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武松离去之后,武大郎每日不论潘金莲如何谩骂,始终坚守一念:我就在家中日日陪伴她。潘金莲与武大郎又争执了几回,最终达成默契:你愿何时出门便何时出门,愿何时归家便何时归家。
然而每当武大郎一踏出家门,潘金莲必做一事,那便是登上二楼,推开窗户,尽情观赏外界景致。正所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梅开蜡底,天气回暖。
这天气愈发和煦,武大郎心中亦暗自欣喜。哎,你看,金莲如今表现甚佳,每日将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干净整洁,与我长相厮守,甚是和谐。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武大郎依旧如往常般,一日,他缓缓挑着担子外出售卖炊饼,口中喊着那句不变的口号:“卖炊饼啰!”金莲目送武大郎远去后,不知今日何来兴致,竟精心打扮得光彩照人,那面容白里透红,樱桃小口,鼻梁立体。
潘金莲今日心情格外愉悦,待武大郎走远后,便在二楼的小帘子下站立张望。哎呀,站得久了,竟忘了坐下,约莫一个时辰过去,潘金莲心想:“今日街上也无甚热闹,对面王干妈王团的茶馆生意亦冷清。罢了,武大郎也该归来了。”
正当潘金莲准备关上窗户时,却不小心将窗棍弄掉,只听楼下立刻传来一声:“哎呦,哎呦,这是谁家的棍子?”
“哎呦”到底出自何人之口?《金瓶梅》这部小说即将迎来首个高潮部分,书中男主人公即将闪亮登场。
《金瓶梅》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跟大家这样讲,这个作者的身份已经无从考究了。只是在明代发现这部明代的刻印本时,有一个署名是兰陵笑笑生。兰陵是个地名,笑生则是他的一个名号。
那么在明代,兰陵这个地方有三个地方都叫兰陵。所以说,这本书的作者究竟是谁?他的真名是什么?竟能写出如此精彩绝伦的作品。作者的身份已经无法考证了。我们只知道兰陵笑笑生这个名号,几百年过后这部作品被后辈一次次演绎出来时,我们真的要感谢几百年前这位作者写出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
不过,众多的《金瓶梅》研究学者在仔细研究这本书后,大体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这位作者应该是生活在山东地区的人。因为在这部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山东方言。如果作者没有在山东生活过,他不可能如此贴切地运用这些生活化的表达。后世揣测,这位作者要么是山东本地人,要么是在山东生活多年的。
无巧不成书,正好有个人从她窗户下走过,棍子不偏不倚,偏偏打到了楼下那个人的头上。
潘金莲定睛一看,这满脸怒色的男人大约二十五六岁,长得十分潇洒,头戴一顶帽子,脚穿金玲珑的靴子,鞋边都用金丝包裹,而且这身衣服穿得相当漂亮,一看便知是有钱人家的人。
“哎呀呀。”男人手中握着一把烫金的扇子,颇有潘安之貌。这确实是一个英俊的男人。楼下的男人一看到楼上潘金莲的小脸,立刻止住了脚步,本想发作发怒。但一见这女人如此美貌妖娆,怒气少了大半。
只见楼上的女子云鬓斑斑,樱桃小口,弯弯的新月眉,梅香四溢的樱桃口,冷艳的身材,粉嘟嘟的小红脸,娇滴滴的银盆脸,轻柔如花的声音。尤其西门庆一眼还看到她穿着
白色的小肚兜,身材曼妙,白生生的腿儿,一双像小莲藕般的手。
楼下的男人正是西门庆。这女人真漂亮,我怎么从未见过?清河县竟有如此美貌的女子,这樱桃小口,笑脸如花,男人见了魂儿都没了。
西门庆见到楼上的潘金莲,不自觉地停了半边身子,那满腔的怒火早已抛到脑后。他装作笑脸,楼上的潘金莲则显得有些局促,她插着手,轻声说道:“奴家一时不慎,关窗户时失了手,误打中了官人,休怪。”
西门庆在楼下整理了一下头巾,赶紧理了理衣领和腰间的皱褶,微笑道:“小娘子,都是我的不对,我一时冲动,你不要责怪我就好。”
一旁卖茶的王婆子笑道:“谁家的大官人打着屋檐下的锅,这可真是巧了。”
西门庆对潘金莲微微一笑,心中却早已波澜起伏。他几乎走遍了清河县、阳谷县的所有青楼,但这次见到楼上的女子,却让他一步三回头,舍不得离开。连走了七次,才一步一摇地朝前走去,满脑子都是刚才那女子的曼妙身材和漂亮长相。
潘金莲眼见楼下的男人七次回头望她,心中不禁自问:这男人究竟是何方神圣?若对我无意,又怎会一步三回头?直到看不见那男人,潘金莲才放下帘子,收拾妥当,忙回屋去。
要说西门庆为何出来转悠,原来前两天,他宠爱的三房妾室卓丢儿去世,刚处理完后事,心中不快。本想找应伯爵帮忙再找个女子,却不料阴差阳错,遇到了潘金莲。此刻,他心中的烦恼全无,满脑子都是如何将这漂亮女人弄到手。
西门庆主意已定,他对楼上那根砸中他的棍子心生决意:在这清河县,没有我西门庆拿不下的女人。那么,西门庆究竟会如何将这靓女人拿下?
