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最近,州府几家主要的车马行仿佛约好了一般,同时提价三成!。”
“理由是‘草料上涨、路途不靖。”
更可气的是,货物进入州府时,税卡盘查变得极其严苛。
各种以往没有的‘损耗税’、‘查验费’层出不穷,数额虽不大,但架不住名目繁多!”
秦牧眼神微冷:“看来,是有人坐不住了。
我们货行生意红火,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
章山在一旁补充道:
“属下打听过了,州府的车马行,背后多与本地豪绅乃至官府胥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税卡那边……恐怕也少不了他们的影子。”
这不再是简单的流言蜚语,而是实打实的经济打压。
对方利用其在物流和税收环节的优势,卡住了黑山货行的咽喉。
长此以往,货行利润被侵蚀,收购价就难以维持,最终受损的还是依靠货行增收的村民。
“他们这是阳谋。”顾青叹了口气。
“我们若提价收购,则村民受损;我们若维持原价,则货行亏损。进退两难。”
秦牧沉默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对方这一手确实老辣,抓住了货行依赖外部物流和必须经过官方税卡的死穴。
硬碰硬去交涉,对方有无数理由搪塞,甚至可能引来更严厉的打击。
“我们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秦牧缓缓开口,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他们卡住物流和税卡,我们就想办法,另辟蹊径!”
“另辟蹊径?”顾青和章山都望向他。
“车马行联合提价,我们能否自己组建运输队?”秦牧提出第一个设想。
“购买我们自己的骡马、车辆,招募可靠的村民担任车夫。
虽然前期投入大,但长远看,不仅能省下运费,还能将运输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章山眼睛一亮:“这个可行!
咱们村现在不少年轻人跟着铁柱练过,身强力壮,稍加训练就能赶车护卫!
只是……购买骡马车辆,需要一大笔钱。”
“钱的问题,我来想办法。”秦牧沉声道。
“货行可以先借贷,或者,我再用些自己的积蓄。”他深知,有些投资是必须的。
“那税卡呢?”顾青问道,“就算我们有自己的车队,税卡绕不过去啊。”
秦牧沉吟片刻,道:“税卡盘剥,根源在于胥吏贪墨和规制不明。
我们之前统一货行、规范经营,是为了内部效率。现在,或许可以再往前走一步。”
他看向顾青:“子砚,你精通律法。
能否研究一下,我们货行能否以‘村社合营’或者某种‘行会’的名义,与州府衙门协商,争取一个固定的、合理的税赋额度?
或者,申请某种‘惠农’、‘便民’的税收优惠?
我们要做的,不是对抗,而是寻求在规则内的‘合规’与‘优惠’。”
顾青若有所思:“这……倒是一条路子。
只是与官府打交道,恐怕不易。”
“事在人为。”秦牧道,“我们黑山村抗役有功,这就是我们的‘政治资本’。
你可以先从州府那些对我们印象尚可的官员入手,陈明利害,强调货行惠及乡里、稳定地方的作用。
同时,将我们规范经营、账目清晰的优点展示出来,让官府觉得与我们合作,比纵容胥吏盘剥更有利于税收和管理。”
就在秦牧与顾青、章山商讨对策之际,亲兵来报,村外有一支规模不小的商队求见,指名要见云麾侯。
秦牧有些意外,让人将商队首领请了进来。
来人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面容精干,眼神灵活,穿着绸缎长衫。
一看便是常年行走在外的成功商人。
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人,约莫二十出头,眉宇间与中年人有几分相似,但眼神更加沉静,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稳重。
“小人沈万金,携犬子沈墨,拜见云麾侯!”中年人态度恭敬,礼仪周到。
“沈东家不必多礼,请坐。”
秦牧打量着这对父子,“不知沈东家远道而来,所为何事?”
