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坊。
义气帮总部的院子里,青砖地上散落着些兵器,几个汉子正赤膊练拳,呼喝声震得窗纸发颤。
那名盯梢的三角眼汉子掀开门帘进屋时,正见帮主赵猛和副帮主钱豹坐在堂上,面前摆着酒肉。
赵猛身材魁梧,左臂有道狰狞的刀疤,是明劲巅峰的好手。钱豹则精瘦如猴,眼神阴鸷,同样卡在明劲巅峰多年,一身横练功夫颇为扎实。
“帮主,副帮主!”三角眼汉子躬身行礼,把在茶摊见到杨景的事说了一遍,“那小子在广安坊街口站了好一会儿,眼神不对劲,像是在打量咱们的人。”
“杨景?”赵猛放下酒碗,刀疤脸沉了沉,“就是当初跟大运帮有过节的那个明劲武者?”
钱豹冷笑一声:“看来咱们没猜错,徐泰十有八九就是他杀的。不然他去那孙氏武馆绕路走广安坊做什么?定是心虚,想打探咱们的动静。”
前些日子帮里就查到杨景头上,知道他不仅和大运帮有仇,本身也是明劲高手,完全有能力干掉受了重伤的徐泰。
昨晚派去通义坊打探的人回来,说没摸到什么实底,此刻听闻杨景主动出现在广安坊,两人更觉可疑。
赵猛一巴掌拍在桌上,酒碗都震得跳了跳:“找!派人悄悄摸进他那小院,仔细搜!务必把大运帮那批财物找到!”
据赵猛所知,徐泰曾发过一笔横财,所以大运帮的积累不是小数,起码有数百两银子。
“若是找不到......”钱豹舔了舔嘴唇,眼中闪过狠色,“那就别怪咱们不客气。一个毛头小子,就算是明劲,难道还能翻天不成?”
赵猛咧嘴一笑,露出黄牙:“咱们俩哪个不是明劲巅峰?就算他有些手段,单打独斗我都能擒他,联手的话,他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笃定。
在他们看来,一个年轻的明劲武者,根本不可能是他们两个老牌明劲巅峰的对手。
“去,叫两个手脚利索的,下午去通义坊探探。”赵猛挥了挥手,“找不到东西,就准备动手!”
三角眼汉子领命而去,屋里的酒肉依旧散发着香气,赵猛和钱豹端起酒碗碰了碰,仿佛已经觉得彻底拿捏了杨景,胜券在握。
......
杨景到武馆时,前院刚有几个早到的弟子在热身活动筋骨。
他知道这个时辰孙庸通常还在内院歇息,便没去打扰,走到石锁前,先热身锤炼气血。
热身完后,便走到木桩前开始打崩山拳。
只是此刻再练这拳,心境已全然不同。
暗劲在经脉中流转,每一拳打出,都带着股内敛的沉劲,拳风扫过,木桩表面不见明显痕迹,内里却隐隐传来细微的震颤。
他越练越投入,将突破后的感悟融入拳路,原本熟悉的招式渐渐生出新的变化。
日头升到两丈高时,内院传来动静。
孙庸走了出来,身后跟着许洪、林越等人,个个都是劲装打扮,显然是要出门。
杨景停下拳,刚想上前说话。
就见孙庸带着一行人快步出了武馆,应该是去和其他武馆进行切磋比试去了。
杨景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只好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他笑了笑,转身继续练拳,反正总会回来,也不急在这一时。
......
下午,武馆前院。
杨景的崩山拳已练至行云流水。
暗劲内敛,拳风看似温和,落在木桩上却能让内里的木纤维无声断裂,这正是暗劲“透”字诀的妙用。
杨景虽然没有崩山拳后续的练法,但他经常和刘茂林切磋,对暗劲也有一些了解。
这时,忽然有脚步声从大门外传来,杨景眼角余光扫过,是师父孙庸带着外出切磋的弟子回来了。
孙庸面色平和,嘴角微扬,显然心情不错,他的身后跟着许洪、齐芸、林越等人,一行人径直走进内院,显然是要先开个小会、总结情况。
杨景收了拳,并未立刻跟上去。
内院此刻人多,他不想凑这个热闹,便在原地调整气息,静候时机。
没过多久,许洪、齐芸、赵文政、林越几人从内院出来。
前院的弟子们立刻围了上去,七嘴八舌地打听战况。
“大师兄,今天切磋怎么样?”
