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月的祝家村被金桂的甜香包裹着,晨雾漫过莲花山的竹篱笆,在80亩草莓园的塑料大棚上凝成细碎的水珠。祝十三踩着露水走到园边时,此起彼伏的采摘声已经像轻快的乐曲——妇女们戴着统一的碎花头巾,指尖在翠绿的叶片间翻飞,红彤彤的草莓被飞快地装进竹篮,很快就堆成了小山。
“十三哥早!这批新苗刚挂果,比上一茬还甜!”张婶举着一颗拳头大的草莓迎上来,果皮上的绒毛沾着晨露,咬开的断面汁水四溢。祝十三接过尝了尝,甜中带酸的滋味在舌尖散开,比普通草莓的风味浓郁三倍不止。这是灵雨催生的魔力,却也藏着自然的规律——他看着园角刚拔起的老苗,叶片已经泛黄,明明才结果60天,却像走完了完整的生长周期。
五个月前他回村时,这片草莓园还只有20亩,如今顺着河岸一直延伸到山脚下,80亩大棚整齐排列,白色的棚膜在阳光下泛着银光。灵雨的滋养让草莓苗打破了生长常规,七天就能从育苗盘移栽到田间,21天就开出雪白的小花、结出饱满的果实,每亩每天稳定产出800斤,是普通草莓的十倍产量。可对应的,它们的“寿命”也被压缩,60天采摘期一到,就会停止开花结果,必须及时换苗。
“换苗的进度怎么样了?”祝十三走到育苗区,这里的新苗刚长出三片真叶,叶片肥厚翠绿,是他三天前特意在山顶施过灵雨的。负责育苗的李嫂正在给苗床浇水,闻言直起腰笑道:“放心吧十三哥,昨天刚拔完30亩老苗,新苗今天就能栽完。现在妇女们都轮着班干,摘草莓、栽新苗、浇营养水,一点不耽误。”
顺着她指的方向,祝十三看到二十几个妇女分成两组,一组在大棚里采摘成熟的草莓,一组在空地上翻土、栽苗。新苗栽下去后,会立刻浇上稀释的灵液水,不出三天就能扎根成活。这种高效的轮作模式,让草莓园从九月初开始,就保持着每天80亩×800斤的稳定产量,从未断供。
“今天的草莓都打包好了?赵磊的车该到了。”祝十三走到分拣区,工人们正将草莓按大小分级,大果装礼盒发线上订单,中果装周转箱供超市和奶茶店,小果则送去村里的果酱加工厂。墙上的记账板写得清清楚楚:9月1日至10月15日,45天总产值326.4万元,平均每亩每天进账5.2万元。
这个数字让他心里踏实。药材山的监控、石阶、护林犬投入不小,光买铁丝网和建守护楼就花了五十多万,现在草莓园的收益不仅能覆盖这些开支,还能提前预付乡亲们的工资。他刚掏出手机想给会计转钱,就听到村口传来汽车喇叭声——赵磊的冷链车到了,跟着来的还有两辆印着奶茶店logo的货车。
“祝老弟,你这草莓真是救了我的急!”赵磊跳下车就往棚里冲,手里举着订单表,“市里几家高端超市都抢着要,今天得多拉两万斤。对了,你那药材山的监控我看了,太专业了,我介绍了几个做中药材生意的朋友,等你药材成熟了他们肯定来抢货。”
祝十三陪着他查看草莓品质,刚好碰到苏青雪和李甜带着美食博主来拍教程。几个博主举着相机在棚里穿梭,对着挂满果实的草莓藤惊叹不已:“这草莓也太能结果了吧!枝叶都被压弯了,还一点病虫害没有,简直是奇迹。”李甜趁机对着镜头直播:“家人们,这就是祝家村的‘黄金草莓’,咱们村山好水好培育出的好味道,现在下单还能赶上年货预售哦!”
