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的风裹着雪粒子抽在脸上,林悦然将斗篷裹得更紧了些。马队行至雪岭关时,天色已近正午,远处的山巅被雪光染得发白,像块被揉碎的玉。
“主子,前面就是阿史那氏的驿站了。”马夫勒住缰绳,声音里带着喘息,“昨日北境使臣说,公主的盟约副本得用‘雪霜印’盖章,那印是阿史那老王爷亲手刻的,藏在雪山深处的冰窟里。”
林砚之望着驿站前的残雪,忽然想起母亲阁楼里那只纸鸢的鸢身——鸢腹上用朱砂写着“雪霜印”三个小字,说那是阿史那公主与母亲定盟时,用彼此的血混着雪山的冰泥刻的。
“备马。”他翻身上马,腰间的玉佩随着动作轻撞,与林悦然的那半块发出细碎的脆响,“我们得赶在日落前到冰窟。”
话音未落,马队突然停住。领头的马夫指着前方的雪地,声音发颤:“那……那是什么?”
林悦然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雪地上歪歪扭扭地画着一串脚印,脚印旁零星散落着几片碎瓷——是御窑的冰裂纹瓷片,与前世玄王书房里那盏碎瓷灯上的纹路一模一样。
“玄王的人。”林砚之皱眉,“他怎会追到北境?”
林悦然的指尖抚过脚印边缘的雪,忽然轻声道:“不是玄王的人。”她蹲下身,用指尖蘸了点雪,抹过脚印的边缘——雪下露出极浅的青痕,像是用银线在雪地上拖拽过,“这是‘相守’玉佩的银线。”
林砚之瞳孔骤缩。他忽然想起相守阁阁楼里那只纸鸢的银线——那线是母亲用北境雪山的银矿石熔了重铸的,说能“穿云破雾,连心守义”。此刻这线竟出现在雪岭关的雪地里,像一道无形的指引。
“跟上。”他翻身下马,从马鞍旁的包袱里取出木鸢,“母亲的银线,不会骗我们。”
木鸢被他握在掌心,鸢身的“护北”二字在雪光下泛着青芒。林悦然将玉佩贴在鸢腹上,两块玉合在一起的瞬间,木鸢突然颤了颤,银线从鸢尾垂下,在雪地上拖出一道闪着微光的痕迹——那痕迹与方才的脚印完全重合,却比脚印更清晰,像一条被月光铺就的小径。
“走!”林砚之翻身上马,沿着银线的方向疾驰而去。
马蹄声碾碎残雪,风卷着雪粒扑在脸上,却再不是前世的刺骨——此刻的风里,有雪山的松香,有母亲阁楼里的梅香,还有苏氏在盟书上写的最后一行字:“真心若在,银线为引。”
行至半山腰时,银线突然在雪地上拐了个弯,指向一处被雪覆盖的岩壁。林砚之勒住缰绳,只见岩壁上嵌着块巴掌大的青石,石面上刻着歪歪扭扭的“雪霜印”三个字,字迹已被风雪磨得模糊,却仍能辨认出是母亲的笔迹。
“在这里。”林悦然快步上前,指尖抚过石面,“母亲说,‘雪霜印’是用阿史那公主的血、北境雪山的冰,还有……”她顿了顿,声音轻得像雪,“还有真心的温度刻的。”
话音未落,岩壁突然发出“咔嗒”一声轻响。林砚之正要细看,却见林悦然突然捂住胸口,脸色瞬间惨白。
“悦然!”他扑过去扶住她,只觉她浑身发冷,脚踝的纱布已被血浸透,渗出的血在雪地上凝成暗红的冰碴,“你怎么样?”
