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如同山涧的溪流,在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悄然向前。玄雾宗外门的节奏,对于大多数新晋弟子而言,是规律而充实的。而对于宁寒——木小白来说,这份规律中,却藏着唯有他自己知晓的暗涌。
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给终年缭绕的山雾也镀上了一层金边。宁寒踩着熟悉的青石板小径,再次走向那座位于外门边缘的、毫不起眼的杂役小院。这几乎成了他每日雷打不动的惯例。
还未走近,一股混合着饭菜香气的烟火味便已飘来,夹杂着几位大婶大妈爽朗的说笑声。
“哎呦,咱们的小白师兄来啦!”眼尖的张妈最先发现他,放下手中正在摘的野菜,脸上笑开了花,“快来看看,李婶今天特意做了你爱吃的灵笋炖山鸡!”
正在灶台前忙碌的李婶闻言,回头啐了一口:“就你话多!小白天天来吃饭,我不做点好的,对得起孩子叫我们一声婶子吗?”话虽如此,她眼角的笑意却掩藏不住。
宁寒脸上自然地浮现出温和的笑容,快步走进院子,很自然地挽起袖子:“李婶,张妈,王嫂,我来帮忙。”他接过王嫂手里盛满水的木盆,动作熟练地开始清洗一旁的蔬菜。
“去去去,一边歇着去!”李婶挥着锅铲,“你现在是外门弟子了,哪能老是让你干这些杂活?”
“就是,”张妈凑过来,促狭地挤挤眼,“听说小白师兄现在可是炼体六重的高手了?了不得啊!这才一个月吧?照这速度,年底外门大比,肯定能拿个好名次!到时候可别忘了我们这些婶子!”
宁寒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配合地露出一点属于少年的腼腆:“张妈您就别取笑我了,我这点修为算什么,宗门里天才多着呢。再说了,不管我什么修为,在您几位面前,不还是那个需要照顾的小白嘛。”
这话说得几位大婶心里熨帖极了,笑声更加畅快。王嫂更是直接上手,捏了捏宁寒看似单薄实则坚实的胳膊,啧啧称奇:“瞧瞧,这身板结实多了!看来宗门里的伙食和修炼就是不一样!”
宁寒笑着任她们打量打趣。这种充满凡俗烟火气的温暖,对他而言,是复仇重压下难得的喘息,也是他刻意维持的“木小白”人设中,真实流露的一部分。他乐在其中,享受着这份短暂的、仿佛远离了血腥与仇恨的平和。
木老依旧坐在他那张老旧的小马扎上,慢条斯理地分拣着一些晒干的草药,昏黄的目光偶尔扫过谈笑的众人,落在宁寒身上时,并无太多波澜,只是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饭菜上桌,虽都是普通食材,却香气扑鼻。几人围坐在院中的小木桌旁,气氛融洽。宁寒一边吃着饭,一边状似无意地提起:
“木老,我今天在丹方上看到一种‘淬元丹’,说是能纯化灵力,就是主材‘凝露草’的处理似乎有些门道,火候稍过,药效就大打折扣。”
木老夹了一筷子青菜,眼皮都没抬,沙哑地道:“凝露草茎中有细脉,含涩液。采摘后需以阴力震断细脉,逼出涩液,再入炉。火候?你以为炼丹是烧火做饭?神识感知药性变化,比盯着火苗重要。”
他话说得平淡,甚至有些粗鄙,但落在宁寒耳中,却如醍醐灌顶。他最近在藏书阁阅读了大量丹药典籍,理论知识积累颇丰,正苦于无人指点细节。木老这随口一句,直指关窍,比他翻阅十本丹书还有用。
“原来如此……多谢爷爷指点。”宁寒真心实意地道谢。
木老哼了一声,没再说话。
饭后,宁寒帮忙收拾完碗筷,并未立刻离去。他在院中寻了块空地,取出几面粗糙炼制的小阵旗,开始布置。灵力微吐,阵旗按照特定方位落下,一层淡淡的、几乎看不见的雾气开始在场中弥漫。
“咦?小白,你这弄的是啥?咋忽然起雾了?”张妈好奇地问道。
“一个小迷踪阵,”宁寒解释道,“刚学会不久,练练手。进去容易绕晕。”
