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场面真的很打动人,男女双方对答充满了欢笑和祝福,还巧妙地将庐山的风景和传说融入其中。
堪称今日定亲的神来之笔。
对歌结束后,李远的嫂子拿出一个红木盒子站起来,盒子里面装的是一个玉镯子,“这是我婆婆给我的,现在我代为送给美霞,愿你和李远如这玉镯一般,圆满无缺。”
美霞起身高兴的接过礼物,“谢谢嫂子。”
“按照过去的那套,美霞现在要哭嫁了,她会不?”
有老奶奶问吴细菊。
吴细菊也乐的眉开眼笑,大声惊叹:“这些都是我家美霞和李远两个人安排的,我也到现在才听这对歌,不晓得她会不会哭嫁,我没教过,这些孩子,什么都自己搞,也不跟我们说一声。”
“都这样,现在的年轻人有想法。”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美霞还真的会。
只见她从椅子上站起,深吸一口气,开始唱起了九江特有的“哭嫁歌”。
她的声音起初有些小,渐渐胆量起来了,越唱越大声:
“爹娘养我二十春,如今要嫁他家门。
庐山脚下是我根,鄱阳湖水是我魂。
离家不是不留恋,只为佳缘续新生……”
——这就是著名的“哭嫁”预演。
九江地区婚嫁中的“哭嫁”要表达的是对未来婆家的感谢和对娘家的不舍。
美霞虽然音调有些不准,但唱的真心实意,很能打动人。
柳桥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被感动的有点想哭。
她不认为“哭嫁”是封建的表现,也不认为遵守老习俗是老土,反而对堂妹和堂妹夫心生敬佩。
起码,他们的存在,证明在九江与鄱阳湖交汇的这片古老土地上,还有年轻人能用一种近乎仪式般的虔诚,筹备着自己的人生大礼。
这并非对旧制的简单复刻,而是一场发自内心的,温暖的文化寻根。让见证者相信,生命中某些重要的时刻,必须用祖先传承下来的方式去铭刻,才显得庄重而完整。
湾里办席,通常6至10个冷盘,12至16个热盘,烟酒,菜肉蛋果都由主家自备,各种野味也能上桌,会成为酒菜中的亮点。
自己的订婚宴,对家里有什么好菜,柳美霞最是清楚,等一盘竹鸡被柳义端上桌,柳美霞对柳桥说:
“这是竹鸡。”
“哪里弄来的竹鸡啊?”
入口的竹鸡肉,紧实而极嫩,是一种深沉的鲜,迥异于家禽的肥腴,鲜味里仿佛能嚼出竹叶的清气与晨露的甘冽。
赣北地处江南,冬天,是要有些野趣才够味的。
今日这餐订婚宴,野趣便在这竹鸡身上。
“我表哥他们特意在山上抓来的。”柳美霞昂起头颅,半骄傲半满足,“我外公家后山竹林好多竹鸡,我表哥抓了好几天攒的都送来了。”
“你表哥从小对你就好。”柳桥知道堂妹特意说起这些,为的是什么,顺着堂妹的话夸赞了一句,“我记得小时候,他们经常送野味来你家,我还来吃过兔子呢。”
两姐妹的谈话被男方亲友看在眼里,李远看未婚妻的眼神越发温柔起来,他低头凑到柳美霞耳边小声道:“竹鸡我也会抓,你以后想吃跟我说,我去山上抓。”
竹鸡有多难抓,柳美霞可是知道的。
只见她眼睛一眯,嘴角噙笑,“别不是吹牛吧,你会抓竹鸡?”
李远没什么谈恋爱的经验,好不容易想在未婚妻面前说点甜言蜜语,表现一下,没想到被对方戳破了根本不会抓竹鸡的事实,一时羞窘的有些呐言。
倒是旁边亲友连连大声保证:
“美霞要,李远不会也得会。”
“今晚回去我们就抓他去山上设下‘绳套’,抓到了就让他明后天来送年礼。”
李远的嫂子眉毛一挑,“李远要是抓不到,让他住在山上。”
农村的女孩稀罕的紧,小叔都三十四五了,好不容易说上媳妇,虽然学历不高,看在对方愿意嫁的份上,都得帮着小叔把人娶回家。
这未来弟媳不要说是想吃山上的竹鸡,就是要天上的星星,都得想办法够一够。
男方亲友给了柳美霞想要的脸面,这场订婚宴吃的宾主尽欢,不可谓不完美。
订婚宴就只有中午一餐,酒足饭饱,众人散去,原本窝在厨房里的嫂子,姆妈们陆续出来把盘子、碗筷收了。
宽敞的大门口,亲戚朋友们进进出出,笑声和瓢盆的碰撞声混在一起。
刘月枝端着一个大盘走到女儿身边,悄声说:“你以后订婚也在乡下搞,别嫌‘老套’,你看今天美霞这订婚宴办的多热闹,自己买菜又省钱,大家还吃的实惠。”
柳桥知道妈妈的担忧,“我也觉得今天美霞这订婚宴办的好,热闹。”
湖风拂过母女二人的发梢,带着一丝凉意,却也带着暖融融的烟火气。
堪称今日定亲的神来之笔。
对歌结束后,李远的嫂子拿出一个红木盒子站起来,盒子里面装的是一个玉镯子,“这是我婆婆给我的,现在我代为送给美霞,愿你和李远如这玉镯一般,圆满无缺。”
美霞起身高兴的接过礼物,“谢谢嫂子。”
“按照过去的那套,美霞现在要哭嫁了,她会不?”
