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的自行车铃铛又响了一声,清脆地划过夜色,像一颗石子投入深潭,在寂静中激起一圈微不可察的涟漪。那声音短促而干净,仿佛只是某个归家的人顺手拨动了车铃,却在这片沉睡的街区里显得格外清晰。风从窗缝钻进来,吹得窗帘轻轻一荡,月光随之滑过地板,像一道银色的潮痕。
屋内依旧安静,只有客厅角落的挂钟滴答走着,声音很轻,却在寂静里显得格外清晰,像是时间本身在低语。秒针每跳一下,都像踩在人心上,不重,却稳稳地留下痕迹。空气里浮动着旧木家具的气息,混合着茶几上残留的一杯温水的淡淡茶香,还有沙发上那条毛毯晒过太阳后留下的暖意。
艾迪还在他肩上,呼吸均匀,像是睡熟了。她的头微微歪着,发丝散落在亚瑟的颈侧,带着洗发水残留的茉莉味。他没有动,只是慢慢抬起手,将她耳边一缕散落的发丝轻轻拨到耳后。指尖触到她耳廓时顿了顿——那里有一颗很小的痣,他曾开玩笑说那是她小时候偷听秘密时被天神点过的记号。她的脸颊贴着他衬衫的布料,温温的,带着一点刚睡醒时的暖意,呼吸轻柔地拂过他的锁骨,像一片羽毛扫过。
他低头看了眼腕表,十点二十三分,秒针走得平稳,像某种无声的倒计时。不是催促,而是见证——见证这一刻的静谧,也见证那些未曾出口却早已扎根心底的承诺。窗外的城市仍在运转,远处高架桥上的车灯如流星般掠过天际,可这间屋子,仿佛被时间悄悄绕开了。
他缓缓起身,动作极轻,生怕惊扰了这片刻的安宁。沙发垫发出细微的“吱呀”声,她微微皱了下眉,睫毛颤了颤,却没有醒来,只是往沙发深处缩了缩身子,像只习惯独处却被温柔包围的小兽。他取过那条旧毛毯,重新盖在她身上,边角仔细掖好,仿佛在守护一件易碎的珍宝。然后坐回原位,目光落在她沉静的侧脸上。
“艾迪。”他低声唤她,声音几乎融进夜色。
她睫毛颤了颤,眼睛睁开一条缝,目光还有些朦胧,像是从很深的梦里浮上来。“嗯?”
“我们是不是该给这个家一个名字?”他说,语气平静,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她怔了一下,眼神从涣散变得清明,撑起身子坐直了些,毛毯滑落到腰间。她看着他,没急着回答,而是先伸手理了理额前的碎发,指尖微微有些凉。这个问题来得突然,却又像早已埋伏在日常的缝隙里,只等一个合适的夜晚破土而出。
“不是非要办手续,也不是要登报。”他继续说,声音低缓,“我只是觉得,我们已经一起走了这么远,孩子也有了自己的理解。他每天叫你妈妈,叫我爸爸,这本身就是一种承认。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而是……生命里的。”
她垂下眼,手指无意识地抚过毛毯边缘的一道细小裂口,那里线头微微翘起,像是岁月不经意咬下的缺口。她记得这条毯子是三年前冬天买的,那时小亚明刚发过一场高烧,她整夜守在他床边,亚瑟就默默把这条毯子披在她肩上。如今它已褪色,边角磨损,却仍是家里最常出现的物件。
“我知道你是认真的。”她终于开口,声音很轻,“可一旦有了名分,哪怕只是我们心里认的,会不会反而引来更多注意?现在风头刚过去,我不想让小亚明再被推到镜头前去解释什么。他才八岁,不该背负这些。”
“所以才不公开。”他说,“我们不办酒,不上热搜,也不补拍婚纱照。但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是夫妻。这就够了。名字也好,仪式也罢,都不是给别人看的,是给我们自己的心一个答案。”
她抬头看他,目光里有迟疑,也有期待,像雨后的天空,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透出微光。“如果有一天,真的风平浪静了呢?我们要走出来吗?站在阳光下,牵着手,告诉所有人——这是我的丈夫,这是我的妻子?”