直播间的订单瞬间暴涨,后台数据显示,不到十分钟就卖出了五千斤草莓礼盒。苏青雪拿着平板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十三哥,咱们的草莓已经成了网红爆款,昨天刚上了本地美食榜第一,今天又有三家电商平台来谈合作。”
忙到中午,祝十三才抽空回了趟家。刚到院门口,就看到妹妹小月正对着镜子试新衣服,粉色的羽绒服衬得她脸色红润,手里还捏着一双镶着绒毛的运动鞋。“哥!你看我这身好看不?”看到他,小月蹦蹦跳跳地迎上来,转了个圈展示,“用家里卖猪的钱买的,还有给爸妈的厚外套呢!”院子里的猪舍已空了大半,负责帮着养猪的王大伯刚好扛着饲料路过,笑着补充:“十三啊,你家第三批猪刚卖完,三十头净赚五万多,这丫头跟着沾光咯!”
祝十三走进堂屋,爸妈正坐在桌边算账,桌上的存折摊开着,上面的数字让老两口笑得合不拢嘴。“你看你这孩子,当初还反对你回村,现在真是打我们的脸。”祝父把存折推到他面前,“这是草莓园和养猪场的收益,除了日常开支和给乡亲们的工资,还剩两百多万,都给你存着当药材山的本钱。”
“爸,钱您拿着就行,药材山现在有草莓园撑着,资金够周转。”祝十三接过存折又推回去,“小月刚上六年级,正是打基础的时候,给她报个英语和数学辅导班,再买些课外读物,别耽误了学习。”小月在一旁听着,眼眶红红的,连忙说:“哥,我不用报辅导班,课堂上认真听就够了,把钱留着给村里修公路。”
这话让祝十三心里一暖。他摸了摸小月的头,想起刚回村时她怯生生躲在爸妈身后的样子,现在已经变得开朗又懂事。“公路的事我早和镇里申请好了,下个月就动工。你只管安心读书,将来考个好初中、好高中,给咱们祝家村争光。”
“十三哥,你来得正好!”周师傅放下手里的凿子,指着刚砌好的台阶,“这台阶结实得很,我特意让人测试过,承重一吨都没问题。再过半个月,保证修到山顶。”祝十三踩了踩台阶,确实稳固异常,他从帆布包里掏出几箱矿泉水递给石匠们:“天热,大家多喝水,别中暑了。”
走到山顶的播种区,刚栽下的药材苗在灵雨的滋养下长势喜人。人参的幼苗已经长出五片叶子,叶片上的紫纹清晰可见;三七的藤蔓沿着地面铺开,长出了肥硕的块茎;天麻的菌床也冒出了嫩黄的芽尖。祝十三蹲下身,指尖抚过人参的叶片,能清晰地感觉到里面流动的生机。
他掏出手机给林晚星发了张药材苗的照片,很快收到回复:“太神奇了!这长势比实验室里快了五倍,我爷爷说这是百年难遇的好品相。等下个月我带专家过来,给药材做个品质检测,要是能达到顶级标准,收购价能再提高三成。”
夕阳西下时,祝十三站在山顶的平台上,俯瞰着整个祝家村。80亩草莓园的大棚连成一片,像白色的海洋;村里的新楼房拔地而起,炊烟袅袅升起;莲花山的竹篱笆和石阶在暮色中勾勒出清晰的轮廓,20只护林犬的吠声在山谷里回荡。
五个月前,他带着一身迷茫回村,如今却用灵雨和汗水,浇灌出了一片丰收的天地。草莓园的稳定收益、药材山的蓬勃生机、乡亲们的笑脸、家人的期盼,都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他知道,灵雨能催生植物,却催不走自然的规律,就像他能带来财富,却离不开乡亲们的支持。