潘金莲一不小心,窗户的棍子掉了出去,结果偏偏这一棍子砸中了她生命中的另一个男人——西门庆。
西门庆与潘金莲楼上楼下交谈几句后,便转身离去。然而,刚走出不远,他心中却涌起一阵莫名的难受:如此美丽的女子,我竟对她一无所知。家里的那几位,实在无法相提并论,这个女人我一定要得到。突然间,他想起刚才对面卖茶的王婆子,觉得她或许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西门庆掉头返回,径直前往潘金莲家对面的王婆小茶馆。
“哟,这是谁呀?这不是西门大官人吗?你怎么有空来我这儿?”王婆迎上前热情问道。
“嗯,王干娘,我来是想向你打听个事儿。”西门庆回应道。
“大官人请讲。”王婆微笑着说道。
“那个王干娘,我们对面楼上住着的那位标致的小娘子,她究竟是谁家的媳妇儿?”西门庆直截了当地问道。
“你说她呀?她是丑八怪的媳妇儿,阎罗王的亲家。你问她做什么?”王婆故作神秘地回答。
“什么丑八怪的媳妇儿?”西门庆反问道。
“对呀,她老公长得奇丑无比,还有个亲戚像凶神恶煞一样,站在那儿就像一尊大神。”王婆继续描述。
“哦,王干娘,你能具体跟我说说吗?”西门庆追问道。
“那官人,你不认得她的老公吗?便是在这街上天天喊着卖炊饼的那个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啊。”王婆答道。
“哦,原来是武大郎的媳妇儿。”西门庆恍然大悟。
“对呀,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大官人啊,自古以来,丑男人往往能找到漂亮媳妇,而帅小伙却未必能遇着好看的娘子。”王婆感慨道。
西门庆听到这里,心中信心满满,优越感倍增。这武大郎也配拥有这么漂亮的女人?我西门庆要得到这小娘子,岂不是轻而易举?不过,这精明的王婆不给她点甜头,她肯定不会帮忙。西门庆心中暗自盘算,随即对王婆问道:“你的儿子最近在忙些什么?”
“哎,大官人,”王婆叹了口气,“我的儿子王朝和一个南方的客人外出经商,至今未归,我也不知他是死是活。在这小县城里,连个像样的活计都找不到。唉,真是让人气恼,随他去吧。”
“给你儿子找个活儿干,那还不简单。”西门庆说道。
“你确定?”
“等你儿子回来,我先给他找个差事,把他交给我。我觉得你的儿子王朝挺有灵气,我十分喜欢他。”
“你可当真?”王婆追问。
“王干娘,我西门庆一口唾沫一个钉,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
“哎呦呦,我可太谢谢您了,大官人。若得大官人抬举,我儿子那可是天大的好事。”
“行了吧,慢慢聊,等你儿子回来,你只管让他来找我。”
“好,西门大官人,我太谢谢你了。”
“王干娘,我再问你个事儿,我听说你这茶馆里做的酸梅汤挺好喝,是吗?”