“不管出不出去,我们都已经是夫妻。”他的声音不高,却很稳,每一个字都像钉入木板的钉子,扎实而坚定,“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不是暂时陪你,我是永远和你站在一起。哪怕全世界都不知道,我也不会松开你的手。”
她的眼眶忽然有些发热,但她没躲开视线。她盯着他看了很久,像是要把这句话刻进记忆里,连同此刻他眼底的光、嘴角的纹路、说话时喉结的轻微起伏。那些年一个人带孩子的夜晚,医院走廊里的等待,发布会上独自面对镜头的冷场,记者追问“孩子父亲是谁”时她强撑的笑容……她不是没想过放弃。可每次看到孩子眼里的光,她又咬牙撑了下来。
而现在,这个人坐在她身边,不说豪言壮语,只用一句“永不松手”,就把所有风雨挡在了门外。
终于,她轻轻点了点头,嘴角浮起一抹极淡却真实的笑意。
就在这时,走廊传来一阵窸窣声,接着是拖鞋踩在地板上的轻响。小亚明揉着眼睛从卧室门口探出头来,头发乱糟糟地翘着一撮,像只刚醒的小刺猬。他穿着印有火箭图案的睡衣,一只脚还趿拉着拖鞋。
“我渴了。”他嘟囔着,光脚走到茶几旁拿起水杯,仰头喝了一大口,这才注意到客厅里的两人还醒着,“你们怎么还不睡?”
亚瑟笑了笑:“大人有时候睡得晚。”
“你们刚才在说什么结婚?”孩子歪着头,眼睛亮亮的,“是不是要办婚礼?我可以当花童吗?我要穿黑色小西装,还要戴领结!最好配红色皮鞋!”
艾迪忍不住笑了,伸手把他拉到身边坐下,顺手帮他把翘起的头发压下去。“不是那种结婚。爸爸妈妈早就是一家人了,只是不想让太多人知道。”
“就像秘密任务?”小亚明眼睛更亮了,声音都拔高了一度,“特工行动?代号‘家庭计划’?”
“差不多。”亚瑟点头,眼里泛起笑意,“有些重要的事,不需要很多人看见。就像你画的那幅画,警察抓坏人,没人鼓掌,但他们还是做了对的事。”
孩子认真想了想,小脸绷得紧紧的,然后说:“那我也要签个约!跟你们一样的!我要当正式成员!”
艾迪和亚瑟对视一眼,都没说话,但眼里都有笑意,像两盏悄然点亮的灯。
“我去拿纸!”小亚明跳下沙发,一溜烟跑回书房,很快抱着一叠厚卡纸和一盒蜡笔回来,挑出一张最白的铺在茶几上,还特意用袖子擦了擦表面,生怕有灰。
亚瑟拧开台灯,光线柔和地洒下来,映在纸上,像一层薄薄的金纱。他拿起一支深蓝色的笔,在纸上写下第一行字:“我们答应彼此:不说谎,不隐瞒,认真听对方说话。”笔迹工整,力道沉稳,像一份郑重其事的誓约。
艾迪接过笔,指尖微微发颤,却仍一笔一划地写下:“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这个家。”写完,她停顿片刻,像是在确认这句话是否足够承载这些年来的所有重量。
小亚明抢过红色蜡笔,在下方歪歪扭扭地写着:“不准分开!!!”写完还用力画了个圈,把整句话框住,仿佛这样就能让誓言牢不可破。
艾迪的手顿了一下,笔尖停在纸上,没继续往下写。她盯着那三个字看了很久,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那些年一个人带孩子的夜晚,医院走廊里的等待,发布会上独自面对镜头的冷场……她不是没想过放弃。可每次看到孩子眼里的光,她又咬牙撑了下来。
亚瑟察觉到她的沉默,伸手覆上她的手背,温热而坚定。他拿起笔,在她写下的最后一句后面添上:“永不主动离开。”七个字,简单,却重如千钧。
她转头看他,嘴唇动了动,终究没说出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眼角有光闪了一下,很快被笑意掩去。
“现在要按手印!”小亚明兴奋地打开蜡笔盒,挑出一支红色最艳的,用力在笔尾咬了几下,掰断外壳,露出里面的蜡芯。他把蜡油涂在自己拇指上,然后“啪”一声按在纸中央,“看!我们的印章!”