“林师兄是不是又赢了?”
齐芸脸上带着笑意,扬声道:“今天咱们武馆大获全胜!尤其是林越师弟,连挑对方三名暗劲高手,把威远武馆和铁拳馆的人都打服了!”
“嘶!连挑了三名暗劲高手,乖乖,那可是暗劲啊,林师兄厉害!”
“不愧是咱们武馆的第一天才!”
赞叹声此起彼伏,林越站在人群中,脸上带着淡淡的矜持,目光扫过全场,带着几分自得。
杨景对此视若无睹,见内院的人差不多都出来了,便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迈步走向内院的月亮门。
快要走到内院时,这才有弟子注意到他。
“杨师兄去内院干什么?”
“师父叫他了吗?”
议论声里满是惊讶,连许洪都愣了一下。
林越和齐芸微微皱起了眉。
一般普通的记名弟子是没有资格进入内院的,明劲弟子虽然有进入内院的资格,但一般很少进去,没有师父召唤基本不会进入内院。
只有暗劲核心弟子被师父看重,才会经常进入内院。
不过赵文政、林越等人并未往杨景突破暗劲方面想,只觉得杨景是有事情找师父。
杨景没理会周遭的目光,脚步平稳地穿过月亮门,身影消失在院内的树荫里。前院的喧嚣,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
......
内院清幽,几株老桂树遮天蔽日,洒下斑驳的光影。
杨景刚走没几步,就见孙凝香端着一个药碗从回廊走过,素色衣裙在树影里轻轻晃动。
“杨师弟?”孙凝香停下脚步,有些讶异,“你怎么进来了?可是有事?”
“师姐,我想求见师父,有要事禀报。”杨景拱手道。
孙凝香略一沉吟,点了点头:“你稍等,我去问问。”
说罢转身进了正屋。
片刻后,她掀帘出来,对杨景道:“杨师弟,爹让你进去。”
杨景道谢,迈步走入屋内。
孙庸正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摩挲着一串紫檀佛珠,见他进来,抬了抬眼皮:“找我何事?”
杨景躬身行礼,语气沉稳却清晰:“师父,弟子昨夜尝试叩关,侥幸突破到了暗劲。”
“嗯?你说什么?”孙庸手上的动作猛地一顿,佛珠“啪”地撞在一起。
他抬眼看向杨景,眼神里带着疑惑和愕然,一度觉得自己刚才是不是听错了,“你再说一遍?”
“弟子昨夜侥幸突破暗劲。”杨景再次说道,声音不卑不亢。
孙庸这次听清楚了,“噌”地站起身,椅子腿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
他几步走到杨景面前,目光如炬,上下打量着他,随即一指屋里一侧的沙袋,沉声道:“打一记崩山拳我看看,用暗劲。”
杨景依言站定,凝神聚气,一式“裂石”缓缓打出。
拳风初起时并不迅猛,可当拳锋行至中途,一股内敛的力道悄然透出体表,带着沉闷的破空声,落在不远处的沙袋上。
没有惊天动地的撞击声,沙袋表面甚至没怎么晃动,可内里的棉絮却“噗”地一声被震得向内塌陷,留下一个深约寸许的拳印。
这正是暗劲透体而出,直击内里的征象,远非明劲的蛮力可比。
“真的是暗劲!”孙庸瞳孔微缩,倒吸一口凉气,直直盯着杨景,第一次这般仔细的打量他。
他心里翻起惊涛骇浪。
杨景的根骨他是知道的,不过是下等资质,甚至在下等根骨中都很平庸。
孙庸对杨景的印象便是性子沉稳、肯下苦功,能突破明劲就已经殊为不易,但从未想过他能突破暗劲。
到了明劲巅峰后的瓶颈,已经不是刻苦练功能够跨过的了。
根骨不行,想要跨过那道瓶颈,难如登天,强行叩关只会一次又一次伤到自身,次数一多,元气大伤,人的根本就毁了,性命都可能丢掉。
武馆里曾出过多少中等根骨的弟子?据孙庸所知,那些弟子基本都卡在明劲巅峰数年甚至十数年,都难窥暗劲门径,这杨景……竟然悄无声息地成了?
