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立德的眼睛盯着教材,眼神似乎非常专注地追随着老师的讲解。

  然而,此刻他的心思早就飘到了九霄云外。

  融入这个世界,融入这个家庭,融入这个身份,瓦立德首先需要做的,并不是在政治大舞台上起舞。

  他要做的,是先解决自己的学业问题,而且刻不容缓。

  这很戏剧,甚至可以说是荒诞。

  但放在沙特这个神奇的国度,偏偏是必须的。

  王室重学历。

  如同企业招人一般,学历只是敲门砖,但你没这块砖,就很麻烦。

  人均硕博的新一代王子中,一个高中学历都没有的人,无疑会是一个异类。

  尽管做权臣、做大将军王、做摄政王、做沙特永不坠落的太阳之类的事,跟学历没有半毛钱的事,但你有,无疑是减少麻烦的。

  况且对于瓦立德而言,这是举手之劳的事。

  瓦立德本尊在蒙娜王妃这位高知母亲近乎严苛的精英教育下,基础其实打得相当扎实。

  原本规划是走正统的A-Level课程路线——对接英国两年高中、三年本科、一年制硕士。

  如果不是那场该死的车祸夺走了他七八年的宝贵时光,现在的瓦立德,本该是一名正儿八经的博士二年级学生。

  可惜,这个世界没有“如果”。

  如果真要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业,意味着他必须至少老老实实去读两年高中,还得是A-Level体系,换其他任何课程都是三年起步。

  这个时间耗费,对于现在的瓦立德来说,简直是无法接受的折磨。

  万幸,沙特在2008年就大刀阔斧地取消了全国统一高考。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灵活的评估体系:

  只要学生水平达标,随时可以申请进行毕业评价考试:

  “成就测试”(主要考高中知识点)+“能力测试”(类似基础智商或学习潜力测试)。

  这简直是为瓦立德量身定做的漏洞!

  而沙特的高中教育体系,模式上与中国有着惊人的相似:强制分文理科。

  即“科学路径”(理科)和“人文路径”(文科)。

  黄毛本尊所学的经济学,是一个神奇的万金油专业。

  理论上文理两边都能沾,宏观经济学偏文,微观经济学偏理。

  而且文、理两条路可以分开走,最后还可以顶峰相见。

  甚至,还有第三条路。

  那就是政治经济学。

  宏观-微观之分是经济学内部的尺度差异,政治经济学与它们的对比则是范式革命。

  也就是说,政治经济学是纯文。

  黄毛是做国别经济研究的,本质上属于政治经济学的范畴。

  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极其无耻地选择了理科路径。

  没错,就是理科。

  原因再现实不过。

  沙特的文科考试充斥着大量需要精确记忆和绝对服从的教义、教法内容。

  瓦立德一个穿越者,灵魂里还带着深刻东方文化烙印,面对这些,他连“胡说八道”的勇气都没有。

  万一不小心触犯了什么禁忌,后果不堪设想。

  更何况,他老爹哈立德亲王,正是最高宗教法庭院长!

  这简直没事给亲爹找事,纯属坑爹。

  而且,无论哪个国家,文科知识都需要漫长的时间去积累、去浸润、去理解……

  这是无法速成的。

  但理科不同。

  理科的世界规则清晰:会,是可以秒会,不会,你看一辈子还是不会。

  何况前世他考大学的时候,就是理科生,只是大学学了文科专业而已。

  虽然当初只考了个双非。

  但是,那也是收分580的双非。

  而且还是录取线被张圣一己之力拉低了几十分的双非。

  最关键的是,沙特理科的难度……

  让前世经历过中国高考炼狱的瓦立德,内心毫无波澜。

  甚至有点想捧腹大笑。

  没法子,实在是太简单了,简单到让他都为中国学生感到不值。

  这里的数理化,难度系数说是中国初中水平,有点侮辱人,但说是高二水平,那就太看得起他们了。

  数学是中国高中一年级上期难度,物理是初三上期,化学是初三下期。

  瓦立德觉得自己闭着眼睛都能考满分。

  而地质学,是沙特特色科目,结合本国石油资源丰富的国情,要求学生学习一些地球科学的基础知识,比如岩石分类、简单的地质构造、石油形成原理等。

  内容浅显,偏重记忆。

  计算机科学:在瓦立德看来,这纯属送分科目。

  基础操作、一点点编程逻辑,还是图形化的那种,对于玩过复杂金融模型和数据库的他来说,简直像呼吸一样自然。

  地理,内容深度大约相当于中国初二。

  主要是世界地理和沙特地理概况,识图、记一些主要国家、城市、资源分布。

  都挺简单的。

  主要是沙特高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公民,而中国高中教育的目标是选拔人才。

  难度自然是有差异的。

  “殿下请看,”

  巴希尔老师指着教材上的一张三叶虫化石复原图,继续说道,

  “这种特殊的分节结构和尾甲特征,是鉴定奥陶纪中期地层……”

  “老师,”

  瓦立德适时地抬起头,脸上带着一种被点拨后的“恍然大悟”,眼神亮晶晶的,充满了“求知欲”,

  “您刚才提到三叶虫的复眼结构对判断古海洋深度和透光性的指示意义……

  我在想,是否结合同时期发现的笔石化石那种特殊的浮游特性,能更精确地限定当时大陆架边缘的分布范围?