艾迪笑着摇头,也蘸了点蜡油,把手印按在条款右侧。亚瑟则用指尖沾了少许,在左侧留下痕迹,像一枚低调却永恒的印记。
“藏哪儿?”孩子问,声音里满是使命感。
艾迪折好那张纸,起身走向卧室。亚瑟跟过去,见她拉开床头柜最里面的抽屉,把纸放进去,又压上一本旧相册——那是他们一家三口去年夏天去海边拍的照片集,照片里的小亚明正举着贝壳大笑,她和亚瑟并肩坐着,背后是落日熔金。她合上抽屉,轻声说:“外面的世界不知道没关系,只要我们知道就好。”
回到客厅时,小亚明已经趴在沙发上快睡着了,脑袋一点一点,像只耗尽电量的小机器人。亚瑟抱起他,轻轻拍了拍背。“今天说了这么多重要的话,累了吧?”
“不累。”孩子迷迷糊糊地说,眼皮半睁,“明天我能告诉同学,我有个真正的家了吗?”
“你想告诉谁都可以。”亚瑟低声说,“只要你记得,最重要的不是别人知不知道,而是你自己清不清楚。”
他把孩子送回房间,盖好被子,关掉小夜灯。出来时,艾迪正站在书房门口,手里拿着那本学生横线笔记本——就是亚瑟前几天写下家庭约定的那一本。
她翻开其中一页,指着“公司·下一个五年”的标题下面,多了一行小字:“所有决策,以家为先。”
“你什么时候写的?”她问,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纸上的字。
“早上。”他说,“那时候我就在想,既然事业是为了支撑生活,那一切出发点,就该回到这里。钱可以少赚一点,项目可以慢一点,但我不能再错过孩子的家长会,也不能再让你一个人扛所有事。”
她把本子放回书桌,转身靠在他怀里,脸贴着他胸口,听得到心跳的节奏,沉稳而有力,像一座不会倾塌的山。
“其实我一直有个问题。”她突然开口,声音埋在他衣服里,“你当初为什么选择用这种方式?明明可以直接宣布,也可以召开发布会澄清一切。可你偏偏选了最难的一条路——隐退、重建、用时间和行动一点点洗清质疑。”
他沉默了几秒,抬手轻轻抚着她的背。“因为我想让你们过得平静。如果我靠曝光别人来换清白,那我和他们有什么区别?而且,我不想让孩子长大后听到别人说‘你爸是靠踩别人上位的’。我希望他记住的,是一个愿意守在家里、陪他画画、听他讲故事的父亲,而不是一个总在新闻里争吵的男人。”
她抬起头,眼里有光闪动,像星子落入湖心。“那你后悔吗?为了我们,放下那么多机会,推掉那么多合作,甚至被人说是‘软弱’‘逃避’。”
“从来没有。”他说,声音坚定得不容置疑,“有些人拼尽全力想挤进聚光灯,而我用了半辈子才学会,最好的位置,其实是离你们最近的地方。灯光会熄,掌声会停,但这里的温度,不会。”
她没再说话,只是抱紧了他,像要把这一刻嵌进骨血里。
片刻后,她松开手,转身走向卧室。“我去看看他有没有踢被子。”
亚瑟站在原地,看着她走进孩子房间的身影,灯光勾勒出她熟悉的轮廓。等她出来,他轻轻带上门,两人并肩走向主卧。
临睡前,他回到书桌前,从抽屉里取出一张空白合同纸。他在右下角工整地写下两个人的名字——亚瑟、艾迪,然后拿出火漆印章,滴下一滴暗红色的蜡油,盖上印纹。火漆冷却后,形成一朵小小的玫瑰纹样,封缄如誓。
封存完毕,他把信封放进抽屉底层,上面压着那本笔记本。
窗外,夜色依旧浓重,远处高楼的灯光渐次熄灭。城市正在缓慢入睡,像一头疲惫的巨兽,终于合上了眼睛。
他关掉书房的灯,走向卧室。门缝里透出一线微光,艾迪还没睡,正侧身躺着,眼睛闭着,嘴角微微扬着,像是做了个好梦。
他轻手轻脚地躺下,调整枕头的位置。就在他即将合眼时,听见她低低地说了一句:“我听见了。”
他没问她听见了什么。
他知道她都懂。
小亚明在床上翻了个身,怀里紧紧搂着那张画满蜡笔印记的契约纸,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嘴里还咕哝了一句:“代号……永远不分开……”
