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业务蒸蒸日上,积分体系运转良好,连CFO苏月灵都已被“招安”,林枫却并未满足于此。他深知,在这修仙世界,自身的硬实力,修为与知识,才是最终的基石。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青云宗传承之地,那座矗立于云雾间、散发着古朴浩瀚气息的藏经阁。
这一日,林枫处理完平台的日常事务,信步踏入藏经阁。阁内空间远比外界看到的更为广阔,运用了空间拓展阵法,一排排高大的玉简架直抵穹顶,上面分门别类放置着无数功法、术法、杂学玉简,灵光氤氲,气象万千。不少弟子穿梭其间,或凝神寻找,或静坐参悟,空气中弥漫着书香与道韵。
林枫目标明确,直奔存放高阶功法的区域。然而,那些标识着《九天雷神诀》、《焚天圣焰功》、《玄冰真解》的玉简,要么被强大的禁制笼罩,需要海量贡献点或特殊权限才能换取,要么就是简介写得天花乱坠,实际内容残缺不全或修炼条件苛刻至极。
“果然,好东西没那么容易到手。”林枫摩挲着下巴,并不气馁,反而开始在藏经阁内漫无目的地逛了起来,试图寻找一些被埋没的“遗珠”。
他穿过人流密集的主区,绕过几个僻静的偏殿,不知不觉,走到了藏经阁最深处,一个连照明阵法都似乎年久失修、光线昏暗的角落。
这里堆满了落满灰尘、不知多少年无人问津的兽皮卷、竹简甚至是一些残破的骨片。空气中有股陈腐的纸张和淡淡霉味混合的气息,与主区的灵光璀璨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就在这片被遗忘的角落,一个身影吸引了林枫的注意。
那是一个老者,须发皆白,却杂乱得像一团被鸟雀筑过巢的枯草,脸上布满皱纹,看不出具体年岁。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甚至打了几个补丁的灰色旧道袍,袖口和衣襟处沾着明显的油渍和灰尘。此刻,他正佝偻着腰,拿着一把光秃秃的、只剩下几根枝杈的破扫帚,有一下没一下地扫着地上的积灰。那动作慵懒而敷衍,与其说是在扫地,不如说是在进行某种行为艺术——扫过之处,灰尘只是象征性地移动了位置,甚至有些还被扫得更散了。
典型得不能再典型的“扫地僧”模板!
林枫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前世阅遍网文的经验让他心脏不争气地多跳了两下。按照套路,这种地方,这种形象,九成九是隐藏的绝世高人!
他按捺住内心的激动,调整了一下表情,换上那副标志性的、人畜无害的“真诚”笑容,迈步走了过去。
“前辈,扫地呢?”林枫语气自然地打着招呼,仿佛遇到了熟人。
老者像是没听见,连眼皮都没抬一下,依旧专注地或者说麻木地进行着他那无效的清扫工作。
林枫也不尴尬,自顾自地继续说道:“我看您这扫法,有点费腰啊。灰尘没见少,腰倒是弯了半天。要不要试试我发明的‘省力除尘符’?激活后能自动吸附方圆三尺内的微尘,高效便捷,对关节友好!”
说着,他还真从怀里摸出一张画着奇怪纹路的符纸——这是他之前研究阵法时捣鼓出来的失败品,吸附灰尘效果还行,但灵力消耗不稳定。
老者终于有了点反应,不是对符纸,而是似乎嫌林枫吵到了他“扫地”的雅兴,浑浊的眼珠极其缓慢地转向林枫,瞥了他一眼,那眼神……空洞,麻木,还带着一丝被打扰的不耐烦。然后,他又默默地转回头,继续他那一成不变的缓慢动作。
这人……好像真的只是个扫地的?林枫心里嘀咕,但那股“万一呢”的赌徒心理让他决定再试探一下。
他收起符纸,话锋一转,开始了他最擅长的领域——理念输出。
“前辈,您看这藏经阁,典籍浩如烟海,但管理方式未免太过原始落后。弟子们寻找所需功法,全凭运气和体力,效率极其低下。”
老者无动于衷,扫帚划过地面,发出“沙……沙……”的单调声响。
林枫不为所动,加大输出功率:
“依晚辈浅见,当引入数字化编码管理系统!给每一枚玉简、每一卷书册赋予独一无二的二维码……呃,是灵纹编码!弟子只需用灵识扫描入口处的总阵盘,输入关键词,比如‘火系’、‘身法’、‘筑基期’,系统就能瞬间罗列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目标及其具体位置、简介甚至前人修炼心得点评!”
老者扫地的动作似乎……顿了一下?微不可查。也许是错觉。
林枫趁热打铁,抛出更劲爆的概念:
“还可以建立借阅率大数据分析模型!哪些功法热门,哪些无人问津,一目了然。更能根据弟子们的修为属性、过往借阅记录,进行智能推荐,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功法匹配!最大限度挖掘每个弟子的潜力,避免明珠蒙尘!”
当林枫说到“大数据分析”、“智能推荐”、“千人千面”、“挖掘潜力”时,老者那一直缓慢移动的扫帚,终于彻底停了下来。
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抬起头,那双原本浑浊不堪的眼睛里,仿佛有极淡的精光一闪而逝,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他第一次正眼打量起林枫,目光不再是空洞,而是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审视与……一丝极淡的惊奇?
“小子,”老者的声音沙哑干涩,像是很久没有开口说话,“你这些歪理邪说……从何而来?”
林枫心中一震,有门!他脸上笑容不变,依旧那副“真诚”模样:“回前辈,不过是弟子平日胡思乱想,自学成才。”
老者盯着他看了半晌,那目光仿佛要穿透他的皮囊,直视他灵魂深处那些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奇思妙想。良久,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抬起那干枯如同老树皮的手指,随意地指向墙角一个布满蛛网、灰尘积了足有半寸厚的破旧书架。
“最下面那层,左边数第七本,《乌龟养生功》。”老者说完这句没头没脑的话,便重新低下头,拿起那把破扫帚,再次沉浸到他那个“扫与不扫没什么区别”的世界里去了,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
《乌龟养生功》?
林枫顺着老者所指的方向看去,那本书籍歪歪扭扭地塞在书架底层,封面残破,连书名都模糊不清,怎么看都像是一本扔在路上都没人捡的垃圾货色。
这……是高人的考验?还是纯粹在耍我?林枫看着老者那重新变得佝偻漠然的背影,又看了看那本《乌龟养生功》,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无论是不是考验,这潭水,他决定趟一趟了。
老者那句关于《乌龟养生功》的指点,如同石子投入深潭,泛起一圈涟漪后便迅速恢复了死寂。他重新拿起那把破扫帚,恢复到之前那种半梦半醒、敷衍了事的扫地状态,仿佛刚才那短暂的交流从未发生。
若是一般人,得到这样一句没头没脑的指引,面对老者这拒人千里的态度,或许也就讪讪退去了。但林枫是谁?他是能在问心路里给心魔开述职报告的狠人,脸皮厚度与战略定力早已超越常人。
他非但没有离开,反而亦步亦趋地跟在老者身后,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不显得冒犯,又能确保自己的声音清晰地传入对方耳中。老者扫到东,他就跟到东;老者挪到西,他就踱到西。活像一条甩不掉的、还在不停播放“商业计划书”的尾巴。
“前辈,您觉得我刚才那个‘数字化编码’的想法怎么样?”林枫语气热切,如同向投资人路演的创业青年,“这不仅能方便弟子,还能极大地提升藏经阁的利用效率,让更多蒙尘的功法重见天日,这可是功德无量的好事啊!”