  我记得之前一份资料提到过笔石群的某种特定组合模式……”

  他流畅地说出一个地质学上相对专业的概念。

  没办法,你要是不懂点地质学,是水不出来什么‘史前小麦经济地位考察及相关问题讨论’的论文的。

  巴希尔老师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眼睛瞬间瞪大了,里面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光芒!

  “殿下!您……您这个联想太精妙了!简直是一针见血!”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这绝对是高阶的研究思路!

  您对地质历史的敏感度和跨知识点串联的能力,实在是……实在是天赋异禀!

  我教了这么多年高中,从未见过像您这样一点就透、甚至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生!”

  他毫不吝啬地将所有能想到的赞美之词都堆砌到了瓦立德身上,脸上因为激动而泛起了红光。

  隔壁房间隐隐传来露娜磕磕绊绊背诵阿拉伯语动词变位规则的声音,不时夹杂着女老师严肃的纠正。

  过了一会儿,那背书声变成了压抑的、委屈的抽泣,断断续续,像只迷路的小猫。

  巴希尔老师的赞美声,清晰地传到了蒙娜王妃的耳中。

  她正坐在连接两个书房的休息厅里,手里端着一杯红茶。

  看似在翻阅一本时尚杂志,实则全神贯注地留意着两边的动静。

  儿子书房里传来的、老师那毫不掩饰的、充满震惊与狂喜的赞美声——

  “天才!”

  “举一反三!”

  “闻所未闻的领悟力!”

  每一个词都像一颗蜜糖,精准地砸在蒙娜王妃的心尖尖上。

  端着茶杯的手微微顿住,她的嘴角无法抑制地向上扬起。

  那是一种‘有子如此,母复何求’的满足感。

  然而,当隔壁女儿那带着哭腔、结结巴巴、且明显错误百出的背诵声再次传来时,蒙娜王妃嘴角的笑意瞬间冻结。

  她放下茶杯,杯底与托盘发出轻微的磕碰声。

  她站起身,身姿依旧优雅,但眼神已经变得锐利如鹰隼,大步流星地走向露娜的书房。

  “露娜·宾特·哈立德!”

  蒙娜王妃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冰封三尺的寒意,瞬间冻结了房间里所有的空气,

  “这个简单的动词变位规则,我已经听你错了三遍!

  你的心思到底在哪里!是飞到外面的花园里去了吗?!

  还是觉得背诵《古兰经》优美的经文是件苦差事?”

  严厉的斥责声混合着露娜更加响亮的抽泣声,清晰地穿透墙壁,传到了瓦立德的书房。

  巴希尔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脸上露出些许尴尬和同情。

  瓦立德却仿佛没听见隔壁的动静,脸上的表情纹丝不动,依旧是那副沉浸在知识海洋中的专注模样。

  他甚至还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让自己看起来更加认真。

  心底深处,一丝极其微弱的、连他自己都几乎忽略掉的歉意,像投入深潭的石子,瞬间就被“学霸扮演计划必须成功”的坚定决心所吞没。

  他翻开教材下一页,指尖划过一行关于沉积岩层理的描述,大脑却在冷静地规划着:

  沙特理科毕业考?

  不过是通往他真正目标——中国顶级学府的一块踏脚石。

  前世积累的学识和经验,在这个“低难度副本”里,就是碾压级别的金手指。

  蒙娜王妃的怒火像是被浇了一桶油。

  儿子书房里老师持续不断的惊叹和赞美如同最动听的背景音乐,愈加反衬出露娜这边的“惨不忍睹”。

  曾经,蒙娜王妃对儿子突然“开窍”、宣称要直接参加高中毕业考试这件事,内心深处是存着巨大疑虑的。

  一个昏迷多年、连高中门都没进过的孩子,突然要挑战毕业考?