“酸梅汤?您这是一语双关呐,恐怕你是想让我给你做媒吧。”王婆笑着回应。
“王干娘,您可真是聪明,我就知道这酸梅汤得多加些酸,这媒才好做。您说的真对,媒还得有人帮忙。这媒婆的事儿,我王婆子做得挺好的。来,大官人,你且喝一杯我做的梅汤。”王婆笑着递上一杯酸梅汤。
“好。”西门庆接过杯子,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一句话便道破了各自的心思。王婆子说着,转身去后端了一碗酸梅汤,双手递给西门庆。西门庆喝完之后,放下杯子,又开口说道:“这酸梅汤做得如此好,不知你做了多少,放在屋里观赏。”
王婆子笑道:“老身做了一辈子的媒,这点小事不在话下,没有我王婆子做不成的美事。
别的客套话我也不多说了,你既然能帮别人做媒,那肯定也有本事。不如也帮帮我,赎回些魅力。若能助我促成这门亲事,我西门庆定当重重谢你。”
这王婆子精明得很,早已猜到西门庆的心思,但她还得把这场面做足,做媒人的功夫也是一门学问。且看王婆子又开始给西门庆加码,要筹码了。
“看你说的这话,老身若是帮您撮合别的女人,被您家大娘子知道了,我这老脸可怎么吃得消啊,你家大娘子还不来找我闹?”王婆子调侃道。
西门庆忙道:“王婆子,我家大娘子性格极好,而且她也允许我纳妾。如今我家里也有几个妾室,只是没有一个长得漂亮,能入我眼的。你有这本事,若能撮合成功,我定当重重酬谢你。”
“哦,西门大官人,前些天我倒见着一个女子,模样挺好,只是怕大官人您看不上。”王婆子试探道。
“什么看不上?王婆子,你快讲,那女子长得如何?”
西门庆急切地问。“那女子长得十二分漂亮,只是年纪稍微大了些。”
王婆子答道。“女大三,抱金砖,年纪大些也无妨。不知她有多大年纪?”
西门庆追问。“大官人,那娘子是丁亥年生人,属猪的,今年九十有三了。”王婆子故意逗他。
“哎呀,王婆子,你这不是取笑我吗?”西门庆笑着起身走了。
王婆子冷笑一声:“西门庆,像你这种有钱的花心男人,我呀就得吊足了你的胃口。我王婆子阅人无数,你还得来找我。”
再看看这王婆子,已经彻底明白西门庆的心思,她要把西门庆的胃口吊得足足的。果不其然,西门庆回到家中,躺在床上,寝食难安,满脑子都是今天见到的潘金莲。那粉嫩的小脸,那粉嘟嘟的小肚兜,那丰满的身材,一颦一笑都仿佛定格在他的脑海中。西门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辈子若不将这小潘收归己有,做个男人活着都没意思了。
然而每当武大郎一踏出家门,潘金莲必做一事,那便是登上二楼,推开窗户,尽情观赏外界景致。正所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梅开蜡底,天气回暖。
这天气愈发和煦,武大郎心中亦暗自欣喜。哎,你看,金莲如今表现甚佳,每日将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干净整洁,与我长相厮守,甚是和谐。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武大郎依旧如往常般,一日,他缓缓挑着担子外出售卖炊饼,口中喊着那句不变的口号:“卖炊饼啰!”金莲目送武大郎远去后,不知今日何来兴致,竟精心打扮得光彩照人,那面容白里透红,樱桃小口,鼻梁立体。
潘金莲今日心情格外愉悦,待武大郎走远后,便在二楼的小帘子下站立张望。哎呀,站得久了,竟忘了坐下,约莫一个时辰过去,潘金莲心想:“今日街上也无甚热闹,对面王干妈王团的茶馆生意亦冷清。罢了,武大郎也该归来了。”
正当潘金莲准备关上窗户时,却不小心将窗棍弄掉,只听楼下立刻传来一声:“哎呦,哎呦,这是谁家的棍子?”