老者扫帚划过地面,扬起一缕细微的灰尘。
林枫毫不气馁,继续输出:“或者,我们可以先搞个试点!就从这一片区域开始!”他手臂一挥,划拉过眼前这片堆放陈旧典籍的角落,“把这些典籍的信息录入系统,分析其内容关联性。比如,修炼《基础引气诀》的弟子,系统可以自动推荐与之配套的《灵力精细操控十三法》或者《常见行气岔路及纠正》这类辅助读物,形成知识体系,避免弟子走弯路!”
老者脚步微微一顿,浑浊的眼睛似乎瞟了一眼林枫划过的那些破旧书架,随即又恢复正常,扫帚依旧不紧不慢。
这小子……思路倒是清奇,竟想到功法关联……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念头,或许在老者心底闪过。
林枫见状,心中更有底了,立刻加大筹码,抛出了更核心、也更“大逆不道”的概念:
“前辈,您说,咱们藏经阁的功法评定标准,是不是也该改改了?”他压低声音,仿佛在分享什么机密,“不能光看功法创立年代是否久远,威力描述是否吓人。得引入综合评估体系!比如:‘修炼难度系数’、‘灵力消耗指数’、‘与常见体质的匹配度’、‘瓶颈突破风险评级’……甚至,可以引入‘弟子修炼后真实效果大数据反馈’!让数据说话,打造客观、公正、科学的‘功法口碑榜’!”
这话已经有点触及传统修仙界根基的意思了。评价功法不看其蕴含的“道”与“理”,反而看数据指标?
老者这次的反应稍微明显了一些。他停下了扫地的动作,转过身,正面看着林枫,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里,似乎多了一丝……玩味?他沙哑地开口,声音如同风吹过破旧的窗棂:
“按你的说法……《九天雷神诀》威力无匹,但修炼极易岔气,伤及经脉,风险评级高;《长春功》进展缓慢,威力平平,但中正平和,延年益寿,匹配度广……它们孰高孰低?”
“没有孰高孰低,只有适不适合!”林枫立刻接话,眼神灼灼,“对于天赋异禀、追求极致的弟子,《九天雷神诀》就是顶级选项!但对于追求稳健、根基一般的弟子,《长春功》才是无上妙法!我们的责任,不是给功法排座次,而是帮弟子找到最适合他们的那一条路!这叫……因材施教,个性化修仙!”
“个性化……修仙……”老者重复着这个陌生的词汇,目光再次打量林枫,这一次,审视的意味更浓了。他沉默了片刻,就在林枫以为他终于要被说动时,他却再次抬起了那干枯的手指。
这次,指的却不是书架,而是藏经阁深处,一个更加阴暗、连灰尘都仿佛凝固了的角落,那里随意堆放着一些连封面都几乎腐烂的、不知是什么材质的残卷。
“那里,”老者的声音依旧平淡,“有一本《云笈七签校注补遗》,旁边是《经络异闻考》,底下还压着半卷《太上清心咒驳议》。”他顿了顿,补充道,“都是没什么用的闲书。”
说完,他不再理会林枫,佝偻着背,拖着那把破扫帚,慢悠悠地朝着藏经阁更深处走去,身影逐渐融入昏暗的光线与厚重的尘埃之中,仿佛他本身就是这藏经阁陈旧的一部分。
林枫站在原地,看着老者消失的方向,又看了看那堆被指明了的“闲书”,眉头微挑。
《云笈七签校注补遗》?《经络异闻考》?《太上清心咒驳议》?这些名字听起来……可不像是什么‘闲书’啊。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看似随意的指点,或许比那本《乌龟养生功》蕴含的信息更为复杂。这位邋遢老者,绝非普通的扫地杂役。
他没有立刻去翻找那些书,而是看着老者消失的走廊,嘴角慢慢勾起一抹笑意。
“有意思。看来光靠‘聊天’,还不足以让这位‘扫地僧’拿出真本事啊……”他知道,想要从这位深藏不露的老者身上挖出更多东西,还需要更足的诚意,或者……更对胃口的“诱饵”。这场发生在藏经阁深处的、看似漫不经心的“聊天”,才刚刚开始。
自那日初次“聊天”后,林枫便成了藏经阁深处这个昏暗角落的常客。他也不急着去翻找那本《乌龟养生功》或者老者后来指点的那些“闲书”,而是将这里当成了他的“现代管理学布道现场”,而唯一的听众,就是那位油盐不进、依旧慢吞吞扫着地的邋遢老者。
这一次,林枫显然是有备而来。他甚至搬了个小马扎(自备),坐在老者清扫路径的旁边,开始了他的系统性输出。
“前辈,您看啊,”林枫随手从地上捡起一枚不知名的兽骨片,当做教鞭,在空中虚点,“咱们藏经阁目前的管理模式,可以归结为典型的‘粗放式经验管理’。依赖少数管理人员的个人经验和记忆,效率低下,错误率高,资源利用率极低!”
老者眼皮都没抬,扫帚掠过林枫的脚边,带起些许灰尘。
林枫丝毫不受影响,继续他的“诊断”:
“首先,是岗位职责不清!您看您,既要负责清扫,可能还要兼顾整理、防盗、甚至解答弟子疑问?这既不专业,也浪费了您的……呃,扫地才华。”他巧妙地把“修为”换成了“扫地才华”。
“其次,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您扫地扫得干净与否,有标准吗?有量化指标吗?比如‘地面无可见尘埃’、‘书架缝隙无积灰’、‘空气粉尘浓度低于某某值’?没有!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怎么能激发工作积极性呢?”
老者扫地的动作似乎微不可查地滞涩了零点一秒。
林枫趁热打铁,抛出了解决方案:
“我们应该引入标准化作业流程!比如,制定《藏经阁深度清洁SOP》,规定清扫顺序、工具使用规范、不同区域的清洁频次。再比如,建立《典籍查阅与归位SOP》,要求弟子查阅后必须按编码放回原处,违者扣积分!这样,您的工作量就能大大减轻!”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老者,见对方依旧没什么反应,便祭出了更厉害的武器——数字化与物联网概念。
“光是SOP还不够,我们要拥抱科技!啊不,是拥抱‘阵道’!”林枫挥舞着兽骨片,语气激昂,“可以在每排书架部署微型的‘典籍定位感应阵’,实时监控玉简是否在架。一旦有玉简被取走超过规定时间未归还,或者被错误放置,系统自动报警,并指引管理人员……或者指引扫地的前辈您,精准定位问题所在!”