李婶和王嫂也围过来看热闹,试着走进雾气范围,果然没几步就开始原地打转,引得院中笑声不断。
木老坐在原地,看着宁寒布阵时那娴熟的手法和对灵力精细的掌控,昏黄的眼珠里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这小迷踪阵虽是最基础的阵法,但宁寒布置得圆融自如,毫无滞涩,显然已深得其中三昧,这绝不是一个接触阵法才月余的普通弟子能做到的。更何况,他隐隐感觉到,这阵法之中,似乎还融入了一丝极淡的、连他都有些捉摸不透的意蕴。
“阵法根基尚可,”木老最终只是淡淡评价了一句,“莫要贪多嚼不烂。”
“是,孙儿明白。”宁寒恭敬应下,挥手撤去阵法。他心中清楚,自己在炼丹和阵法上的“天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世灵魂的底蕴和那本神秘古书带来的、对能量和规则异于常人的感知力。炼器之所以没有实践,一是缺少材料和地火,二也是刻意控制,避免表现得太过于“全能”而引人怀疑。
至于修为,他如今“展现”出的炼体六重,在同期弟子中已算佼佼者,足以引起一些关注,但又不会太过惊世骇俗。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敛息术松开的程度,让修为的提升看起来“合理”。宗门发放的内门弟子份例,提供了充足的资源,这为他快速恢复实力提供了完美的掩护。
他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
……
然而,在玄雾宗深处,云隐殿内。
一面巨大的水镜悬浮在半空,镜中清晰地映出杂役小院中的景象——宁寒布阵、与婶子们谈笑、向木老请教……甚至连他体内灵力流转的微弱波动,都在水镜中显现出淡淡的轮廓。
“炼体六重……啧啧,这小子,装得还挺像那么回事。”太上长老李穆然捋着长须,语气带着几分戏谑,“他以为他那点粗浅的敛息术,能瞒过我等?”
宗主萧天恒负手而立,目光深邃:“一个月,从‘炼体三重’到六重,放在外门确实算神速。不过……他真实的根基,恐怕远不止于此。你们看他对灵力的掌控,布阵时的从容,这绝非一个刚入门一月的弟子所能拥有。”
另一位太上长老,那位手持蟠龙杖的老者,沙哑开口:“他在刻意压制,也在刻意展现。既不想太过平庸,又不敢过于耀眼。心思缜密,不像个少年。”
秦月月清冷的声音响起:“木老对他多有回护,虽看似随意指点,却每每切中要害。此子在丹、阵两道,天赋确实惊人。他查阅的那些典籍,寻常弟子能理解三成已是不易,他却能举一反三。”
“看来,我们这位‘杂役’前辈,是真的在悉心栽培啊。”萧天恒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既然他选择让此子在外门磨砺,我们便继续看着好了。外门大比是个不错的试金石,正好看看,在这看似平静的水面下,这小子到底藏了多少本事,又能掀起多大的浪花。”
李穆然忽然皱眉,指向水镜中宁寒刚刚撤去阵法的地方:“等等,你们注意到没有?他刚才布阵时,引动的天地灵气,似乎……带着一丝极其微弱的异种气息?很淡,几乎被玄雾宗的灵雾同化了,但……有点像……”
他的话音未落,水镜中的画面忽然轻微地扭曲了一下,仿佛受到某种干扰。镜中宁寒的身影模糊了瞬间,在他刚才站立的位置,地面上似乎有一道极淡的、非青非黑的影子一闪而逝,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四位玄雾宗的最高掌权者,目光同时锐利起来,紧紧盯住了那已恢复正常的镜面。
萧天恒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凝重:“那气息……似乎与古籍中记载的,某种早已绝迹的……‘影族’有关?”