林悦然望着他,眼底泛起水光:“砚之,我……我好像要撑不住了。”她颤抖着从怀中掏出玉佩,“你替我……替我们把玉佩交给阿史那公主……”
林砚之的喉结滚动,他从未见过她如此虚弱——前世苏婉儿在刑场上的最后一眼,便是这样望着他,说“阿爹,我错了”。此刻他望着她苍白的脸,突然明白母亲当年为何总说“真心要自己扛,扛不住时,就交给风”。
“不。”他握住她的手,将玉佩塞进她掌心,“我替你扛。”
他解下自己的大氅裹住她,又从马鞍旁的布包里取出银线织的棉絮,轻轻裹在她的脚踝上。棉絮刚一触到伤口,银线便泛起青芒,像极了相守阁阁楼里那只纸鸢的银线——此刻正托着她的重量,轻得像片雪。
“砚之……”林悦然的指尖抚过他的脸颊,“你记不记得,前世母亲坠入暗渠时,玄王曾说‘林氏逆种’?”
林砚之望着她,忽然想起金殿上那块玉珏融化的瞬间——玄王曾死死攥着玉珏,指节泛白,仿佛要把它捏碎。此刻他望着她眼底的光,突然笑了:“这世母亲说,真心若在,纸鸢终归。”
“那……那世我错了。”林悦然的声音轻得像雪,“我错在……错在把真心藏得太深。”
林砚之将她抱上马鞍,自己跨到她身前,用大氅裹住两人:“这一世,我们不藏了。”他驱马转向,朝着岩壁的方向疾驰而去,“母亲的银线,玄王的悔,皇帝的震,都藏在风里——我们替她,替你,说个明白。”
马蹄声碾碎晨霜,雪岭关的风卷着雪粒扑在两人身上。林悦然望着前方的岩壁,忽然笑了。前世苏婉儿在刑场上的血,玄王在金殿上的冷汗,皇帝在御案前的颤抖,都随着这一路的风,沉进了岩壁上的“雪霜印”里。
“砚之,”她轻声说,“你看,雪落得真好。”
这一世的雪,落得干净。
而母亲的银线,正载着真心,穿过雪山的云,飞向北境的风里。
“主子,前面就是阿史那氏的驿站了。”马夫勒住缰绳,声音里带着喘息,“昨日北境使臣说,公主的盟约副本得用‘雪霜印’盖章,那印是阿史那老王爷亲手刻的,藏在雪山深处的冰窟里。”
林砚之望着驿站前的残雪,忽然想起母亲阁楼里那只纸鸢的鸢身——鸢腹上用朱砂写着“雪霜印”三个小字,说那是阿史那公主与母亲定盟时,用彼此的血混着雪山的冰泥刻的。
“备马。”他翻身上马,腰间的玉佩随着动作轻撞,与林悦然的那半块发出细碎的脆响,“我们得赶在日落前到冰窟。”
话音未落,马队突然停住。领头的马夫指着前方的雪地,声音发颤:“那……那是什么?”
林悦然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雪地上歪歪扭扭地画着一串脚印,脚印旁零星散落着几片碎瓷——是御窑的冰裂纹瓷片,与前世玄王书房里那盏碎瓷灯上的纹路一模一样。
“玄王的人。”林砚之皱眉,“他怎会追到北境?”
