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坊,孙氏武馆。
前院中,往日里偶尔能够听到的说笑声消失了,只剩下拳脚破空的“呼呼”声,木桩被击中的“砰砰”声。
每一个弟子都是呼吸沉凝,脸上带着一股紧绷的神色,眼神里透着一股狠劲。
距离一年一度的校场试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即便许多明劲弟子自知无法在校场试榜上留名,但他们的目标本来也不是能够通过校场试,那是暗劲高手中的佼佼者才有望争取的名额。
但校场试一开,必然吸引整个鱼河县的目光,朝廷、各大家族以及各大商铺都会瞩目于此,若是能在校场试上表现的好一些,稍稍崭露头角,说不定便能被某一方看重。
这种先例几乎是每年都有,有人是榜下捉婿,有人是被看重栽培,有人是被某方势力开出更高的挂职条件等等,若是表现的亮眼,可谓好处多多。
至于能登上校场试榜的高手,那更是一县之风云人物了,立时便会成为县城里各大家族的座上宾,诸多好处、资源不断,突破化劲的希望都能得以大大提升。
至于那些普通弟子,如今都是被武馆里的暗劲、明劲弟子感染,一个个也卯足了劲,他们中绝大多数不敢奢望暗劲,但还是想要冲一冲明劲的,一旦突破到明劲,便有了参加校场试的资格。
更何况,如今武馆里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
谁不知道杨景只是下等根骨,甚至在下等根骨中也属于颇为平庸了,可如今不一样成为了暗劲高手?
可以说,在很多根骨下等的武馆弟子心中,杨景就像是一座无比闪耀的灯塔,指引着他们前行。
以前总有人谈论根骨唯一论,如果根骨不好,武道之路也不会长远,这难免让人心中绝望,乃至失去动力。
可杨景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前方,只要肯努力,只要刻苦练功,一切皆有希望!
武馆中,一片热火朝天的练功氛围。
尤其是明劲弟子们练得格外卖力,一招一式都带着豁出去的架势,汗水浸透了衣衫,贴在背上勾勒出紧绷的肌肉线条,即便如此,却很少有人愿意停下歇口气。
几名暗劲弟子则站在前院中央宽敞的位置,或相互拆招,或对着沙袋打磨劲法,眉宇间都凝着一股劲。
这段时日,齐芸、林越、许洪、赵文政等人隔三差五便组成切磋小队和其他武馆高手切磋交流。
孙凝香倒是过来问过杨景要不要也加入切磋小队,毕竟杨景如今也是孙氏武馆的暗劲核心弟子了。
她倒不觉得杨景能登上校场试榜,只是杨景还年轻,日后未必没有机会,现在多做一些准备,在校场试上表现的好一些,说不定会被某一方势力看重,拨出资源培养。
如今杨景虽然得到了刘家医馆的资助,但在孙凝香看来,刘家医馆在整个鱼河县也只能勉强算是个二流势力,实力并不算雄厚,赵文政背后的赵家、齐芸背后的齐家都要比刘家医馆更为财雄势大。
杨景虽然根骨差,但接连突破明劲、暗劲,且都是一次叩关成功,很有可能在其它方面有些天赋,日后未必没有机会突破化劲,若是能得到那些县中大家族的培养,那么他突破化劲的希望还能更大一些。
不过杨景还是婉拒了。
他并不缺实战,缺的反而是时间。
只要给他时间,他有信心走到目之所及的最高点。
如今距离校场试开启的时间越来越近,杨景更要抓紧时间提升自身,无论是崩山拳还是惊涛腿,对他的帮助都很大。
其他几名暗劲弟子看到杨景到现在还不愿意进切磋小队,反而松了口气,暗嘲杨景愚蠢。
杨景稍微休息,喝了口水,然后又走回自己常练的木桩旁,刚摆开崩山拳的架势,就见师父孙庸从内院走了出来。
往日的这个时辰,师父多半还在内院休息,如今在校场试的压力之下,也提前从内院出来,站到了月亮门旁边,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
“李江,你的崩山拳力道太散,我跟你说多少遍了,沉肩,坠肘!”