“还可以建立藏经阁的数字孪生系统!在阵法中枢构建一个与实体藏经阁一模一样的虚拟空间,所有典籍信息、借阅状态、流通数据实时同步。管理者……或者有兴趣的前辈您,足不出户,就能掌控全阁动态!甚至可以模拟不同管理策略带来的效果,实现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
当林枫说到“数字孪生”、“数据驱动决策”这些完全超出此界认知的概念时,老者那一直稳健的扫地节奏,终于被打乱了。
他停了下来,不是短暂的停顿,而是彻底停下了动作。那双一直半开半阖、浑浊不堪的眼睛,缓缓抬起,聚焦在林枫脸上。那目光不再是之前的空洞或玩味,而是带着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茫然,有探究,甚至还有一丝……仿佛看到了什么不该存在于世之物的悚然?
他张了张嘴,那干裂的嘴唇蠕动了几下,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没能发出声音。他只是死死地盯着林枫,仿佛要重新认识这个几天来一直在耳边聒噪的年轻人。
数字孪生?虚拟映射现实?数据驱动……此子所言,已非奇技淫巧,近乎于……“道”了?还是某种未知的……邪道?老者的内心,掀起了怎样的惊涛骇浪,无人得知。
林枫看着老者终于不再是那副万年不变的漠然表情,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的“管理学核弹”终于起到了效果。他立刻送上最后一击,也是最“贴心”的一击:
“前辈,我看您每日清扫甚是辛劳。我还可以为您设计一套人性化的工作休息方案!比如,扫地两炷香,休息一炷香,期间可以打坐调息,或者品鉴一下我平台特供的‘林枫牌’安神茶?我们要杜绝无效加班,提升单位时间内的清扫效率,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老者沉默了足足有十息的时间。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肌肉似乎微微抽搐了一下。最终,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地、极其复杂地看了林枫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此子,恐怖如斯……”
然后,他做出了一个让林枫都有些意外的举动——他扔下了那把陪伴他不知多少岁月的破扫帚。
“哐当。”扫帚落地,发出轻响。老者不再扫地,也不再理会林枫,而是径直走到墙角,找了个不知从哪摸出来的相对干净的蒲团,盘膝坐了下来,闭上双眼,竟像是直接入定了!
只是,他那微微起伏的胸口和偶尔跳动的眼皮,显示他的内心远不像表面那么平静。林枫那一套组合拳般的现代管理学理念,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将他固守了不知多少年的认知,搅得天翻地覆。
林枫看着入定的老者,又看了看被丢弃在地上的扫帚,摸了摸鼻子。这是……听不下去了?还是……需要时间消化?
他知道,今天的“管理学洗礼”剂量有点大,需要给这位“病人”一点缓冲时间。他笑了笑,也不打扰,轻轻起身,拍了拍衣袍上的灰尘,目光再次投向那本《乌龟养生功》和那堆“闲书”的方向。
看来,是时候去亲自验证一下,这位被现代管理学“轰炸”过的老者,给出的指引到底藏着什么玄机了。
墙角蒲团上,老者看似入定,实则识海之内,正经历着开天辟地般的混乱与重构。
数字化编码…标准化流程…绩效考核…数字孪生…数据驱动…工作生活平衡…这些古怪、拗口却又逻辑自洽、自成体系的词汇,如同无数颗陨石,狠狠砸落在他那由千年传统、玄奥道理构筑的认知大陆上。每一个概念都在挑战他固有的思维边界,尤其是那“数字孪生”与“数据驱动”,隐隐触及了“镜像现实”、“因果推演”的无上妙境,其背后蕴含的,是一种他从未设想过的、以凡俗手段窥测乃至驾驭天地规律的恐怖思路!
这已非简单的“奇思妙想”,这近乎是在构建一种全新的“道”的雏形!此子,究竟是什么来头?!
他回想起林枫之前关于“功法评定标准”的狂言——不再看重玄之又玄的“道韵”和威力描述,转而追求冷冰冰的“数据”和“匹配度”。这简直是将高高在上的仙道功法,当成了坊市里可以量产的符箓、丹药来评估!
荒谬!简直荒谬!一个声音在他心底怒吼。可是……若真能如此清晰地指明路径,让弟子少走弯路,让功法各得其所,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大功德”?另一个微弱却顽固的声音在反驳。两种念头在他心中激烈交锋,让他数百年来古井无波的道心,泛起了剧烈的涟漪,甚至生出了一丝罕见的……自我怀疑?怀疑自己固守的认知,是否只是坐井观天。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几个时辰。老者紧闭的双眼猛然睁开!
这一次,他眼中再无半分浑浊与麻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看透虚妄的清明,以及深藏于底的、无法掩饰的震撼。他的目光如同实质,瞬间落在正准备起身去翻看《乌龟养生功》的林枫身上。
“小子。”老者的声音依旧沙哑,却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厚重感,仿佛带着岁月的尘埃。
林枫动作一顿,立刻转身,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喜”与“恭敬”:“前辈,您醒了?可是弟子方才所言,有何不妥之处?”
老者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深深地凝视着他,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那目光似乎穿透了林枫的肉身,看到了他灵魂深处那些不属于这个世界的、跳跃的、充满“变量”的思维火花。
“你之道……”老者缓缓开口,每个字都似乎蕴含着千钧重量,“不在古法,不循常理。于毁孕育新生,于混沌中建立秩序……看似离经叛道,实则……暗合某种天地至理。”
林枫心中微动,面上却不动声色:“前辈过誉了,弟子只是喜欢胡思乱想,做些优化改进罢了。”
“优化?改进?”老者嘴角似乎扯动了一下,像是想笑,又更像是无奈,“你这是在掘传统修仙的根基。”
他话锋一转,不再纠结于林枫的“道”,而是回到了最初的话题:“你之前问,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功法。”
林枫精神一振,知道关键时刻来了:“请前辈指点。”
老者伸出一根干枯的手指,先是指了指林枫的胸口,又指了指他的眉心。
“外求诸法,不如内观己身。你所言‘大数据’、‘个性化’,其核心,无非是‘契合’二字。功法是舟,道心与肉身是海。舟再坚固华丽,若与海性不合,终将倾覆。”他目光扫过那堆被指点的“闲书”方向。“《乌龟养生功》,非是让你学龟缩之意。乃是取其‘藏锋守拙,厚积薄发,性命双修’之真意。你心思灵动,跳脱不羁,行事如天马行空,更需此功来沉淀心性,夯实根基,收敛你周身那过于刺眼的‘变数’之气。否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林枫闻言,心头剧震!这老者不仅看出了他修炼上的隐患,似乎还隐隐察觉到了他身为“穿越者”带来的某种特质?