林悦然的指尖抚过脚印边缘的雪,忽然轻声道:“不是玄王的人。”她蹲下身,用指尖蘸了点雪,抹过脚印的边缘——雪下露出极浅的青痕,像是用银线在雪地上拖拽过,“这是‘相守’玉佩的银线。”
林砚之瞳孔骤缩。他忽然想起相守阁阁楼里那只纸鸢的银线——那线是母亲用北境雪山的银矿石熔了重铸的,说能“穿云破雾,连心守义”。此刻这线竟出现在雪岭关的雪地里,像一道无形的指引。
“跟上。”他翻身下马,从马鞍旁的包袱里取出木鸢,“母亲的银线,不会骗我们。”
木鸢被他握在掌心,鸢身的“护北”二字在雪光下泛着青芒。林悦然将玉佩贴在鸢腹上,两块玉合在一起的瞬间,木鸢突然颤了颤,银线从鸢尾垂下,在雪地上拖出一道闪着微光的痕迹——那痕迹与方才的脚印完全重合,却比脚印更清晰,像一条被月光铺就的小径。
“走!”林砚之翻身上马,沿着银线的方向疾驰而去。
马蹄声碾碎残雪,风卷着雪粒扑在脸上,却再不是前世的刺骨——此刻的风里,有雪山的松香,有母亲阁楼里的梅香,还有苏氏在盟书上写的最后一行字:“真心若在,银线为引。”
行至半山腰时,银线突然在雪地上拐了个弯,指向一处被雪覆盖的岩壁。林砚之勒住缰绳,只见岩壁上嵌着块巴掌大的青石,石面上刻着歪歪扭扭的“雪霜印”三个字,字迹已被风雪磨得模糊,却仍能辨认出是母亲的笔迹。
“在这里。”林悦然快步上前,指尖抚过石面,“母亲说,‘雪霜印’是用阿史那公主的血、北境雪山的冰,还有……”她顿了顿,声音轻得像雪,“还有真心的温度刻的。”
话音未落,岩壁突然发出“咔嗒”一声轻响。林砚之正要细看,却见林悦然突然捂住胸口,脸色瞬间惨白。
“悦然!”他扑过去扶住她,只觉她浑身发冷,脚踝的纱布已被血浸透,渗出的血在雪地上凝成暗红的冰碴,“你怎么样?”
林悦然望着他,眼底泛起水光:“砚之,我……我好像要撑不住了。”她颤抖着从怀中掏出玉佩,“你替我……替我们把玉佩交给阿史那公主……”
林砚之的喉结滚动,他从未见过她如此虚弱——前世苏婉儿在刑场上的最后一眼,便是这样望着他,说“阿爹,我错了”。此刻他望着她苍白的脸,突然明白母亲当年为何总说“真心要自己扛,扛不住时,就交给风”。
“不。”他握住她的手,将玉佩塞进她掌心,“我替你扛。”
他解下自己的大氅裹住她,又从马鞍旁的布包里取出银线织的棉絮,轻轻裹在她的脚踝上。棉絮刚一触到伤口,银线便泛起青芒,像极了相守阁阁楼里那只纸鸢的银线——此刻正托着她的重量,轻得像片雪。
“砚之……”林悦然的指尖抚过他的脸颊,“你记不记得,前世母亲坠入暗渠时,玄王曾说‘林氏逆种’?”
林砚之望着她,忽然想起金殿上那块玉珏融化的瞬间——玄王曾死死攥着玉珏,指节泛白,仿佛要把它捏碎。此刻他望着她眼底的光,突然笑了:“这世母亲说,真心若在,纸鸢终归。”
“那……那世我错了。”林悦然的声音轻得像雪,“我错在……错在把真心藏得太深。”
林砚之将她抱上马鞍,自己跨到她身前,用大氅裹住两人:“这一世,我们不藏了。”他驱马转向,朝着岩壁的方向疾驰而去,“母亲的银线,玄王的悔,皇帝的震,都藏在风里——我们替她,替你,说个明白。”
马蹄声碾碎晨霜,雪岭关的风卷着雪粒扑在两人身上。林悦然望着前方的岩壁,忽然笑了。前世苏婉儿在刑场上的血,玄王在金殿上的冷汗,皇帝在御案前的颤抖,都随着这一路的风,沉进了岩壁上的“雪霜印”里。
“砚之,”她轻声说,“你看,雪落得真好。”
这一世的雪,落得干净。
而母亲的银线,正载着真心,穿过雪山的云,飞向北境的风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侯府弃妇的摄政王,侯府弃妇的摄政王最新章节,侯府弃妇的摄政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侯府弃妇的摄政王,侯府弃妇的摄政王最新章节,侯府弃妇的摄政王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