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周一,上午九点。

  奉省省政府大楼,顶层,省长方清源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安静得只剩下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方清源正低头批阅着一份关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的文件,眉头微锁。

  “叮铃铃~”

  桌上那部红色的机要电话,在此刻极为突兀地响起,铃声短促而有力,截断了室内的宁静。

  方清源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即伸手接起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浑厚的男声,没有任何寒暄,单刀直入。

  “清源同志,我是古君。”

  方清源握着话筒,听到半句话后便立刻起身站直了。

  坐着接电话和站着接,在声音上是有细微差别的!

  方清源沉稳而不失恭敬地回应道:“古书记,您好!”

  “你们奉省最近很热闹嘛。”

  电话那头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二十一岁的国企厂长,报纸上都快捧上天了,又红又专的超天才?”

  这句调侃,听在方清源耳中,却不亚于一次严肃的问询。

  方清源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憨厚地呵呵一笑:“这些媒体总是喜欢夸大其词,上周我也给兴宁那边打电话问过了,他们说主要是为了兴科公司VCD的销量,在迎合市场搞炒作营销。”

  他顿了顿,补充道:“国企改革,摸着石头过河,只要不违背大原则,我就没过多约束。”

  这番话解释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自己知情,又将此事定性为符合大方向的市场行为,显得游刃有余。

  “嗯。”

  古君表示了肯定,随即话锋一转,切入了正题:“市场化的思路是对的。我今天打电话来,是想问另一件事,好像和这些新闻也有关。”

  “三个月前,你是不是给中枢政研室的王组长,送了一篇关于县域经济系列调研的文章?”

  方清源心里一动,答道:“对的,您看过了?”

  古君道:“看过啦,写得很深刻啊,也很有新意。作者也叫江振邦,和现在媒体报道的是不是同一个人呢?”

  “书记您没猜错,就是同一个人!”

  方清源刚说完,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了两下,副省长罗少康探进头来,见他正讲着电话,便停在门口。

  方清源抬眼看了他一下,做了个手势,示意他进来坐。

  罗少康这才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在待客的沙发上坐下,安静地等待。

  方清源对着话筒继续道:“那篇报告的作者,就是兴科集团的负责人江振邦。从去年八月开始,兴宁市的部分工作就是参照那份报告里的思路在推进,我早就计划好了去看看实际效果,所以在去年十二月中旬,已经通知了兴宁方面。”

  “这个月十五号,也就是下周一,我会带省厅的相关同志,到兴宁实地看一看,做个全面的调研。”

  他特意强调了“十二月中旬”这个时间点,就是在向电话那头证明,自己的行动具有前瞻性,并非被媒体热潮推着走的被动之举。

  古君的语气里终于带上了一丝兴味:“既然你已经安排了,那正好。”

  “清源同志啊,你这次下去,要看得深一些,细一些。”

  “明白。”

  方清源立刻应道,然后,他又试探着问:“重点是哪方面呢?”

  电话那头的声音继续响起,条理分明:“就看看现在媒体热议的主角,以及那篇县域报告的内容。”

  “第一,兴科公司。这个被捧上天的企业,到底是什么成色?是真金,还是镀了金的黄铜,你要亲自去掂一掂。”

  “国资控股,职业经理人管理,市场化运作,技术创新驱动……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能不能成,会遇到什么问题,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所以兴科的技术路线,管理模式,尤其是那个放弃个人持股的江振邦,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兴科的成绩是单纯靠他个人能力,还是有别的因素在帮助,这些你要搞清楚。”

  “第二,兴宁市。那份报告里提到的‘可持续的内生型发展道路’,‘农业产业化、工业集群化、服务业现代化’‘农工服的三产立体模型’,这几个点,兴宁具体落地了多少?真实效果怎么样?有没有遇到新的问题?兴宁的市委班子,是扎扎实实地在干事,还是在喊口号作秀?”

  “第三…对了,兴宁国企反腐后的情况你也要重点了解。四十多个厂级干部一撸到底,这群人怨气很大啊,一直在往中枢送告状信,这个江振邦就是被告人之一,具体是什么情况呢?到底是铁腕反腐,还是部分人别有用心?”