下山时,他路过草莓园,采摘的妇女们正扛着竹篮往家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张婶看到他,笑着喊道:“十三哥,明天新苗就能栽完,咱们又能等着摘草莓啦!”祝十三挥挥手回应,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等药材成熟后,他要建一个中药材加工厂,让祝家村的产业链更完整,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十三哥早!这批新苗刚挂果,比上一茬还甜!”张婶举着一颗拳头大的草莓迎上来,果皮上的绒毛沾着晨露,咬开的断面汁水四溢。祝十三接过尝了尝,甜中带酸的滋味在舌尖散开,比普通草莓的风味浓郁三倍不止。这是灵雨催生的魔力,却也藏着自然的规律——他看着园角刚拔起的老苗,叶片已经泛黄,明明才结果60天,却像走完了完整的生长周期。
五个月前他回村时,这片草莓园还只有20亩,如今顺着河岸一直延伸到山脚下,80亩大棚整齐排列,白色的棚膜在阳光下泛着银光。灵雨的滋养让草莓苗打破了生长常规,七天就能从育苗盘移栽到田间,21天就开出雪白的小花、结出饱满的果实,每亩每天稳定产出800斤,是普通草莓的十倍产量。可对应的,它们的“寿命”也被压缩,60天采摘期一到,就会停止开花结果,必须及时换苗。
“换苗的进度怎么样了?”祝十三走到育苗区,这里的新苗刚长出三片真叶,叶片肥厚翠绿,是他三天前特意在山顶施过灵雨的。负责育苗的李嫂正在给苗床浇水,闻言直起腰笑道:“放心吧十三哥,昨天刚拔完30亩老苗,新苗今天就能栽完。现在妇女们都轮着班干,摘草莓、栽新苗、浇营养水,一点不耽误。”
顺着她指的方向,祝十三看到二十几个妇女分成两组,一组在大棚里采摘成熟的草莓,一组在空地上翻土、栽苗。新苗栽下去后,会立刻浇上稀释的灵液水,不出三天就能扎根成活。这种高效的轮作模式,让草莓园从九月初开始,就保持着每天80亩×800斤的稳定产量,从未断供。
“今天的草莓都打包好了?赵磊的车该到了。”祝十三走到分拣区,工人们正将草莓按大小分级,大果装礼盒发线上订单,中果装周转箱供超市和奶茶店,小果则送去村里的果酱加工厂。墙上的记账板写得清清楚楚:9月1日至10月15日,45天总产值326.4万元,平均每亩每天进账5.2万元。
这个数字让他心里踏实。药材山的监控、石阶、护林犬投入不小,光买铁丝网和建守护楼就花了五十多万,现在草莓园的收益不仅能覆盖这些开支,还能提前预付乡亲们的工资。他刚掏出手机想给会计转钱,就听到村口传来汽车喇叭声——赵磊的冷链车到了,跟着来的还有两辆印着奶茶店logo的货车。
“祝老弟,你这草莓真是救了我的急!”赵磊跳下车就往棚里冲,手里举着订单表,“市里几家高端超市都抢着要,今天得多拉两万斤。对了,你那药材山的监控我看了,太专业了,我介绍了几个做中药材生意的朋友,等你药材成熟了他们肯定来抢货。”
祝十三陪着他查看草莓品质,刚好碰到苏青雪和李甜带着美食博主来拍教程。几个博主举着相机在棚里穿梭,对着挂满果实的草莓藤惊叹不已:“这草莓也太能结果了吧!枝叶都被压弯了,还一点病虫害没有,简直是奇迹。”李甜趁机对着镜头直播:“家人们,这就是祝家村的‘黄金草莓’,咱们村山好水好培育出的好味道,现在下单还能赶上年货预售哦!”