  这听起来简直像天方夜谭。

  即使儿子之前展现过惊人的政治权谋天赋……

  但那和系统性的学科知识是两码事。

  不仅仅是她,是所有人都认为那是王室家族那流淌在血脉里的权谋基因的觉醒。

  她担心儿子是急于求成,是压力之下的异想天开,甚至……

  可能是某种创伤后的异常表现。

  但她也不能泼儿子的冷水。

  她亲自出马,遍邀沙特名师来为瓦立德补课。

  这些老师拿的是令人咋舌的薪酬,唯一的任务就是:

  在教学的同时,全方位评估瓦立德的真实水平,并且无论结果如何,都必须严格保密。

  然而,教学开始后,这些见多识广的名师们便接连陷入震惊。

  数学老师是来自欧洲某名校的博士。

  他原本计划用三个月的时间为沉睡七年的王子殿下梳理初中基础。

  但瓦立德展现出的理解速度和深度令人瞠目。

  仅仅十分钟,老师便明白,去回顾初中知识完全是浪费时间。

  而当老师试探性地讲解一个较难的知识点时,瓦立德不仅瞬间理解,还能用更简洁的方法推导出答案,甚至指出了教材上一处表述的模糊之处。

  让老师有些无所适从的是,王子殿下的自律堪称楷模。

  是的,是自律而非单纯的好学。

  很显然,王子殿下深知时间对他的宝贵,每天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

  其效率之高让老师精心准备的教案完全跟不上节奏。

  今天还在讲解高一下期的内容,第二天就发现王子已经彻底掌握并预习,或者说已经学完到了高二上期。

  到了后来,老师角色更像是从一个传授者变成了答疑的工具,王子殿下主导着自己的学习进程,只在他遇到个别需要确认的细节或存在疑问时才开口询问。

  随后的测试更是毫无波澜,次次满分。

  在短短两周内,瓦立德竟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和完美的掌握度,“学完”了沙特高中阶段的所有数学知识点。

  最后一次涵盖所有内容的测试,他交出了满分答卷。

  数学老师拿着这份答卷,激动得语无伦次,对着蒙娜王妃反复强调,

  “王子在数学逻辑和抽象思维上的天赋,是我平生仅见!

  这绝非寻常!

  他吸收新概念的速度快得惊人!

  解题思路之清晰、方法之简洁高效,完全超越了普通高中生按部就班学习的范畴!

  100分不是王子的水平上限,因为这张试卷只有100分!”

  化学老师,一位严谨的德国学者,同样经历了从怀疑到震撼的过程。

  他原本严谨的教学计划被瓦立德的“神速”彻底打乱。

  基础概念往往讲一遍瓦立德就能举一反三,甚至能自行推导出后续更复杂的结论。

  在连续一周的密集授课和测验后,那张向来严肃刻板的脸上也露出了罕见的、近乎狂热的笑容。

  “亲王阁下,这绝非死记硬背,而是非凡悟性的体现!”

  物理、地质、计算机……

  每一位被请来“把关”的老师,都经历了类似的震撼旅程。

  高中物理的核心内容他几乎在两周内就融会贯通;

  地质学的特色知识他也以惊人的速度吸收并展现出远超课本的洞察力;

  计算机基础对他而言如同儿戏。

  整个沙特高中理科课程体系的知识,在堪堪三周的教学时间里,就被他如同海绵吸水般“学完”了。

  他们带回来的成绩单和评估报告,分数高得令人炫目,评语里充满了“自律”、“惊艳”、“非凡”、“学习速度远超人类认知极限”、“潜力深不可测”等最高级别的褒奖词汇。

  他们最终都变成了瓦立德“超级神童”论最狂热的鼓吹者。

  蒙娜王妃终于彻底安心了。

  巨大的疑虑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火山喷发般的骄傲和一种“果然如此”的笃定。

  她思前想后,为儿子的突然爆发找到了最合理的解释:

  第一,是懂事了,知道学习对他的重要性,自驱力爆棚。

  第二,正是自己过去那些年近乎严苛的要求,一丝不苟地打牢了基础,才造就了儿子今日的“一朝开悟”!

  自己的教育方针,是绝对正确的!

  这个认知,如同一声发令枪响。

  结果对于瓦立德来说自然是皆大欢喜的。

  哈立德亲王拿着儿子那张张满分的模拟试卷,朗声大笑,那笑声在宫殿里回荡,充满了扬眉吐气的自豪,

  “哈哈哈!好!不愧是我哈立德的种!”

  那份得意,仿佛瓦立德的成就是他本人基因的直接胜利。

  蒙娜王妃只能悄然的翻了个白眼,敷衍的回着“啊对对对”,不过脸上的笑容就没掉过。

  唯一觉得世界瞬间失去色彩的,是露娜小朋友。

  在权威老师们一致认定瓦立德拥有“学霸之姿”后,蒙娜王妃看着女儿露娜的眼神,瞬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觉得女儿成绩中等,大概是智商所限,强求不得。

  但现在,活生生的“逆袭”例子就在眼前。

  这只能证明一件事:露娜成绩不够拔尖,绝对不是智商问题,纯粹是学习态度不端正!

  是努力不够!

  是懈怠!

  是懒惰!

  于是,露娜·宾特·哈立德小公主无忧无虑的美好童年时光,就在母亲陡然升级的教育狂潮中,正式宣告终结。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她收回当初那句哥哥去中国她会想死哥哥的话!

  此刻的她只想说,有多远滚多远!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中东当王爷,我在中东当王爷最新章节,我在中东当王爷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