亚瑟望着天花板,耳边是家人均匀的呼吸声,像一首无需乐谱的安眠曲。
他闭上眼。
火漆封印的信封静静躺在抽屉深处,边缘泛着微弱的光泽,仿佛在等待某个不必到来的见证时刻——因为真正的誓言,从来不需要向世界宣读。
            
        屋内依旧安静,只有客厅角落的挂钟滴答走着,声音很轻,却在寂静里显得格外清晰,像是时间本身在低语。秒针每跳一下,都像踩在人心上,不重,却稳稳地留下痕迹。空气里浮动着旧木家具的气息,混合着茶几上残留的一杯温水的淡淡茶香,还有沙发上那条毛毯晒过太阳后留下的暖意。
艾迪还在他肩上,呼吸均匀,像是睡熟了。她的头微微歪着,发丝散落在亚瑟的颈侧,带着洗发水残留的茉莉味。他没有动,只是慢慢抬起手,将她耳边一缕散落的发丝轻轻拨到耳后。指尖触到她耳廓时顿了顿——那里有一颗很小的痣,他曾开玩笑说那是她小时候偷听秘密时被天神点过的记号。她的脸颊贴着他衬衫的布料,温温的,带着一点刚睡醒时的暖意,呼吸轻柔地拂过他的锁骨,像一片羽毛扫过。
他低头看了眼腕表,十点二十三分,秒针走得平稳,像某种无声的倒计时。不是催促,而是见证——见证这一刻的静谧,也见证那些未曾出口却早已扎根心底的承诺。窗外的城市仍在运转,远处高架桥上的车灯如流星般掠过天际,可这间屋子,仿佛被时间悄悄绕开了。
他缓缓起身,动作极轻,生怕惊扰了这片刻的安宁。沙发垫发出细微的“吱呀”声,她微微皱了下眉,睫毛颤了颤,却没有醒来,只是往沙发深处缩了缩身子,像只习惯独处却被温柔包围的小兽。他取过那条旧毛毯,重新盖在她身上,边角仔细掖好,仿佛在守护一件易碎的珍宝。然后坐回原位,目光落在她沉静的侧脸上。
“艾迪。”他低声唤她,声音几乎融进夜色。
她睫毛颤了颤,眼睛睁开一条缝,目光还有些朦胧,像是从很深的梦里浮上来。“嗯?”
“我们是不是该给这个家一个名字?”他说,语气平静,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她怔了一下,眼神从涣散变得清明,撑起身子坐直了些,毛毯滑落到腰间。她看着他,没急着回答,而是先伸手理了理额前的碎发,指尖微微有些凉。这个问题来得突然,却又像早已埋伏在日常的缝隙里,只等一个合适的夜晚破土而出。
“不是非要办手续,也不是要登报。”他继续说,声音低缓,“我只是觉得,我们已经一起走了这么远,孩子也有了自己的理解。他每天叫你妈妈,叫我爸爸,这本身就是一种承认。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而是……生命里的。”
她垂下眼,手指无意识地抚过毛毯边缘的一道细小裂口,那里线头微微翘起,像是岁月不经意咬下的缺口。她记得这条毯子是三年前冬天买的,那时小亚明刚发过一场高烧,她整夜守在他床边,亚瑟就默默把这条毯子披在她肩上。如今它已褪色,边角磨损,却仍是家里最常出现的物件。
“我知道你是认真的。”她终于开口,声音很轻,“可一旦有了名分,哪怕只是我们心里认的,会不会反而引来更多注意?现在风头刚过去,我不想让小亚明再被推到镜头前去解释什么。他才八岁,不该背负这些。”
“所以才不公开。”他说,“我们不办酒,不上热搜,也不补拍婚纱照。但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是夫妻。这就够了。名字也好,仪式也罢,都不是给别人看的,是给我们自己的心一个答案。”
她抬头看他,目光里有迟疑,也有期待,像雨后的天空,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透出微光。“如果有一天,真的风平浪静了呢?我们要走出来吗?站在阳光下,牵着手,告诉所有人——这是我的丈夫,这是我的妻子?”