老者又指向那堆“闲书”:《云笈七签校注补遗》,内有先贤对道基打磨的另类见解,可补你根基虚浮之弊。《经络异闻考》,记载非常规灵力运转路线,于你而言,或可触类旁通,走出新路。《太上清心咒驳议》,看似批判,实则从反面论证心性稳固之重要,正合你此刻躁进之心。
最后,老者看着林枫,眼神复杂,意味深长地说道:“法不可轻传,道需自身悟。老夫能指你路径,路,还需你自己去走。至于你那些‘管理学’……莫要在此地喧哗了,去外面,寻你的‘试验田’吧。”
说完,他再次闭上双眼,气息彻底内敛,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再无声息。这一次,他是真的入定了,也将林枫和他的那些“歪理邪说”,暂时隔绝在了心神之外。他需要时间,去消化今日这巨大的冲击。
林枫站在原地,回味着老者的话语,心中豁然开朗,又凛然生畏。
这老者,绝对是一位游戏风尘的绝世高人!他一眼就看穿了自己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隐患。“乌龟养生功”并非玩笑,而是真正的对症下药!而那些“闲书”,更是价值连城的补充!
他对着入定的老者,郑重地、深深地行了一礼。“多谢前辈点拨之恩,弟子铭记于心。”
然后,他不再犹豫,转身走向那本布满灰尘的《乌龟养生功》,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这一次的藏经阁之行,收获远超预期。不仅找到了解决自身隐患的钥匙,更验证了“扫地僧”的含金量。看来,以后这藏经阁深处,他得多来“叨扰”几次了。至于老者的警告——“去外面寻试验田”,林枫嘴角微翘,他的试验田,不就是整个青云宗,乃至未来的广阔天地么?
林枫走到那个积满灰尘的书架前,弯下腰,小心翼翼地将那本《乌龟养生功》从最底层抽了出来。书籍入手沉重,封面是某种不知名的兽皮,早已磨损得看不清原貌,只能勉强辨认出几个模糊的篆文。书页泛黄发脆,仿佛一用力就会碎成齑粉。
他轻轻拂去封面上厚厚的灰尘,盘膝坐在原地,怀着一种混合着期待与怀疑的心情,翻开了第一页。开篇既无惊天动地的功法描述,也无玄奥莫测的道韵图解,只有一行朴拙到近乎简陋的字迹:夫道,在守拙,在藏锋,在厚积,在长生。
林枫眉头微挑,继续往下看。整部功法文字极其简练,与其说是一门修炼法诀,不如说是一篇关于“养生”与“根基”的哲学论述。它强调的不是如何快速汲取天地灵气,如何爆发强大威力,而是如何像千年老龟一样,将每一缕吸入的灵气反复锤炼、提纯,如同呼吸般自然而深入地融入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乃至最细微的经脉末梢。
其核心要义有三:
灵龟吐纳,绵绵若存:一种极其缓慢、深长、注重内在循环的呼吸法门。修炼时,灵力运转速度会降到普通功法的三分之一甚至更慢,但每一周天都对肉身和经脉进行一次温和而彻底的“洗涤”与“滋养”,旨在去除杂质,夯实基础,提升灵力本身的“密度”与“韧性”。
龟甲真意,藏神守一:并非真正的防御法术,而是一种收敛自身气息、隔绝外部窥探的心法。修炼到一定程度,能自然地将自身灵力波动、精神气息乃至那过于耀眼的“因果变数”之气,牢牢锁于体内,不露分毫。在外人看来,修炼者灵气平平,甚至有些“呆滞”,如同蒙尘的顽石。
蛰伏蓄势,动若惊雷:此功并非一味求慢、求稳。它将庞大的灵力与生机蕴藏在身体最深处,如同老龟蛰伏。平日不显山露水,一旦需要,便能将长期积蓄的力量在瞬间爆发出来,其威力远超同阶,且因为根基无比扎实,反噬之力极小。
更让林枫心惊的是,这功法中隐含的理念,竟与他前世的某些思想隐隐契合:
复利效应:每次修炼进步微乎其微,但长期坚持,那被极致压缩和提纯的灵力,以及被不断强化的根基,将会产生恐怖的“复利”增长。
延迟满足:放弃短期速成的诱惑,追求长期的最大收益。
风险管理:将自身锋芒和特异之处隐藏起来,降低“木秀于林”的风险,实乃稳健修仙(苟道)的不二法门!
“这哪里是什么《乌龟养生功》……”林枫合上书籍,眼中精光闪烁,心中震撼不已,“这分明是《顶级根基铸造与风险对冲指南》!”
他立刻意识到,那位邋遢老者给他的,是何等珍贵的东西!
这功法完美弥补了他当前最大的短板——前期过于注重“术”与“巧”,依靠“因果律吐槽”和商业手段走捷径,导致自身修为根基略显虚浮,灵力不够精纯,且身为穿越者的“变数”气息过于明显,容易引起真正高人的注意。
修炼这《乌龟养生功》,正好能解决所有问题!它能将他那庞杂的灵力去芜存菁,将跳跃的思维沉淀下来,更能将他那与众不同的“变量”特质完美隐藏!
“藏锋守拙,厚积薄发……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啊。”林枫喃喃自语,对那位老者的身份和用意,有了更深的猜测和感激。
他不再犹豫,当即按照书中所载,尝试运转那“灵龟吐纳”法门。一开始,极其不适。习惯了快速运转灵力带来的“爽快感”,这种如同老牛拉车般的缓慢速度,简直是一种折磨。但他强忍着不适,心神沉静,引导着灵力一丝丝、一缕缕地在经脉中缓缓流淌,如同温润的溪水,细致地冲刷、滋养着每一寸曾经被忽略的角落。
仅仅运行了一个小周天,他便感觉浑身暖洋洋的,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厚重感”从身体深处升起。之前因为快速提升和频繁使用“因果律”能力而产生的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与虚浮感,竟然减轻了不少!
效果立竿见影!林枫睁开眼,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那气息绵长而带着一丝淡淡的灰色,仿佛是体内被排出的杂质。
他珍而重之地将《乌龟养生功》收入怀中,又走到那堆“闲书”前,将老者提及的《云笈七签校注补遗》、《经络异闻考》、《太上清心咒驳议》等几本典籍也一并找出,小心地包好。
他知道,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的主要修炼方向,就是这本看似不起眼的《乌龟养生功》了。这并非退缩,而是为了将来能跳得更高,走得更远,坑得更稳!
离开藏经阁时,林枫再次看了一眼老者入定的方向,深深一揖。
这位“扫地僧”的一份随手点拨,或许将彻底改变他的修仙之路。这份人情,他记下了。
带着满满的收获和一颗沉淀下来的心,林枫走出了藏经阁。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内敛而坚实的光晕。
苟住,发育,别浪。
然后,再去坑遍诸天万界!