  “底下的职工群众,对兴宁的改革是真的拥护,还是敢怒不敢言?聘任的那些厂长,能不能担起责任?稳定发展是大局,这个道理你应该清楚。”

  古君一口气说了三点,每一条都直击要害,清晰地勾勒出了此次调研的任务轮廓,其分量之重,远超一次普通的省级视察。

  “你要给我一份实事求是的报告。不要媒体上的那些浮夸之词,也不要地方干部递上来的成绩单。我要看最真实的兴宁,最真实的改革现状。”

  方清源听得心头一紧,他知道,这次省政府自发调研,似乎已经变成一场由中枢直接布置的摸底考试。

  “好的,您放心,调研完毕后,奉省会形成一份材料,直接上报给书记处。”

  “嗯,兴宁市是很有代表性的。”

  电话那头,古君的声音放缓了一些,思索着答道:“别看它只是个小县城,但报告里讲了嘛,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兴衰。”

  “兴宁市的经济体制转型、国企改革的阵痛、反腐的余音、社会的舆论、还有新生力量的冒头……各种矛盾和机遇都凑到了一起,声音不小!”

  古君道:“最近上面有好几位领导,都因兴宁的反腐影响和兴科的营销广告,对这个小城市表示了关注,总相也问了一嘴。”

  “所以你这次去,算是打个前站。你的报告要是扎实,也为后续的工作,打个好基础。”

  后续的工作?中枢领导也有亲临兴宁的打算?

  方清源握着话筒,语气依旧沉稳如初:“请古书记放心,我知道这次调研的意义了,我一定把一个真实的兴宁带回来。”

  “好。”

  古君带上了一丝语重心长的味道:“奉省是老工业基地,情况很严峻,兴宁这盘棋如果走活了,就是给你们奉省,甚至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都趟出了一条可供参考的新路子。所以,你的担子很重啊。”

  方清源的腰背愈发挺直,郑重地回答:“我一定不辜负您和组织的期望!”

  “那我就等你的报告了,再见吧。”

  电话干脆利落地挂断了。

  办公室里恢复了之前的安静,方清源将话筒轻轻放回机座,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大口,这才坐回椅子上。

  办公室里的空气却因为那通电话,变得格外凝重。

  罗少康坐在沙发上,后背挺得笔直,他看着方清源,试探着开口:“书记处的古书记?”

  “嗯。”

  方清源点点头,将茶杯放回桌面,发出清脆的一声轻响。

  罗少康的脸上闪过一抹惊异,随即沉吟着:“兴宁那边动静是闹得大了点,但这应该是露脸的好事。我最近多方打听过,兴科公司和兴宁的那些成绩,都是实打实的,没有水分。”

  “还是眼见为实吧。”

  方清源的指节在红木办公桌上轻轻叩击着,发出规律的笃笃声。

  他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拿起另一部黑色的座机,拨了一个内线号码。

  “小高。”

  电话接通,他直接下达指令:“通知一下,关于15号去兴宁的调研人员,再做些调整。”

  “在原有省府办、计委、体改委、国资等部门的基础上,再增加几个单位。”

  “省经贸委、农业厅,劳动厅、审计厅、文化厅、旅游局……请以上这些部门的一把手都要带两位相关业务骨干,加入这次的联合调研组,如果一把手没时间,就派副职领导去。”

  电话那头的秘书显然被这庞大的阵仗惊了一下,停顿了半秒才连忙应下。

  挂断电话,方清源看向罗少康:“你要是有空的话,十五号那天也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罗少康稍作思考,答道:“行,下周我有时间。”

  方清源沉吟道:“我一会还得跟书记汇报一下,组织部的王部长最好也能一同前往。”

  罗少康闻言,心里豁然开朗,点头应和:“这是理所应当的,无论兴宁是出了成绩还是在弄虚作假,人事上都要提前介入,做到有备无患了。”

  方清源没再说话,只是将目光投向窗外。

  省城的权力中心,正准备对兴宁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

  而此刻兴宁市委的领导们正在召开常委会,对此却浑然不觉。

  但这次兴宁市常委会的主题,讨论的也是人事问题——关于兴科集团董事长江振邦同志的正科级正式组织任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官场之权力巅峰,重生官场之权力巅峰最新章节,重生官场之权力巅峰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