“你……你是几次叩关成功的?”孙庸深吸一口气,看向杨景,他见过太多卡在瓶颈的弟子,深知突破之难。
“回师父,是第一次尝试。”
“第一次?!”孙庸脸庞微抽,心中满是震撼和复杂。
整个武馆,也就林越当初是一次叩关成功,其余几个暗劲弟子,哪个不是磕磕绊绊,甚至叩关两三次才能摸到暗劲的门槛?这杨景,竟是凭着下等根骨,一次就成了?
震惊过后,一股难以抑制的喜悦涌上心头。
他猛地一拍杨景的肩膀,力道之大让杨景都微微一晃:“好!好小子!我竟看走了眼!”
门中添一位暗劲弟子,已是喜事,更何况孙庸现在猜测杨景虽然根骨差,或许有其它方面能够弥补,比如悟性方面。
根骨虽然是最重要的,但也有其它一些因素能够影响到练武天赋,比如悟性。
悟性高的人,哪怕根骨差,也一样有着一定的潜力。
孙庸此刻就猜测杨景或许根骨差,但悟性等因素可能比较好。
之前杨景突破明劲,他觉得是运气好,侥幸突破。
那么现在杨景又突破暗劲,孙庸就不能再将其归咎于运气了。
不是没有这种运气逆天的人,但不能接连两次都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
“这小子看似平凡,实则藏着潜力呢。”
孙庸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眼神里的欣赏毫不掩饰,这哪里是侥幸,分明是块险些被自己埋没的璞玉!
虽然潜力还无法和林越比,但武馆中能出这么一个有些潜力的暗劲弟子,孙庸心情难得的很是爽快。
他来回踱了几步,笑道:“既然你已经突破暗劲,那我这就把崩山拳的后续传给你!”
孙庸走到书架前,从最上层取下一本线装古籍,封面上写着“崩山拳”三个古朴的字。
他将拳谱放在桌上,指尖在泛黄的纸页上轻轻点过,语气已不复先前的平静,带着几分郑重:“明劲重‘刚’,暗劲则重‘敛’与‘透’。这崩山拳的后续练法,讲究的是内劲藏于骨,发于毫,看似一拳打出,实则劲分三路,一路击其表,一路透其里,还有一路……”
他忽然抬手,对着桌角的镇纸虚击一拳。
未见劲风,那青石镇纸却从内部裂开一道细纹。
“这便是‘缠’,让内劲在敌人体内辗转,后劲连绵不绝。”
杨景屏息凝神,目光紧紧盯着拳谱上的图谱与注解,生怕错过一个字。
孙庸讲解得极为细致,从运气的法门到招式的细微变化,甚至连发力时脊椎如何如大龙般拧转,都亲自示范了数次。
“你且看这招‘断江’,明劲时是横拳扫出,如巨斧劈水;到了暗劲,手腕需向内扣半寸,让劲气贴着小臂游走,触敌时再猛地翻腕,劲如毒蛇出洞……”
孙庸一边说,一边拉着杨景的手臂,纠正他的发力角度,指尖的力道恰到好处,既让他感受到劲路的流转,又不至于让他吃痛。
这种亲近的指点,是杨景从未感受过的。
以往孙庸指点他,多是站在一旁说几句要点,极少有这般手把手教导的情形。
此刻,孙庸的语气里带着温和的鼓励:“你根骨虽是下等,但悟性极佳,兼练武刻苦,根基厚重扎实,尤其是这内劲的掌控,比寻常初入暗劲的弟子稳得多。刚才那一拳,‘透’字诀已有三分火候,假以时日,必能大成。”
他轻轻拍了拍杨景的肩膀,笑着说道:“徒儿,往后若有不懂的地方,随时来内院找我,不必拘泥于规矩。”
“谢师父!”
杨景心中一暖,能清晰地感觉到孙庸态度的转变,那是一种师长对后辈的真切关怀与期许。
他愈发专注,将孙庸的每一句话都刻在心里,拳谱上的字迹仿佛活了过来,与他体内流转的暗劲渐渐呼应。
.......