“哎呦”到底出自何人之口?《金瓶梅》这部小说即将迎来首个高潮部分,书中男主人公即将闪亮登场。
《金瓶梅》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跟大家这样讲,这个作者的身份已经无从考究了。只是在明代发现这部明代的刻印本时,有一个署名是兰陵笑笑生。兰陵是个地名,笑生则是他的一个名号。
那么在明代,兰陵这个地方有三个地方都叫兰陵。所以说,这本书的作者究竟是谁?他的真名是什么?竟能写出如此精彩绝伦的作品。作者的身份已经无法考证了。我们只知道兰陵笑笑生这个名号,几百年过后这部作品被后辈一次次演绎出来时,我们真的要感谢几百年前这位作者写出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
不过,众多的《金瓶梅》研究学者在仔细研究这本书后,大体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这位作者应该是生活在山东地区的人。因为在这部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山东方言。如果作者没有在山东生活过,他不可能如此贴切地运用这些生活化的表达。后世揣测,这位作者要么是山东本地人,要么是在山东生活多年的。
无巧不成书,正好有个人从她窗户下走过,棍子不偏不倚,偏偏打到了楼下那个人的头上。
潘金莲定睛一看,这满脸怒色的男人大约二十五六岁,长得十分潇洒,头戴一顶帽子,脚穿金玲珑的靴子,鞋边都用金丝包裹,而且这身衣服穿得相当漂亮,一看便知是有钱人家的人。
“哎呀呀。”男人手中握着一把烫金的扇子,颇有潘安之貌。这确实是一个英俊的男人。楼下的男人一看到楼上潘金莲的小脸,立刻止住了脚步,本想发作发怒。但一见这女人如此美貌妖娆,怒气少了大半。
只见楼上的女子云鬓斑斑,樱桃小口,弯弯的新月眉,梅香四溢的樱桃口,冷艳的身材,粉嘟嘟的小红脸,娇滴滴的银盆脸,轻柔如花的声音。尤其西门庆一眼还看到她穿着
白色的小肚兜,身材曼妙,白生生的腿儿,一双像小莲藕般的手。
楼下的男人正是西门庆。这女人真漂亮,我怎么从未见过?清河县竟有如此美貌的女子,这樱桃小口,笑脸如花,男人见了魂儿都没了。
西门庆见到楼上的潘金莲,不自觉地停了半边身子,那满腔的怒火早已抛到脑后。他装作笑脸,楼上的潘金莲则显得有些局促,她插着手,轻声说道:“奴家一时不慎,关窗户时失了手,误打中了官人,休怪。”
西门庆在楼下整理了一下头巾,赶紧理了理衣领和腰间的皱褶,微笑道:“小娘子,都是我的不对,我一时冲动,你不要责怪我就好。”
一旁卖茶的王婆子笑道:“谁家的大官人打着屋檐下的锅,这可真是巧了。”
西门庆对潘金莲微微一笑,心中却早已波澜起伏。他几乎走遍了清河县、阳谷县的所有青楼,但这次见到楼上的女子,却让他一步三回头,舍不得离开。连走了七次,才一步一摇地朝前走去,满脑子都是刚才那女子的曼妙身材和漂亮长相。
潘金莲眼见楼下的男人七次回头望她,心中不禁自问:这男人究竟是何方神圣?若对我无意,又怎会一步三回头?直到看不见那男人,潘金莲才放下帘子,收拾妥当,忙回屋去。
要说西门庆为何出来转悠,原来前两天,他宠爱的三房妾室卓丢儿去世,刚处理完后事,心中不快。本想找应伯爵帮忙再找个女子,却不料阴差阳错,遇到了潘金莲。此刻,他心中的烦恼全无,满脑子都是如何将这漂亮女人弄到手。
西门庆主意已定,他对楼上那根砸中他的棍子心生决意:在这清河县,没有我西门庆拿不下的女人。那么,西门庆究竟会如何将这靓女人拿下?
潘金莲一不小心,窗户的棍子掉了出去,结果偏偏这一棍子砸中了她生命中的另一个男人——西门庆。
西门庆与潘金莲楼上楼下交谈几句后,便转身离去。然而,刚走出不远,他心中却涌起一阵莫名的难受:如此美丽的女子,我竟对她一无所知。家里的那几位,实在无法相提并论,这个女人我一定要得到。突然间,他想起刚才对面卖茶的王婆子,觉得她或许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西门庆掉头返回,径直前往潘金莲家对面的王婆小茶馆。
“哟,这是谁呀?这不是西门大官人吗?你怎么有空来我这儿?”王婆迎上前热情问道。
“嗯,王干娘,我来是想向你打听个事儿。”西门庆回应道。
“大官人请讲。”王婆微笑着说道。
“那个王干娘,我们对面楼上住着的那位标致的小娘子,她究竟是谁家的媳妇儿?”西门庆直截了当地问道。
“你说她呀?她是丑八怪的媳妇儿,阎罗王的亲家。你问她做什么?”王婆故作神秘地回答。
“什么丑八怪的媳妇儿?”西门庆反问道。
“对呀,她老公长得奇丑无比,还有个亲戚像凶神恶煞一样,站在那儿就像一尊大神。”王婆继续描述。
“哦,王干娘,你能具体跟我说说吗?”西门庆追问道。
“那官人,你不认得她的老公吗?便是在这街上天天喊着卖炊饼的那个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啊。”王婆答道。
“哦,原来是武大郎的媳妇儿。”西门庆恍然大悟。
“对呀,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大官人啊,自古以来,丑男人往往能找到漂亮媳妇,而帅小伙却未必能遇着好看的娘子。”王婆感慨道。
西门庆听到这里,心中信心满满,优越感倍增。这武大郎也配拥有这么漂亮的女人?我西门庆要得到这小娘子,岂不是轻而易举?不过,这精明的王婆不给她点甜头,她肯定不会帮忙。西门庆心中暗自盘算,随即对王婆问道:“你的儿子最近在忙些什么?”