《乌龟养生功》的奥秘,就此融入林枫的修行,成为他这条“修仙界泥石流”底下,最深沉、最稳固的河床。
这一日,林枫处理完平台的日常事务,信步踏入藏经阁。阁内空间远比外界看到的更为广阔,运用了空间拓展阵法,一排排高大的玉简架直抵穹顶,上面分门别类放置着无数功法、术法、杂学玉简,灵光氤氲,气象万千。不少弟子穿梭其间,或凝神寻找,或静坐参悟,空气中弥漫着书香与道韵。
林枫目标明确,直奔存放高阶功法的区域。然而,那些标识着《九天雷神诀》、《焚天圣焰功》、《玄冰真解》的玉简,要么被强大的禁制笼罩,需要海量贡献点或特殊权限才能换取,要么就是简介写得天花乱坠,实际内容残缺不全或修炼条件苛刻至极。
“果然,好东西没那么容易到手。”林枫摩挲着下巴,并不气馁,反而开始在藏经阁内漫无目的地逛了起来,试图寻找一些被埋没的“遗珠”。
他穿过人流密集的主区,绕过几个僻静的偏殿,不知不觉,走到了藏经阁最深处,一个连照明阵法都似乎年久失修、光线昏暗的角落。
这里堆满了落满灰尘、不知多少年无人问津的兽皮卷、竹简甚至是一些残破的骨片。空气中有股陈腐的纸张和淡淡霉味混合的气息,与主区的灵光璀璨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就在这片被遗忘的角落,一个身影吸引了林枫的注意。
那是一个老者,须发皆白,却杂乱得像一团被鸟雀筑过巢的枯草,脸上布满皱纹,看不出具体年岁。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甚至打了几个补丁的灰色旧道袍,袖口和衣襟处沾着明显的油渍和灰尘。此刻,他正佝偻着腰,拿着一把光秃秃的、只剩下几根枝杈的破扫帚,有一下没一下地扫着地上的积灰。那动作慵懒而敷衍,与其说是在扫地,不如说是在进行某种行为艺术——扫过之处,灰尘只是象征性地移动了位置,甚至有些还被扫得更散了。
典型得不能再典型的“扫地僧”模板!
林枫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前世阅遍网文的经验让他心脏不争气地多跳了两下。按照套路,这种地方,这种形象,九成九是隐藏的绝世高人!
他按捺住内心的激动,调整了一下表情,换上那副标志性的、人畜无害的“真诚”笑容,迈步走了过去。
“前辈,扫地呢?”林枫语气自然地打着招呼,仿佛遇到了熟人。
老者像是没听见,连眼皮都没抬一下,依旧专注地或者说麻木地进行着他那无效的清扫工作。
林枫也不尴尬,自顾自地继续说道:“我看您这扫法,有点费腰啊。灰尘没见少,腰倒是弯了半天。要不要试试我发明的‘省力除尘符’?激活后能自动吸附方圆三尺内的微尘,高效便捷,对关节友好!”
说着,他还真从怀里摸出一张画着奇怪纹路的符纸——这是他之前研究阵法时捣鼓出来的失败品,吸附灰尘效果还行,但灵力消耗不稳定。
老者终于有了点反应,不是对符纸,而是似乎嫌林枫吵到了他“扫地”的雅兴,浑浊的眼珠极其缓慢地转向林枫,瞥了他一眼,那眼神……空洞,麻木,还带着一丝被打扰的不耐烦。然后,他又默默地转回头,继续他那一成不变的缓慢动作。
这人……好像真的只是个扫地的?林枫心里嘀咕,但那股“万一呢”的赌徒心理让他决定再试探一下。
他收起符纸,话锋一转,开始了他最擅长的领域——理念输出。
“前辈,您看这藏经阁,典籍浩如烟海,但管理方式未免太过原始落后。弟子们寻找所需功法,全凭运气和体力,效率极其低下。”
老者无动于衷,扫帚划过地面,发出“沙……沙……”的单调声响。
林枫不为所动,加大输出功率:
“依晚辈浅见,当引入数字化编码管理系统!给每一枚玉简、每一卷书册赋予独一无二的二维码……呃,是灵纹编码!弟子只需用灵识扫描入口处的总阵盘,输入关键词,比如‘火系’、‘身法’、‘筑基期’,系统就能瞬间罗列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目标及其具体位置、简介甚至前人修炼心得点评!”
老者扫地的动作似乎……顿了一下?微不可查。也许是错觉。
林枫趁热打铁,抛出更劲爆的概念:
“还可以建立借阅率大数据分析模型!哪些功法热门,哪些无人问津,一目了然。更能根据弟子们的修为属性、过往借阅记录,进行智能推荐,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功法匹配!最大限度挖掘每个弟子的潜力,避免明珠蒙尘!”
当林枫说到“大数据分析”、“智能推荐”、“千人千面”、“挖掘潜力”时,老者那一直缓慢移动的扫帚,终于彻底停了下来。
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抬起头,那双原本浑浊不堪的眼睛里,仿佛有极淡的精光一闪而逝,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他第一次正眼打量起林枫,目光不再是空洞,而是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审视与……一丝极淡的惊奇?
“小子,”老者的声音沙哑干涩,像是很久没有开口说话,“你这些歪理邪说……从何而来?”
林枫心中一震,有门!他脸上笑容不变,依旧那副“真诚”模样:“回前辈,不过是弟子平日胡思乱想,自学成才。”
老者盯着他看了半晌,那目光仿佛要穿透他的皮囊,直视他灵魂深处那些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奇思妙想。良久,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抬起那干枯如同老树皮的手指,随意地指向墙角一个布满蛛网、灰尘积了足有半寸厚的破旧书架。
“最下面那层,左边数第七本,《乌龟养生功》。”老者说完这句没头没脑的话,便重新低下头,拿起那把破扫帚,再次沉浸到他那个“扫与不扫没什么区别”的世界里去了,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
《乌龟养生功》?
林枫顺着老者所指的方向看去,那本书籍歪歪扭扭地塞在书架底层,封面残破,连书名都模糊不清,怎么看都像是一本扔在路上都没人捡的垃圾货色。
这……是高人的考验?还是纯粹在耍我?林枫看着老者那重新变得佝偻漠然的背影,又看了看那本《乌龟养生功》,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无论是不是考验,这潭水,他决定趟一趟了。
老者那句关于《乌龟养生功》的指点,如同石子投入深潭,泛起一圈涟漪后便迅速恢复了死寂。他重新拿起那把破扫帚,恢复到之前那种半梦半醒、敷衍了事的扫地状态,仿佛刚才那短暂的交流从未发生。
若是一般人,得到这样一句没头没脑的指引,面对老者这拒人千里的态度,或许也就讪讪退去了。但林枫是谁?他是能在问心路里给心魔开述职报告的狠人,脸皮厚度与战略定力早已超越常人。
他非但没有离开,反而亦步亦趋地跟在老者身后,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不显得冒犯,又能确保自己的声音清晰地传入对方耳中。老者扫到东,他就跟到东;老者挪到西,他就踱到西。活像一条甩不掉的、还在不停播放“商业计划书”的尾巴。
“前辈,您觉得我刚才那个‘数字化编码’的想法怎么样?”林枫语气热切,如同向投资人路演的创业青年,“这不仅能方便弟子,还能极大地提升藏经阁的利用效率,让更多蒙尘的功法重见天日,这可是功德无量的好事啊!”