义气帮总部的院子里,青砖地上散落着些兵器,几个汉子正赤膊练拳,呼喝声震得窗纸发颤。
那名盯梢的三角眼汉子掀开门帘进屋时,正见帮主赵猛和副帮主钱豹坐在堂上,面前摆着酒肉。
赵猛身材魁梧,左臂有道狰狞的刀疤,是明劲巅峰的好手。钱豹则精瘦如猴,眼神阴鸷,同样卡在明劲巅峰多年,一身横练功夫颇为扎实。
“帮主,副帮主!”三角眼汉子躬身行礼,把在茶摊见到杨景的事说了一遍,“那小子在广安坊街口站了好一会儿,眼神不对劲,像是在打量咱们的人。”
“杨景?”赵猛放下酒碗,刀疤脸沉了沉,“就是当初跟大运帮有过节的那个明劲武者?”
钱豹冷笑一声:“看来咱们没猜错,徐泰十有八九就是他杀的。不然他去那孙氏武馆绕路走广安坊做什么?定是心虚,想打探咱们的动静。”
前些日子帮里就查到杨景头上,知道他不仅和大运帮有仇,本身也是明劲高手,完全有能力干掉受了重伤的徐泰。
昨晚派去通义坊打探的人回来,说没摸到什么实底,此刻听闻杨景主动出现在广安坊,两人更觉可疑。
赵猛一巴掌拍在桌上,酒碗都震得跳了跳:“找!派人悄悄摸进他那小院,仔细搜!务必把大运帮那批财物找到!”
据赵猛所知,徐泰曾发过一笔横财,所以大运帮的积累不是小数,起码有数百两银子。
“若是找不到......”钱豹舔了舔嘴唇,眼中闪过狠色,“那就别怪咱们不客气。一个毛头小子,就算是明劲,难道还能翻天不成?”
赵猛咧嘴一笑,露出黄牙:“咱们俩哪个不是明劲巅峰?就算他有些手段,单打独斗我都能擒他,联手的话,他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笃定。
在他们看来,一个年轻的明劲武者,根本不可能是他们两个老牌明劲巅峰的对手。
“去,叫两个手脚利索的,下午去通义坊探探。”赵猛挥了挥手,“找不到东西,就准备动手!”
三角眼汉子领命而去,屋里的酒肉依旧散发着香气,赵猛和钱豹端起酒碗碰了碰,仿佛已经觉得彻底拿捏了杨景,胜券在握。
......
杨景到武馆时,前院刚有几个早到的弟子在热身活动筋骨。
他知道这个时辰孙庸通常还在内院歇息,便没去打扰,走到石锁前,先热身锤炼气血。
热身完后,便走到木桩前开始打崩山拳。
只是此刻再练这拳,心境已全然不同。
暗劲在经脉中流转,每一拳打出,都带着股内敛的沉劲,拳风扫过,木桩表面不见明显痕迹,内里却隐隐传来细微的震颤。
他越练越投入,将突破后的感悟融入拳路,原本熟悉的招式渐渐生出新的变化。
日头升到两丈高时,内院传来动静。
孙庸走了出来,身后跟着许洪、林越等人,个个都是劲装打扮,显然是要出门。
杨景停下拳,刚想上前说话。
就见孙庸带着一行人快步出了武馆,应该是去和其他武馆进行切磋比试去了。
杨景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只好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他笑了笑,转身继续练拳,反正总会回来,也不急在这一时。
......
下午,武馆前院。
杨景的崩山拳已练至行云流水。
暗劲内敛,拳风看似温和,落在木桩上却能让内里的木纤维无声断裂,这正是暗劲“透”字诀的妙用。
杨景虽然没有崩山拳后续的练法,但他经常和刘茂林切磋,对暗劲也有一些了解。
这时,忽然有脚步声从大门外传来,杨景眼角余光扫过,是师父孙庸带着外出切磋的弟子回来了。
孙庸面色平和,嘴角微扬,显然心情不错,他的身后跟着许洪、齐芸、林越等人,一行人径直走进内院,显然是要先开个小会、总结情况。
杨景收了拳,并未立刻跟上去。
内院此刻人多,他不想凑这个热闹,便在原地调整气息,静候时机。
没过多久,许洪、齐芸、赵文政、林越几人从内院出来。
前院的弟子们立刻围了上去,七嘴八舌地打听战况。
“大师兄,今天切磋怎么样?”
