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帅府,东院议事厅。
晨光彻底驱散了夜幕,将议事厅内弥漫的烟气与彻夜的疲惫照得通透。
却也将一种前所未有的、几乎凝成实质的兴奋与灼热感无限放大。
————————————
张汉钦立于那幅巨大的东北地图前,身姿挺拔如松。
他没有沉浸在狂喜中,而是用冷静到近乎冷酷的语调,开始向东北最高决策层剖析——
这场以“花园口大捷”为标志的重大胜利背后,敌人所付出的真正代价,以及这代价背后所预示的战略机遇。
————————————
“诸位,”
他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洞穿表象的穿透力,
“‘花园口’一役,我军将士用命,予敌重创,此乃铁血之功,彪炳史册。”
“然,欲判明敌未来动向,须知其创痛之深,已远超战场一隅。”
————————————
他手中的教鞭精准地点向地图上的辽东海岸,仿佛点在了日本的命门上。
“此战,日军人员损失,可初步核算。”
他目光扫过众人,报出一连串冰冷而骇人的数字:
“其投入之朝鲜军第19、20师团主力,并海军人员,总计约四万七千之众。”
“经我海空联合打击及滩头围歼,阵亡、溺毙、焚毁者,逾四万六千人;被俘者,约一千余人。”
“加之鸭绿江畔、南满沿线拔点作战所歼之敌,总计歼灭日军有生力量,当在六万八千人至七万人之间。”
这个数字让在场众人,即便是最勇莽的汤玉麟,眼角也不由自主地抽搐了一下。这是整整两个多甲种师团的覆灭!
————————————
“然,此尚非其代价之全部。”
张汉钦话锋一转,语气愈发深沉,
“真正足以令其伤筋动骨、乃至动摇国本的,乃是随之而来的装备与经济之毁灭性损失。”
————————————
“其海军,”
他加重了语气,
“一支中型舰队顷刻覆灭。‘古鹰’号重巡洋舰沉没,‘龙田’、‘天龙’号轻巡洋舰沉没,十二艘驱逐舰沉没,四十余艘运输舰、改装商船沉没。”
“此等舰艇,非一朝一夕可建成。
一艘‘古鹰’级重巡,自龙骨铺设至服役,需时三年,耗资两千二百万日元以上;
一艘‘吹雪’型驱逐舰,造价九百万日元;
即便一艘中型运输船,亦需百万日元之巨。
粗略估算,其舰船损失总价值,不低于三亿八千万日元!”
————————————
主管财政的刘尚清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地掏出随身携带的小算盘飞快地拨弄了几下,声音都变了调:
“三亿八千万……这……这几乎是……”
“这几乎相当于其去年海军总预算之八成!”
张汉钦替他说了出来,随即目光扫向全场,
“而这,尚不包括舰上搭载的武器、弹药、物资,以及最为宝贵的、训练有素却葬身鱼腹的一万两千余名海军官兵!”
“培养一名合格海军军官需十年,一名技术军士需五年,此等无形损失,更难以金钱计量!”
————————————
议事厅内一片寂静,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
所有人都被这天文数字般的损失震撼了。
“然,诸君,”
张汉钦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揭示更大真相的力度,
“若以为此战仅伤其军事皮毛,便是大错特错!”
“吾辈需将目光东移,投向其国内正经历的深重经济浩劫,方能明此一击,真正打在了其七寸之上!”
————————————
他离开地图,踱步到厅中,目光如炬,仿佛在审视一个看不见的敌人。
“自去年起,源自美国之世界经济大萧条,已如瘟疫般席卷全球。”
“日本,亦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其境况之惨烈,远超我等想象!”
————————————
“其一,金融崩溃,黄金枯竭。”
他伸出第一根手指,
“其银行体系摇摇欲坠,企业破产潮起,失业者充斥街头。
为维持汇率、支付进口,其宝贵之黄金储备正以前所未有之速度外流。
去岁至今,其黄金储备已流失近三分之一!
而我此战所造成之直接、间接经济损失,依最保守估算,总额亦高达五亿至六亿日元之巨!