沈万金笑道:“侯爷大名,如雷贯耳。
小人常年行走北境与江南,贩运货物。
近日听闻黑山村货行名声鹊起,所出山货药材品质上乘,更听闻侯爷带领乡民抗击时疫的义举,心中敬佩不已。
此番冒昧前来,一是想与贵货行谈笔生意,二来……也是想结识侯爷这位英雄。”
生意?秦牧心中微动。
沈万金看起来实力不俗,或许能解货行眼前的燃眉之急。
“沈东家过奖了。
不知想谈什么生意?”
沈万金道:“小人想长期、大量收购贵货行的山货药材,尤其是品质上乘的药材。
价格嘛,可以比州府市价再高一成。
而且,运输由小人自家的商队负责,无需贵货行操心。”
条件十分优厚!不仅价格更高,还解决了最头疼的运输问题!顾青和章山都面露喜色。
但秦牧却没有立刻答应。天上不会掉馅饼。
沈万金如此慷慨,所图必定不小。
“沈东家如此厚爱,秦某感激。
只是不知,东家除了生意,还有何指教?”秦牧平静地问道。
沈万金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看了一眼身旁的儿子沈墨。
沈墨会意,上前一步,对秦牧拱手道:“侯爷明鉴。家父此举,确实另有缘由。”
他的声音清朗,条理清晰,“其一,黑山货行货品优良,经营有道,值得长期合作。
其二,家父与小人,对侯爷在黑山村所为,深以为然。
尤其是以商惠民、以学启智之举,非同凡响。”
他顿了顿,目光坦诚地看着秦牧:“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小人沈墨,曾游学州府,略通经济庶务。
观当今大乾,商贾虽富,却多为权贵附庸,或受层层盘剥,难以真正做大做强,更无法惠及天下。
侯爷于黑山村之实践,或可为天下商贾,蹚出一条新路!
我沈家愿附骥尾,略尽绵薄之力,不仅为利,亦为心中之志!”
沈墨的话语,让秦牧心中一震!
他没想到,在这大乾王朝,竟然能遇到有如此见识和抱负的商人!
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伙伴,更可能是一个志同道合的“同志”!
“理由是‘草料上涨、路途不靖。”
更可气的是,货物进入州府时,税卡盘查变得极其严苛。
各种以往没有的‘损耗税’、‘查验费’层出不穷,数额虽不大,但架不住名目繁多!”
秦牧眼神微冷:“看来,是有人坐不住了。
我们货行生意红火,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
章山在一旁补充道:
“属下打听过了,州府的车马行,背后多与本地豪绅乃至官府胥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税卡那边……恐怕也少不了他们的影子。”
这不再是简单的流言蜚语,而是实打实的经济打压。
对方利用其在物流和税收环节的优势,卡住了黑山货行的咽喉。
长此以往,货行利润被侵蚀,收购价就难以维持,最终受损的还是依靠货行增收的村民。
“他们这是阳谋。”顾青叹了口气。
“我们若提价收购,则村民受损;我们若维持原价,则货行亏损。进退两难。”
秦牧沉默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对方这一手确实老辣,抓住了货行依赖外部物流和必须经过官方税卡的死穴。
硬碰硬去交涉,对方有无数理由搪塞,甚至可能引来更严厉的打击。
“我们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秦牧缓缓开口,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他们卡住物流和税卡,我们就想办法,另辟蹊径!”
“另辟蹊径?”顾青和章山都望向他。
“车马行联合提价,我们能否自己组建运输队?”秦牧提出第一个设想。
“购买我们自己的骡马、车辆,招募可靠的村民担任车夫。
虽然前期投入大,但长远看,不仅能省下运费,还能将运输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章山眼睛一亮:“这个可行!
咱们村现在不少年轻人跟着铁柱练过,身强力壮,稍加训练就能赶车护卫!