“林师兄是不是又赢了?”
齐芸脸上带着笑意,扬声道:“今天咱们武馆大获全胜!尤其是林越师弟,连挑对方三名暗劲高手,把威远武馆和铁拳馆的人都打服了!”
“嘶!连挑了三名暗劲高手,乖乖,那可是暗劲啊,林师兄厉害!”
“不愧是咱们武馆的第一天才!”
赞叹声此起彼伏,林越站在人群中,脸上带着淡淡的矜持,目光扫过全场,带着几分自得。
杨景对此视若无睹,见内院的人差不多都出来了,便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迈步走向内院的月亮门。
快要走到内院时,这才有弟子注意到他。
“杨师兄去内院干什么?”
“师父叫他了吗?”
议论声里满是惊讶,连许洪都愣了一下。
林越和齐芸微微皱起了眉。
一般普通的记名弟子是没有资格进入内院的,明劲弟子虽然有进入内院的资格,但一般很少进去,没有师父召唤基本不会进入内院。
只有暗劲核心弟子被师父看重,才会经常进入内院。
不过赵文政、林越等人并未往杨景突破暗劲方面想,只觉得杨景是有事情找师父。
杨景没理会周遭的目光,脚步平稳地穿过月亮门,身影消失在院内的树荫里。前院的喧嚣,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
......
内院清幽,几株老桂树遮天蔽日,洒下斑驳的光影。
杨景刚走没几步,就见孙凝香端着一个药碗从回廊走过,素色衣裙在树影里轻轻晃动。
“杨师弟?”孙凝香停下脚步,有些讶异,“你怎么进来了?可是有事?”
“师姐,我想求见师父,有要事禀报。”杨景拱手道。
孙凝香略一沉吟,点了点头:“你稍等,我去问问。”
说罢转身进了正屋。
片刻后,她掀帘出来,对杨景道:“杨师弟,爹让你进去。”
杨景道谢,迈步走入屋内。
孙庸正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摩挲着一串紫檀佛珠,见他进来,抬了抬眼皮:“找我何事?”
杨景躬身行礼,语气沉稳却清晰:“师父,弟子昨夜尝试叩关,侥幸突破到了暗劲。”
“嗯?你说什么?”孙庸手上的动作猛地一顿,佛珠“啪”地撞在一起。
他抬眼看向杨景,眼神里带着疑惑和愕然,一度觉得自己刚才是不是听错了,“你再说一遍?”
“弟子昨夜侥幸突破暗劲。”杨景再次说道,声音不卑不亢。
孙庸这次听清楚了,“噌”地站起身,椅子腿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
他几步走到杨景面前,目光如炬,上下打量着他,随即一指屋里一侧的沙袋,沉声道:“打一记崩山拳我看看,用暗劲。”
杨景依言站定,凝神聚气,一式“裂石”缓缓打出。
拳风初起时并不迅猛,可当拳锋行至中途,一股内敛的力道悄然透出体表,带着沉闷的破空声,落在不远处的沙袋上。
没有惊天动地的撞击声,沙袋表面甚至没怎么晃动,可内里的棉絮却“噗”地一声被震得向内塌陷,留下一个深约寸许的拳印。
这正是暗劲透体而出,直击内里的征象,远非明劲的蛮力可比。
“真的是暗劲!”孙庸瞳孔微缩,倒吸一口凉气,直直盯着杨景,第一次这般仔细的打量他。
他心里翻起惊涛骇浪。
杨景的根骨他是知道的,不过是下等资质,甚至在下等根骨中都很平庸。
孙庸对杨景的印象便是性子沉稳、肯下苦功,能突破明劲就已经殊为不易,但从未想过他能突破暗劲。
到了明劲巅峰后的瓶颈,已经不是刻苦练功能够跨过的了。
根骨不行,想要跨过那道瓶颈,难如登天,强行叩关只会一次又一次伤到自身,次数一多,元气大伤,人的根本就毁了,性命都可能丢掉。
武馆里曾出过多少中等根骨的弟子?据孙庸所知,那些弟子基本都卡在明劲巅峰数年甚至十数年,都难窥暗劲门径,这杨景……竟然悄无声息地成了?