老者扫帚划过地面,扬起一缕细微的灰尘。
林枫毫不气馁,继续输出:“或者,我们可以先搞个试点!就从这一片区域开始!”他手臂一挥,划拉过眼前这片堆放陈旧典籍的角落,“把这些典籍的信息录入系统,分析其内容关联性。比如,修炼《基础引气诀》的弟子,系统可以自动推荐与之配套的《灵力精细操控十三法》或者《常见行气岔路及纠正》这类辅助读物,形成知识体系,避免弟子走弯路!”
老者脚步微微一顿,浑浊的眼睛似乎瞟了一眼林枫划过的那些破旧书架,随即又恢复正常,扫帚依旧不紧不慢。
这小子……思路倒是清奇,竟想到功法关联……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念头,或许在老者心底闪过。
林枫见状,心中更有底了,立刻加大筹码,抛出了更核心、也更“大逆不道”的概念:
“前辈,您说,咱们藏经阁的功法评定标准,是不是也该改改了?”他压低声音,仿佛在分享什么机密,“不能光看功法创立年代是否久远,威力描述是否吓人。得引入综合评估体系!比如:‘修炼难度系数’、‘灵力消耗指数’、‘与常见体质的匹配度’、‘瓶颈突破风险评级’……甚至,可以引入‘弟子修炼后真实效果大数据反馈’!让数据说话,打造客观、公正、科学的‘功法口碑榜’!”
这话已经有点触及传统修仙界根基的意思了。评价功法不看其蕴含的“道”与“理”,反而看数据指标?
老者这次的反应稍微明显了一些。他停下了扫地的动作,转过身,正面看着林枫,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里,似乎多了一丝……玩味?他沙哑地开口,声音如同风吹过破旧的窗棂:
“按你的说法……《九天雷神诀》威力无匹,但修炼极易岔气,伤及经脉,风险评级高;《长春功》进展缓慢,威力平平,但中正平和,延年益寿,匹配度广……它们孰高孰低?”
“没有孰高孰低,只有适不适合!”林枫立刻接话,眼神灼灼,“对于天赋异禀、追求极致的弟子,《九天雷神诀》就是顶级选项!但对于追求稳健、根基一般的弟子,《长春功》才是无上妙法!我们的责任,不是给功法排座次,而是帮弟子找到最适合他们的那一条路!这叫……因材施教,个性化修仙!”
“个性化……修仙……”老者重复着这个陌生的词汇,目光再次打量林枫,这一次,审视的意味更浓了。他沉默了片刻,就在林枫以为他终于要被说动时,他却再次抬起了那干枯的手指。
这次,指的却不是书架,而是藏经阁深处,一个更加阴暗、连灰尘都仿佛凝固了的角落,那里随意堆放着一些连封面都几乎腐烂的、不知是什么材质的残卷。
“那里,”老者的声音依旧平淡,“有一本《云笈七签校注补遗》,旁边是《经络异闻考》,底下还压着半卷《太上清心咒驳议》。”他顿了顿,补充道,“都是没什么用的闲书。”
说完,他不再理会林枫,佝偻着背,拖着那把破扫帚,慢悠悠地朝着藏经阁更深处走去,身影逐渐融入昏暗的光线与厚重的尘埃之中,仿佛他本身就是这藏经阁陈旧的一部分。
林枫站在原地,看着老者消失的方向,又看了看那堆被指明了的“闲书”,眉头微挑。
《云笈七签校注补遗》?《经络异闻考》?《太上清心咒驳议》?这些名字听起来……可不像是什么‘闲书’啊。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看似随意的指点,或许比那本《乌龟养生功》蕴含的信息更为复杂。这位邋遢老者,绝非普通的扫地杂役。
他没有立刻去翻找那些书,而是看着老者消失的走廊,嘴角慢慢勾起一抹笑意。
“有意思。看来光靠‘聊天’,还不足以让这位‘扫地僧’拿出真本事啊……”他知道,想要从这位深藏不露的老者身上挖出更多东西,还需要更足的诚意,或者……更对胃口的“诱饵”。这场发生在藏经阁深处的、看似漫不经心的“聊天”,才刚刚开始。
自那日初次“聊天”后,林枫便成了藏经阁深处这个昏暗角落的常客。他也不急着去翻找那本《乌龟养生功》或者老者后来指点的那些“闲书”,而是将这里当成了他的“现代管理学布道现场”,而唯一的听众,就是那位油盐不进、依旧慢吞吞扫着地的邋遢老者。
这一次,林枫显然是有备而来。他甚至搬了个小马扎(自备),坐在老者清扫路径的旁边,开始了他的系统性输出。
“前辈,您看啊,”林枫随手从地上捡起一枚不知名的兽骨片,当做教鞭,在空中虚点,“咱们藏经阁目前的管理模式,可以归结为典型的‘粗放式经验管理’。依赖少数管理人员的个人经验和记忆,效率低下,错误率高,资源利用率极低!”
老者眼皮都没抬,扫帚掠过林枫的脚边,带起些许灰尘。
林枫丝毫不受影响,继续他的“诊断”:
“首先,是岗位职责不清!您看您,既要负责清扫,可能还要兼顾整理、防盗、甚至解答弟子疑问?这既不专业,也浪费了您的……呃,扫地才华。”他巧妙地把“修为”换成了“扫地才华”。
“其次,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您扫地扫得干净与否,有标准吗?有量化指标吗?比如‘地面无可见尘埃’、‘书架缝隙无积灰’、‘空气粉尘浓度低于某某值’?没有!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怎么能激发工作积极性呢?”
老者扫地的动作似乎微不可查地滞涩了零点一秒。
林枫趁热打铁,抛出了解决方案:
“我们应该引入标准化作业流程!比如,制定《藏经阁深度清洁SOP》,规定清扫顺序、工具使用规范、不同区域的清洁频次。再比如,建立《典籍查阅与归位SOP》,要求弟子查阅后必须按编码放回原处,违者扣积分!这样,您的工作量就能大大减轻!”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老者,见对方依旧没什么反应,便祭出了更厉害的武器——数字化与物联网概念。
“光是SOP还不够,我们要拥抱科技!啊不,是拥抱‘阵道’!”林枫挥舞着兽骨片,语气激昂,“可以在每排书架部署微型的‘典籍定位感应阵’,实时监控玉简是否在架。一旦有玉简被取走超过规定时间未归还,或者被错误放置,系统自动报警,并指引管理人员……或者指引扫地的前辈您,精准定位问题所在!”