约合两亿五千万至三亿美元!”
————————————
“此为何概念?”
张汉钦环视众人,目光锐利,
“其1930年全年国家总预算,不过十五亿六千万日元!
此一败仗,便打掉其全年岁入之三分之一强!
其本已捉襟见肘之国库,将因此雪上加霜!
其为稳定金融、救济业已千疮百孔之国内产业,尚需巨额投入,钱从何来?
唯有增税、发债、印钞,此无异于饮鸩止渴,必将加剧其国内通货膨胀,民生愈发艰难,社会动荡加剧!”
————————————
刘尚清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接口:
“少帅明鉴!如此巨款,足以压垮其财政!小鬼子现在怕是砸锅卖铁也凑不出这笔钱了!国内必是怨声载道!”
————————————
张汉钦微微颔首,伸出第二根手指:
“其二,贸易萎缩,产业凋敝。”
“大萧条之下,欧美市场需求锐减,其赖以生存之生丝、棉纺织品出口暴跌,价格腰斩!
大批缫丝厂、纺织厂倒闭,工人失业,农民破产。
其工业心脏——重工业与军工复合体,虽受政府庇护,然其所需之石油、废钢铁、有色金属等重要原料皆依赖进口。
外汇本已枯竭,如今又添此巨额战损赔补,其还有多少余力维持庞大之军工生产与原料采购?
其下一次进攻之装备从何而来?
兵员可强征,但战舰、重炮、战机,岂能凭空变出?”
————————————
常荫槐扶了扶眼镜,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少帅之意是,日军此败,非但兵员损失,其持续战争之物质基础与经济造血能力,已遭重创?”
“正是!”
张汉钦斩钉截铁。
————————————
“其三,”
他伸出第三根手指,
“社会矛盾激化,政治暗流汹涌。”
“如此惨败,巨额损失,必将引发其国内剧烈政治地震。
军部激进派与政府稳健派之矛盾将空前尖锐。
是倾尽国帑以图报复,还是暂缓扩张以求喘息?
其国内必将陷入无休止之争吵与内耗。
加之经济困顿,民生艰难,其民众对军国主义道路之支持度必将下滑。
此其内部凝聚力所受之重击!”
————————————
他深吸一口气,总结道:
“故,综合研判:
日军此败,乃军事、经济、政治三重失败!
其短期内,绝无可能也绝无能力再组织起同等规模之登陆进攻。
其驻朝鲜军已残,本土调兵重建需时,更兼万里海运之后勤链已为我空军斩断!
而我,则赢得了最宝贵之战略发展窗口期!”
————————————
至此,众人脸上已不仅是兴奋,更增添了一种明晰的判断和沉稳的信心。
张汉钦的教鞭再次回到地图上,指向辽阳、奉天、长春。
“故此,当前负隅顽抗之三地附属地敌军,约一万五千人,外援已绝,内无战心,实乃瓮中之鳖!
限令各部,一周之内,肃清残敌,光复失地!”
————————————
“哈哈哈!”
汤玉麟虬髯戟张,声若洪钟,
“这群瓮中之鳖,手到擒来!正好让新兵崽子们见见血!”
————————————
“东北军勇武!”
万福麟亦是摩拳擦掌,
“正当一鼓作气,扫清寰宇!”
————————————
张作相抚须沉吟,补充道:
“虽胜券在握,亦要减少伤亡,多迫其投降。”
————————————
“辅帅老成之言。”
张汉钦表示赞同,随即教鞭东移,重重落在旅顺、大连。
“真正的硬骨在此。
旅大地区,敌经营三十余年,要塞坚固,囤积甚多。
强攻,代价太大!”
————————————
他目光扫过众人,斩钉截铁:
“然,旅大必须收回!
此乃我东北之门户,主权之象征!
我意,对其采取海空封锁,轰炸消耗之策!
以我空军之利,持续轰炸其港口、仓库、交通线,封锁海面,断其外援,毁其储备,耗其斗志!”