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给终年缭绕的山雾也镀上了一层金边。宁寒踩着熟悉的青石板小径,再次走向那座位于外门边缘的、毫不起眼的杂役小院。这几乎成了他每日雷打不动的惯例。
还未走近,一股混合着饭菜香气的烟火味便已飘来,夹杂着几位大婶大妈爽朗的说笑声。
“哎呦,咱们的小白师兄来啦!”眼尖的张妈最先发现他,放下手中正在摘的野菜,脸上笑开了花,“快来看看,李婶今天特意做了你爱吃的灵笋炖山鸡!”
正在灶台前忙碌的李婶闻言,回头啐了一口:“就你话多!小白天天来吃饭,我不做点好的,对得起孩子叫我们一声婶子吗?”话虽如此,她眼角的笑意却掩藏不住。
宁寒脸上自然地浮现出温和的笑容,快步走进院子,很自然地挽起袖子:“李婶,张妈,王嫂,我来帮忙。”他接过王嫂手里盛满水的木盆,动作熟练地开始清洗一旁的蔬菜。
“去去去,一边歇着去!”李婶挥着锅铲,“你现在是外门弟子了,哪能老是让你干这些杂活?”
“就是,”张妈凑过来,促狭地挤挤眼,“听说小白师兄现在可是炼体六重的高手了?了不得啊!这才一个月吧?照这速度,年底外门大比,肯定能拿个好名次!到时候可别忘了我们这些婶子!”
宁寒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配合地露出一点属于少年的腼腆:“张妈您就别取笑我了,我这点修为算什么,宗门里天才多着呢。再说了,不管我什么修为,在您几位面前,不还是那个需要照顾的小白嘛。”
这话说得几位大婶心里熨帖极了,笑声更加畅快。王嫂更是直接上手,捏了捏宁寒看似单薄实则坚实的胳膊,啧啧称奇:“瞧瞧,这身板结实多了!看来宗门里的伙食和修炼就是不一样!”
宁寒笑着任她们打量打趣。这种充满凡俗烟火气的温暖,对他而言,是复仇重压下难得的喘息,也是他刻意维持的“木小白”人设中,真实流露的一部分。他乐在其中,享受着这份短暂的、仿佛远离了血腥与仇恨的平和。
木老依旧坐在他那张老旧的小马扎上,慢条斯理地分拣着一些晒干的草药,昏黄的目光偶尔扫过谈笑的众人,落在宁寒身上时,并无太多波澜,只是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饭菜上桌,虽都是普通食材,却香气扑鼻。几人围坐在院中的小木桌旁,气氛融洽。宁寒一边吃着饭,一边状似无意地提起:
“木老,我今天在丹方上看到一种‘淬元丹’,说是能纯化灵力,就是主材‘凝露草’的处理似乎有些门道,火候稍过,药效就大打折扣。”
木老夹了一筷子青菜,眼皮都没抬,沙哑地道:“凝露草茎中有细脉,含涩液。采摘后需以阴力震断细脉,逼出涩液,再入炉。火候?你以为炼丹是烧火做饭?神识感知药性变化,比盯着火苗重要。”
他话说得平淡,甚至有些粗鄙,但落在宁寒耳中,却如醍醐灌顶。他最近在藏书阁阅读了大量丹药典籍,理论知识积累颇丰,正苦于无人指点细节。木老这随口一句,直指关窍,比他翻阅十本丹书还有用。
“原来如此……多谢爷爷指点。”宁寒真心实意地道谢。
木老哼了一声,没再说话。
饭后,宁寒帮忙收拾完碗筷,并未立刻离去。他在院中寻了块空地,取出几面粗糙炼制的小阵旗,开始布置。灵力微吐,阵旗按照特定方位落下,一层淡淡的、几乎看不见的雾气开始在场中弥漫。
“咦?小白,你这弄的是啥?咋忽然起雾了?”张妈好奇地问道。
“一个小迷踪阵,”宁寒解释道,“刚学会不久,练练手。进去容易绕晕。”
李婶和王嫂也围过来看热闹,试着走进雾气范围,果然没几步就开始原地打转,引得院中笑声不断。
木老坐在原地,看着宁寒布阵时那娴熟的手法和对灵力精细的掌控,昏黄的眼珠里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这小迷踪阵虽是最基础的阵法,但宁寒布置得圆融自如,毫无滞涩,显然已深得其中三昧,这绝不是一个接触阵法才月余的普通弟子能做到的。更何况,他隐隐感觉到,这阵法之中,似乎还融入了一丝极淡的、连他都有些捉摸不透的意蕴。