直播间的订单瞬间暴涨,后台数据显示,不到十分钟就卖出了五千斤草莓礼盒。苏青雪拿着平板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十三哥,咱们的草莓已经成了网红爆款,昨天刚上了本地美食榜第一,今天又有三家电商平台来谈合作。”
忙到中午,祝十三才抽空回了趟家。刚到院门口,就看到妹妹小月正对着镜子试新衣服,粉色的羽绒服衬得她脸色红润,手里还捏着一双镶着绒毛的运动鞋。“哥!你看我这身好看不?”看到他,小月蹦蹦跳跳地迎上来,转了个圈展示,“用家里卖猪的钱买的,还有给爸妈的厚外套呢!”院子里的猪舍已空了大半,负责帮着养猪的王大伯刚好扛着饲料路过,笑着补充:“十三啊,你家第三批猪刚卖完,三十头净赚五万多,这丫头跟着沾光咯!”
祝十三走进堂屋,爸妈正坐在桌边算账,桌上的存折摊开着,上面的数字让老两口笑得合不拢嘴。“你看你这孩子,当初还反对你回村,现在真是打我们的脸。”祝父把存折推到他面前,“这是草莓园和养猪场的收益,除了日常开支和给乡亲们的工资,还剩两百多万,都给你存着当药材山的本钱。”
“爸,钱您拿着就行,药材山现在有草莓园撑着,资金够周转。”祝十三接过存折又推回去,“小月刚上六年级,正是打基础的时候,给她报个英语和数学辅导班,再买些课外读物,别耽误了学习。”小月在一旁听着,眼眶红红的,连忙说:“哥,我不用报辅导班,课堂上认真听就够了,把钱留着给村里修公路。”
这话让祝十三心里一暖。他摸了摸小月的头,想起刚回村时她怯生生躲在爸妈身后的样子,现在已经变得开朗又懂事。“公路的事我早和镇里申请好了,下个月就动工。你只管安心读书,将来考个好初中、好高中,给咱们祝家村争光。”
“十三哥,你来得正好!”周师傅放下手里的凿子,指着刚砌好的台阶,“这台阶结实得很,我特意让人测试过,承重一吨都没问题。再过半个月,保证修到山顶。”祝十三踩了踩台阶,确实稳固异常,他从帆布包里掏出几箱矿泉水递给石匠们:“天热,大家多喝水,别中暑了。”
走到山顶的播种区,刚栽下的药材苗在灵雨的滋养下长势喜人。人参的幼苗已经长出五片叶子,叶片上的紫纹清晰可见;三七的藤蔓沿着地面铺开,长出了肥硕的块茎;天麻的菌床也冒出了嫩黄的芽尖。祝十三蹲下身,指尖抚过人参的叶片,能清晰地感觉到里面流动的生机。
他掏出手机给林晚星发了张药材苗的照片,很快收到回复:“太神奇了!这长势比实验室里快了五倍,我爷爷说这是百年难遇的好品相。等下个月我带专家过来,给药材做个品质检测,要是能达到顶级标准,收购价能再提高三成。”
夕阳西下时,祝十三站在山顶的平台上,俯瞰着整个祝家村。80亩草莓园的大棚连成一片,像白色的海洋;村里的新楼房拔地而起,炊烟袅袅升起;莲花山的竹篱笆和石阶在暮色中勾勒出清晰的轮廓,20只护林犬的吠声在山谷里回荡。
五个月前,他带着一身迷茫回村,如今却用灵雨和汗水,浇灌出了一片丰收的天地。草莓园的稳定收益、药材山的蓬勃生机、乡亲们的笑脸、家人的期盼,都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他知道,灵雨能催生植物,却催不走自然的规律,就像他能带来财富,却离不开乡亲们的支持。
下山时,他路过草莓园,采摘的妇女们正扛着竹篮往家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张婶看到他,笑着喊道:“十三哥,明天新苗就能栽完,咱们又能等着摘草莓啦!”祝十三挥挥手回应,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等药材成熟后,他要建一个中药材加工厂,让祝家村的产业链更完整,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专毕业,别人打工我回乡,大专毕业,别人打工我回乡最新章节,大专毕业,别人打工我回乡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专毕业,别人打工我回乡,大专毕业,别人打工我回乡最新章节,大专毕业,别人打工我回乡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