比按部就班地推动几个项目、实现几个点的GDP增长,要来得更直接,也更震撼。
毕竟,解决重大危机的能力和经验,同样是执政者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
更重要的是,重大危机会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方式,将所有掩盖在平静水面下的问题、矛盾和利益纠葛,都毫不留情地掀个底朝天。
在平日里,任何深刻的改革都必然会触动既得利益者,面临巨大、无形的阻力。
陈捷很清楚,他已经挡了很多本地宗族利益体发财的路,只是他们忌惮自己的中央背景,哪怕心中有怨气,也不敢明面上跟自己对着干。
他们的想法,就是熬,熬过陈捷的两年任职期,换上一个来头没那么大的新镇长后,再卷土重来。
所以陈捷和他们现在暂时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但这种平衡是很脆弱的,一旦陈捷想要推行任何更加深入的改革或者措施,就会遭到来自四面八方、无所不在的软抵抗,比如敷衍执行、过度执行等等。
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网,那些早已习惯了旧规则的官僚惯性,都会成为他改革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高墙。
但在危机面前,一切都会不同。
当旧模式被证明已经失灵,当所有人都陷入恐慌与迷茫,变革阻力便会降至最低。
此刻,任何能够带领大家走出困境的方案,无论它在过去看起来多么激进、多么理想化,都会被视作唯一的救命稻草,被大部分人毫不犹豫地接受和拥护。
这,便是破后而立的真谛。
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仅仅是陈捷写在考卷上的答案,更是他用于实践的理论武器。
他要利用这次危机,打破安宜原有的利益格局,推进自己的改革措施。
“蒋镇长,”陈捷走到办公桌前,从抽屉里,拿出了厚厚的一叠文件,递给了蒋海山,“你先看看这个。”
蒋海山疑惑地接过文件,目光落在封面上,微微一愣。
《安宜镇重点制造企业供应链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初稿)》。
蒋海山快速看了一遍。
几分钟后,他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陈捷。
且不提里面的操作性是否可行,但这份报告,从标题到内容,简直就是为眼下这场危机,量身定做的!
这是什么时候做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权力之巅:从中央选调生开始,权力之巅:从中央选调生开始最新章节,权力之巅:从中央选调生开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权力之巅:从中央选调生开始,权力之巅:从中央选调生开始最新章节,权力之巅:从中央选调生开始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