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市长,陈捷同学到了。”赵礼星上前一步,汇报道。

  “嗯。”刘昌明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你就是陈捷同学吧?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快坐。”

  他的语气,亲切得像一个邻家长辈。

  但这只是表象。

  越是身居高位者,越是喜怒不形于色。

  “谢谢刘市长。”陈捷在沙发上坐下,依旧是只坐三分之一,腰板挺得笔直。

  “你的那份报告,我看了,写得非常好。”刘昌明开门见山,直接进入主题,“特别是你提出的‘以项目合作为抓手,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这个思路,对我们全市的农村工作,都很有启发。”

  “市长过誉了,我只是纸上谈兵,提了点不成熟看法。”陈捷谦虚道。

  “不,这不是纸上谈兵。”刘昌明摆了摆手,“你的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看得出来,是下过一番苦功夫的。”

  他顿了顿,抛出了第一个问题:

  “我想听听,你写这份报告的初衷是什么?仅仅是为了解决你们村的用水纠纷吗?”

  这是一个看似随意,实则非常关键的问题。

  如果陈捷回答是,格局就小了,只是个会解决具体问题的能人。

  陈捷沉稳地回答道:

  “报告刘市长,解决用水纠纷,只是一个直接诱因,更深层次的初衷,是源于我寒假回家后,对当前农村现状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哦?说来听听。”刘昌明饶有兴致地身体前倾。

  “我发现,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很多村庄都出现了空心化现象,传统的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乡村社会结构,正在逐渐瓦解。”

  “随之而来的,是基层组织弱化,公共事务无人问津,以及因为资源稀缺而引发的各种矛盾纠纷,我们村的用水纠纷,只是一个缩影。”

  “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再依靠传统的行政命令或者简单的道德说教,必须找到一种新机制,一种能够重新将原子化的农民组织起来,激发他们参与公共事务内生动力的机制。”

  “而项目合作,就是我能想到的,最有效的一个抓手。”

  “通过一个看得见、摸得着、与每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具体项目,比如修渠、修路、搞合作社,将大家重新凝聚起来,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

  “在这个过程中,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新的乡村治理秩序,也才能逐步建立起来。”

  这番话已经完全跳出了报告本身,上升到了对国家宏观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

  刘昌明和赵礼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掩饰不住的惊异。

  “说得好。”刘昌明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你认为,在推动这种项目合作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我认为政府应该扮演好三个角色。”陈捷不假思索地回答,“第一是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政府要做的,是发现和培育项目,提供政策支持和信息服务,但不能大包大揽,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第二是监督者,而不是干预者,对于涉及财政资金的项目,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督和审计机制,确保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率,但对于项目具体实施,不宜过多行政干预。”

  “第三是服务者,而不是管理者,政府要做的,是为项目合作扫清障碍,提供法律、技术、人才等全方位的服务,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引导者、监督者、服务者……”刘昌明在口中反复咀嚼着这几个词,眼睛越来越亮。

  这三个角色的定位,精准地概括了服务型政府的核心要义,也切中了他多年来在工作中一直思考,却未能清晰总结的困惑。

  “陈捷同学,”刘昌明看着陈捷,语气变得无比郑重,“你有没有想过,毕业以后,回到家乡,回到安南来工作?”

  陈捷站起身,脸上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真诚与朝气:

  “感谢刘市长的厚爱与赏识,说实话,我的根在安南,能够回到家乡,用自己所学为父老乡亲做一点贡献,一直是我最大的心愿。”

  听到这句话,赵礼星脸上已经露出了喜色,刘昌明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然而,陈捷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为难与歉意:

  “只是……我目前的情况可能有些特殊,毕业后的去向,恐怕已经由不得我自己做主了。”

  “哦?”刘昌明眉毛一挑,有些意外,“这是什么意思?”

  赵礼星脸上的笑容也凝固了。

  陈捷似乎有些犹豫,像是在斟酌该如何措辞,片刻之后,他才用一种略带不确定的语气说道:

  “是这样的,市长,年前,学校组织了一次选调生的选拔考试,我侥幸通过了笔试和后续的几轮面试……目前,正在等待组织上的岗位安排。”

  “选调生?”刘昌明闻言,反而松了一口气,笑了起来。

  选调生制度他太清楚了,这是为党政机关储备后备人才的重要渠道。

  能考上选调生,说明这个年轻人的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都通过了组织的严格考察,是好事!

  “这是大好事啊!”刘昌明笑道,“是咱们省组织部的选调吗?礼星同志,这件事你要跟进一下,如果是省里选调,一定要想办法把陈捷同学这样的人才,争取到我们镐南市来!”

  赵礼星连忙点头称是,心中也盘算起来。

  只要是省内的名额,他豁出这张老脸,也要去组织部把人要过来。

  面对两位领导的热情,陈捷脸上神情却更显犹豫,他轻轻摇了摇头,低声道:

  “报告市长,不是省里的选调……”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才用一种更低的声音,补充了一句:

  “……最后的面试,是在京城,由中组部领导主持的。”

  中组部?

  这三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在刘昌明和赵礼星的耳边轰然炸响!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权力之巅:从中央选调生开始,权力之巅:从中央选调生开始最新章节,权力之巅:从中央选调生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