————————————
“依当前敌之储备与我之能力,预计:
最多两月,使其有组织抵抗崩溃;
最多四月,其粮弹将尽;
至年底,必可光复旅大!
届时,东北境内,倭寇尽除!”
————————————
“到年底……光复旅大!”
袁金凯激动得老泪纵横,
“苍天有眼!甲午之耻,终于可雪矣!”
“大好!大好!”
刘尚清兴奋地计算着,
“光复后,关税、工商之利,实乃巨数!”
常荫槐已经开始规划:
“封锁期间之后勤,收复后之接收、善后,需立即制定详案。”
张景惠也满脸堆笑:“届时必当普天同庆!”
————————————
整个议事厅再次被极度振奋的情绪所笼罩。
唯有杨宇霆,脸上带着一丝了然于胸的淡淡笑意,目光始终平静地看着张汉钦。
他知道,这一切辉煌的胜利和计划,都并非终点。
————————————
果然,待众人兴奋的议论声稍歇,张汉钦再次轻轻敲了敲桌面。
他缓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奉天城熙攘的街景,沉默了片刻。
阳光洒在他年轻的肩膀上,却仿佛承载着千钧重担。
————————————
他转过身,脸上已无兴奋,唯有深沉的凝重,目光扫过每一张脸。
“我说过,这,仅仅是开始。”
“收复失地,洗雪前耻,驱除倭寇,固然可喜。然,诸君可曾想过……”
他略微停顿,每一个字都清晰地敲在众人的心坎上。
“……我华夏近代百年之深重苦难,其根源究竟何在?”
“……今日我东北暂得喘息,然关内依旧烽火连天,列强依旧环伺四周,民族之危亡真正解除了吗?”
“……我们浴血奋战,所求的,难道仅仅只是恢复旧观,偏安一隅吗?”
他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洪钟大吕,在寂静的议事厅内回荡,瞬间将众人从胜利的狂喜中拉回现实,带入一个更深沉、更宏大、也更艰难的命题之中。
——吾辈之责任,何在?
晨光彻底驱散了夜幕,将议事厅内弥漫的烟气与彻夜的疲惫照得通透。
却也将一种前所未有的、几乎凝成实质的兴奋与灼热感无限放大。
————————————
张汉钦立于那幅巨大的东北地图前,身姿挺拔如松。
他没有沉浸在狂喜中,而是用冷静到近乎冷酷的语调,开始向东北最高决策层剖析——
这场以“花园口大捷”为标志的重大胜利背后,敌人所付出的真正代价,以及这代价背后所预示的战略机遇。
————————————
“诸位,”
他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洞穿表象的穿透力,
“‘花园口’一役,我军将士用命,予敌重创,此乃铁血之功,彪炳史册。”
“然,欲判明敌未来动向,须知其创痛之深,已远超战场一隅。”
————————————
他手中的教鞭精准地点向地图上的辽东海岸,仿佛点在了日本的命门上。
“此战,日军人员损失,可初步核算。”
他目光扫过众人,报出一连串冰冷而骇人的数字:
“其投入之朝鲜军第19、20师团主力,并海军人员,总计约四万七千之众。”
“经我海空联合打击及滩头围歼,阵亡、溺毙、焚毁者,逾四万六千人;被俘者,约一千余人。”
“加之鸭绿江畔、南满沿线拔点作战所歼之敌,总计歼灭日军有生力量,当在六万八千人至七万人之间。”
这个数字让在场众人,即便是最勇莽的汤玉麟,眼角也不由自主地抽搐了一下。这是整整两个多甲种师团的覆灭!
————————————
“然,此尚非其代价之全部。”
张汉钦话锋一转,语气愈发深沉,
“真正足以令其伤筋动骨、乃至动摇国本的,乃是随之而来的装备与经济之毁灭性损失。”
————————————
“其海军,”
他加重了语气,
“一支中型舰队顷刻覆灭。‘古鹰’号重巡洋舰沉没,‘龙田’、‘天龙’号轻巡洋舰沉没,十二艘驱逐舰沉没,四十余艘运输舰、改装商船沉没。”
“此等舰艇,非一朝一夕可建成。
一艘‘古鹰’级重巡,自龙骨铺设至服役,需时三年,耗资两千二百万日元以上;
一艘‘吹雪’型驱逐舰,造价九百万日元;
即便一艘中型运输船,亦需百万日元之巨。
粗略估算,其舰船损失总价值,不低于三亿八千万日元!”