孙庸的声音在场上回荡,几步走到一个明劲弟子身边,伸手按住他的肩头,“内劲要凝在拳心,不是靠胳膊甩动。”
指点完一名叫李江的明劲弟子,孙庸又转向另一名明劲弟子。
校场试在即,孙庸绝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指点武馆中的暗劲、明劲弟子上面,尤其是明劲弟子,人数多,若是指点得当,有可能会提升许多,在校场试上表现不错。
至于暗劲弟子,大多都已经练到了一定地步,有了自己的战斗习惯,想要依靠指点而短时间有大的提升,就很难了,如今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实战,所以才有了切磋小队的出现。
整个上午,孙庸几乎都没怎么歇着,一改往日懒洋洋的形象状态,从前院东边走到西边,哪个明劲弟子招式有瑕疵,他立马就上前纠正,比以前多了几倍的耐心,也多了几分严厉。
杨景一边练拳,一边能感觉到周围弟子们的目光时不时扫过自己。
这是难免的,随着他实力的提升,不会一直默默无闻的,在孙氏武馆是这样,以后或许也会这样。
不由得,杨景想起前世曹老板说过的某句话——
你又怎么知道今天的无名之辈,来日会不会名震天下。
假如有一天,他们真的名震天下了,你又会不会为今天的所作所为,追悔莫及。
扯远了一些,杨景深吸一口气,压下自己有些纷乱的心思。
连他都感受到了校场试带来的压力,心绪都有些不稳。
不过越是这个时候,越是需要沉下心来,胸有积雷,面如平湖,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不仅杨景感受到了压力,整个武馆都笼罩在这股紧迫、压抑的气氛之下。
明劲弟子渴望借着这个机会在鱼河县上层的达官贵人们眼中留下一个比较深的印象,暗劲弟子们则是盼着能够登上校场试榜。
谁都清楚,若是能在校场试中榜上有名,不仅自己能得半个官身,武馆的名声也会跟着大涨,师父到时候还能亏待了自己?更何况到时候鱼河县各方势力抛来的橄榄枝都能埋个人。
这时,孙庸的目光落在杨景身上,微微顿了顿。
他见杨景拳风沉稳,暗劲运转愈发圆融,满意地点了点头,走到杨景身边指点道:“你的崩山拳已经颇有章法,不过还要多练一练应变,尤其是和身法的配合,校场试上,实战应变最是重要。”
杨景闻言,连忙点了应道。
孙庸嗯了一声,整体来说,他对杨景这个弟子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根骨差,但能接连都是一次叩关成功,可见其在悟性或者其它方面有些天赋,日后未尝没有希望突破化劲。
若是没有林越,他倒是会着力培养杨景。
不过武馆中有林越这个根骨上等的天才,注定对其他弟子要减少很多关注和培养了。
虽然他开办武馆多年,也颇有一些积蓄,但想要培养出一位化劲强者,需要的资源可以说是海量的,不可能分散在两个人的身上。
孙庸踱步离开杨景身边,在院子中继续走动起来。
前院中的气氛绷得很紧,像拉满了的弓弦。
每个人都知道,校场试上的表现如何,很有可能会决定许多人的未来。
孙庸站在月亮门旁边,看着挥汗如雨的弟子们,一阵唏嘘感慨,年年这个时候,都是如此这般情景啊,只是不知今年,孙氏武馆能否出一位登榜之人。
门下弟子在校场试中榜上有名,对武馆也是好处多多。
无论是馆主孙庸还是孙氏武馆,都会名声大涨,往后招收弟子、吸纳天才、扩展人脉,都能更顺风顺水。
......