“哎,大官人,”王婆叹了口气,“我的儿子王朝和一个南方的客人外出经商,至今未归,我也不知他是死是活。在这小县城里,连个像样的活计都找不到。唉,真是让人气恼,随他去吧。”
“给你儿子找个活儿干,那还不简单。”西门庆说道。
“你确定?”
“等你儿子回来,我先给他找个差事,把他交给我。我觉得你的儿子王朝挺有灵气,我十分喜欢他。”
“你可当真?”王婆追问。
“王干娘,我西门庆一口唾沫一个钉,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
“哎呦呦,我可太谢谢您了,大官人。若得大官人抬举,我儿子那可是天大的好事。”
“行了吧,慢慢聊,等你儿子回来,你只管让他来找我。”
“好,西门大官人,我太谢谢你了。”
“王干娘,我再问你个事儿,我听说你这茶馆里做的酸梅汤挺好喝,是吗?”
“酸梅汤?您这是一语双关呐,恐怕你是想让我给你做媒吧。”王婆笑着回应。
“王干娘,您可真是聪明,我就知道这酸梅汤得多加些酸,这媒才好做。您说的真对,媒还得有人帮忙。这媒婆的事儿,我王婆子做得挺好的。来,大官人,你且喝一杯我做的梅汤。”王婆笑着递上一杯酸梅汤。
“好。”西门庆接过杯子,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一句话便道破了各自的心思。王婆子说着,转身去后端了一碗酸梅汤,双手递给西门庆。西门庆喝完之后,放下杯子,又开口说道:“这酸梅汤做得如此好,不知你做了多少,放在屋里观赏。”
王婆子笑道:“老身做了一辈子的媒,这点小事不在话下,没有我王婆子做不成的美事。
别的客套话我也不多说了,你既然能帮别人做媒,那肯定也有本事。不如也帮帮我,赎回些魅力。若能助我促成这门亲事,我西门庆定当重重谢你。”
这王婆子精明得很,早已猜到西门庆的心思,但她还得把这场面做足,做媒人的功夫也是一门学问。且看王婆子又开始给西门庆加码,要筹码了。
“看你说的这话,老身若是帮您撮合别的女人,被您家大娘子知道了,我这老脸可怎么吃得消啊,你家大娘子还不来找我闹?”王婆子调侃道。
西门庆忙道:“王婆子,我家大娘子性格极好,而且她也允许我纳妾。如今我家里也有几个妾室,只是没有一个长得漂亮,能入我眼的。你有这本事,若能撮合成功,我定当重重酬谢你。”
“哦,西门大官人,前些天我倒见着一个女子,模样挺好,只是怕大官人您看不上。”王婆子试探道。
“什么看不上?王婆子,你快讲,那女子长得如何?”
西门庆急切地问。“那女子长得十二分漂亮,只是年纪稍微大了些。”
王婆子答道。“女大三,抱金砖,年纪大些也无妨。不知她有多大年纪?”
西门庆追问。“大官人,那娘子是丁亥年生人,属猪的,今年九十有三了。”王婆子故意逗他。
“哎呀,王婆子,你这不是取笑我吗?”西门庆笑着起身走了。
王婆子冷笑一声:“西门庆,像你这种有钱的花心男人,我呀就得吊足了你的胃口。我王婆子阅人无数,你还得来找我。”
再看看这王婆子,已经彻底明白西门庆的心思,她要把西门庆的胃口吊得足足的。果不其然,西门庆回到家中,躺在床上,寝食难安,满脑子都是今天见到的潘金莲。那粉嫩的小脸,那粉嘟嘟的小肚兜,那丰满的身材,一颦一笑都仿佛定格在他的脑海中。西门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辈子若不将这小潘收归己有,做个男人活着都没意思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金瓶梅讲什么,金瓶梅讲什么最新章节,金瓶梅讲什么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金瓶梅讲什么,金瓶梅讲什么最新章节,金瓶梅讲什么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