只是……购买骡马车辆,需要一大笔钱。”
“钱的问题,我来想办法。”秦牧沉声道。
“货行可以先借贷,或者,我再用些自己的积蓄。”他深知,有些投资是必须的。
“那税卡呢?”顾青问道,“就算我们有自己的车队,税卡绕不过去啊。”
秦牧沉吟片刻,道:“税卡盘剥,根源在于胥吏贪墨和规制不明。
我们之前统一货行、规范经营,是为了内部效率。现在,或许可以再往前走一步。”
他看向顾青:“子砚,你精通律法。
能否研究一下,我们货行能否以‘村社合营’或者某种‘行会’的名义,与州府衙门协商,争取一个固定的、合理的税赋额度?
或者,申请某种‘惠农’、‘便民’的税收优惠?
我们要做的,不是对抗,而是寻求在规则内的‘合规’与‘优惠’。”
顾青若有所思:“这……倒是一条路子。
只是与官府打交道,恐怕不易。”
“事在人为。”秦牧道,“我们黑山村抗役有功,这就是我们的‘政治资本’。
你可以先从州府那些对我们印象尚可的官员入手,陈明利害,强调货行惠及乡里、稳定地方的作用。
同时,将我们规范经营、账目清晰的优点展示出来,让官府觉得与我们合作,比纵容胥吏盘剥更有利于税收和管理。”
就在秦牧与顾青、章山商讨对策之际,亲兵来报,村外有一支规模不小的商队求见,指名要见云麾侯。
秦牧有些意外,让人将商队首领请了进来。
来人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面容精干,眼神灵活,穿着绸缎长衫。
一看便是常年行走在外的成功商人。
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人,约莫二十出头,眉宇间与中年人有几分相似,但眼神更加沉静,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稳重。
“小人沈万金,携犬子沈墨,拜见云麾侯!”中年人态度恭敬,礼仪周到。
“沈东家不必多礼,请坐。”
秦牧打量着这对父子,“不知沈东家远道而来,所为何事?”
沈万金笑道:“侯爷大名,如雷贯耳。
小人常年行走北境与江南,贩运货物。
近日听闻黑山村货行名声鹊起,所出山货药材品质上乘,更听闻侯爷带领乡民抗击时疫的义举,心中敬佩不已。
此番冒昧前来,一是想与贵货行谈笔生意,二来……也是想结识侯爷这位英雄。”
生意?秦牧心中微动。
沈万金看起来实力不俗,或许能解货行眼前的燃眉之急。
“沈东家过奖了。
不知想谈什么生意?”
沈万金道:“小人想长期、大量收购贵货行的山货药材,尤其是品质上乘的药材。
价格嘛,可以比州府市价再高一成。
而且,运输由小人自家的商队负责,无需贵货行操心。”
条件十分优厚!不仅价格更高,还解决了最头疼的运输问题!顾青和章山都面露喜色。
但秦牧却没有立刻答应。天上不会掉馅饼。
沈万金如此慷慨,所图必定不小。
“沈东家如此厚爱,秦某感激。
只是不知,东家除了生意,还有何指教?”秦牧平静地问道。
沈万金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看了一眼身旁的儿子沈墨。
沈墨会意,上前一步,对秦牧拱手道:“侯爷明鉴。家父此举,确实另有缘由。”
他的声音清朗,条理清晰,“其一,黑山货行货品优良,经营有道,值得长期合作。
其二,家父与小人,对侯爷在黑山村所为,深以为然。
尤其是以商惠民、以学启智之举,非同凡响。”
他顿了顿,目光坦诚地看着秦牧:“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小人沈墨,曾游学州府,略通经济庶务。
观当今大乾,商贾虽富,却多为权贵附庸,或受层层盘剥,难以真正做大做强,更无法惠及天下。
侯爷于黑山村之实践,或可为天下商贾,蹚出一条新路!
我沈家愿附骥尾,略尽绵薄之力,不仅为利,亦为心中之志!”
沈墨的话语,让秦牧心中一震!
他没想到,在这大乾王朝,竟然能遇到有如此见识和抱负的商人!
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伙伴,更可能是一个志同道合的“同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乾第一狠人,大乾第一狠人最新章节,大乾第一狠人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乾第一狠人,大乾第一狠人最新章节,大乾第一狠人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