日头爬到头顶时,杨景收了拳,额上的汗珠顺着下颌线滚落,在地面上砸出细碎的湿痕。
他简单收拾了一下,就拿起自己的旧布包,往通义坊的院子赶。
一边赶路,杨景一边查看着面板数据——
【崩山拳大成(39/1000)】
【惊涛腿小成(53/500)】
这几日来,他仍旧保持着以往的苦修状态。
主要精力仍旧放在《崩山拳》的修炼上面,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练《惊涛腿》。
如今这两门武学都在稳步提升。
杨景虽然还没有和暗劲巅峰的高手交过手,但心中思忖着,在《惊涛腿》突破明劲之时,他应该就有了和寻常暗劲巅峰高手一战的实力。
当初惊涛腿突破到明劲层次,杨景明显感受到内劲都出现了一些变化,加上惊涛腿在身法、速度方面的优势,对他整体实力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回到家中,歇了半个时辰,灶上温着的熊肉刚好熟透。
杨景当即便就着糙米饭,翻卷残云般将两斤肉扫进肚里,腹中那股熟悉的热流升起,正好抵挡住午后的倦意。
吃过午饭,养了养精神,杨景便立刻往刘家医馆赶去。
昨日他就接到刘家医馆的消息,今日午后有一个押送药材的任务需要他走一趟。
这还是他突破暗劲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比他预想中要晚了许多。
据杨景所知,如今城外流民遍布,盗匪横生,许多商铺、镖局的生意都受到了冲击。
刘家医馆今天才给自己安排了一个任务,倒是比杨景预想中要迟了一些。
刚来到刘家医馆门口,杨景就撞见刘茂林带着一队护卫回来。
护卫们个个神色疲惫,衣衫上还沾着尘土,显然是刚经历过长途奔波。
刘茂林看到杨景,连忙迎了上来,“师弟,你过来了。”
“师兄,你这是刚回来?”杨景开口问道。
刘茂林点了点头。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走进了刘家医馆。
“上午送了批货去南乡,”刘茂林抹了把脸,声音里带着些疲惫,“这阵子城外是真乱,道上的匪患比上个月多了三成,尤其是十里坡那伙‘飞马盗’,骑快马,下手狠,前几日连张记布庄的商队都被劫了,据说还伤了两个明劲护卫。”
他引着杨景往里走,穿过前堂药柜,到了后院库房。
“这次去金沙县的药材不多,但都是紧要的药材,我爹不放心,觉得得暗劲高手亲自押送,我下午还有一趟护送任务,实在抽不开身,只能辛苦师弟你走一趟了,你亲自坐镇,我爹才觉得稳妥。”
说着,刘茂林脸上露出些不好意思,“本不想打扰你练拳,知道你这阵子正忙着校场试......可实在是人手周转不开。”
“师兄,说这些就见外了。”
杨景摆了摆手,目光扫过库房里码放整齐的一个个药箱,“拿了刘家这么多资助,这点事本就是该做的。再说,出去走一趟,我倒还想碰上一些劫匪呢,到时候还能练练实战,哈哈。”
刘茂林闻言松了口气,拍了拍杨景的肩膀,笑道:“你亲自出马,我放心,不过最好还是不要遇到劫匪的好。”
两人正说着,刘茂林的父亲刘老馆主从里屋走了出来,手里拿着张地图。
双方打了个招呼后,刘老馆主指着地图上面的路线,对杨景道:“杨景你需注意一下,押送药材的路上,避开十里坡主道,从侧翼的羊肠小道走,这条路我们走过几次,往金河县和府城运送药材都是走这条道,虽绕些路,但飞马盗不会去那边蹲守。”
刘茂林也点了点头道:“飞马盗算是如今鱼河县城外实力最大的一伙盗匪了,只要避开飞马盗,其他盗匪山贼,以师弟你的本事和车队其他人的辅助,都不是什么问题了。”
刘茂林可是还记得徐泰当初是怎么死的。
当初他前脚将徐泰受了伤的消息告诉杨景,当晚徐泰就稀奇古怪的被一场大火烧死了。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就是杨景杀了徐泰,但刘茂林心里已经这么确定了。
自己这个师弟虽然平日里看着沉默寡言,可手段却是一点也不差的。
.......
PS:
今天开始努力攒攒稿子,争取一号上架更个两万!