————————————
主管财政的刘尚清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地掏出随身携带的小算盘飞快地拨弄了几下,声音都变了调:
“三亿八千万……这……这几乎是……”
“这几乎相当于其去年海军总预算之八成!”
张汉钦替他说了出来,随即目光扫向全场,
“而这,尚不包括舰上搭载的武器、弹药、物资,以及最为宝贵的、训练有素却葬身鱼腹的一万两千余名海军官兵!”
“培养一名合格海军军官需十年,一名技术军士需五年,此等无形损失,更难以金钱计量!”
————————————
议事厅内一片寂静,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
所有人都被这天文数字般的损失震撼了。
“然,诸君,”
张汉钦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揭示更大真相的力度,
“若以为此战仅伤其军事皮毛,便是大错特错!”
“吾辈需将目光东移,投向其国内正经历的深重经济浩劫,方能明此一击,真正打在了其七寸之上!”
————————————
他离开地图,踱步到厅中,目光如炬,仿佛在审视一个看不见的敌人。
“自去年起,源自美国之世界经济大萧条,已如瘟疫般席卷全球。”
“日本,亦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其境况之惨烈,远超我等想象!”
————————————
“其一,金融崩溃,黄金枯竭。”
他伸出第一根手指,
“其银行体系摇摇欲坠,企业破产潮起,失业者充斥街头。
为维持汇率、支付进口,其宝贵之黄金储备正以前所未有之速度外流。
去岁至今,其黄金储备已流失近三分之一!
而我此战所造成之直接、间接经济损失,依最保守估算,总额亦高达五亿至六亿日元之巨!
约合两亿五千万至三亿美元!”
————————————
“此为何概念?”
张汉钦环视众人,目光锐利,
“其1930年全年国家总预算,不过十五亿六千万日元!
此一败仗,便打掉其全年岁入之三分之一强!
其本已捉襟见肘之国库,将因此雪上加霜!
其为稳定金融、救济业已千疮百孔之国内产业,尚需巨额投入,钱从何来?
唯有增税、发债、印钞,此无异于饮鸩止渴,必将加剧其国内通货膨胀,民生愈发艰难,社会动荡加剧!”
————————————
刘尚清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接口:
“少帅明鉴!如此巨款,足以压垮其财政!小鬼子现在怕是砸锅卖铁也凑不出这笔钱了!国内必是怨声载道!”
————————————
张汉钦微微颔首,伸出第二根手指:
“其二,贸易萎缩,产业凋敝。”
“大萧条之下,欧美市场需求锐减,其赖以生存之生丝、棉纺织品出口暴跌,价格腰斩!
大批缫丝厂、纺织厂倒闭,工人失业,农民破产。
其工业心脏——重工业与军工复合体,虽受政府庇护,然其所需之石油、废钢铁、有色金属等重要原料皆依赖进口。
外汇本已枯竭,如今又添此巨额战损赔补,其还有多少余力维持庞大之军工生产与原料采购?
其下一次进攻之装备从何而来?
兵员可强征,但战舰、重炮、战机,岂能凭空变出?”
————————————
常荫槐扶了扶眼镜,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少帅之意是,日军此败,非但兵员损失,其持续战争之物质基础与经济造血能力,已遭重创?”
“正是!”
张汉钦斩钉截铁。
————————————
“其三,”
他伸出第三根手指,
“社会矛盾激化,政治暗流汹涌。”
“如此惨败,巨额损失,必将引发其国内剧烈政治地震。
军部激进派与政府稳健派之矛盾将空前尖锐。
是倾尽国帑以图报复,还是暂缓扩张以求喘息?