“不管出不出去,我们都已经是夫妻。”他的声音不高,却很稳,每一个字都像钉入木板的钉子,扎实而坚定,“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不是暂时陪你,我是永远和你站在一起。哪怕全世界都不知道,我也不会松开你的手。”
她的眼眶忽然有些发热,但她没躲开视线。她盯着他看了很久,像是要把这句话刻进记忆里,连同此刻他眼底的光、嘴角的纹路、说话时喉结的轻微起伏。那些年一个人带孩子的夜晚,医院走廊里的等待,发布会上独自面对镜头的冷场,记者追问“孩子父亲是谁”时她强撑的笑容……她不是没想过放弃。可每次看到孩子眼里的光,她又咬牙撑了下来。
而现在,这个人坐在她身边,不说豪言壮语,只用一句“永不松手”,就把所有风雨挡在了门外。
终于,她轻轻点了点头,嘴角浮起一抹极淡却真实的笑意。
就在这时,走廊传来一阵窸窣声,接着是拖鞋踩在地板上的轻响。小亚明揉着眼睛从卧室门口探出头来,头发乱糟糟地翘着一撮,像只刚醒的小刺猬。他穿着印有火箭图案的睡衣,一只脚还趿拉着拖鞋。
“我渴了。”他嘟囔着,光脚走到茶几旁拿起水杯,仰头喝了一大口,这才注意到客厅里的两人还醒着,“你们怎么还不睡?”
亚瑟笑了笑:“大人有时候睡得晚。”
“你们刚才在说什么结婚?”孩子歪着头,眼睛亮亮的,“是不是要办婚礼?我可以当花童吗?我要穿黑色小西装,还要戴领结!最好配红色皮鞋!”
艾迪忍不住笑了,伸手把他拉到身边坐下,顺手帮他把翘起的头发压下去。“不是那种结婚。爸爸妈妈早就是一家人了,只是不想让太多人知道。”
“就像秘密任务?”小亚明眼睛更亮了,声音都拔高了一度,“特工行动?代号‘家庭计划’?”
“差不多。”亚瑟点头,眼里泛起笑意,“有些重要的事,不需要很多人看见。就像你画的那幅画,警察抓坏人,没人鼓掌,但他们还是做了对的事。”
孩子认真想了想,小脸绷得紧紧的,然后说:“那我也要签个约!跟你们一样的!我要当正式成员!”
艾迪和亚瑟对视一眼,都没说话,但眼里都有笑意,像两盏悄然点亮的灯。
“我去拿纸!”小亚明跳下沙发,一溜烟跑回书房,很快抱着一叠厚卡纸和一盒蜡笔回来,挑出一张最白的铺在茶几上,还特意用袖子擦了擦表面,生怕有灰。
亚瑟拧开台灯,光线柔和地洒下来,映在纸上,像一层薄薄的金纱。他拿起一支深蓝色的笔,在纸上写下第一行字:“我们答应彼此:不说谎,不隐瞒,认真听对方说话。”笔迹工整,力道沉稳,像一份郑重其事的誓约。
艾迪接过笔,指尖微微发颤,却仍一笔一划地写下:“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这个家。”写完,她停顿片刻,像是在确认这句话是否足够承载这些年来的所有重量。
小亚明抢过红色蜡笔,在下方歪歪扭扭地写着:“不准分开!!!”写完还用力画了个圈,把整句话框住,仿佛这样就能让誓言牢不可破。
艾迪的手顿了一下,笔尖停在纸上,没继续往下写。她盯着那三个字看了很久,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那些年一个人带孩子的夜晚,医院走廊里的等待,发布会上独自面对镜头的冷场……她不是没想过放弃。可每次看到孩子眼里的光,她又咬牙撑了下来。
亚瑟察觉到她的沉默,伸手覆上她的手背,温热而坚定。他拿起笔,在她写下的最后一句后面添上:“永不主动离开。”七个字,简单,却重如千钧。
她转头看他,嘴唇动了动,终究没说出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眼角有光闪了一下,很快被笑意掩去。
“现在要按手印!”小亚明兴奋地打开蜡笔盒,挑出一支红色最艳的,用力在笔尾咬了几下,掰断外壳,露出里面的蜡芯。他把蜡油涂在自己拇指上,然后“啪”一声按在纸中央,“看!我们的印章!”