前院中,往日里偶尔能够听到的说笑声消失了,只剩下拳脚破空的“呼呼”声,木桩被击中的“砰砰”声。
每一个弟子都是呼吸沉凝,脸上带着一股紧绷的神色,眼神里透着一股狠劲。
距离一年一度的校场试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即便许多明劲弟子自知无法在校场试榜上留名,但他们的目标本来也不是能够通过校场试,那是暗劲高手中的佼佼者才有望争取的名额。
但校场试一开,必然吸引整个鱼河县的目光,朝廷、各大家族以及各大商铺都会瞩目于此,若是能在校场试上表现的好一些,稍稍崭露头角,说不定便能被某一方看重。
这种先例几乎是每年都有,有人是榜下捉婿,有人是被看重栽培,有人是被某方势力开出更高的挂职条件等等,若是表现的亮眼,可谓好处多多。
至于能登上校场试榜的高手,那更是一县之风云人物了,立时便会成为县城里各大家族的座上宾,诸多好处、资源不断,突破化劲的希望都能得以大大提升。
至于那些普通弟子,如今都是被武馆里的暗劲、明劲弟子感染,一个个也卯足了劲,他们中绝大多数不敢奢望暗劲,但还是想要冲一冲明劲的,一旦突破到明劲,便有了参加校场试的资格。
更何况,如今武馆里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
谁不知道杨景只是下等根骨,甚至在下等根骨中也属于颇为平庸了,可如今不一样成为了暗劲高手?
可以说,在很多根骨下等的武馆弟子心中,杨景就像是一座无比闪耀的灯塔,指引着他们前行。
以前总有人谈论根骨唯一论,如果根骨不好,武道之路也不会长远,这难免让人心中绝望,乃至失去动力。
可杨景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前方,只要肯努力,只要刻苦练功,一切皆有希望!
武馆中,一片热火朝天的练功氛围。
尤其是明劲弟子们练得格外卖力,一招一式都带着豁出去的架势,汗水浸透了衣衫,贴在背上勾勒出紧绷的肌肉线条,即便如此,却很少有人愿意停下歇口气。
几名暗劲弟子则站在前院中央宽敞的位置,或相互拆招,或对着沙袋打磨劲法,眉宇间都凝着一股劲。
这段时日,齐芸、林越、许洪、赵文政等人隔三差五便组成切磋小队和其他武馆高手切磋交流。
孙凝香倒是过来问过杨景要不要也加入切磋小队,毕竟杨景如今也是孙氏武馆的暗劲核心弟子了。
她倒不觉得杨景能登上校场试榜,只是杨景还年轻,日后未必没有机会,现在多做一些准备,在校场试上表现的好一些,说不定会被某一方势力看重,拨出资源培养。
如今杨景虽然得到了刘家医馆的资助,但在孙凝香看来,刘家医馆在整个鱼河县也只能勉强算是个二流势力,实力并不算雄厚,赵文政背后的赵家、齐芸背后的齐家都要比刘家医馆更为财雄势大。
杨景虽然根骨差,但接连突破明劲、暗劲,且都是一次叩关成功,很有可能在其它方面有些天赋,日后未必没有机会突破化劲,若是能得到那些县中大家族的培养,那么他突破化劲的希望还能更大一些。
不过杨景还是婉拒了。
他并不缺实战,缺的反而是时间。
只要给他时间,他有信心走到目之所及的最高点。
如今距离校场试开启的时间越来越近,杨景更要抓紧时间提升自身,无论是崩山拳还是惊涛腿,对他的帮助都很大。
其他几名暗劲弟子看到杨景到现在还不愿意进切磋小队,反而松了口气,暗嘲杨景愚蠢。
杨景稍微休息,喝了口水,然后又走回自己常练的木桩旁,刚摆开崩山拳的架势,就见师父孙庸从内院走了出来。
往日的这个时辰,师父多半还在内院休息,如今在校场试的压力之下,也提前从内院出来,站到了月亮门旁边,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
“李江,你的崩山拳力道太散,我跟你说多少遍了,沉肩,坠肘!”