其国内必将陷入无休止之争吵与内耗。
加之经济困顿,民生艰难,其民众对军国主义道路之支持度必将下滑。
此其内部凝聚力所受之重击!”
————————————
他深吸一口气,总结道:
“故,综合研判:
日军此败,乃军事、经济、政治三重失败!
其短期内,绝无可能也绝无能力再组织起同等规模之登陆进攻。
其驻朝鲜军已残,本土调兵重建需时,更兼万里海运之后勤链已为我空军斩断!
而我,则赢得了最宝贵之战略发展窗口期!”
————————————
至此,众人脸上已不仅是兴奋,更增添了一种明晰的判断和沉稳的信心。
张汉钦的教鞭再次回到地图上,指向辽阳、奉天、长春。
“故此,当前负隅顽抗之三地附属地敌军,约一万五千人,外援已绝,内无战心,实乃瓮中之鳖!
限令各部,一周之内,肃清残敌,光复失地!”
————————————
“哈哈哈!”
汤玉麟虬髯戟张,声若洪钟,
“这群瓮中之鳖,手到擒来!正好让新兵崽子们见见血!”
————————————
“东北军勇武!”
万福麟亦是摩拳擦掌,
“正当一鼓作气,扫清寰宇!”
————————————
张作相抚须沉吟,补充道:
“虽胜券在握,亦要减少伤亡,多迫其投降。”
————————————
“辅帅老成之言。”
张汉钦表示赞同,随即教鞭东移,重重落在旅顺、大连。
“真正的硬骨在此。
旅大地区,敌经营三十余年,要塞坚固,囤积甚多。
强攻,代价太大!”
————————————
他目光扫过众人,斩钉截铁:
“然,旅大必须收回!
此乃我东北之门户,主权之象征!
我意,对其采取海空封锁,轰炸消耗之策!
以我空军之利,持续轰炸其港口、仓库、交通线,封锁海面,断其外援,毁其储备,耗其斗志!”
————————————
“依当前敌之储备与我之能力,预计:
最多两月,使其有组织抵抗崩溃;
最多四月,其粮弹将尽;
至年底,必可光复旅大!
届时,东北境内,倭寇尽除!”
————————————
“到年底……光复旅大!”
袁金凯激动得老泪纵横,
“苍天有眼!甲午之耻,终于可雪矣!”
“大好!大好!”
刘尚清兴奋地计算着,
“光复后,关税、工商之利,实乃巨数!”
常荫槐已经开始规划:
“封锁期间之后勤,收复后之接收、善后,需立即制定详案。”
张景惠也满脸堆笑:“届时必当普天同庆!”
————————————
整个议事厅再次被极度振奋的情绪所笼罩。
唯有杨宇霆,脸上带着一丝了然于胸的淡淡笑意,目光始终平静地看着张汉钦。
他知道,这一切辉煌的胜利和计划,都并非终点。
————————————
果然,待众人兴奋的议论声稍歇,张汉钦再次轻轻敲了敲桌面。
他缓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奉天城熙攘的街景,沉默了片刻。
阳光洒在他年轻的肩膀上,却仿佛承载着千钧重担。
————————————
他转过身,脸上已无兴奋,唯有深沉的凝重,目光扫过每一张脸。
“我说过,这,仅仅是开始。”
“收复失地,洗雪前耻,驱除倭寇,固然可喜。然,诸君可曾想过……”
他略微停顿,每一个字都清晰地敲在众人的心坎上。
“……我华夏近代百年之深重苦难,其根源究竟何在?”
“……今日我东北暂得喘息,然关内依旧烽火连天,列强依旧环伺四周,民族之危亡真正解除了吗?”
“……我们浴血奋战,所求的,难道仅仅只是恢复旧观,偏安一隅吗?”
他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洪钟大吕,在寂静的议事厅内回荡,瞬间将众人从胜利的狂喜中拉回现实,带入一个更深沉、更宏大、也更艰难的命题之中。
——吾辈之责任,何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最新章节,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最新章节,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