艾迪笑着摇头,也蘸了点蜡油,把手印按在条款右侧。亚瑟则用指尖沾了少许,在左侧留下痕迹,像一枚低调却永恒的印记。
“藏哪儿?”孩子问,声音里满是使命感。
艾迪折好那张纸,起身走向卧室。亚瑟跟过去,见她拉开床头柜最里面的抽屉,把纸放进去,又压上一本旧相册——那是他们一家三口去年夏天去海边拍的照片集,照片里的小亚明正举着贝壳大笑,她和亚瑟并肩坐着,背后是落日熔金。她合上抽屉,轻声说:“外面的世界不知道没关系,只要我们知道就好。”
回到客厅时,小亚明已经趴在沙发上快睡着了,脑袋一点一点,像只耗尽电量的小机器人。亚瑟抱起他,轻轻拍了拍背。“今天说了这么多重要的话,累了吧?”
“不累。”孩子迷迷糊糊地说,眼皮半睁,“明天我能告诉同学,我有个真正的家了吗?”
“你想告诉谁都可以。”亚瑟低声说,“只要你记得,最重要的不是别人知不知道,而是你自己清不清楚。”
他把孩子送回房间,盖好被子,关掉小夜灯。出来时,艾迪正站在书房门口,手里拿着那本学生横线笔记本——就是亚瑟前几天写下家庭约定的那一本。
她翻开其中一页,指着“公司·下一个五年”的标题下面,多了一行小字:“所有决策,以家为先。”
“你什么时候写的?”她问,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纸上的字。
“早上。”他说,“那时候我就在想,既然事业是为了支撑生活,那一切出发点,就该回到这里。钱可以少赚一点,项目可以慢一点,但我不能再错过孩子的家长会,也不能再让你一个人扛所有事。”
她把本子放回书桌,转身靠在他怀里,脸贴着他胸口,听得到心跳的节奏,沉稳而有力,像一座不会倾塌的山。
“其实我一直有个问题。”她突然开口,声音埋在他衣服里,“你当初为什么选择用这种方式?明明可以直接宣布,也可以召开发布会澄清一切。可你偏偏选了最难的一条路——隐退、重建、用时间和行动一点点洗清质疑。”
他沉默了几秒,抬手轻轻抚着她的背。“因为我想让你们过得平静。如果我靠曝光别人来换清白,那我和他们有什么区别?而且,我不想让孩子长大后听到别人说‘你爸是靠踩别人上位的’。我希望他记住的,是一个愿意守在家里、陪他画画、听他讲故事的父亲,而不是一个总在新闻里争吵的男人。”
她抬起头,眼里有光闪动,像星子落入湖心。“那你后悔吗?为了我们,放下那么多机会,推掉那么多合作,甚至被人说是‘软弱’‘逃避’。”
“从来没有。”他说,声音坚定得不容置疑,“有些人拼尽全力想挤进聚光灯,而我用了半辈子才学会,最好的位置,其实是离你们最近的地方。灯光会熄,掌声会停,但这里的温度,不会。”
她没再说话,只是抱紧了他,像要把这一刻嵌进骨血里。
片刻后,她松开手,转身走向卧室。“我去看看他有没有踢被子。”
亚瑟站在原地,看着她走进孩子房间的身影,灯光勾勒出她熟悉的轮廓。等她出来,他轻轻带上门,两人并肩走向主卧。
临睡前,他回到书桌前,从抽屉里取出一张空白合同纸。他在右下角工整地写下两个人的名字——亚瑟、艾迪,然后拿出火漆印章,滴下一滴暗红色的蜡油,盖上印纹。火漆冷却后,形成一朵小小的玫瑰纹样,封缄如誓。
封存完毕,他把信封放进抽屉底层,上面压着那本笔记本。
窗外,夜色依旧浓重,远处高楼的灯光渐次熄灭。城市正在缓慢入睡,像一头疲惫的巨兽,终于合上了眼睛。
他关掉书房的灯,走向卧室。门缝里透出一线微光,艾迪还没睡,正侧身躺着,眼睛闭着,嘴角微微扬着,像是做了个好梦。
他轻手轻脚地躺下,调整枕头的位置。就在他即将合眼时,听见她低低地说了一句:“我听见了。”
他没问她听见了什么。
他知道她都懂。
小亚明在床上翻了个身,怀里紧紧搂着那张画满蜡笔印记的契约纸,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嘴里还咕哝了一句:“代号……永远不分开……”
亚瑟望着天花板,耳边是家人均匀的呼吸声,像一首无需乐谱的安眠曲。
他闭上眼。
火漆封印的信封静静躺在抽屉深处,边缘泛着微弱的光泽,仿佛在等待某个不必到来的见证时刻——因为真正的誓言,从来不需要向世界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