孙庸的声音在场上回荡,几步走到一个明劲弟子身边,伸手按住他的肩头,“内劲要凝在拳心,不是靠胳膊甩动。”
指点完一名叫李江的明劲弟子,孙庸又转向另一名明劲弟子。
校场试在即,孙庸绝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指点武馆中的暗劲、明劲弟子上面,尤其是明劲弟子,人数多,若是指点得当,有可能会提升许多,在校场试上表现不错。
至于暗劲弟子,大多都已经练到了一定地步,有了自己的战斗习惯,想要依靠指点而短时间有大的提升,就很难了,如今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实战,所以才有了切磋小队的出现。
整个上午,孙庸几乎都没怎么歇着,一改往日懒洋洋的形象状态,从前院东边走到西边,哪个明劲弟子招式有瑕疵,他立马就上前纠正,比以前多了几倍的耐心,也多了几分严厉。
杨景一边练拳,一边能感觉到周围弟子们的目光时不时扫过自己。
这是难免的,随着他实力的提升,不会一直默默无闻的,在孙氏武馆是这样,以后或许也会这样。
不由得,杨景想起前世曹老板说过的某句话——
你又怎么知道今天的无名之辈,来日会不会名震天下。
假如有一天,他们真的名震天下了,你又会不会为今天的所作所为,追悔莫及。
扯远了一些,杨景深吸一口气,压下自己有些纷乱的心思。
连他都感受到了校场试带来的压力,心绪都有些不稳。
不过越是这个时候,越是需要沉下心来,胸有积雷,面如平湖,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不仅杨景感受到了压力,整个武馆都笼罩在这股紧迫、压抑的气氛之下。
明劲弟子渴望借着这个机会在鱼河县上层的达官贵人们眼中留下一个比较深的印象,暗劲弟子们则是盼着能够登上校场试榜。
谁都清楚,若是能在校场试中榜上有名,不仅自己能得半个官身,武馆的名声也会跟着大涨,师父到时候还能亏待了自己?更何况到时候鱼河县各方势力抛来的橄榄枝都能埋个人。
这时,孙庸的目光落在杨景身上,微微顿了顿。
他见杨景拳风沉稳,暗劲运转愈发圆融,满意地点了点头,走到杨景身边指点道:“你的崩山拳已经颇有章法,不过还要多练一练应变,尤其是和身法的配合,校场试上,实战应变最是重要。”
杨景闻言,连忙点了应道。
孙庸嗯了一声,整体来说,他对杨景这个弟子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根骨差,但能接连都是一次叩关成功,可见其在悟性或者其它方面有些天赋,日后未尝没有希望突破化劲。
若是没有林越,他倒是会着力培养杨景。
不过武馆中有林越这个根骨上等的天才,注定对其他弟子要减少很多关注和培养了。
虽然他开办武馆多年,也颇有一些积蓄,但想要培养出一位化劲强者,需要的资源可以说是海量的,不可能分散在两个人的身上。
孙庸踱步离开杨景身边,在院子中继续走动起来。
前院中的气氛绷得很紧,像拉满了的弓弦。
每个人都知道,校场试上的表现如何,很有可能会决定许多人的未来。
孙庸站在月亮门旁边,看着挥汗如雨的弟子们,一阵唏嘘感慨,年年这个时候,都是如此这般情景啊,只是不知今年,孙氏武馆能否出一位登榜之人。
门下弟子在校场试中榜上有名,对武馆也是好处多多。
无论是馆主孙庸还是孙氏武馆,都会名声大涨,往后招收弟子、吸纳天才、扩展人脉,都能更顺风顺水。
......