“还可以建立藏经阁的数字孪生系统!在阵法中枢构建一个与实体藏经阁一模一样的虚拟空间,所有典籍信息、借阅状态、流通数据实时同步。管理者……或者有兴趣的前辈您,足不出户,就能掌控全阁动态!甚至可以模拟不同管理策略带来的效果,实现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
当林枫说到“数字孪生”、“数据驱动决策”这些完全超出此界认知的概念时,老者那一直稳健的扫地节奏,终于被打乱了。
他停了下来,不是短暂的停顿,而是彻底停下了动作。那双一直半开半阖、浑浊不堪的眼睛,缓缓抬起,聚焦在林枫脸上。那目光不再是之前的空洞或玩味,而是带着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茫然,有探究,甚至还有一丝……仿佛看到了什么不该存在于世之物的悚然?
他张了张嘴,那干裂的嘴唇蠕动了几下,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没能发出声音。他只是死死地盯着林枫,仿佛要重新认识这个几天来一直在耳边聒噪的年轻人。
数字孪生?虚拟映射现实?数据驱动……此子所言,已非奇技淫巧,近乎于……“道”了?还是某种未知的……邪道?老者的内心,掀起了怎样的惊涛骇浪,无人得知。
林枫看着老者终于不再是那副万年不变的漠然表情,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的“管理学核弹”终于起到了效果。他立刻送上最后一击,也是最“贴心”的一击:
“前辈,我看您每日清扫甚是辛劳。我还可以为您设计一套人性化的工作休息方案!比如,扫地两炷香,休息一炷香,期间可以打坐调息,或者品鉴一下我平台特供的‘林枫牌’安神茶?我们要杜绝无效加班,提升单位时间内的清扫效率,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老者沉默了足足有十息的时间。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肌肉似乎微微抽搐了一下。最终,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地、极其复杂地看了林枫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此子,恐怖如斯……”
然后,他做出了一个让林枫都有些意外的举动——他扔下了那把陪伴他不知多少岁月的破扫帚。
“哐当。”扫帚落地,发出轻响。老者不再扫地,也不再理会林枫,而是径直走到墙角,找了个不知从哪摸出来的相对干净的蒲团,盘膝坐了下来,闭上双眼,竟像是直接入定了!
只是,他那微微起伏的胸口和偶尔跳动的眼皮,显示他的内心远不像表面那么平静。林枫那一套组合拳般的现代管理学理念,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将他固守了不知多少年的认知,搅得天翻地覆。
林枫看着入定的老者,又看了看被丢弃在地上的扫帚,摸了摸鼻子。这是……听不下去了?还是……需要时间消化?
他知道,今天的“管理学洗礼”剂量有点大,需要给这位“病人”一点缓冲时间。他笑了笑,也不打扰,轻轻起身,拍了拍衣袍上的灰尘,目光再次投向那本《乌龟养生功》和那堆“闲书”的方向。
看来,是时候去亲自验证一下,这位被现代管理学“轰炸”过的老者,给出的指引到底藏着什么玄机了。
墙角蒲团上,老者看似入定,实则识海之内,正经历着开天辟地般的混乱与重构。
数字化编码…标准化流程…绩效考核…数字孪生…数据驱动…工作生活平衡…这些古怪、拗口却又逻辑自洽、自成体系的词汇,如同无数颗陨石,狠狠砸落在他那由千年传统、玄奥道理构筑的认知大陆上。每一个概念都在挑战他固有的思维边界,尤其是那“数字孪生”与“数据驱动”,隐隐触及了“镜像现实”、“因果推演”的无上妙境,其背后蕴含的,是一种他从未设想过的、以凡俗手段窥测乃至驾驭天地规律的恐怖思路!
这已非简单的“奇思妙想”,这近乎是在构建一种全新的“道”的雏形!此子,究竟是什么来头?!
他回想起林枫之前关于“功法评定标准”的狂言——不再看重玄之又玄的“道韵”和威力描述,转而追求冷冰冰的“数据”和“匹配度”。这简直是将高高在上的仙道功法,当成了坊市里可以量产的符箓、丹药来评估!
荒谬!简直荒谬!一个声音在他心底怒吼。可是……若真能如此清晰地指明路径,让弟子少走弯路,让功法各得其所,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大功德”?另一个微弱却顽固的声音在反驳。两种念头在他心中激烈交锋,让他数百年来古井无波的道心,泛起了剧烈的涟漪,甚至生出了一丝罕见的……自我怀疑?怀疑自己固守的认知,是否只是坐井观天。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几个时辰。老者紧闭的双眼猛然睁开!
这一次,他眼中再无半分浑浊与麻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看透虚妄的清明,以及深藏于底的、无法掩饰的震撼。他的目光如同实质,瞬间落在正准备起身去翻看《乌龟养生功》的林枫身上。
“小子。”老者的声音依旧沙哑,却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厚重感,仿佛带着岁月的尘埃。
林枫动作一顿,立刻转身,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喜”与“恭敬”:“前辈,您醒了?可是弟子方才所言,有何不妥之处?”
老者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深深地凝视着他,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那目光似乎穿透了林枫的肉身,看到了他灵魂深处那些不属于这个世界的、跳跃的、充满“变量”的思维火花。
“你之道……”老者缓缓开口,每个字都似乎蕴含着千钧重量,“不在古法,不循常理。于毁孕育新生,于混沌中建立秩序……看似离经叛道,实则……暗合某种天地至理。”
林枫心中微动,面上却不动声色:“前辈过誉了,弟子只是喜欢胡思乱想,做些优化改进罢了。”
“优化?改进?”老者嘴角似乎扯动了一下,像是想笑,又更像是无奈,“你这是在掘传统修仙的根基。”
他话锋一转,不再纠结于林枫的“道”,而是回到了最初的话题:“你之前问,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功法。”
林枫精神一振,知道关键时刻来了:“请前辈指点。”
老者伸出一根干枯的手指,先是指了指林枫的胸口,又指了指他的眉心。
“外求诸法,不如内观己身。你所言‘大数据’、‘个性化’,其核心,无非是‘契合’二字。功法是舟,道心与肉身是海。舟再坚固华丽,若与海性不合,终将倾覆。”他目光扫过那堆被指点的“闲书”方向。“《乌龟养生功》,非是让你学龟缩之意。乃是取其‘藏锋守拙,厚积薄发,性命双修’之真意。你心思灵动,跳脱不羁,行事如天马行空,更需此功来沉淀心性,夯实根基,收敛你周身那过于刺眼的‘变数’之气。否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林枫闻言,心头剧震!这老者不仅看出了他修炼上的隐患,似乎还隐隐察觉到了他身为“穿越者”带来的某种特质?
