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内顿时响起一片“表决”的呼声。

  “诸位同僚,”张作相声音洪亮,压过了会场嘈杂,“老帅突然离去,东三省军务混乱。这些日子,我与东三省军政各界元老多次商议,大家都认为,当此非常之时,需有非常之制。”

  他展开手中的文件:“这是一份奉系元老公推函,上面有张作相、万福麟、汤玉麟、张景惠、袁金铠、刘尚清、莫德惠、翟文选、诚允等五十三位军政元老的联合签名。”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份文件上。

  张作相继续道:“我们一致认为,应当成立'东北最高军事委员会',作为东北最高军政合议机关,由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张汉钦担任主席。对外代表东三省全军,对内凌驾于三省督办、各军军长之上,只对'东三省保安总司令'本人负责。”

  他详细介绍了委员会的运作规则:

  “例会每月1日、15日各开一次,紧急时24小时内可发'铃召'。”

  “表决分三级:普通军令需简单多数(6票);高级人事任命和重大事务需特别多数(8票);主席保留一票否决权。”

  “委员会下设'秘书处'、'政治指导处'、'总参谋处'、'总后勤处'、'总装备处',各主任由主席提名;'总纪律处'由宪兵司令担任;'总情报处'主任由主席任命。”

  话音刚落,万福麟立即起身:“我支持成立军事委员会!这才是解决当前困境的正道!”

  王树常也站起来:“我也支持!东三省不能再一盘散沙了!”

  宪兵司令齐恩铭朗声道:“宪兵司令部坚决拥护成立军事委员会!”

  一时间,会场内元老派和陆大-讲武堂派的军官纷纷表态支持,气氛热烈。

  张汉钦见状,顺势起身,沉稳地说道:“既然各位元老和同僚都有此意,汉钦虽才疏学浅,但为东北大局,愿担此重任。我提议,首届东北最高军事委员会设十一席。”

  他环视全场,缓缓宣布:

  “主席:张汉钦;

  常任委员:张作相、万福麟、汤玉麟、张景惠、杨宇霆;

  主席指定委员:齐恩铭(宪兵司令);

  轮选委员(五年一选):于学忠、何柱国、王树常、常荫槐。”

  这一刻,杨宇霆终于恍然大悟。

  原来张汉钦将裁军这么棘手却权柄重大的事情交给他,就是要他惹众怒,成为众矢之的。

  而张汉钦自己,则暗中联络各方势力,等待时机一举推出这个“军事委员会”的方案。

  他原本以为自己得到了“陆军整理训练总监”的要职,甚至幻想能够成为东三省的实际掌控者。

  却没想到,这所谓的总监之职,以及他原有的兵工厂督办之职,还有常荫槐的铁路督办之职,在这个新体制下,都只不过变成了军事委员会下属部门的执行机构。

  好一招请君入瓮!好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杨宇霆心中翻江倒海,几乎要吐血,但面上却不得不保持镇定。

  这时,张作相朗声道:“现在,对成立东北最高军事委员会及委员人选进行表决。赞成的请举手!”

  元老派和陆大-讲武堂派的军官齐刷刷举起手来,会场内顿时举起一片手臂。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杨宇霆和士官派将领。

  士官派的将领们开始不安地交换眼神,有人下意识地去摸腰间,却才发现武器早在入门时就被要求解除了。

  杨宇霆余光瞥见门口的卫兵已经悄然改变了站位,形成夹击之势。

  高纪毅的手看似随意地搭在腰侧,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个姿势能在0.3秒内拔枪射击。

  他还注意到,会议室侧面的小门虚掩着,后面似乎也有人影晃动。

  他知道,今日若不妥协,士官派很可能被趁机清算。

  事已至此,只能暂时隐忍。

  他缓缓举起右手,沉声道:“杨宇霆赞成。”

  常荫槐、熙洽、邢士廉等人如释重负又心如死灰地相继举手。

  当最后一位士官派将领不情愿地举起手时,门口卫兵们的站姿终于微微放松,但手指仍然没有离开枪械。

  张汉钦站在主位,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杨宇霆身上,微微点头:“全票通过。即日起,东北最高军事委员会正式成立!”

  就在这时,侧门突然打开,几名记者拿着相机快步进入。

  镁光灯闪过,刺目的白光让所有人都不自觉地眯起眼睛。"咔嚓"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会场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唯有士官派众人的掌声中,带着几分勉强和不安。

  东北的权力格局,在这一刻,彻底改变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最新章节,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