日头爬到头顶时,杨景收了拳,额上的汗珠顺着下颌线滚落,在地面上砸出细碎的湿痕。
他简单收拾了一下,就拿起自己的旧布包,往通义坊的院子赶。
一边赶路,杨景一边查看着面板数据——
【崩山拳大成(39/1000)】
【惊涛腿小成(53/500)】
这几日来,他仍旧保持着以往的苦修状态。
主要精力仍旧放在《崩山拳》的修炼上面,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练《惊涛腿》。
如今这两门武学都在稳步提升。
杨景虽然还没有和暗劲巅峰的高手交过手,但心中思忖着,在《惊涛腿》突破明劲之时,他应该就有了和寻常暗劲巅峰高手一战的实力。
当初惊涛腿突破到明劲层次,杨景明显感受到内劲都出现了一些变化,加上惊涛腿在身法、速度方面的优势,对他整体实力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回到家中,歇了半个时辰,灶上温着的熊肉刚好熟透。
杨景当即便就着糙米饭,翻卷残云般将两斤肉扫进肚里,腹中那股熟悉的热流升起,正好抵挡住午后的倦意。
吃过午饭,养了养精神,杨景便立刻往刘家医馆赶去。
昨日他就接到刘家医馆的消息,今日午后有一个押送药材的任务需要他走一趟。
这还是他突破暗劲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比他预想中要晚了许多。
据杨景所知,如今城外流民遍布,盗匪横生,许多商铺、镖局的生意都受到了冲击。
刘家医馆今天才给自己安排了一个任务,倒是比杨景预想中要迟了一些。
刚来到刘家医馆门口,杨景就撞见刘茂林带着一队护卫回来。
护卫们个个神色疲惫,衣衫上还沾着尘土,显然是刚经历过长途奔波。
刘茂林看到杨景,连忙迎了上来,“师弟,你过来了。”
“师兄,你这是刚回来?”杨景开口问道。
刘茂林点了点头。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走进了刘家医馆。
“上午送了批货去南乡,”刘茂林抹了把脸,声音里带着些疲惫,“这阵子城外是真乱,道上的匪患比上个月多了三成,尤其是十里坡那伙‘飞马盗’,骑快马,下手狠,前几日连张记布庄的商队都被劫了,据说还伤了两个明劲护卫。”
他引着杨景往里走,穿过前堂药柜,到了后院库房。
“这次去金沙县的药材不多,但都是紧要的药材,我爹不放心,觉得得暗劲高手亲自押送,我下午还有一趟护送任务,实在抽不开身,只能辛苦师弟你走一趟了,你亲自坐镇,我爹才觉得稳妥。”
说着,刘茂林脸上露出些不好意思,“本不想打扰你练拳,知道你这阵子正忙着校场试......可实在是人手周转不开。”
“师兄,说这些就见外了。”
杨景摆了摆手,目光扫过库房里码放整齐的一个个药箱,“拿了刘家这么多资助,这点事本就是该做的。再说,出去走一趟,我倒还想碰上一些劫匪呢,到时候还能练练实战,哈哈。”
刘茂林闻言松了口气,拍了拍杨景的肩膀,笑道:“你亲自出马,我放心,不过最好还是不要遇到劫匪的好。”
两人正说着,刘茂林的父亲刘老馆主从里屋走了出来,手里拿着张地图。
双方打了个招呼后,刘老馆主指着地图上面的路线,对杨景道:“杨景你需注意一下,押送药材的路上,避开十里坡主道,从侧翼的羊肠小道走,这条路我们走过几次,往金河县和府城运送药材都是走这条道,虽绕些路,但飞马盗不会去那边蹲守。”
刘茂林也点了点头道:“飞马盗算是如今鱼河县城外实力最大的一伙盗匪了,只要避开飞马盗,其他盗匪山贼,以师弟你的本事和车队其他人的辅助,都不是什么问题了。”
刘茂林可是还记得徐泰当初是怎么死的。
当初他前脚将徐泰受了伤的消息告诉杨景,当晚徐泰就稀奇古怪的被一场大火烧死了。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就是杨景杀了徐泰,但刘茂林心里已经这么确定了。
自己这个师弟虽然平日里看着沉默寡言,可手段却是一点也不差的。
.......
PS:
今天开始努力攒攒稿子,争取一号上架更个两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乱武从拜入武馆开始,乱武从拜入武馆开始最新章节,乱武从拜入武馆开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乱武从拜入武馆开始,乱武从拜入武馆开始最新章节,乱武从拜入武馆开始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