“你……你是几次叩关成功的?”孙庸深吸一口气,看向杨景,他见过太多卡在瓶颈的弟子,深知突破之难。
“回师父,是第一次尝试。”
“第一次?!”孙庸脸庞微抽,心中满是震撼和复杂。
整个武馆,也就林越当初是一次叩关成功,其余几个暗劲弟子,哪个不是磕磕绊绊,甚至叩关两三次才能摸到暗劲的门槛?这杨景,竟是凭着下等根骨,一次就成了?
震惊过后,一股难以抑制的喜悦涌上心头。
他猛地一拍杨景的肩膀,力道之大让杨景都微微一晃:“好!好小子!我竟看走了眼!”
门中添一位暗劲弟子,已是喜事,更何况孙庸现在猜测杨景虽然根骨差,或许有其它方面能够弥补,比如悟性方面。
根骨虽然是最重要的,但也有其它一些因素能够影响到练武天赋,比如悟性。
悟性高的人,哪怕根骨差,也一样有着一定的潜力。
孙庸此刻就猜测杨景或许根骨差,但悟性等因素可能比较好。
之前杨景突破明劲,他觉得是运气好,侥幸突破。
那么现在杨景又突破暗劲,孙庸就不能再将其归咎于运气了。
不是没有这种运气逆天的人,但不能接连两次都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
“这小子看似平凡,实则藏着潜力呢。”
孙庸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眼神里的欣赏毫不掩饰,这哪里是侥幸,分明是块险些被自己埋没的璞玉!
虽然潜力还无法和林越比,但武馆中能出这么一个有些潜力的暗劲弟子,孙庸心情难得的很是爽快。
他来回踱了几步,笑道:“既然你已经突破暗劲,那我这就把崩山拳的后续传给你!”
孙庸走到书架前,从最上层取下一本线装古籍,封面上写着“崩山拳”三个古朴的字。
他将拳谱放在桌上,指尖在泛黄的纸页上轻轻点过,语气已不复先前的平静,带着几分郑重:“明劲重‘刚’,暗劲则重‘敛’与‘透’。这崩山拳的后续练法,讲究的是内劲藏于骨,发于毫,看似一拳打出,实则劲分三路,一路击其表,一路透其里,还有一路……”
他忽然抬手,对着桌角的镇纸虚击一拳。
未见劲风,那青石镇纸却从内部裂开一道细纹。
“这便是‘缠’,让内劲在敌人体内辗转,后劲连绵不绝。”
杨景屏息凝神,目光紧紧盯着拳谱上的图谱与注解,生怕错过一个字。
孙庸讲解得极为细致,从运气的法门到招式的细微变化,甚至连发力时脊椎如何如大龙般拧转,都亲自示范了数次。
“你且看这招‘断江’,明劲时是横拳扫出,如巨斧劈水;到了暗劲,手腕需向内扣半寸,让劲气贴着小臂游走,触敌时再猛地翻腕,劲如毒蛇出洞……”
孙庸一边说,一边拉着杨景的手臂,纠正他的发力角度,指尖的力道恰到好处,既让他感受到劲路的流转,又不至于让他吃痛。
这种亲近的指点,是杨景从未感受过的。
以往孙庸指点他,多是站在一旁说几句要点,极少有这般手把手教导的情形。
此刻,孙庸的语气里带着温和的鼓励:“你根骨虽是下等,但悟性极佳,兼练武刻苦,根基厚重扎实,尤其是这内劲的掌控,比寻常初入暗劲的弟子稳得多。刚才那一拳,‘透’字诀已有三分火候,假以时日,必能大成。”
他轻轻拍了拍杨景的肩膀,笑着说道:“徒儿,往后若有不懂的地方,随时来内院找我,不必拘泥于规矩。”
“谢师父!”
杨景心中一暖,能清晰地感觉到孙庸态度的转变,那是一种师长对后辈的真切关怀与期许。
他愈发专注,将孙庸的每一句话都刻在心里,拳谱上的字迹仿佛活了过来,与他体内流转的暗劲渐渐呼应。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乱武从拜入武馆开始,乱武从拜入武馆开始最新章节,乱武从拜入武馆开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乱武从拜入武馆开始,乱武从拜入武馆开始最新章节,乱武从拜入武馆开始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