“阵法根基尚可,”木老最终只是淡淡评价了一句,“莫要贪多嚼不烂。”
“是,孙儿明白。”宁寒恭敬应下,挥手撤去阵法。他心中清楚,自己在炼丹和阵法上的“天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世灵魂的底蕴和那本神秘古书带来的、对能量和规则异于常人的感知力。炼器之所以没有实践,一是缺少材料和地火,二也是刻意控制,避免表现得太过于“全能”而引人怀疑。
至于修为,他如今“展现”出的炼体六重,在同期弟子中已算佼佼者,足以引起一些关注,但又不会太过惊世骇俗。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敛息术松开的程度,让修为的提升看起来“合理”。宗门发放的内门弟子份例,提供了充足的资源,这为他快速恢复实力提供了完美的掩护。
他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
……
然而,在玄雾宗深处,云隐殿内。
一面巨大的水镜悬浮在半空,镜中清晰地映出杂役小院中的景象——宁寒布阵、与婶子们谈笑、向木老请教……甚至连他体内灵力流转的微弱波动,都在水镜中显现出淡淡的轮廓。
“炼体六重……啧啧,这小子,装得还挺像那么回事。”太上长老李穆然捋着长须,语气带着几分戏谑,“他以为他那点粗浅的敛息术,能瞒过我等?”
宗主萧天恒负手而立,目光深邃:“一个月,从‘炼体三重’到六重,放在外门确实算神速。不过……他真实的根基,恐怕远不止于此。你们看他对灵力的掌控,布阵时的从容,这绝非一个刚入门一月的弟子所能拥有。”
另一位太上长老,那位手持蟠龙杖的老者,沙哑开口:“他在刻意压制,也在刻意展现。既不想太过平庸,又不敢过于耀眼。心思缜密,不像个少年。”
秦月月清冷的声音响起:“木老对他多有回护,虽看似随意指点,却每每切中要害。此子在丹、阵两道,天赋确实惊人。他查阅的那些典籍,寻常弟子能理解三成已是不易,他却能举一反三。”
“看来,我们这位‘杂役’前辈,是真的在悉心栽培啊。”萧天恒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既然他选择让此子在外门磨砺,我们便继续看着好了。外门大比是个不错的试金石,正好看看,在这看似平静的水面下,这小子到底藏了多少本事,又能掀起多大的浪花。”
李穆然忽然皱眉,指向水镜中宁寒刚刚撤去阵法的地方:“等等,你们注意到没有?他刚才布阵时,引动的天地灵气,似乎……带着一丝极其微弱的异种气息?很淡,几乎被玄雾宗的灵雾同化了,但……有点像……”
他的话音未落,水镜中的画面忽然轻微地扭曲了一下,仿佛受到某种干扰。镜中宁寒的身影模糊了瞬间,在他刚才站立的位置,地面上似乎有一道极淡的、非青非黑的影子一闪而逝,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四位玄雾宗的最高掌权者,目光同时锐利起来,紧紧盯住了那已恢复正常的镜面。
萧天恒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凝重:“那气息……似乎与古籍中记载的,某种早已绝迹的……‘影族’有关?”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丹宗阵神踏天路,丹宗阵神踏天路最新章节,丹宗阵神踏天路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丹宗阵神踏天路,丹宗阵神踏天路最新章节,丹宗阵神踏天路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