老者又指向那堆“闲书”:《云笈七签校注补遗》,内有先贤对道基打磨的另类见解,可补你根基虚浮之弊。《经络异闻考》,记载非常规灵力运转路线,于你而言,或可触类旁通,走出新路。《太上清心咒驳议》,看似批判,实则从反面论证心性稳固之重要,正合你此刻躁进之心。
最后,老者看着林枫,眼神复杂,意味深长地说道:“法不可轻传,道需自身悟。老夫能指你路径,路,还需你自己去走。至于你那些‘管理学’……莫要在此地喧哗了,去外面,寻你的‘试验田’吧。”
说完,他再次闭上双眼,气息彻底内敛,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再无声息。这一次,他是真的入定了,也将林枫和他的那些“歪理邪说”,暂时隔绝在了心神之外。他需要时间,去消化今日这巨大的冲击。
林枫站在原地,回味着老者的话语,心中豁然开朗,又凛然生畏。
这老者,绝对是一位游戏风尘的绝世高人!他一眼就看穿了自己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隐患。“乌龟养生功”并非玩笑,而是真正的对症下药!而那些“闲书”,更是价值连城的补充!
他对着入定的老者,郑重地、深深地行了一礼。“多谢前辈点拨之恩,弟子铭记于心。”
然后,他不再犹豫,转身走向那本布满灰尘的《乌龟养生功》,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这一次的藏经阁之行,收获远超预期。不仅找到了解决自身隐患的钥匙,更验证了“扫地僧”的含金量。看来,以后这藏经阁深处,他得多来“叨扰”几次了。至于老者的警告——“去外面寻试验田”,林枫嘴角微翘,他的试验田,不就是整个青云宗,乃至未来的广阔天地么?
林枫走到那个积满灰尘的书架前,弯下腰,小心翼翼地将那本《乌龟养生功》从最底层抽了出来。书籍入手沉重,封面是某种不知名的兽皮,早已磨损得看不清原貌,只能勉强辨认出几个模糊的篆文。书页泛黄发脆,仿佛一用力就会碎成齑粉。
他轻轻拂去封面上厚厚的灰尘,盘膝坐在原地,怀着一种混合着期待与怀疑的心情,翻开了第一页。开篇既无惊天动地的功法描述,也无玄奥莫测的道韵图解,只有一行朴拙到近乎简陋的字迹:夫道,在守拙,在藏锋,在厚积,在长生。
林枫眉头微挑,继续往下看。整部功法文字极其简练,与其说是一门修炼法诀,不如说是一篇关于“养生”与“根基”的哲学论述。它强调的不是如何快速汲取天地灵气,如何爆发强大威力,而是如何像千年老龟一样,将每一缕吸入的灵气反复锤炼、提纯,如同呼吸般自然而深入地融入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乃至最细微的经脉末梢。
其核心要义有三:
灵龟吐纳,绵绵若存:一种极其缓慢、深长、注重内在循环的呼吸法门。修炼时,灵力运转速度会降到普通功法的三分之一甚至更慢,但每一周天都对肉身和经脉进行一次温和而彻底的“洗涤”与“滋养”,旨在去除杂质,夯实基础,提升灵力本身的“密度”与“韧性”。
龟甲真意,藏神守一:并非真正的防御法术,而是一种收敛自身气息、隔绝外部窥探的心法。修炼到一定程度,能自然地将自身灵力波动、精神气息乃至那过于耀眼的“因果变数”之气,牢牢锁于体内,不露分毫。在外人看来,修炼者灵气平平,甚至有些“呆滞”,如同蒙尘的顽石。
蛰伏蓄势,动若惊雷:此功并非一味求慢、求稳。它将庞大的灵力与生机蕴藏在身体最深处,如同老龟蛰伏。平日不显山露水,一旦需要,便能将长期积蓄的力量在瞬间爆发出来,其威力远超同阶,且因为根基无比扎实,反噬之力极小。
更让林枫心惊的是,这功法中隐含的理念,竟与他前世的某些思想隐隐契合:
复利效应:每次修炼进步微乎其微,但长期坚持,那被极致压缩和提纯的灵力,以及被不断强化的根基,将会产生恐怖的“复利”增长。
延迟满足:放弃短期速成的诱惑,追求长期的最大收益。
风险管理:将自身锋芒和特异之处隐藏起来,降低“木秀于林”的风险,实乃稳健修仙(苟道)的不二法门!
“这哪里是什么《乌龟养生功》……”林枫合上书籍,眼中精光闪烁,心中震撼不已,“这分明是《顶级根基铸造与风险对冲指南》!”
他立刻意识到,那位邋遢老者给他的,是何等珍贵的东西!
这功法完美弥补了他当前最大的短板——前期过于注重“术”与“巧”,依靠“因果律吐槽”和商业手段走捷径,导致自身修为根基略显虚浮,灵力不够精纯,且身为穿越者的“变数”气息过于明显,容易引起真正高人的注意。
修炼这《乌龟养生功》,正好能解决所有问题!它能将他那庞杂的灵力去芜存菁,将跳跃的思维沉淀下来,更能将他那与众不同的“变量”特质完美隐藏!
“藏锋守拙,厚积薄发……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啊。”林枫喃喃自语,对那位老者的身份和用意,有了更深的猜测和感激。
他不再犹豫,当即按照书中所载,尝试运转那“灵龟吐纳”法门。一开始,极其不适。习惯了快速运转灵力带来的“爽快感”,这种如同老牛拉车般的缓慢速度,简直是一种折磨。但他强忍着不适,心神沉静,引导着灵力一丝丝、一缕缕地在经脉中缓缓流淌,如同温润的溪水,细致地冲刷、滋养着每一寸曾经被忽略的角落。
仅仅运行了一个小周天,他便感觉浑身暖洋洋的,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厚重感”从身体深处升起。之前因为快速提升和频繁使用“因果律”能力而产生的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与虚浮感,竟然减轻了不少!
效果立竿见影!林枫睁开眼,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那气息绵长而带着一丝淡淡的灰色,仿佛是体内被排出的杂质。
他珍而重之地将《乌龟养生功》收入怀中,又走到那堆“闲书”前,将老者提及的《云笈七签校注补遗》、《经络异闻考》、《太上清心咒驳议》等几本典籍也一并找出,小心地包好。
他知道,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的主要修炼方向,就是这本看似不起眼的《乌龟养生功》了。这并非退缩,而是为了将来能跳得更高,走得更远,坑得更稳!
离开藏经阁时,林枫再次看了一眼老者入定的方向,深深一揖。
这位“扫地僧”的一份随手点拨,或许将彻底改变他的修仙之路。这份人情,他记下了。
带着满满的收获和一颗沉淀下来的心,林枫走出了藏经阁。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内敛而坚实的光晕。
苟住,发育,别浪。
然后,再去坑遍诸天万界!
《乌龟养生功》的奥秘,就此融入林枫的修行,成为他这条“修仙界泥石流”底下,最深沉、最稳固的河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KPI考核修仙界,KPI考核修仙界最新章节,KPI考核修仙界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KPI考核修仙界,KPI考核修仙界最新章节,KPI考核修仙界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