有老奶奶问吴细菊。
吴细菊也乐的眉开眼笑,大声惊叹:“这些都是我家美霞和李远两个人安排的,我也到现在才听这对歌,不晓得她会不会哭嫁,我没教过,这些孩子,什么都自己搞,也不跟我们说一声。”
“都这样,现在的年轻人有想法。”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美霞还真的会。
只见她从椅子上站起,深吸一口气,开始唱起了九江特有的“哭嫁歌”。
她的声音起初有些小,渐渐胆量起来了,越唱越大声:
“爹娘养我二十春,如今要嫁他家门。
庐山脚下是我根,鄱阳湖水是我魂。
离家不是不留恋,只为佳缘续新生……”
——这就是著名的“哭嫁”预演。
九江地区婚嫁中的“哭嫁”要表达的是对未来婆家的感谢和对娘家的不舍。
美霞虽然音调有些不准,但唱的真心实意,很能打动人。
柳桥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被感动的有点想哭。
她不认为“哭嫁”是封建的表现,也不认为遵守老习俗是老土,反而对堂妹和堂妹夫心生敬佩。
起码,他们的存在,证明在九江与鄱阳湖交汇的这片古老土地上,还有年轻人能用一种近乎仪式般的虔诚,筹备着自己的人生大礼。
这并非对旧制的简单复刻,而是一场发自内心的,温暖的文化寻根。让见证者相信,生命中某些重要的时刻,必须用祖先传承下来的方式去铭刻,才显得庄重而完整。
湾里办席,通常6至10个冷盘,12至16个热盘,烟酒,菜肉蛋果都由主家自备,各种野味也能上桌,会成为酒菜中的亮点。
自己的订婚宴,对家里有什么好菜,柳美霞最是清楚,等一盘竹鸡被柳义端上桌,柳美霞对柳桥说:
“这是竹鸡。”
“哪里弄来的竹鸡啊?”
入口的竹鸡肉,紧实而极嫩,是一种深沉的鲜,迥异于家禽的肥腴,鲜味里仿佛能嚼出竹叶的清气与晨露的甘冽。
赣北地处江南,冬天,是要有些野趣才够味的。
今日这餐订婚宴,野趣便在这竹鸡身上。
“我表哥他们特意在山上抓来的。”柳美霞昂起头颅,半骄傲半满足,“我外公家后山竹林好多竹鸡,我表哥抓了好几天攒的都送来了。”
“你表哥从小对你就好。”柳桥知道堂妹特意说起这些,为的是什么,顺着堂妹的话夸赞了一句,“我记得小时候,他们经常送野味来你家,我还来吃过兔子呢。”
两姐妹的谈话被男方亲友看在眼里,李远看未婚妻的眼神越发温柔起来,他低头凑到柳美霞耳边小声道:“竹鸡我也会抓,你以后想吃跟我说,我去山上抓。”
竹鸡有多难抓,柳美霞可是知道的。
只见她眼睛一眯,嘴角噙笑,“别不是吹牛吧,你会抓竹鸡?”
李远没什么谈恋爱的经验,好不容易想在未婚妻面前说点甜言蜜语,表现一下,没想到被对方戳破了根本不会抓竹鸡的事实,一时羞窘的有些呐言。
倒是旁边亲友连连大声保证:
“美霞要,李远不会也得会。”
“今晚回去我们就抓他去山上设下‘绳套’,抓到了就让他明后天来送年礼。”
李远的嫂子眉毛一挑,“李远要是抓不到,让他住在山上。”
农村的女孩稀罕的紧,小叔都三十四五了,好不容易说上媳妇,虽然学历不高,看在对方愿意嫁的份上,都得帮着小叔把人娶回家。
这未来弟媳不要说是想吃山上的竹鸡,就是要天上的星星,都得想办法够一够。
男方亲友给了柳美霞想要的脸面,这场订婚宴吃的宾主尽欢,不可谓不完美。
订婚宴就只有中午一餐,酒足饭饱,众人散去,原本窝在厨房里的嫂子,姆妈们陆续出来把盘子、碗筷收了。
宽敞的大门口,亲戚朋友们进进出出,笑声和瓢盆的碰撞声混在一起。
刘月枝端着一个大盘走到女儿身边,悄声说:“你以后订婚也在乡下搞,别嫌‘老套’,你看今天美霞这订婚宴办的多热闹,自己买菜又省钱,大家还吃的实惠。”
柳桥知道妈妈的担忧,“我也觉得今天美霞这订婚宴办的好,热闹。”
湖风拂过母女二人的发梢,带着一丝凉意,却也带着暖融融的烟火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